红楼之晚韶华 第134章

作者:枫荷梨 标签: 红楼梦 种田 BG同人

  黛玉答应着,笑道:“眼看着就到年下了,我也没什么好孝敬的,可巧前儿得了两匹缎子,便给祖母做了一身衣裳,您瞧瞧喜不喜欢。”

  说罢便向白鹭看了一眼,白鹭会意,将托盘呈了上来。

  顾老夫人身边的嬷嬷接过,打开与她过目,只见是一件松绿色暗花缎对襟貂皮褂,圆立领,右衽琵琶襟,平袖,三开裾。领口缀铜镀金錾花扣一枚,铜镀金云纹式扣五枚,雪青色素纺里,后背镶羊皮。

  面料则为绿色牡丹纹暗花缎,立领口镶饰出锋,领、袖边自外向内镶饰青白肷镶福寿字貂皮边、元青色梅花长寿织金缎边、捻金线樗蒲纹缎边。

  与之相配的是一双嵌料石万寿字缎鞋:用雪色缎和黑色素缎拼接而成,鞋面上以彩色丝线绣着五蝠捧寿花纹。

  一双浅绿绸绣凤头绵袜,袜帮用白色暗花绫做成,袜筒以浅绿色绸为面料,袜口镶石青色勾莲云纹织金缎边,袜内絮丝绵。袜筒部位用五彩丝线和金线刺绣飞翔于云海之间的仙鹤纹图案,十分精巧别致。②

  此外还有相配套的抹额,帕子,荷包等等,都十分精巧。

  顾老夫人一见之下便十分喜欢,心中对黛玉的细致体贴更是满意,拍着黛玉的手道:“好孩子,难为你了,这大冷的天做这些。”

  众人亦都赞不绝口:“好精致的绣工,一看便知费了不少心思。”

  黛玉抿嘴一笑,道:“针线粗糙,祖母不嫌弃就好。”

  顾老夫人笑道:“哪里嫌弃,我爱的不行,都有些舍不得穿了。”

  一旁的刘嬷嬷跟着顾老夫人最久,颇有些体面,此时也在一旁凑趣道:“二奶奶的孝心虔,瞧这鞋袜用料都是上好的雪缎,做工又这样精致,真真花了十二分的心思。”

  顾老夫人闻言越发欢喜,向黛玉笑道:“说起缎子我倒想起来了,我前儿寻东西翻出了几样

  东西,正说要给你呢。”说罢便吩咐大丫头玳瑁:“将前儿收拾的那些东西取来给二奶奶。”

  玳瑁答应一声,转身去了里间,不多时果然抬了个箱子来,打开一看,里面却是十来匹绫罗绸缎,还有几张狐皮,貂皮,都是难得的上品。

  顾老夫人从中取了个巴掌大的紫檀匣子来交给黛玉,笑道:“这还是我年轻时得的,一直搁在箱底也忘了,前儿才想起来。”

  黛玉打开一看,却是一匣子满满的东珠,皆有小指头大小,浑圆精致,十分难得,忙道:“这太贵重了,祖母自个儿留着罢。”

  顾老夫人笑道:“都说人老珠黄,再留下去就不值钱了,况且我年纪大了,这些珠子也用不上,只有你们年轻人戴上才好看,明儿去打两套首饰,赶年下过节戴。”

  黛玉执意不肯,道:“那给泠妹妹罢。”

  顾老夫人道:“你妹妹的我已经给了她一匣子猫儿眼了,我想着你爱这些珍珠玉石,才特意给你留着的,快收下,不然我可要生气了。”

  黛玉无法,只得收下。

  正说话间,忽有婆子进来传话:“东平郡王家眷前儿回京了,王妃才打发人来下帖子,拟于十五这日在府中设宴,请各家夫人千金赏花,太太叫奴才来请老太太示下,去不去?”

  顾老夫人闻言摆手道:“我都一把老骨头了,就不去凑热闹了,叫你们太太带泠丫头去便是。”

  那婆子答应一声,向黛玉道:“还有一张帖子是给二奶奶的,奴才一并带来了。”

  说罢呈上帖子。

  黛玉略看了一眼,命人收下,疑惑道:“东平郡王不是在北疆吗,怎么这时候回京了?”

  顾老夫人闻言沉吟片刻,道:“想是圣上有什么安排,这些事咱们不必多管,她既来请,咱们也不能失礼,横竖到时候你大娘与你妹妹都去,不过是赏花吃酒,你若不喜欢,早些寻个由头回来便是。”

  黛玉答应着,只以为是寻常的交际应酬,便也没当一回事,万万没想到却碰上一件令人出乎意料之事。

  作者有话要说:咳,来晚了些,不过有五千三百字,四舍五入便是双更了~

  注①注②:故宫博物院藏品。

  感谢在2020-08-22 23:04:58~2020-08-30 01:07: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李@ 100瓶;费渡碗里的白糖肘子 10瓶;娇纵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8章 第一百五十八回

  花开两朵, 各表一枝,却说上回刘老太太执意同贾家退了婚,却还不满意, 整日家对刘夫人横挑鼻子竖挑眼, 今日嫌饭菜不好,明儿又嫌衣裳料子不好, 要不就是丫鬟婆子服侍不周到,话里话外都是大儿媳妇苛待婆婆, 逞纵了下人。

  刘老太太与钱氏素日最重享受,当地豪商富贾为了巴结刘家, 得些庇佑,每日三节两寿送礼都十分贵重, 金玉古董跟不要钱似的送来。

  刘老太太身份最高, 一应吃穿用度都要讲究排场,厨房每日肥鸡大鸭子,各样菜蔬,天天转着水牌吃,钱氏作为丽嫔亲母,又掌着管家大权,用度自然也是最好的。

  所谓由俭入奢易, 由奢入俭难,两人奢侈惯了, 如今到了京城自然处处不习惯, 刘老太太本就对刘夫人不满,越发借题发挥,鸡蛋里都要挑出骨头来。

  刘远深知自家老娘的脾气,只是一个是亲娘, 一个是妻子,两边都不好偏帮,只能在中间和稀泥,后来被老太太唠叨烦了干脆找个借口不回家了,只在营中练兵,倒把刘老太太气了个倒仰。

  刘夫人自然明白这是刘老太太故意挑刺,她是做儿媳妇的,碍于孝道,不能同婆母顶嘴,不管刘老太太说什么,都只当是耳旁风,心下只巴望着这婆媳俩受不了早日回乡。

  另一边也吩咐下去,每日饭菜依旧只按着正院的份例加厚两分给刘老太太送去,其余衣裳首饰等也只按着官中的旧例,钱氏却没有这么好的待遇,一应吃穿用度都减了二等。

  刘老太太与钱氏气得不行,却又无法发作,毕竟刘远与刘夫人的份例比刘老太太还差了一等,一切都是照着规矩来,任谁也挑不出错儿。

  饶是如此,刘老太太与钱氏却依旧不肯回去,反而在京中长住了下来,看样子心下是打定主意在京都过年了。

  刘夫人不免有些失望,却也无法,只得叫人小心伺候,有什么情况及时禀报,毕竟这婆媳两人的性子是一个样,时不时便要折腾些事出来。

  刘老太太之所以不肯回乡,是想着给大孙子说上一门好亲,而钱氏却是想着在京中这段时日能多见女儿两面。

  原来因当今仁慈,念

  宫里嫔妃才人等皆是入宫多年,抛离父母,故除省亲外,每月逢二六日期,准椒房眷属入宫请候。

  刘老太太与钱氏已多年不曾进京,自然也不曾入宫,回京多日,好容易得了机会,自然不肯错过,早早便递了牌子,请于十二进宫请候。

  丽嫔得知祖母与母亲回了京城,自是十分欢喜,忙打发人传话,已得了皇后娘娘应允,准许十二日进宫。

  到了十二这日,刘老太太与钱氏一大早便起来了,急急忙忙吃了些早饭,按品大妆后进宫请安。

  婆媳俩出身不高,不曾见过什么大场面,又是头一回进宫,都有些战战兢兢,好在丽嫔得宠,钱氏又私下带了荷包打点,宫中领路的太监十分客气,不曾刁难,一路无事,顺利来到丽嫔所居的宫殿。

  母女几个见面,自然是心情激动,好容易平静下来,叙了一番寒温,方重新坐下。

  刘老太太与钱氏进宫前恶补了些宫中规矩,知道随处都可能有皇帝耳目,因此虽然在丽嫔宫中,亦十分小心翼翼,只斜签着身子坐了小半边凳子,十分局促。

  丽嫔见状,便扫了殿内服侍的众人一眼,道:“你们且下去罢,让我们娘几个自在说一会子话。”说罢向自己的心腹女官使了个眼色,那女官原就是丽嫔从娘家带进宫的,自然明白主子的意思,躬身行了一礼,转头便命伺候的宫人们退下了,只留了两个心腹宫女在殿内伺候。

  钱氏这才放松下来,仔细端详女儿,见她穿着件竖领对襟的橘黄色百子缂丝织金缎袄,大红织金缠枝葡萄纹马面裙,头戴八宝攒珠髻,耳上戴着一对鎏金银环嵌宝白玉寿字耳环,倚在软榻上,娇艳妩媚,雍容矜贵,通身的气派比做姑娘时强了百倍不止。

  钱氏心下不禁又是喜悦又是骄傲,正欲说话,忽一眼瞥见丽嫔左手一直放在小腹上,虽然衣裳宽松,却也掩不住微微隆起的小腹,顿时目光一亮,惊喜道:“娘娘这是有了身孕了?!”

  刘老太太闻言亦是大喜过望,目光灼灼的盯着丽嫔的小腹。

  丽嫔闻言一笑,轻轻抚了抚小腹,眼中满是得意,道:“已有四个月的身孕了,只是先前害喜严重,胎像不大稳,陛下不放心,

  便一直不曾告诉外头,这几日慢慢养好了些,前儿太医瞧过了,说是已无大碍了。”

  刘老太太顿时眉开眼笑,喜道:“还是娘娘福气大,这才多久,就有了龙嗣,日后诞下小皇子,那一辈子的福都享不尽了!”

  钱氏更是笑得合不拢嘴,心中已经做起皇子外祖母的美梦了,道:“娘娘是个有福的,这胎定然是个皇子,只不知这些日子怎么样?可想什么东西吃?”

  丽嫔轻轻抚着小腹,微笑道:“倒不觉着怎么样,只是懒怠些,前些日子吃什么吐什么,这几日却只想吃酸的。”

  钱氏听了大喜,一叠声道:“酸儿辣女,错不了!”

  丽嫔闻言心中越发得意,庆德帝后宫已多年不曾有皇嗣降生,先前得知她有了身孕,龙颜大悦,赏了无数珍宝,看庆德帝的意思,若无意外,她这位分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再进一层了。

  刘老太太与钱氏听了丽嫔透漏的消息,更是心花怒放,满口嘱咐丽嫔好生保养,务必诞下个白白胖胖的小皇子。

  说了一回话,丽嫔忽想起一事来,道:“还有一事想问问祖母与母亲,咱们家最近是否与荣国府有了什么龃龉?”

  钱氏两人闻言面色一变,刘老太太有些不自在道:“娘娘何出此言?”

  丽嫔微微蹙眉道:“我先前与凤藻宫贵妃交情尚可,素日也常有往来,这几日贤德妃却冷淡了不少,我自思并无得罪她的地方,才想着是不是家中有什么事。”

  刘老太太闻言面色一沉,道:“不过是一点子小事,娘娘如今身怀龙嗣,那贤德妃还敢使脸色不成?”

  钱氏闻言一惊,忙看向殿中的几个宫女,却见三人面不改色,恍若未闻。

  丽嫔见状摆了摆手道:“母亲不必担心,红袖原就是咱们家里出来的,都陪我在宫中数年了,其余两个也都是我的心腹,素来忠心耿耿。”

  钱氏这才放下心来。

  丽嫔便看向刘老太太,道:“祖母还未说到底是何事与荣国府交恶?”

  刘老太太撇了撇嘴,道:“不过是没看上他们家的姑娘,便这般小肚鸡肠,心眼也忒小了些。”

  钱氏在一旁帮着将来龙去脉说了。

  丽嫔这才知道缘由,微微蹙了蹙眉,道:“

  原来祖母做主退了大哥哥与与荣国府三姑娘的亲事?怪道贤德妃对我冷淡,想来便是因为此事了,罢了,横竖这荣府也江河日下,那姑娘又是庶出,不结亲也罢,回头再给大哥哥寻一门好的。”

  丽嫔极得庆德帝宠爱,时日久了也揣测到了庆德帝的一两分心思,早就对四王八公这些老臣不满,早晚都要一一清算,现在不过是念着太上皇尚在,这才没有动手。

  因此丽嫔对荣国府并不如何在意,元妃又无子无宠,更无需忌惮。

  刘老太太这才又高兴起来,笑容满面道:“还是娘娘聪慧,我也是这样想着,这些时日都在打听,只是没遇上好的。”

  丽嫔点了点头道:“大哥哥的终身大事自然马虎不得,祖母也不必着急,慢慢寻摸着罢。”说罢又对钱氏道:“昌儿也十五了,母亲也该给他相看起来了。”

  刘昌正是丽嫔一母同胞的弟弟,姊弟俩自幼一处长大,感情极好。

  钱氏忙道:“我也是这个意思,只是咱们老家到底是小地方,好姑娘难寻,况且都是些小门小户的,实在不配,故而这次才同你祖母进京,想着在京中找一户门门第根基,人才品貌都好的人家。”

  丽嫔忙道:“可要打听仔细了,千万别娶个搅家精回来,闹得家宅不宁的。”

  钱氏忙道:“娘娘放心,到时候若是看好了人家,必然先问问娘娘的意思。”

  丽嫔闻言心下十分满意,忽又想起一事来,向刘老太太道:“说起亲事,小姨如今怎么样了,可有了人家?”

  刘老太太闻言,脸上的笑容顿时敛了起来,叹气道:“还没有呢,你舅舅去年原本相中了一家,本是大同府的知州,年纪只大了两岁,前头娶过一房妻子,后因难产去世了,一直未娶,偏兰儿嫌弃那人相貌不好,死活不肯同意,只得罢了,至今还待字闺中。”

  原来这钱兰儿乃是刘老太太的娘家侄女,便是钱氏的隔房堂妹,丽嫔与钱兰儿虽差了一辈,年纪却相差不大,自幼一处玩耍,感情甚好。

  那钱兰儿乃是家中独女,因生的貌美,聪明过人,又读书识字,颇有才名,那钱家原是暴发的,钱兰儿之父倚仗刘家之势捐了个官做,如今在常州

  府任通判。

  那钱兰儿自恃出身官宦,又貌美多才,要与豪门贵族结亲,等闲人家看不上,后来见外甥女入宫做了娘娘,更是心有不甘,死活不肯将就,所以耽误到如今。

  目今钱兰儿已二十四岁,尚未许人。

  怎奈那些豪门贵族又嫌他本是穷酸,根基浅薄,不肯求配。

  丽嫔听罢不免有些忧愁,叹气道:“小姨的心思我明白,只是女儿家花期短,还是趁早寻个好人家才是。”

  钱氏点头道:“我也是这样说,前儿你舅舅写信过来,再三托我帮着打听,务必给你小姨寻个人家。”

  刘老太太却满不在乎,道:“这个容易,兰儿品貌才学都是出类拔萃,少有男儿家配得上,如今年纪虽大了两岁,却也不是什么大事,我就不信满京城里面找不到合适的人家。”

  丽嫔闻言,提醒道:“祖母也别只盯着那些年轻公子哥儿,只是人品才学好,年岁大些的也使得,大些才知道疼人。”

  刘老太太答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