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红楼话聊斋 第342章

作者:玄月扶摇 标签: 红楼梦 轻松 BG同人

  周姑娘是什么情况,又究竟是为什么沉寂,他们这些老一辈的仆人,哪个不知哪个不晓?

  但因着主子们讳莫如深的缘故,这几年新进来的丫鬟小子们都不知道,还以为周姑娘天生就是个稳重人呢。

  史太君微微点了点头,“如此勤恳侍奉主君和主母,也是个有功之人。

  你回去告诉政儿媳妇,就说我说的,周氏安分有功,把她正式提做姨娘吧。”

  赖大家的神色一凛,急忙恭谨地应道:“是。”

  她明白,老太太这是在敲打二太太。

  之所以选择周姑娘而不是别人,就是因为周姑娘早已年老色衰,而且没有生育能力,能提醒二太太要收敛,却又不会真正威胁到贾珠和元春。

  赖大家的到来,给她带来了家里的消息。

  等赖大家的走了之后,却有一个朝廷的消息从京城传来,整个万年县都沸反盈天,可见京城那边是多么的热闹。

  ——文宣部尚书敬王爷,正式把一个资历深厚的女记者,提为了六品主事。

  虽然早几年,记者团队扩编的时候,就陆陆续续有识文断字的女孩子到文宣部去应聘做记者了。

  但记者并没有正式的官职,就相当于衙门里请来的帮闲。世人也只是暗中嘀咕几句:女孩子抛头露面,成何体统?

  那时候众人之所以没人站出来反对,一是因为此事是敬王主导的,二就是没有真正触犯他们的利益。

  但是女子入朝为官,还一上来便是六品,怎不让人侧目?

  这个变故的发生,也坚定了林如海要留在京城的念头。

  原因有二。

  一是林如海有种预感,朝廷将因此迎来一次变革,而变革往往意味着机会。

  像他这种为父母丁忧的官员,虽然尽了孝道,维护了名声,但他原本的官职,不可能一直空在那里等着他,早就被人顶替了。

  他想要重新回归体制内,少不得上下活动,从低一阶甚至三阶的位置做起,相当于重新再奋斗。

  以上这些,是平稳时期的流程。

  若是出现了变故,他便有了火中取栗的机会。

  风险会有,可一旦成功,回报也是巨大的。

  第二个原因,就是贾敏也劝他留下。

  贾敏是一个合格的当家主母,也是一个优秀的贤内助。

  但从她为了办学,在江南撒下弥天大谎就可以看出,她骨子里并不是一个甘于困守四方内宅的人。

  只是她年轻时世道如此,她也不得不遵从罢了。

  但她遵从,却不想让自己日后的女儿,也重复这样枯燥的历程。

  是的,如今还住在他们家里的辛八娘,曾经向他们夫妻透露过,等他们夫妻的女儿出生之后,辛八娘才算是功德圆满。

  贾敏是知道自己将来肯定会有一个女儿的,她不想让女儿重复自己的命运。

  所以她得到消息之后,就力劝尚在犹豫的林如海留下。

  这些年,一切新事物的兴起,都是从京城开始的。这场变革若是开启,也只能是由中央到扩散到地方。

  只有留在京城,才能掌握第一手动态,吃到第一波红利。

  至于会不会因牙口不好而崩了牙,那就得看个人的手段了。

  犹豫就会败北,努力才有希望。

  事情也果然不出林如海所料,这件事发生之后,还没等到第二天,弹劾敬王的奏折已经堆满了甘露殿。

  林如海也随大流上了一份,但他不是弹劾敬王的,反而还力挺敬王。

  其实朝堂上所有官员都知道,敬王之所以敢这么干,背后肯定有圣人的支持。最起码也是和圣人报备过,得到认可的。

  他们之所以弹劾敬王,也不是真的要把敬王怎么样,而是要通过弹劾这种方式,向圣人表达自己的不满。

  一时间,京城内外,“牝鸡司晨”这个词,查重率不要太高。

  林如海之所以敢在这个风口浪尖上,上书力挺敬王,当然是他认为圣人虽然仁德宽厚,却绝不是前朝孝宗那般的懦弱之君。

  群臣联合,妄图携众意以挟君,必然会触怒圣人。

  而圣人的手段,丁忧期间时刻关注朝堂的林如海,作为旁观者看得可太明白了。

  圣人的反应速度也远胜以往,没过多久,林如海的推测便成了现实。

  五城兵马司直接出动,按官职排序,把所有为此事上书官员的前二十名,全部缉拿归案。

  罪名当然不是弹劾敬王,圣人还不至于为了这点小事阻塞言路。

  圣人给出的罪名,就是煽动官员,蒙蔽视听,妄图挟众势以迫君。

  “此等行径,与逼宫何异?”

  这是圣人的原话,令人闻之胆寒。

  就像是一盆带着冰渣子的凉水从头浇下来,未被缉拿的官员,那上头的热血一下子就冷却了下来。

  只有冷静下来,他们才会认真思考:跟着那些大人物做这件事,对他们又有多少好处呢?

  敬王不过是提拔了一个女官而已,就算是提拔一百个,又能影响什么大局呢?

  只怕他们有生之年,女官的数量也不可能占朝堂总数的十分之一。

  能混到中央的官员,都是有才能的。而有才能的人,是不可能害怕那些他们一直看不起的女子的。

  六品小官而已,又是文宣部这个比五寺还要边沿的部门。

  本来文宣部的官员,除了最初搭框架的那几个,就没有一个是正儿八经科举考上来的,对他们这些科举入世的,影响微乎其微。

  既然如此,他们为什么又要跟着摇旗呐喊?

  挟众意以迫君,这种事情,他们只敢意淫而已,这次怎么就热血上头,直接干出来了?

  是,历来都有法不责众的传统。但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成为那个杀鸡儆猴的鸡?

  想明白的冷汗流了一地,想不明白的眼见顶头上司都下了大狱,也都乖乖夹起了尾巴。

  不是没有骨头硬的清流,但他们的辞官折子一递上去,圣人直接就准了。

  在圣人眼里,敬王在文宣部提拔了一个六品女官,根本就不算什么大事。

  反而重臣的反应这样激烈,竟然联合起来,妄图逼迫他改变圣意,才是值得他重视和专心应对的大事。

  因为圣人太清楚了,若是这一次让群臣得逞,日后自己再推行什么政策,阻碍了某些人的利益,他们还会一次又一次,妄图重复这一次的成功。

  所以这件事从头到尾,圣人在处理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提那个六品女官。

  而蹲在诏狱里的二十个高官,在清醒过来之后,也意识到了自己犯了怎样的错误。

  ——他们竟然把对付暗弱昏庸君主的招数,用在了当今圣人身上。

  当今圣人虽然不是滥杀无辜的暴君,但也是心性坚毅之辈。

  这些年他的执政风格看似春风化雨,实则仔细品味就会发现,朝堂内外发生十件事,有九件事的结果,都是圣人想要的。

  此等权谋手段,便是老圣人看了,也自叹弗如。

  老圣人从私底下和傅玉衡表达过自己的担忧,“我儿这套翻云覆雨手,唯前朝嘉靖帝可媲美一二。但天下无敌的久了,只看嘉靖帝执政后期……”

  嘉靖帝在位四十多年,前十年和后三十年简直是两个极端。

  他刚继位的时候,武宗死得不明不白,几乎所有权柄都被文臣们把持。

  杨廷和之所以主张迎他为帝,就是因为成化帝的子孙里,他的年龄和辈分都最合适。

  辈分合适且不谈,这个年龄合适,绝非是“国赖长君”,而是年纪小好控制。

  经历了洪武帝、永乐帝两代高压帝王之后,又经历了朱祁镇那个奇葩,文臣们都怕了。

  成化帝的宽和平庸和弘治帝的妥协,也让他们尝到了甜头。

  ——若是所有皇帝都这么好搞,该多好呀!

  这个时候,最能折腾的武宗登上了历史舞台。

  他不甘心做文成的傀儡,文臣只好让他溶于水。

  然后,以杨廷和为首的内阁,选择了兴王之后朱厚熜。

  他们以为,一个未至舞象之年的少年,骤然得到了天上砸下来的馅饼,纵然不至于对迎立之臣感激涕零,从一个藩王突然成了皇帝,心头也难免惶惶。

  而这,就是文臣们的机会,是他们把一切拉回“正轨”的机会。

  嘿,谁能想到呢,他们自己挑的软柿子,其实是不锈钢造的刷了漆。

  这是个天生的权谋高手,登基之后一场“大礼议”,直接把杨廷和父子一波送走,驱逐出了朝廷核心之外。

  接下来他又用了十年时间,把整个朝堂玩弄于鼓掌之间,所有朝臣都像他手里的面团,随他揉圆捏扁。

第224章 圣人教子

  就在文官们绝望之时, 大权在握的嘉靖帝,却突然开始自己作死了。

  诶,他觉得人间帝王这个身份, 已经配不上自己了,他要做神仙。

  他先给自己起了个道号,叫做——灵霄上清统雷元阳妙一飞玄真君。

  后来又觉得,这么短的道号,怎么配得上他这古今无双的千古帝君?

  不行,重新取。

  ——九天弘教普济生灵掌阴阳功过大道思仁紫极仙翁一阳真人元虚玄应开化伏魔忠孝帝君。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三十七个字的道号,就此诞生。

  就算昊天上帝见了,也得自愧弗如;太上老君来了, 必定掩面而走。

  皇帝要修仙, 道士鸡犬升天, 一系列荒唐到匪夷所思的事情,通通都变成了现实。

  文臣们看到了机会,蠢蠢欲动。

  但嘉靖帝十分谨慎,轻易不靠近水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