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富贵闲人 第105章

作者:十弋 标签: 红楼梦 清穿 宫廷侯爵 情有独钟 历史衍生 BG同人

  王熙凤眼色沉沉,不容拒绝,说出的话却格外软:“若不是我的身子不争气,今日也不用这么多的花头。”

  平儿僵硬了一瞬,最终妥协,拿着贾琏的衣裳,进了里间。

  没多久,只听见水声四起,砰砰作响,不断有女子的惊呼和男人的喘息之声传出。

  王熙凤站在外面,一步也不挪开,她的心在这声音中,一点一点冷了下来。

  好半晌才移到榻上。

  不知过了多久,神清气爽的贾琏穿着全新的中衣走了出来,见着躺在榻上昏昏欲睡的王熙凤,他心情大好地凑上去,对着王熙凤甜言蜜语不停。

  贾琏本以为这一日之事是王熙凤心血来潮,没想到随后的几日,日日都让平儿服侍,再也不拈酸吃醋,贾琏惊异不已,在持续多日后,终于忍不住向王熙凤问道:“奶奶怎么突然这么大方?”

  王熙凤叹了口气:“二爷有所不知,我这场病,真真将我素日争强好胜的心都病没了,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反思以前许多事情,实在做的太过,这般拈酸吃醋有什么意思,不止平儿,二爷你在外面若有什么喜欢的,也全都接进来,我保证不为难他们。”

  贾琏听了王熙凤之语,一开始只是不信,后头又仔细观察了一段时间,见着王熙凤确实如她所言,再未为这些事生过气,再加上尤二姐的软磨硬泡,贾琏终于松了口,与王熙凤坦白了尤二姐之事。

  一边说,贾琏一边仔细打量着王熙凤的神色,见她果然没其他意思,这才放心地将尤二姐接入荣国府。

  后头自然是带着去给老太太,太太磕头等一系列流程,碍着国孝家孝,老太太让尤二姐住到了李纨的稻香村,等过了孝期再正经摆酒。

  贾琏直到这时候,才真的意识到他做了多荒唐的事情,真真吓出了一身冷汗,多亏了王熙凤愿意帮他遮掩,将外头偷娶的事情掩住,不然一旦事发,他刚到手还热乎的侍郎官职,立即就得撸下去。

  想明了这点,贾琏对王熙凤更加热切,奶奶长奶奶短的,两人感情好似又回到了新婚,蜜里调油的时候,就连尤二姐,都被他冷了下去。

  若放在以前,王熙凤霸道的性子又要起来,但许是听了黛玉的劝,这次任贾琏如何伏低做小,王熙凤也无动于衷,只冷眼看着他动作。

  这些后来的事情,刚从荣国府离开的黛玉,还全然不知。

  荣国府外,黛玉坐着的马车还没走多久,便停了下来,也将黛玉从沉思中唤醒,她正要掀开帘子,询问发生了何事,却见帘子早一步开了,胤祺弓着身子,一跃而上。

  “胤祺,你怎么来了!”黛玉惊喜地碰着胤祺的脸,连连发问。

  黛玉出门之前,便与胤祺交代过她的行踪,他们也才一日不见,胤祺不至于如此眼巴巴地过来接她。

  马车里红泥小火炉上放着的铜壶里,沸水在翻腾,胤祺为黛玉倒上一杯茶,轻轻捂住黛玉的手:“自是有好消息,迫不及待要你知晓。”

第168章 被参

  “什么消息?”黛玉歪着头,好奇地问道。

  胤祺同样侧着身子,斜斜地倚着马车,他嘴角露出神秘地笑意,轻轻地在马车窗户上敲了几声。

  只闻清脆的敲击声传来,全然不是窗户纸的绵软之声。

  “难道是?”黛玉惊喜地看着胤祺,也不等他点头,忙将遮挡着马车窗户的绸缎掀开,果然,原先白色的窗户纸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的清亮、透明的琉璃。

  只见这琉璃格外透亮,中间连一个气泡也没有,隔着琉璃窗户往外瞧去,街上景色纤毫毕现,没有任何阻挡,若非外头的寒风被遮挡的严实,简直让人怀疑,这马车窗户上到底装没装东西。

  “庄子上传来的消息,那些泰西人研究出来稳定、大量制作琉璃的法子,这是管事的特意从江南送来的。”胤祺眼神明亮,格外有神。

  雪缎绣牡丹纹帕子遮住扬起的嘴角,却不能遮挡从眼角眉梢间露出的喜色,黛玉双手一拍:“太好了,江南豪富,那些人最喜欢这类东西,我们在江南的那个庄子,可算派上用场了。”

  胤祺探着手,悄悄握着黛玉柔弱无骨的手,他揉捏着,只觉着暖玉生香,将黛玉清凉的手给捂热。

  有了这个好消息,荣国府的事情,黛玉也腾不出精力去更多的关注,她和胤祺都将注意力放在了江南的琉璃上头。

  林如海入京多年,但苏州祖业仍在,黛玉出嫁之时,也给过不少姑苏的铺子,黛玉派人送信过去,将留在姑苏看家的忠仆,找人将位置最好,最大的那间铺子收拾出来。

  没多久,黛玉便收到的了回信,一切都按她的吩咐弄好,铺子随时可以开业。

  唯一缺少的,不过就是掌柜而已。

  五阿哥府能人众多,但多是京中人氏,让人背井离乡去姑苏开铺子,也得考虑人家乐不乐意。

  洁白的贝齿轻轻地咬着唇,将未上胭脂的唇瓣咬得泛白,胤祺心疼地瞧着黛玉唇上的齿痕,轻轻地伸手抚上:“什么事情将你为难成这样。”

  黛玉蹙着眉,与胤祺数起家里的那几个得力管事,分析派哪个过去姑苏更合适。

  “若是家中没有合意的,我这儿倒有一人,请福晋参详。”胤祺摸了摸鼻子,闻着手指上的幽幽清香,笑着说道。

  “别卖关子了,到底是谁?”黛玉白了胤祺一眼,令他速速道来。

  “此人与我们渊源不浅,”胤祺不疾不徐道来:“当年我们在姑苏见过的那个甄英莲,她夫婿这么多年,也没有考上举人,早些年也丧了考举人的心思,投到我门下当个幕僚,办事最是细致,那琉璃铺子,交给他倒也便宜。”

  黛玉不意想到与甄英莲居然还有这番缘分,胤祺看人的眼光从来错不了,既然他觉得甄英莲的夫婿合适,黛玉也不多言,当即便点头同意了此事。

  很快,江南水乡,姑苏城里便多了一家名为琉璃阁的铺子,名字简单,却人潮汹涌,无他,路过之人无一不被那铺子窗户上大片大片透亮的琉璃吸引。

  姑苏的,外地的,高官巨贾、望族名门之人挥着银票在这铺子里订下琉璃,饶是一块琉璃几乎要与黄金等同,也在所不惜。

  庄子上的泰西人,领着佃户们干得热火朝天,烧制琉璃的屋子昼夜不停,即使如此,也不能满足铺子里的需求。

  没多久,在宅子里装上琉璃窗户,成为了富贵新的象征,胤祺与黛玉,说句日进斗金也不为过。

  冬日的暴雪落下,胤祺和黛玉却全然感受不到这份凉意,内心火热地拢着账册,高兴地给府中的下人们全加了一个月的月例,又免了庄子上佃户的大半租子,至于江南庄子里的那些人,更是赏了不少银子。

  总之,从五阿哥府到庄子上,人人都格外开心,当差都更加尽心。

  然而人的悲喜并不相同,在五阿哥府喜气洋洋,准备热热闹闹过大年的时候,有些人家却不是那么如意。

  透明琉璃的推出,赚了大量的银子,自然就得罪了原先卖窗户之人,那些卖窗户纸的店铺,受到的影响倒不大,普通百姓买不起那么贵的琉璃,他们冬日的御寒,还是以粗纸为主。

  受到最大影响的,是卖由蚌壳、牛角制成的明瓦窗户的铺子,他们将蚌壳和牛角打磨成薄薄的一片,既美观又透光,在透明琉璃出现前,这便是最高级的窗户,达官显贵们全用此物。

  等到黛玉的铺子里开始卖清透的琉璃,蚌壳和牛角打磨出的明瓦,就不够看了,这类店里的生意,一落千丈。

  店铺东家们本想联合着给琉璃铺子找麻烦,若能夺过来最好,一打听,知晓这是京中五福晋的嫁妆铺子,一个个便如掐了脖子的鹌鹑,说不出一句话来,大多只能认了,琢磨着找个门路搭上去,能将琉璃在他们铺子里售卖,喝口汤也行。

  唯有最大的明瓦铺子东家不死心,他们能在姑苏做大,自然也有着数不尽的关系,更何况,这琉璃阁背后有五阿哥,他们家背后的人较之五阿哥,也没差到哪儿去。

  明瓦铺子的东家回了家,便吩咐管家从库房里找出传家的珍宝,再揣上数万两的银票,顾不得快要过年,立即往京中奔去。

  等到了京中,这东家上下打点,将他带来的银子花了个干净,才得了准话,这才惬意地躺到客栈里歇息。

  “老爷,”跟着东家入京的小厮见着前阵子撒银子如流水的模样,心里一阵阵的可惜,等见着他家老爷脸色终于好转,不再整日如乌云压境,这才试探着问道:“您花这么多银子,就为了让琉璃阁关门,值得吗?”

  得了贵人的承诺,明瓦东家心情大好,也有功夫指点小厮:“我这几日花的银子,是我们铺子一整年的赚头,但这银子花得太值,我问了铺子里的师傅,都说做不出那透明琉璃,我做不出的,宁愿毁了也不能让其他人卖。”

  东家想到那铺子关门倒闭的情景,乐得笑出声来,小厮也在一旁笑着奉承着。

  “快了,快了,再等等就成了。”东家摸着胡须,摇着身下的躺椅,美滋滋地喝了口酒。

  果然,没两日,在乾清宫朝会上,便有御史跳出来,参了胤祺一本,直指胤祺身为皇家人,却行商贾事,与民夺利。

  康熙闻言,勃然大怒,立时命人将胤祺召入宫中。

第169章 爵位

  自从胤祺辞了官后,已经许久不上早朝,这一日亦然,宫中的太监带着康熙的口谕到五阿哥府的时候,胤祺将将醒来,正与黛玉在用着早膳。

  得知宫中来人,胤祺与黛玉忙将象牙筷子放下,布上香案,换上朝服接旨。

  “公公一路辛苦,万岁爷召见,所为何事?”胤祺给那太监塞了个荷包,笑着问道。

  康熙在乾清宫的雷霆大怒,不少人都听在耳中,这公公不欲卷入之中,但想到五阿哥身后的太后和宜妃娘娘,也不能不管不顾,他将荷包退回,满脸含笑地说道:“为万岁爷当差,是奴才的荣幸,虽说外头风雪大了些,比不过江南和暖,却也远说不上苦。”

  胤祺眼神闪了闪,他招手叫来管家,吩咐管家将宫中来的太监领去茶房,喝杯热茶暖暖身子,他趁机与黛玉交代几句。

  这太监本就想给胤祺卖个好,遂笑着应了:“奴婢僭越,讨您府中一杯茶喝。”

  “胤祺?”等这太监一离开,黛玉立即便走到胤祺的身旁,紧紧地握着胤祺的手,胤祺身上早就没有差事,此时正是康熙上朝的时候,连散朝也等不及,令他即刻入宫,必然不是小事。

  帝王之心,变幻莫测,尽管具体何事暂时未明,但眼见着是祸非福。

  胤祺捏了捏黛玉的手心,示意她安心:“放心,没事。”

  那太监无缘无故的,突然提到江南,便是给他暗示了,而他与江南交集不多,想必是琉璃一事被闹了出来。

  胤祺既然敢做这生意,就早就想好了应对措施。

  “估摸着是为了琉璃一事。”胤祺漫不经心地说着,眼中全没有将要被康熙问罪的惶恐。

  这却是胤祺与黛玉早就商量过的情形,两人也商议过应对之法,两人有把握康熙不会追究。

  但帝心难测,他们的应对是否有效,还得看康熙的想法,毕竟他们五阿哥府,确实是做了生意,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想必在康熙眼里,胤祺不仅与民争利,还自甘堕落。

  但事已至此,担心无用,黛玉接过雪雁送来的斗篷,踮着脚披到胤祺的肩上,拍了拍上头的浮毛,边系着绸缎带子边说道:“我们赚了这么多银子,也是够用了,宫中现在才知晓此事,已经比想象中晚,你入了宫,不要和皇阿玛顶撞,按照我们商定的法子来,千万不要冲动。”

  胤祺抚摸着黛玉瓷白的脸颊,温润的手指沾上去,只觉着透心的凉,胤祺深知黛玉性子机敏,但最是多思,他不放心将黛玉一个人放在府里提心吊胆,柔声说道:“我明白的,你不要担心,有一件事还得请你去做。”

  “什么事情?”黛玉的声音轻飘飘的,唯恐声音大了就惊吓到什么一般。

  “皇玛嬷年岁大了,前头的事情别吓到她,你入宫去陪着皇玛嬷可好?”胤祺同样轻声地说出了他的请求。

  黛玉眨了眨眼,被风吹得略显苍白的唇扬起:“交给我,你也放心。”

  夫妻二人一前一后的上了马车,往紫禁城走去,等到了宫门口再分道扬镳,一个去了乾清宫,一个去了宁寿宫。

  宫女掀开帘子,黛玉刚走进去,便见着风风火火走出来的皇太后,皇太后身旁,站着眼角微红的宜妃。

  “好孩子,你来了,”皇太后拄着的拐杖在金砖上敲地哒哒作响:“我听你额娘说有不长眼的找胤祺的麻烦,放心,我这就去找你皇阿玛,不许他罚胤祺。”

  浓厚的佛香味在宁寿宫里盘旋不去,平心静气的香料也无法让皇太后冷静,她一想到胤祺要被康熙责骂,心便格外疼,一刻也不能等,就要去乾清宫里找康熙理论。

  黛玉忙将皇太后拦住,此事还无需惊动皇太后的地步:“皇玛嬷,”黛玉笑盈盈地走到皇太后的另一边,搀扶住皇太后的胳膊:“五阿哥入宫前还和我说呢,让我放心,今儿个没什么大事。”

  柔软的鞋底踩在厚厚的羊毛毡子上,悄悄地,没有发出任何声音,皇太后止住脚步,被黛玉一劝,她心里头的担忧缓解了几分,狐疑地看着黛玉:“你说得可是真的?”

  宜妃也同样怀疑地看着黛玉。

  唯恐这是胤祺两口子为了让她们安心而编出的瞎话。

  黛玉丝毫不慌,她仍旧笑意盈然:“我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骗您,皇玛嬷您孙子的本事您还不清楚吗,那些小人作祟伤不到他,您就放心在这儿等着五阿哥给您请安。”

  说完,黛玉抬头,向宜妃使了个眼色,宜妃虽然也慌张,却比皇太后要冷静几分,见着黛玉胸有成竹的模样,宜妃深吸口气,与黛玉一道劝起皇太后,好说歹说,才止住了皇太后立时过去乾清宫的念头,踏实在宁寿宫等着。

  西洋钟的上纯金的秒针一格一格走过,不大的声音在这安静的屋子里格外突出,扰得人心烦意乱。

  皇太后时不时地看着那西洋钟上的时间,等着胤祺过来,宜妃手里雪白的帕子都要拧成了麻花,虽然没有皇太后明显,但她时不时地往门外瞥两眼的眼神,泄露了她同样的不安。

  暗暗叹了口气,黛玉心知胤祺让她入宫,许是已经猜到了这般情景,这正是她显本事的时候,遂打起精神与皇太后和宜妃说了些五阿哥府里最近的事情,黛玉本就是口齿伶俐之人,五阿哥府里的一件小事,被她绘声绘色地一说,莫名地添了许多趣味。

  皇太后和宜妃的心神不由被吸引过来,聚精会神地听着胤祺的宫外生活,佛香味慢慢变淡,宫女们蹑手蹑脚地进来换上新的佛香,听得入神的皇太后和宜妃也没有注意到。

  而被皇太后和宜妃如此担忧着的胤祺,此时正在乾清宫中。

  乾清宫里,康熙震怒之下令人将胤祺唤入宫中,但五阿哥府所在的烧酒胡同与紫禁城毕竟有些距离,一来一回需要不短的时间,更何况胤祺还有接旨,换衣裳,所费时间更长。

  在等待胤祺入宫的时间里,康熙将收到折子上需要商议的事情处理的差不多,又声音沉沉地询问大臣,可还有其他要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