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太子 第173章

作者:时槐序 标签: 清穿 系统 爽文 BG同人

  胤礽摇头:“前阵子因着聚贤庄,其他事孤都落下了。如今聚贤庄解决,之前压下的活儿总得做完。也不过这几日,忙完就好了。”

  小柱子无奈闭嘴。

  来到景山学院,胡长生早已等候在侧,行礼过后,便奉上自己的成果。胤礽接过一看,万分惊喜:“没想到不过几个月时间,你就已经把注音之事做成了。”

  所用注音方向因为有胤礽的提点与引导,同后世拼音差不离,有少许不相同之处,胤礽觉得也算各有特色,不必纠正。

  胡长生低头道:“只注音了一部分,并非所有文字。”

  “虽只是一部分,但常用字都已包括在内,作为孩童启蒙和成人扫盲尽够了。”

  胡长生犹豫了下,鼓足勇气道:“学生斗胆,敢问太子,倘若学生想将此等注音详解汇总整理著写成书,不知太子可否为学生做序?”

  “可。”

  没有考虑,没有迟疑。只有简简单单的一个可字。胡长生内心澎湃。

  胤礽却又浇了一盆冷水:“你想要把注音详解著成书的想法很好,但可有考虑到,虽然这些年国内洋人不少,国人与洋人来往也越来越频繁,但大部分文人仍旧不懂洋文,不会洋语。

  “注音若没有人教授解答,告诉他们具体发音,光凭看书,是学不会的。更别提你所作注音虽脱胎于洋文,却与洋文不同。即便懂洋文者,也未必会。

  “再有民间有些老学究,不喜外洋之事,抵触外洋之学。在他们看来,你用洋文来给我国文字注音,非但不是好事,反而是坏事,是对我国文化的侮辱。这些你可都有想过?”

  胡长生当然想过的。他道:“学生明白太子的意思。太子也说是‘有些老学究’,有些不代表全部。近些年国内与外邦交流频繁,有抵触者,便有喜爱者。还有一波如学生一般愿意接受外来事物也善于接受外来事物的人。

  “注音之书只需卖出去,总会有人看到。或是好奇,或是贪新鲜,或是真心觉得堪为大用,不论哪种,他们都会想知道注音到底怎么读。如此,便会打听到学生这里来。学生只需教会一个人,就能由他传给下一个人。还有……”

  胡长生顿了一下,看向胤礽:“若是太子允许,可将注音拼读设置为学院选修课程,由学生交给选修课的老师,再请老师负责此门课的教授。如此也能做到,注音拼读由学院而作,也由学院先行。”

  胤礽眼底浮现出点点笑意:“看来你考虑的十分周全,甚好。”

  胡长生眼前一亮:“太子是答应了?”

  “你如此用心,孤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胡长生激动难耐,声音都颤抖了两分:“学生多谢太子!正好,等学生将注音著书整理完毕,黄先生的造纸机也完成了,可以用造纸机制作的第一批纸刊印书籍。”

  胤礽一震:“黄先生的造纸机做好了?”

  “具体如何学生不清楚,学生不善机械之道,但学生的胞弟有幸选为优秀生入实验室跟学,学生听他说,基本已经做成,只等测试了。”

  胤礽大喜,抬步就走:“我们去看看!”

  一行人走到实验楼,刚至楼道,还未入一号实验区,便听闻此起彼伏的欢呼声:“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先生,我们做出来了!”

  胤礽眉眼飞舞,脚步更快了两分:“你们把造纸机做出来了?”

  欢呼声顿停,纷纷行礼。胤礽赶紧叫起:“不必如此,孤听说造纸机做好了,对吗?”

  赞扎将手中的纸递过去:“太子,这是造纸机做出来的第一批纸。您摸摸。”

  胤礽接过,光滑细腻,不比以往手工的差,甚至还更好。胤礽看着眼前的造纸机:“是用它做出来的?”

  “是!我们估算过了。这一台造纸机生产的纸量抵得上如今三个造纸坊的纸量。若能善加利用,必定会令市面上纸张供过于求,如此价格自然会降低。而相应的,由纸张刊印的书籍价格也应当会有所下调。”

  胤礽拍手:“大善!孤这边吩咐下去,让人建个造纸坊,就用这个造纸机生产。至于这生产出来的第一批纸。”

  胤礽笑盈盈看向胡长生:“裁剪好收拢起来,咱们用来刊印执明的著书。”

  众人一听,纷纷询问:“胡长生,你要出书了?”

  有与胡长生熟悉的人则问:“执明,你最近忙的注音完成了?你是要为注音详解立书吗?”

  胡长生一一回答。学子们又是一阵欢呼:“咱们学院居然有人要出书了!”

  “胡长生,我们实践课学的就是怎么制造纸笔,如何套版,如何刊印。不如你的书就由我们来负责刊印成册,怎样?”

  胡长生微愣,看向胤礽。

  胤礽笑嘻嘻道:“你的书,你自己做主。”

  胡长生莞尔:“好。那就多谢诸位同窗了。”

  “太好了。等此书面市,我一定跟身边人推广,让大家都去买。我还会告诉大家,这书可是我同窗著作,由我们生产的纸张做底,我们自己亲手刊印。”

  “对!就是这话!这可是由我们景山学院著作,我们亲手做的纸,亲手刊印成书。不如我们在书中印上景山学院的校徽,如何?”

  “这主意好,就这么办。”

  “既然这样,我们不妨成立个刊社。学院协会社团那么多,别人能组建辩论社,绘画社,诗社,我们为何不能成立刊社?胡长生的书是第一本,往后我们或许还会有第二本第三本……咱们景山学院人才济济,往后著书立说的还少吗?”

  如此一来,众人的热情更高了几分,个个拍手叫好,甚至激动得就地讨论起刊社的成立事项来。

  胤礽眸光动了动,没想到他们已经有了后世出版社的雏形,往后或许还能发展成校内报刊。想到此,胤礽心里异常高兴,他笑着退了出去,将场地还给这些热血少年们。正准备回宫,结果没等走出学院,就接到小池子传来的消息。

  索额图归京了,还带着他此行的战果——两颗项上人头。

第112章

  胤礽匆忙赶往御书房,不料除索额图外,还看到一个人,孟吉祥。胤礽很是错愕。索额图却道:“微臣这次能一举捣毁天地会的老窝,多亏了孟公公。”

  胤礽与康熙同时看向孟吉祥,颇为惊讶。

  孟吉祥垂首说明原委:“奴才前些年研究整理出堆肥之法,在太子的支持下,一直游历南北,将此法推广到各地。也是借此机会搜集整理各地农事方法,总结经验,看是否可从中找到改进之道。

  “奴才三月前去到江南,一直在乡间游走,行至杨柳村。那里有个庄子,周边许多农田在庄子主人名下,然后租赁给佃户耕种。

  “奴才在与佃户们交流农事的时候,听佃户们说起,庄子主人不太喜欢外人进入庄内,所以对于庄内的情形,大家都不是很清楚。不过庄主为人不错,田地租银便宜,若遇上收成不好的时候,还会给予减免。大家都很感激庄主。

  “有人发现庄子最近采买的东西变多了起来,议论着庄主是不是今日有喜事要宴客。还有人说看到陌生人进出庄子。不过庄主说是自家的远方亲戚,举家投奔过来。大家也没多想。

  “奴才原先也没在意。可有一日,村中屠夫杀猪,庄子上要了半只。奴才在村子里呆了小半个月,和乡亲们都混熟了。猪肉太多太重,屠夫一个人不要提,奴才就帮着抬过去,送进庄内。

  “庄子上的管事过来称了重,就在他与屠夫商议价格结算银钱的时候。奴才看到院子里走过来两个女人,其中一个有些面熟,好似佟娘娘身边的婢女。”

  胤礽讶然:“佟娘娘的婢女?”

  这个佟娘娘指的当是已故废后佟佳氏,而不是宫里的佟嫔。佟佳氏身边婢女不少,有两个最为得用。一个是春莺,已经死了。另一个是春枝,自佟佳氏故去后,她便不知所踪。

  一听与佟佳氏有关,康熙便下意识不喜,眉头蹙起来:“佟佳氏的婢女怎会在江南的庄子上?”

  孟吉祥摇头:“奴才不知。奴才当时很惊讶,不太敢认。因为眼前的女人与奴才记忆里的春枝区别有些大。她梳着妇人发髻,衣着打扮也与当初不相同。可五官确实很像。

  “奴才看到她的同时,她也看到了奴才。她脸上表情闪过惊喜,但更多的是害怕。她很紧张,悄悄给奴才使眼色,眼中带着恳求。她似乎很顾忌庄子上的人,尤其是身边的另一个女人,她好像在害怕奴才会揭穿她。

  “奴才觉得奇怪,本来想叫她的,心里存了疑,便没有开口。这时屠夫与管事已经结算完了。奴才就跟着屠夫一起出去,她张嘴问管事厨房是不是送了新鲜的肉食,说今儿是夫君生忌,想亲手做一盘他最爱的菜以作祭奠。

  “她边走边往厨房来,与奴才擦肩而过的时候,脚崴了一下摔在奴才身上。奴才还没反应过来,她背对众人,抓紧奴才的手,在手心写了个朱字。旁边另一个女人将她扶起来,她立时向奴才道歉入了厨房,好似刚才仅仅是一场意外。”

  胤礽眉眼跳动:“朱?哪个朱?”

  “朱砂的朱。奴才是知道近日各地搜查围剿反贼之事的,再结合这个朱字。奴才就觉得事情重大。若奴才猜的不错,庄子上住着的是反贼,甚至朱家余孽就在此处。

  “奴才离开时总感觉身后有一道视线。所以奴才不敢立刻离开村子,而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又在村子里逗留了几日,每天帮佃户们一起翻地,与老汉们交流农事心得。

  “当然奴才也留了个心眼,悄悄关注着庄子。这一关注就发现庄子上的防守极为严密。果然不似寻常庄子。等奴才按照原本的规划,把堆肥的方法教给众人,该搜集的信息也都记录下来,事情办完后才告辞。

  “奴才从庄子出来,沿官道入城,在城中做了一番采买。如此就算庄子上有人跟踪,也只会以为奴才是在准备行程盘缠,打算前往下一个地方。

  “村子上的人都知道奴才游历各地就是为了农事,但没人知道奴才是宫里的太监。奴才对外一直说自己出自耕读之家。这几年奴才在各地走访多了,身上一些太监的习惯也都改了过来,痕迹渐少。所以他们应该不会看出来。

  “这般绕了半日,奴才终于找到机会混进衙门,提供太子当年给的信物见到了索额图大人,将此事告知于他。”

  索额图接着说:“是!微臣收到消息,结合当时查到的信息,觉得朱和潍就算不在庄子里,庄子也是他们的据点,不能放过。奴才立刻点兵,攻入庄子,给他们来了个措手不及。他们没有防备,即便拼死抵抗,也不是我们的对手。

  “庄子上的人死的死,抓的抓。微臣这才知道,这处庄子是他们的老巢之一。因着朝廷近日的围剿,江南其他几个巢穴都被抄了,如今只剩下这处。不但朱和潍在此,朱三太子在此,他们身处江南的心腹基本也在此地。

  “微臣兵力足,火力猛,本该可以一举全歼。可惜奴才虽然围了庄子,却没料到庄子有条密道。朱三太子与朱和潍一行人被护着从密道离开。奴才带人追过去,打死了朱和潍,却没能抓住朱三太子。

  “不过朱三太子中了三木仓。一木仓在胸膛,一木仓在腹部,一木仓在背部。奴才以为,这样的伤势,倘若医药不缺,或许还能保住命。但他们要逃亡,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活着的可能性不大。

  “不过这些俱是奴才猜测。奴才不敢大意,下令全城搜捕,尤其注意调查药铺的伤药流向。三日后,在一处破庙找到了朱三太子,他身边还跟着朱和潍的妻子和他们的三个孩子,由十几个人保护着。这点人哪里是我们的对手。

  “朱三太子彼时伤势过重,情况不太好,他见大势已去,穷途末路,强撑着站起来,大喊天亡大明。然后拿起刀,对儿媳妇交待了一句:大明后裔绝不落入清廷之手,便抹了脖子。朱和潍的妻子捡起公爹的刀,含泪亲手杀了三个孩子,跟着自尽。”

  胤礽大震:“杀了自己三个孩子?”

  “是。”

  “全……全死了?”

  “是,全死了。”

  胤礽深吸了一口气,突然不知如何言语。虽然他很清楚,这几个孩子如果被抓,就凭他们的身份,康熙也绝不会放过。可被自己的生母亲手所杀,胤礽心头仍是不太好受。从查到的资料上来看,朱和潍的孩子,最大的才五岁,最小的更是只有一岁。

  胤礽心尖颤了颤:“确定都死了吗?会不会是假死?”

  “假死?”索额图愣了片刻,摇头道,“不可能。尸体都由仵作勘验过。全是致命伤,全部毙命。而且尸身在官衙放了好几天,已经开始腐烂,更是微臣看着入土。朱和潍与朱三太子的首级是微臣亲自砍下,让当地医署配合做了防腐带入京中的。”

  胤礽康熙桌案一侧的两个木箱子,还没动呢,就被康熙拉住手腕,捂住双眼:“别看。”

  胤礽:???

  “汗阿玛当我三岁孩子呢,我又不是没见过死人,当日聚贤庄众人行刑,我还去了呢。”

  康熙瞪眼:“你还好意思说,让你别去你非要去,拉都拉不住,结果呢,做了好几日的噩梦,还让太医给你开了几天安神药才缓过劲。”

  胤礽:……

  想想当日的情形,胤礽是确实有些心悸。行吧,不看就不看了。

  胤礽望向索额图:“叔公仔细检查过他们的尸身确定都死了,那么可否确定死的确实是他们?”

  “应当不会错。微臣对过画像。太子从京中送过来两副,一副周庄主提供,一副燕燕提供,另外微臣在江南也审讯出两副,各自对过,确实是朱三太子和朱和潍无疑。并且这两人死后,微臣都有让此前抓捕的反贼余孽辨认,有见过他们的也全说是。”

  胤礽又问:“那他们的脸呢?有没有仔细检查过上面有没有贴什么东西,比如易容面具?”

  索额图懵逼,康熙哭笑不得:“你当是话本子呢,这世上哪来的易容面具!”

  胤礽恍然,对哦。这不是武侠世界也不是玄幻世界,易容面具这玩意儿不存在。没有易容面具,不存在易容,就算是东方四大神术之一的化妆术可以从丑变美,做出某某仿妆,却也无法把一个人的五官弄成另外一个人。更何况,现在化妆技术还没有发展到后世的高度。

  但胤礽还是多问了一句:“给他们洗脸了吗?都检查仔细了吗?”

  索额图无语,却还是恭敬回道:“微臣离京之前,太子便交待过,不论朱三太子一系是生是死,对于首脑人物,都必须再三核对身份,仔细勘验。微臣不敢懈怠。全都查过数遍,证实确是本人。”

  胤礽松了口气,这么看来,应该是真的死了。心头大石放下,胤礽问起春枝来:“她如何了?”

  “微臣杀入庄子时,兵荒马乱,一心狙杀朱家人,未曾过多留意。后来收拾庄子,清点人数,不论已死的还是被抓的人里都没有春枝。

  “微臣审问过抓捕到的余孽,他们都说不知春枝是谁,庄内只见过一位叫春兰的姑姑。但对于春兰的去向,他们也不清楚。

  “全程搜捕时,微臣也顺带找过春枝,没有找到。春枝下落不明。微臣想,或许……或许她当日趁乱逃离了也不一定。”

  还有一种可能,索额图没说,但在场诸人都明白。也或许她身份泄露被朱和潍一方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