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最爱冰萄
冯道说得.....太有道理了!
朱棣不禁握住冯道的手:“冯先生大才啊!”
冯道:“陛下过誉了。”
宴明婉摸了摸下巴,这不就是后世欧洲专利法的雏形吗?
结合了一点中国特色。
冯道长老不愧是效忠过十位皇帝的最强打工人,这揣摩人心的功夫简直修炼得炉火纯青。
接下来是最难攻克的技术问题,朱棣的“我有一个梦想”口号动听,落实起来却不亚于地狱级难度。
祖冲之从陶成道的后代那里搞来了火箭设计图,研究半天,对如何飞天仍没有任何头绪,他看出了数字里的误差,能计算出更精准的火箭飞行数据,但想要做到长时间的载人航天仍如同痴人说梦。
祖冲之从来不是轻言放弃的人。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闭关了整整三日,不吃不喝,终于画出一份图纸。
“这是.....”
朱棣哑然:“天幕展示过的现代热气球?”
祖冲之说:“我从陶万户留下的图纸得到了启发,火箭借助弹药之力升空,热气球的原理应该相似,通过燃烧火炉中的火来加热空气,载人飞行,不但能飞,而且效果持久。”
明朝的数学家们——钦天监的工作人员,他们端详着图纸,道:“陛下,大有可为。”
“果真?”朱棣紧紧盯着出声那人。
钦天监的工作人员点点头,看他的表情恨不得拜祖冲之为师。
朱棣大笑起来。
直接豪爽地和祖冲之说,想要什么军火去火器营里挑,他无有不允。
祖冲之能用数学解决朱棣的飞行梦,现代列车和钢铁巨舰就无法做到了,他智商再高,也想不出该如何让狭长的列车在地上跑动,庞大的巨舰扬帆远洋。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使用了硬帆结构,能有效利用多面来风,需要两百个水手才能划动,难道列车和巨舰也要招收这么多人来推进吗?
太耗费人力物力,得不偿失。
朱棣略感失望,但并不气馁,能有一个热气球已经很好了,说到底清朝被洋人打得屁滚尿流都没能做到的事,相隔了近三百年的他想一步到位未免过于贪心。
这时候,一直闭着双目的僧一行睁开了眼睛。
“阿弥陀佛。万行圆极,无可复增。”
“有一腹藏烈火,能吞水吐汽的神器,其声隆隆,如雷鸣于耳,其力无穷,可驱车船。”
“陛下派人造出此物,或可达心中所愿。”
朱棣细细琢磨,面上浮现兴奋之色,他一界帝王,竟是纡尊降贵向僧一行行了一礼。
“多谢僧长老!承蒙不弃,朕愿奉长老为我大明朝国师!”
宴明婉微讶,加热产生蒸汽,做功后释放能量,这原理不就是蒸汽机吗?
僧一行没学过现代物理,怎么知道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知识,莫非对方真的能开天眼,预知未来?
那对方知不知道自己并非所谓的天女呢.....
气质温雅的和尚垂下眼眸,念了一句“阿弥陀福。”
武周朝。
见识到顶级预言大师的力量,武则天眸光闪烁:“僧长老,能人也。”
眼睛睨向武三思:“你平日里混不咎,却不想是个有眼光的。”
武三思干巴巴的回应:“多谢姑母夸奖。”
心里哀嚎,要缩紧尾巴安分一段时间了....
朱元璋对天幕里朱棣的表现很满意,儿子没被秦始皇吊打得太难看。
两个老朱家的后代能有作为,说不高兴是假的,当然,朱元璋面上没给朱棣任何好脸色,倒是朱标夸了又夸。
朱棣看着朱标,欲言又止。
“大哥你....不怨我吗?”
“怨什么?”朱标含笑说,“你做的很好。有你在,是未来大明百姓之福。”
“大哥总是这样。”
朱棣叹息,好到让他无法生出嫉恨。
可野心如大火,一旦点燃,难以抑制。朱标若能压他一辈子,他愿意乖乖做个藩王享福,若是不能.....“大哥,你要好好活着。”
活着,他才有理由说服自己退射一步。
三位皇帝讲完,最后只剩下刘彻。
相比较其他皇帝,刘彻一方的发明家实力最弱,只有鲁班与毕昇两人,不过刘彻很自信,因为他的方案最容易实现。
对付匈奴是历史上就成功过的事,并且早在兵家试炼时,汉朝就拿到了灌钢冶炼法和一把鸟统模型。
鲁班出手,改良了汉朝拿到的鸟统,或者说精简,简化成汉朝现阶段能生产的武器。
不过古代环境特殊,匈奴有天然的骑兵优势,小批量的火枪主导不了战争局势。
因此,鲁班一番观察后,量身为汉军打造出了一物——
“马蹄铁。”
装订在马儿蹄子上的铁制蹄型物,马的蹄子有两层构成,和地面接触的角质层约有三厘米厚。
马蹄在长期奔跑过程中,角质层会受到磨损脱落,双蹄血肉模糊。
钉上这铁掌,不仅能够延缓马蹄的磨损,还能增加马儿对地面的抓力。
霍去病亲身上阵,体验佩戴了马蹄铁的坐骑,发现奔跑速度显著提高,在复杂地形中也如履平地,可以想象若是全军装备上这特殊的马掌,对匈奴而言将会是怎样的打击。
刘彻喜笑颜开。
“公输先生不愧是巧圣先师!朕该好好谢你.....”
鲁班忙说:“不敢当,不敢当。”
“老夫还有一道建议,不知当不当讲。”
“哦?先师尽管讲。”
“老夫深知陛下心怀天下,欲攻匈奴保疆土安宁,此乃大义之举,老夫十分钦佩。
不过大部分百姓居住内陆,他们不像边疆百姓时常受匈奴侵扰之苦,每日辛勤劳作,所求不过是一家温饱,实难体悟陛下征伐匈奴的深意也。
若陛下天威所向,一举攻克匈奴,那便再好不过,但彼时,百姓亦身心俱疲,陛下当轻摇赋税,着手安抚民生,使黎庶得以安养生息,复其生计焉。”
刘彻沉默了,难道他不明白这个道理吗?
只是为了国家长远,总有部分人要牺牲。
“朕明白你的意思,在朕之后,太子会做一位守成之君,替朕守好这万里江山。”
旁边的毕昇闻言,面色有些异样。
太子刘据?
可刘据因为巫蛊之乱,被汉武帝派人围捕自尽了啊!
刘彻见毕昇面色有异,问:“毕师傅有话要说?”
毕昇犹豫了一下:“....没。”
在场的官员都没在意这个小插曲。
刘彻演讲完,汉朝的皇帝们都觉得稳了,汉景帝忍不住露出笑容。
彘儿的方案不但在几位王朝中最容易实现,而且用时也最短,汉朝有马蹄铁,有卫青与霍去病两位当世勇将,闪电战一举拿下匈奴用不了三年时间,而秦朝的种植大业预计最快也要五年才能铺开,朱翊钧的全国水泥路没十年根本修不完,朱棣更别提了,那是要子子孙孙一起托举
才能完成的大事。
宴明婉撑着下巴,认真听完了几位老祖宗的讲话。
人都有自己的喜好,四人的方案在她心里自然也有高低之分,她相信旁人同理。
“那么.....”
她说:“接下来开始第一轮投票。”
“请各位帝王评估诸朝,给出你们珍贵的一票吧。”
白玉壁浮现半空,投射出四朝的选项,散发出淡淡的柔和光芒。
三国。
刘备毫不犹豫把票投给了汉朝。
曹操顿了一下,也投了大汉。
孙权在江东逃难,军队被关羽大败,如丧家犬般被亲兵护着撤退,根本无瑕顾及天幕。
西汉。
吕雉沉吟了会儿,选择刘彻。
刘邦翘着腿,虽然很喜欢秦始皇的方案,但毕竟刘彻才是自家孩子,哎.....选彻儿吧。
明朝。
皇帝们纠结,他们是投朱棣,还是投朱翊钧呢?
朱元璋把票投给了朱翊钧。
朱棣双眼圆睁:“爹!”
谁才是你儿子?
朱元璋不客气道:“爹什么爹,大明都快亡了,你那朝一看就治理得很好,爹帮帮不成器的子孙怎么了。”
朱棣深呼吸。
不气,不生气。
.....草,老头子就会折磨他心态!
朱标目露同情之色,揉了揉弟弟的头发。
上一篇:脸盲在木叶和暗部谈恋爱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