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ono昭财喵
手指点了点膝盖,黎筝觉得到时候的真实情况,应该是小贵族们不敢反抗的上缴粮食,大贵族想要延续下来的只好乖乖上缴,有私心的就直接打杀。
等到打完六国,再将六国内剩余的贵族世家们打上五六年,等到扶苏上位之时,还哪儿来有什么项羽的四十万大军,刘邦的十万人马,早就被消灭于无形之中了。
那时的贵族手里没兵,百姓们拿到粮食一心向着大秦,项羽等十六路诸侯是准备拿头造反吗?
黎筝越想思路越清晰,觉得不论如何这贵族手里的粮食都该动。
于是便条理清晰,逻辑通顺的跟始皇大大如此这般的解释了一通。
听完这一系列的计划,嬴政面上的漫不经心一扫而空,他呼吸粗重,双眼瞪大,目光牢牢地盯在黎筝身上。
担心君王会因为袭承祖制的关系,拒绝收缴贵族手中的粮食,黎筝立时俯首道:“陛下,秦国是否要大刀阔斧的去施行这样的政策,黎曾有深思熟虑的思考过。”
“若是主弱臣强,江山破碎,此计策就万万不可施行,恐怕会引发臣子的不满和兵变,导致江山易主。”
“但若是掌控国家的人,是像您这样圣明又强大的君王,身周的臣子对您来说都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国家处于君强臣弱的情况,那么此计就该大力推行。”
“过往给出的权利全部收缴回来,手中没有粮食和军队,您的臣子会像羔羊一样温顺,生不出任何谋反的野心。”
嬴政死死地抿着唇,仍旧是一言不发。
室内静得可怕,除了摇曳的烛火时而发出“噼啪”的声响外,只有两人交替起伏的呼吸声。
黎筝低着头,额角上满是汗水。
说出这等胆大包天的话语,她已是完全背离了所有的贵族,站到了嬴政、王室、国家的立场上,对所有的贵族们犯下了大不敬的不可饶恕之罪。
可是,哪怕触动贵族们手中最核心的利益蛋糕,黎筝依旧有心想要当变法强国的商鞅,却不知嬴政是否能像秦孝公一样鼎力支持自己。
如果没有嬴政的支持,那么将“粮票”推行到这一步的黎筝,恐怕会被贵族们疯狂追杀,死得比商鞅还惨吧?
毕竟刚才殿堂中的那些大臣们各个都是人精,即便黎筝有未尽之语,他们现在也都该反应过来,并向外通传消息了才对。
胸腔里的心跳一下比一下闷重,黎筝紧张得手脚僵硬。
她不害怕被追杀,这个马甲死了还有下一个马甲,手中的假死卡也还有数枚,改头换面只是最基础的操作,但她害怕一腔心血被白费,也害怕最为尊重敬仰的君王会在这时候打退堂鼓让自己失望。
她清楚,别的君王可能驾驭不了这样的政策,一经实施便是江山沦陷的开始。
但黎筝面前之人,可是千古一帝,开辟天下统一的秦始皇嬴政!
是那个打遍六国无敌手的秦王赵政!
是那个在位之时,十六路诸侯都只敢缩着不敢冒头的君王嬴政!
但凡身为谋士之人,谁不想辅佐这样一个圣明又强大的帝王?
黎筝敢说如果嬴政不能驾驭住这样的政策,那就没有任何皇帝能够驾驭了!
屏息凝神地等待着君王的回应,黎筝的脖子、眼皮、人中、鼻尖,所有能被汗水占据的地方,都已经凝满了汗水。
但嬴政还是没有出声。
喉结滚动,黎筝闭了闭眼,心中一横地压上自己最后的筹码:“陛下!只要能让这个政策妥善推广,臣愿意将自己万户侯每年得到的粮食全部双手献上,给所有的世家勋贵们做个表率!”
这是黎筝一开始就想好的事情。
她手里拿着这么些堪称巨大的资源,虽然可以给商队当做出售、租赁的货物等,但终究还是有无法完全消化的溢余。
还不如在这个档口作为表率,拿出来给勋贵们展示,一个真正对君王忠心的臣子应该如何作为。
她原本没有想过要将此当做筹码,摆放到嬴政面前来。
但君王长久的没有吭声,终究是让她心脏吊起到了嗓子眼。
始皇大大,应该没有拒绝她的可能吧?
作为千古一帝,始皇大大怎么可能没有做出巨大变革的魄力呢?
黎筝始终是忍不住地抬了头。
她想要看清嬴政脸上是什么样的表情。
才刚动作,便听嬴政长长叹了一口大气:“爱卿啊爱卿,寡人实在不知要如何奖赏于你才好了。如此聪明绝顶的妙计,试问有那一位君王忍心拒绝呢?”
黎筝松了口气,抬头的动作蓦然凝固。
她眼中忽地出现了些许水光,是差点落入深渊又升上天堂的喜悦。
“诶!你看你,这是做什么?”
嬴政伸手将黎筝眼角溢出的水花擦去,好笑的将人拥到了怀里,动作生疏的模仿自己曾看到过的他人哄孩子的画面。
他轻抚又拍打着怀中之人的背脊,摇着头道:“至于么,这么大的人了还哭?”
黎筝却当真红了鼻子,闭着眼,喉咙口有些哽咽。
她走过了这么多个世界,经历了如此多的人世,然而还从未对谁,对哪一个人,将自己贡献到如此程度。
只有嬴政,用唯独他一人拥有的君王魅力攻陷了她,使得黎筝满脑子就是为秦国、为自己所辅佐的君王奋斗努力。
她刚才,真的差点以为自己的心血被辜负、背叛、白费了。
真的以为自己看错,嬴政也只是个站在时代巨人肩膀上的普通人,不敢迈出那需要胆魄的关键性的一步。
黎筝恼怒地道:“陛下,既然您也觉得好,为什么刚才不赶紧采纳臣的建议?”
嬴政再度陷入了长久地沉默,不言不语,仿佛时间都为之停滞。
直到黎筝抬头,他才不由地仰头往天,真心实意地叹息道:“寡人是在想,自己怎么会如此好运。何德何能,竟会得到如爱卿这般,全心全意为秦国思考,没有半点私心的千古奇才?”
“爱卿的随意一个意见、想法,都能让秦国强上加强,仅仅只是来到秦国的短暂时光,就让秦国强了之前数倍,乃至数十倍,就连原先薄弱有所隐患的地方,也都被爱卿的举措一一弥补,扭正。”
“如此幸运的寡人,是不是太过得到上天的厚爱了?”
俊美的君王低下头,垂着眼,嘴边带着温和的笑意:“或者说,是太过得到爱卿的厚爱了。”
第79章
黎筝被嬴政真心实意的一顿吹捧, 整个人晕乎乎地走出小楼,身边都冒着幸福到有些不真实的梦幻泡泡。
她默不作声的红了耳尖,又握紧了拳头, 强自保持镇定。
难怪都说士为知己者死,要是始皇大大天天这样,她真的不能保证自己hold住。
站在原地伫立了好半晌,那双停住的脚才得以重新迈动。
捏着手中写着口御的诏令, 黎筝脚步虚浮地下了阁楼, 往与大臣们一道议事的大殿走去,远远看见走过来的一高瘦的中年男子,再一看, 这人竟是李斯。
“赵大人!”李斯礼貌而疏离地朝黎筝行礼。
时移世易,自从黎筝为了救下韩非,支持嬴政先攻打赵国而不是韩国,她和李斯两人间的关系就没有过去那么圆融。
雨夜登门拜访是没有了, 私下里谈话也少了不少。
再来,嬴政身边如今有了黎筝和韩非两个最为器重的臣子,有什么决策拿捏不定主意,大多会先问他们二人,此消彼长之下, 李斯在秦国的职位也没有历史上攀升的那么快。
如今,她、李斯、韩非三人中,竟是黎筝这个被嬴政破格提携为万户的存在职务最高。
以至于在跟李斯相见的时候,对方还要碍于礼制毕恭毕敬地朝自己行礼。
想起初见之时,李斯对自己的帮助, 和总是包含善意的喊自己“小邹大人”,黎筝唏嘘地沉默了半晌, 等到从情绪中抽离出来,心头还是残留着一种说不出的不好意思。
两人间,李斯仍然是那个先口的。
他万般感慨的舒了口气,而后道:“小赵大人当真高才,在下远不及矣。本以为与百官争论许久,这管理制度也未必能够投入使用,没想到经过小赵大人的神来一笔,应当是只要向陛下提出,很快就能得到实行了。”
这话颇有些明藏暗掩,没说清楚的意思。
李斯从袖口中摸出一张写着满满字迹的薄纸,递到黎筝手里。
不明所以的打开一看,黎筝错愕地张了张口。
薄纸上横平竖直,遒劲有力的字迹内容,正是为后人开启了先河,延续使用了两千多年,直到现代都还在沿用的“郡县制”!
黎筝瞳孔微微一缩。
她还以为这大名鼎鼎的“郡县制”,是于大秦统一六国之后才被提出的,没想到,在六国还没有被相继毁灭的现在,就已经存在了吗?
黎筝目光凝着指尖薄纸,只觉沉重如山。
这是托举起中国两千年历史,取代“分封制”这般容易造成“国中国”不安定因素的“郡县制”!
在系统空间紧急询问了下121,终于确定,这“郡县制”的提出人正是面前这位李斯大人!
哑然了一阵,黎筝终于找回自己的声音:“李斯大人过谦了,您如此惊才艳艳,是黎多不及矣才对,实在不必妄自菲薄。”
天知道,黎筝只是将后世的管理经验拿到秦国来使用而已,而能够提出“郡县制”的李斯,才是真正的大才!
他究竟得拥有如何庞大的格局、超脱时代的眼界、旁人难以企及的智慧,才能让一种管理制度延续两千年?
为对方的才华所震撼的黎筝,听到了李斯轻轻叹气。
瘦长的中年男子摇头道:“不,若不是赵大人关于“粮票”的想法,恐怕斯的提议,不知要有多久才能实行,但现在——”
黎筝一愣。
郡县制和分封制之争,只要是对秦朝稍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
在此时的秦朝,支持分封制的人远比郡县制要多得多。
甚至连李斯的直系上司丞相王绾,都因为“某些地域距离首都咸阳过于遥远,还是分封王室宗亲过去监管为好”的理由,鼎力支持分封制。
所以李斯才会一脸苦涩的微笑。
那是他雄才大略的伟大设想不得实现的憋闷。
跟黎筝的“粮票”政策相比,李斯想要让自己的创立的管理制度在秦国得到应用,当真的是困难重重。
但作为通晓历史的人,黎筝知晓,这一切周折都是值得的。
梅花香自苦寒来,历尽磨难的郡县制,将在历史的舞台上大放光彩。
有心想要鼓励上两句,黎筝却听到了李斯口中的转折。
中年男子脸上的郁气一扫而空,重新勾勒出一个自信而魅力十足的笑容:“不过,这一切很快就要有所转变了!”
李斯的双眼带着深意地看向黎筝:“小赵大人的计划想要施行,应当不会特意绕过达官贵族吧?”
双方都是聪明人,李斯这话问的就是收缴粮食的时候,会不会绕过贵族,仅仅只收缴民众手中的粮食。
虽然与黎筝之间早就不复过去那般的和谐亲近,但李斯自认对这位青年才俊最基础的了解还是有的。
哪怕黎筝将邹氏一族的生意做遍了大江南北,也绝不是会因五斗米折腰之人。
上一篇:揍敌客也能当好海军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