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朝帮我收集历史文物 第115章

作者:最爱冰萄 标签: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直播 基建 BG同人

  他何其有幸,此生能见到如此华丽的杰作。

  这时耳畔传来赵佶的惊呼声,王希孟回过神,目光聚焦到月球1号前的庞大天体上,天体的外形宛如一颗巨大的灰色珍珠,在黑暗的宇宙中格外醒目。

  球体表面坑洼不平,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深坑,看起来荒凉而神秘。

  赵佶难以置信:“这就是月球?”

  “嫦娥呢,玉兔呢?传说里的月桂树又在哪里,怎么只有一堆破石头!”

  王希孟:“陛下,天女应该不住在月亮上.....”

  赵佶崩溃:“那也不应该如此光秃啊,如果月亮是灰色的,怎么能发出那么漂亮的光?”

  这不科学!

  道君皇帝感觉他的审美受到了一万点冲击。

  汉朝。

  “坏了。”

  刘邦严肃开口,声音吸引来满朝文武的注意,他们紧张地看向刘邦。

  却在下一瞬,听见他们的陛下说:“月亮上没土没水,没法种菜了!”

  众臣仰倒。

  “陛下!”萧何无语,这时候应该关注这点吗?

  “名以食为天,乃公关心下田地有啥不对。”刘邦吊儿郎当的说,一边翻找出世界地图,“话说回来,苏联是哪个国家?第一个飞到地球外,实力听着比美利坚还强啊。”

  他自认是位贴心的老祖宗,若是将这强大的对手提前扼杀在摇篮之中,子孙后代肯定会非常感激他吧?

  刘邦邪恶地想到。

  【继苏联成功发射探测器,进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后,世界各国开始尝试登月。

  登月是航天事业的巅峰之作,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人类终将迈向太空,从地球文明走向宇宙文明,进入太空就像是进入第二次大航海时代,意义非凡。

  中国错过了第一次大航海,长达数百年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付出了悲惨的代价,所以绝不会再错失良机!】

  视频里,时间来到2004年,东方的雄狮有了武装自己的力量,大力发展经济,逐渐从饥饿贫苦的境地里缓过气来。

  第一时间便启动了探月工程——“嫦娥计划。”

  2007年,国家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完成了对月球的环飞和收集月球数据。

  2010年,发射嫦娥二号,本次发射更详细地探测月球,对月球表面进行了高分辨率立体测绘。

  2013年,嫦娥三号成功在月球着陆,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前苏联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2019年,嫦娥四号成功在月球背面着陆,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月球背面着陆。

  到2024年,嫦娥六号嫦娥再次登陆月背面,带回了1935.3克的月背土壤与岩石,这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成功采样后返回。

  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家航天局的工作人员面对来自世界各地记者们的采访,笑容满面道:

  “嫦娥六号任务是我国迄今为止技术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测任务,实现了许多技术突破,发射中搭载多个国家的科研设备,包括法国的氡气探测仪、欧空局的负离子探测仪、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镜、巴基斯坦的立方星等,这是中国对外太空探索的历史性一步,也是人类和平利用外太空的历史性时刻。”

  旁边的欧空局领导人听到这番话,对着镜头竖起大拇指,“我们非常自豪能够参与其中。”

  “中国航天,了不起!”

  漂亮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月球背面展开,五颗金黄色的小星星,这一刻向全世界宣告,人类的登月梦想不再为虚幻,而是一定会实现的现实。

  明朝。

  “老爷你怎么哭了。”贴身管家讶异地看向陶成道。

  陶成道用袖子抹泪:“我,我就是一时激动!看到他们真的上了青天,遨游万里太空,好像我的梦想也实现了。”

  人类较日月而言,好似一粒渺小至极的蜉蝣。

  蜉蝣妄图登天,在多少人看来自不量力,人们都说陶成道造火箭是钱多得没处烧,他有那闲心不如多生几个儿子教养。

  听得多了,陶成道也忍不住怀疑自己,是否停下脚步,去做些大众眼中务实的事情,然而每当他看到无垠的天空,心中那股对未知的渴望便如熊熊燃烧起来,让他无法放弃自己的梦想。

  “有生之年能见到这一幕,我这辈子值了。”

  陶成道哽咽,他的研究是对的,并非白日做梦,而是真真切切能够实现的未来!

  三国。

  诸葛亮轻摇羽扇,眼露欣慰。

  从孔明灯到热气球,飞机到嫦娥一号探测器,再到载人登月的最终目标即将实现,一步步稳扎稳打,由落后到遥遥地领先世界,不坠先辈之志。

  “孩子们吃苦耐劳,什么困难也无法阻拦他们。”

  “未来的世界,终是属于他们的。”

  唐朝。

  李白抱着酒坛,哈哈大笑:“下视宇宙间,四溟皆波澜。宇宙之大,概其无边无尽,我辈飞天梦,胜过宇宙宽广万万倍!”

  郭子仪斜睨着李白道:“李太白,克制点,别喝醉了。”

  “现下我军节节胜利,士气正盛,乃收复长安的关键时机,你作为军师,该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容不得半点马虎懈怠。”

  李白:“郭兄呐,麻烦你下回说这话的时候,先压一压你的嘴角。”

  “.....”

  郭子仪脸皮一抽,尴尬地转移目光,落到天幕里的月球天体上。

  郭子仪明白天女说的登月的战略意义,但来都来了,这么大块地不利用起来岂非浪费,话说这些灰扑扑的石头能挖出来盖房子吗?

  若能造兵器也是极好的。

  不知道月石造出来的兵器比之钢铁如何,是否更加坚硬.....耿直的郭将军遐想到,紧接着便听见天幕道:

  【嫦娥六号完成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土壤取样,中国人民有一点非常关心,那就是——月球上能不能种菜?

  种菜是刻在国人DNA里的习惯和天赋,即使面对遥远的太空,他们也想在上面开辟出一块属于自己的菜园。

  不过让大家失望了。

  月球土壤和地球土壤有着巨大差别。地球土壤的形成在大气、水以及生物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土壤中富含有机质、无机质以及水分,同时还有数不清的微生物在其中活动。

  但月球土壤的情况大不相同,它主要由陨石撞击形成,专家们指出,月壤不含有机质,而且极度缺水干燥,形成过程也没有微生物参与,因此种菜困难。】

  结论公布。

  不少农民发出失望的叹息:“这么大个球连菜都种不了,白长块头了!”

  “就是咧,不种菜,人上去吃啥子哦。”

  有人不死心:“那儿的土不行,咱们带自己的上去种行不?”

  “月球好像没水啊。”

  “哎呀,往下面挖一挖,说不定就有呢。”

  【月球虽然种菜困难,但经探测显示,它地下蕴藏丰富的铁、钍、钛等高浓度金属资源,其表面还富含了大

  量的氦-3,估计其储量有上百万吨,足够人类使用万年之久。

  氦-3被誉为完美的可控核聚变材料,反应后不会产生中子,没有任何放射性危害。这里简单解释一下,所谓的核聚变,是之前与大家说过的核武器生产的一道关键步骤,有了氦-3,聚变反应就能更稳定,除此外,氦-3还能用于构建人造太阳。

  氦-3的开发潜力巨大,有了它,人类能源枯竭将不再是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世界各国对登月趋之若鹜。】

  “好东西!”

  众皇帝的眼睛亮了,人造太阳,一听就是人为制造出的大日,这和神迹有什么分别?

  “日出东方,照吾扶桑。”楚怀王神色羡艳,连屈大夫口中的东君都能复制,后世的华夏子孙真是太厉害了!

  【中国人踏足月球的旅程,既是科技进步的见证,也是人类无畏探索的心灵史诗。

  人类文明的进步,便是一代又一代人群接力构成的“奇迹”。】

  辽阔的星空,缓缓定格在了一朵如花朵般缤纷迷人的玫瑰色星云上。

  女音轻缓道:【好了,本期讲述到此结束。

  试炼三日后开启,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本期的试炼规则。】

  刘邦惊讶,咦,这次居然先公布试炼规则?之前都是等试炼者进入试炼地后再告诉他们。

  【本期的试炼规则如下:每位试炼者选择一个本朝以外的心仪朝代,随后进入该时空帮助当朝代统治者,为其国家的发展提供技术指导与支持。

  王朝统治者需与试炼者共创出一份发展方案,方案将经过三轮投票。

  第一轮,由各时空帝王评估诸朝呈交的发展计划是否具备可行性,得票最少者淘汰。

  第二轮,考察更广泛民众层面的接受度,由本朝之外的其余朝代百姓投票,淘汰规则同上。

  最后一轮,由王朝的当朝百姓投票,进行最直观的满意度反馈,决出最终胜利者。

  现下捐献过珍贵文物,具备参赛资格的王朝分别是:秦朝秦始皇朝、西汉汉武帝朝、明朝永乐帝朝以及明朝万历朝。

  请诸位准备好演讲稿,三日后向十一位科学发明家展示,争取他们的青睐吧!】

第83章 墨家试炼1一阵黑屏后,天幕上出现了……

  试炼名单一出,瞬间吸引来各时空王朝的注意,被天幕点名的皇帝与发明家万众瞩目。

  “又又又有秦始皇,他到底打赏了多少好东西?”刘邦酸兮兮道,恨不得把人拉下来自己顶上去。

  “等等,万历!那个废物怎么拿到的名额?”

  太极殿内,朱翊钧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慢吞吞从袖口里取出一块白玉壁,展示给他们看。

  灯光下,玉璧上刻着一清晰的字:

  【明】。

  王世贞倒吸一口凉气:“这是!陛下您什么时候....?”

  看着臣子们的反应,朱翊钧心下暗爽,不枉他多日隐瞒这个秘密,都快憋成了乌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