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静的九乔
探春正在寻思这“供奉嬷嬷”是做什么用的,就听宝钗笑道: “林姑娘就有一位这样的供奉姑姑,她要出外的时候总有这位林姑姑跟着。这位姑姑表面看起来严厉无比,心肠却好,林姑娘进出有她陪着,就没人敢再说嘴的。"
"原来如此!"探春总算是明白了。
就见宝钗狡黠地笑着旧话重提: "对你也尤其重要,你这命中该着招贵婿的……"
探春顿时羞的粉面通红,但又十分感激宝钗的提议,只得无力地冲宝钗挥了挥粉拳,弱弱地以示抗议.…
第91章 第十三次直播11
"这就是王家村?"
探春将油壁大车的车帘揭开一点儿子,透过那条细缝向外看。
如今已经入秋,天气渐渐转冷。原本因为花田和脂粉作坊而热闹无比的王家村也冷清下来不少。
但正是因为如今不是季节,王家村人总得把春夏两季来不及干的那些活儿都给干了。所以探春从那窄窄的一条缝隙中看出去的时候,就见各处村民正在修缮房屋、扩建院落。
一阵凉意被秋风顺着车帘的细缝卷进来,探春顺势放下车帘,转头看向坐在身边的白嬷嬷——这位是去年刚从宫中出来荣养的,但因为家道中落,亲族零散,无人供养,只能在各家王府与世家大户之间辗转,暂时做一个“供奉嬷嬷”。贾母找到她的时候,据说这位白嬷嬷还挺高兴的。
这几日相处下来,探春开始了解这位白嬷嬷,而对方看来也很明白贾母将她放在探春身边的意思,对探春独自一人出门并未表示任何反对——毕竟探春也不能说是“独自”出门,不是还有她白嬷嬷陪着吗?
几辆大车缓缓行至王家村中这一座泥墙灰瓦的院落跟前。自有贾府的管事上前叫门。探春的丫鬟侍书撩开车帘,从外头探身进来。
"姑娘,咱们这的得在这儿住一阵吗?"
小丫鬟看起来是被王家村的一片“土气”景象给吓到了。
但是侍书一向很怕新来的白嬷嬷,一见到白嬷嬷在车中正襟危坐着,而自家小姐甚至还斜签在身体坐在一旁相陪,顿时什么也不敢说,放下车帘就缩了出去。”三姑娘,你如何想?"
白嬷嬷莫测高深地开口相询。
探春想了想,道: "能出来看看,也是一种历练。"
她答得很含糊,试探白嬷嬷的反应。就见白嬷嬷微不可察地点点头,似乎觉得探春的回答并没有什么不得体的,反而很合自己的心意。
"多谢嬷嬷愿意陪探春到此,探春日后必有回报。"探春心中牢牢记着宝钗劝她“广纳羽翼”的话,心想许是这白嬷嬷也能成为自己的一枚“羽翼”。
"姑娘,前头刘姥姥亲自出来相迎了。"侍书又打了帘子进来报告。探春听凤姐说过,刘姥姥是位有年纪的长辈了,岂有让年纪大的老人家亲自来迎
的道理?
探春忙命侍书打了车帘子,她身边白嬷嬷板着面孔,先从车中下来,像那画儿上贴的门神一般杵在道旁,然后才是探春,由侍书扶了出来。
周围已经事先“清场”,外男全都被贾府的管家暂时“请走”了。就剩几位其貌不扬的村妇在探头探脑,只不过表情也是见怪不怪——毕竟城里豪阔的国公府来人到她们村里已经来过好几次,如今不再是什么大新闻了。
然而探春却真正是大开眼界——眼前一处院落,围墙俱是黄泥夯土所筑就的,上面挂着一圈各种各样的干菜正在晒着,长的短的,灰的黄的,应有尽有院门是黄杨木的,眼下正敞着。院外有一座土井,井旁堆着桔穆辘转之类。院内隐约可见堆着不少刚收下来的果菜,瓠子倭瓜之类。
比起大观园中的稻香村来,这里的陈设十分凌乱,确实是乡里农户之家不假,但凌乱之中透着勃勃生气。
一位白发老妪精神矍铄,立在院门口,笑着迎接探春。想必就是刘姥姥了。"这天底下怎么会有这么俊的姐儿!"
待探春上前,刘姥姥拉着她的手左看右看。探春也留神刘姥姥的装扮,见对方身上衣物都是半旧的,衣料也朴素,但都浆洗得一尘不染,周周正正,令人觉得眼前这位虽然家中贫寒,但却是一位诚实本分,骨子里又别有一种自尊自傲的老妇人。
连白嬷嬷见了刘姥姥,都不免刮目相看,略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因天幕上说过,这位刘姥姥是贾家的大恩人,而贾家在此地的脂粉生意也是刘家帮忙穿针引线,才顺利办起来的,探春见了刘姥姥,根本不敢怠慢,上前认真见了礼,被刘姥姥一把拦住,再来见刘姥姥的女儿刘氏。
板儿和青儿两个孩子早就钻出来,站在刘氏身后探头,好奇打量着这位“姐姐”。刘氏则十分感慨: “早就听闻三小姐是个大学问家,如能来指点指点我们板儿就更好了。”
原来这板儿原本得了凤姐夫妇资助,在邻村进学。然而王家村这边脂粉生意一起来,便成了远近闻名的热闹之地。四方人员汇聚,隔三差五就有一场大集。板儿那间学塾便干脆牵到了王家村,板儿上学如今便宜得很,只是小孩心性,还是贪玩了些,不大坐得下来,另外就是乡里孩子,没见过什么世面,见识有限,需要人从旁指点。
探春闻言顿时一呆: “我?大学问家?”她略一伸
手,指指天,就见刘姥姥点点头。
探春一下子便羞红了脸:原来王家村这边的亲戚也能看到天幕——她几乎马上就猜出了刘姥姥下一句要说什么。
"这么好的相貌,又是通身的才气,难怪是个命中要招贵婿的!"刘姥姥笑得眼都细了。
探春:.…
当天刘姥姥一家便招待探春等人吃饭。探春等人坐于桌边,刘姥姥和刘氏硬是不敢上桌,最后被探春和侍书两人一起扶着一起坐下来了。
这席上的菜色还真都是探春没怎么吃过的,大多是农家土菜,其中便不乏天幕上曾经说过的那些干菜,什么灰条菜剁碎了拌馅儿包的饺子,蒸茄子干儿,葫芦条儿和鸡丝同炒、焯过的瓠子凉拌、倭瓜切块蒸肋条肉……
探春尝了尝便发现,刘姥姥家里捧出来的餐食虽然其貌不扬,但味道确实很好,不比府里小厨房做出来的差。
"难怪平姐姐说,府里的人都爱吃这个。”探春用寻常竹筷的筷子尖儿挟了一条“葫芦条儿"
左右端详着,然后送进口中细细品味。
最出奇的是,这菜式连白嬷嬷见了都说好。
"宫里皇上的御膳,秋冬天也只是吃这些,只是会做得好看一点儿,比如这个倭瓜,厨子在下锅蒸之前,会先雕个花……"
这一下满足了所有人的虚荣心:原来宫中御膳,竟然也是吃这些,皇帝陛下一旦把这雕了花的倭瓜嚼碎吃到肚里,就和世人吃的其实是一样的了。
"怎么,宫中秋冬季节里也是不吃新鲜瓜果菜蔬的吗?"
探春很好奇。
“秋天存到冬的瓜果或许会吃,新鲜菜蔬么,普天之下都没有,皇上的御膳也不例外。”
“而且御膳房的御厨们和内府采买都早有默契,就算是哪年地气偏暖,冬日里小阳春天气,田里能赶出一茬新鲜蔬菜,那御膳房也绝对不会做了来呈给皇上。"
"为什么?"
这下所有人的好奇心都被白嬷嬷吊起来了。
“因为这东西难得,不是时时能有的。万一过得一年,数九寒冬大雪天,皇上却惦记起去年曾经吃过
的好东西,再叫御膳房做,那御厨和采办的就只能一起上吊去了。"
原来是这个原因!
饭桌上,刘姥姥率先爽朗大笑出声,随即是刘氏和其他人。
探春也一起笑了起来,笑这白嬷嬷竟如此诙谐——当初贾府将她请来做供奉嬷嬷的时候可真一点儿都看不出。
而且白嬷嬷说的这个消息,令探春凭空又多生出一些信心:连宫中都吃不上的绿叶菜,若是真能在隆冬腊月之际种出来,想必销路与前景应当都会不错。
探春见识过凤姐和宝钗的生意经,眼界已经开阔了不少,她也不再斤斤计较于大观园里各种出产能够剩下的四百两银子了,她想要的,不止是财源滚滚日进斗金,她还想要京中各大府邸的人脉。
若是贾家出事,京中王公贵族们未必会为了一口吃食而搭救贾家,但若是一处从贾家分出去的产业,且是他们离不了戒不掉的,那么这项产业许是也能顺顺当当地存活下去。
这就是探春到王家村来的目的,她就是打着尝试那“温室大棚”的主意来的,另外,她还肩负重任,需要在凤姐与贾琏都不在的时候,视察脂粉作坊的生意,还要抽空指点板儿的学业。
够她忙活一阵的了。
然而,天不遂人愿。探春始终没能琢磨出那“温室大棚”是怎么造出来的。
探春在来之前,就将这“温室大棚”琢磨了好久。她知道这关键在于“大棚”里壁上贴的材料
这料子需要能透光,让外头阳光能招进来。
同时这料子又需要能挡风隔热,将地气聚拢,而那寒风带来的冷气儿都挡在外头。
于是探春就在刘姥姥家后头,找了一块小小的土地试验。
在那里,王狗儿经纪跑腿雇来了几个巧手的篾匠,能将探春用来试验的各种材料绷在高大毛竹上,毛竹一弯,便能搭成上回天幕上显示的那种拱形穹顶了,只是规模比天幕上的的小很多,人钻进去了得猫着腰的那种。
为了透光考虑,探春选择的材料都是较为轻薄的织料,薄棉布、薄绸,甚至连西洋布她都从荣国府的库房里找来了十几匹,就让篱匠全都绷在毛竹上,将整个一片土地都遮起来。
西洋布与薄棉很快就被淘汰了。
将这些材料一遮,棚子里的菜蔬立即见不到光了。
刘姥姥站在探春身边看了半晌,叹了口气说: “这样子看起来不大行……倒是冬月里用来闷韭黄不错。"
“闷韭黄?”探春自然吃过那韭黄,知道正月里没有新鲜菜蔬时,这韭黄也是不可多得的餐桌美味。
刘姥姥便给探春比划: “就是韭菜能苗儿……种在屋荫里,用马粪培在土里。粪土能让地气变暖,这韭芽儿就能长。只不过不见天日,长不出绿叶子,就只黄黄的①。"
探春一想:这不就是和天上仙人的做法全然一样,是在屋子里种菜吗?她赶紧都记下来。
然而韭黄只是韭黄,探春想的还是那些绿叶菜——在“百物冻未活”的时节里,餐桌上若是有一盘子鲜绿清新的新菜芽儿,那些大户人家必定愿意尝试的。
所以她下了决心,还是要尝试一回天幕上仙人们用的那种“温室”。
然而棉布和西洋布已经先被淘汰了,如今探春只剩下薄绸这一种,十分昂贵。连帮探春干活的篾匠们都不确定要不要将这么好的材料绷到竹架子上去,都去问侍书。
探春果断点了头,让侍书出去交代。
最终,刘姥姥家后头的那块菜田上,就起了一座以毛竹作为架子,上面绷着名贵薄绸的“菜房子”。薄绸的效果不错,阳光能够透过那密密织就的丝线,照在土地上。日头最盛的时候,这棚子里就像是遮了一层薄薄的云翳似的。
探春亲自走进去,感受了一下。她觉得有这层薄绸在,风的确是吹不进来了。太阳一晒,立竿见影,棚子里要会比外头暖上好些。起风的时候,被绷在毛竹上的薄绸偶尔被风吹动,绸料也在哗哗作响。像极了天幕上那座“温室大棚”。
探春满心激动,而侍书跟在她身后大呼小叫: “三姑娘,您千万别踩这里!" “千万别踩那里!" "哎呀您的绣鞋!"探春全然不在意脚下踩着了土疙瘩还是粪肥,只在心里满满盘算,多大规模的土地,要用多少匹这样的薄绸,产出又能有多少.…
这座“菜房子”搭好以后,全村人都过来围观,口中大多啧啧称赞:
"上次在天幕上看到过这个的!谁曾想这城里来的小姐竟然在咱们这儿一模一样又盖了一座。"
但也有心怀疑虑的: "在这样的房子里,冬令里就能种上蔬菜,这真能行吗?"
探春倒是没听见,这熟悉王家村的老农,跑来看了一眼顶顶新鲜的“温室大棚”之后抛下一句:"许是一夜就没了。"
第92章 第十三次直播12
探春晚间住在脂粉作坊旁的“别院”里。那里原本是专为贾琏和凤姐时不时过来时暂住的客房。规模不大,只有两进院子。
探春满心想着她那“温室大棚”,晚间只与白嬷嬷说了几句闲话,就由侍书服侍着一道睡下了。
夜里她做了一个梦,梦见大观园变样了,到处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从地里长出来。她从地上捡了好多,然后都塞在赵姨娘手里,道: "娘,你看看,女儿现在有钱了,能带着你和弟弟搬出去住了……"
梦做到这里,探春心中一痛,将自己痛醒,才记起赵姨娘已经不在了,贾环也被打发到贾家某个偏远的庄子上。她醒来时已是泪流满面,深知有好些事已经来不及回头再去改变了。
这时天刚蒙蒙亮,探春只听外头风声呼呼作响,冷气从窗上糊着的厚纱中直透进来。明明只是深秋,一夜之间,竟是冷了很多。
探春急急忙忙地叫醒侍书,起身穿戴。白嬷嬷循着深宫里养成的习惯,竟然是早已起了。她们便一行人一起,急急忙忙地王家村赶。
到刘姥姥家的时候,鸡才叫了第三遍。探春也顾不上去向刘姥姥打招呼,直奔刘家背后的菜田。在那里她定定地站着。
只见“温室大棚”被风吹的七零八落的。原本被埋在地里的毛竹被掀出地面,横七竖八地倒伏着。原本应该绷在毛竹上的薄绸布被风撕出大大的豁口,如今只七零八落地飘散在地面上。
探春呆立着,望着这一地狼藉。
白嬷嬷也不劝她,只是在旁冷眼看着,看这位国公府的三姑娘会如何行事。
这时是刘姥姥出来,在探春身边静静地站了一会儿,小声道: “三姑娘,你瞅瞅俺们院后头那两个树,知道是啥树吗?"
上一篇:我在红楼话聊斋
下一篇:漫画女配觉醒后爆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