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造反的日子 第40章

作者:想见江南 标签: 种田文 女强 历史衍生 爽文 BG同人

  梁山好汉都是如此,普通人更不必说了。如果说有人或许因为赵淳楣女子的身份而不自在,那么听到赵淳楣是皇亲国戚,心中仅有的一点芥蒂都烟消云散。

  没办法,这可能就是古人的局限性。而闻焕章之所以完全不慌,也正因如此。

  针对未来怎么办,大部分人却与闻军师不同,认为赵淳楣确实应该恢复女子身份,但给出的理由却颇让人无语。

  大家认为,赵淳楣今年已经二十一岁,再继续隐瞒下去耽误了终身大事,所以不光要恢复,还应当顺带在治下招婿,哪怕多找几个也无妨。

  赵淳楣:“……”过渡的未免太丝滑了,哭笑不得地谢过众人好意,转身开始着手下一事项。

  ……

  对于阅兵,二龙山上的寨众,或者说所有大宋子民都不算陌生。

  由于宋朝外部强敌环绕,再加上国内比较有钱,使得各个君王非常乐于在东京城内检阅士兵以震国威。

  百姓们即使没去过首都,但也多多少少听过,所以见自家也要进行阅兵仪式,所有人都非常激动。

  麻石头本以为这么些年下来,他也算见过不少风浪,但前一夜依旧睡不着觉。

  想来四五年前,倘若有人跟他讲自己能过上现在的日子,他绝对会啐那人一脸。

  麻石头得罪了村子里的郎君老爷跑到二龙山落草,待了没几日便换了寨主,之后又因为认识几个字,被分配到了工厂。作为第一批工厂员工,麻石头知道得把握住机会,于是每日废寝忘食地学习,最终凭借自身努力,成为了制药厂的厂长。

  现在他每个月算上绩效,光是工钱就有五十贯,比得上朝廷的六品官了。在工作了两年后,他将父母亲人接到山上,娶了个温柔的妻子,年前孩子也出生了。

  麻石头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像踩在云端上,飘飘忽忽跟做梦一样,而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寨主给自己的。

  这次阅兵,他作为工厂领导也要带工人们参加。

  一定要好好展示下他们的成果!给寨主争口气!

  麻石头这般想着,次日起了个大早,顶着两个黑眼圈与手下工人一起来到约定的地点。

  这回参与阅兵的人快两万了,除了驻守地方的,只要能动的全都来了。如此庞大的队伍,只在二龙山上自然施展不开,于是便在山下集市附近找了快地方,还连夜搭了台子。周围百姓得知有热闹看,一大早便跑来围观。

  麻石头与其他厂子的厂长打了声招呼,领着工人站在后排,他们虽然也参与检阅,但毕竟不是军人,不过嘛,二龙山所有的都或多或少进行过训练,简单的站军姿、踏步还是能做到的。

  看着周围飘扬起的战旗,麻石头不由昂首挺胸,嘱咐工人们都别乱动。

  片刻后,山寨内的大总管郑柳出现在高台中央,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各个首领带着兵马依次入场。

  围观的百姓最开始还嘻嘻哈哈,你一言我一语地打闹,毕竟二龙山在这儿这么些年,虽说经常巡逻负责他们的安全,但总的来说还是和善的,甚至于哪家哪户孩子找不到了都敢让他们帮忙。

  然而随着二龙山军团第一次完完整整地展示于众人面前,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不是三五百零散的队伍,而是几万训练有素,见过血的职业军人。虽说世道不太平,但百姓们离战场还是很远的,即使接触过一些当兵的,也大多为衣衫褴褛、横行作恶的军痞。但二龙山这些人,身材结实有力,神色坚毅,步履行动整齐划一,光是这份气势,就足以震慑一切!

  杨志穿着山寨里统一制成的铠甲,一手搭在腰间长刀,一手在额前行礼,大声道:

  “第一步军准备完毕!”

  “第二步军准备完毕!”

  “马军准备完毕!”

  ……

  当每位首领都应了一遍,士兵们齐声高喊:“请寨主检阅!”

  围观人屏住呼吸,纷纷看向转角处,等待着那位赵寨主出现。

  如此规模场景,使得不少人在心中感叹,大丈夫当如是也!

  片刻后,一位身材高挑,容貌秀丽的女子缓缓走上高台。她身上同样穿着铠甲,不过款式简略了一些,头发高高梳起,在脑后利落地挽了个髻,肩膀上披着一道玄色的披风。配上英气的眉眼,颇具威势。

  场上人虽多,但队伍紧凑,再加上每个都神情肃穆,女人讲话大声些倒是也能听清。

  “大家辛苦了。”

  百姓们听到后不由皱眉,这种话哪轮得到外人说,如此喧宾夺主,那赵寨主没意见吗?

  谁知此言一出,下方将士们立刻接道:“誓死为寨主效忠!”

  众人愣了下,好久,方才回过神,死死瞪着赵淳楣讲不出话来。

  有谁能想到,二龙山的寨主竟然是个女的!然而根本没有时间供他们思考,台上的赵淳楣一声令下,整个阅兵正式开启。

  步军马军们根据战旗鼓点飞快变换阵型;装甲军团手持火绳木仓,向众人展示着最新的武器;各个工厂拿出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甚至连后勤部队都表现出了极为优秀的素质……

  渐渐的,众人的注意力从赵淳楣身上转移到演习中,并频频发出惊叹,望向士兵们的目光既羡慕又赞赏。

  赵淳楣敏锐地察觉到这一切,露出了满意地微笑,这次阅兵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而且效果比预想中还要好。

  当她手里掌握着这样一支军队,那么本人是男是女已经不重要了。

第54章

  开封城今年的秋天凉的特别早,还未到十月,不少人家已经换上了厚衣服。

  蔡京昨晚只睡了几个时辰,天还没亮就起床了,在仆人的服侍下换上了京中如今最流行的棉布衣裳。

  感受着身上柔软贴肤的触感,他缓缓舒了口气。

  人一上了年纪难免畏寒,穿得厚了平日在屋里又容易出汗,这棉布虽然不比丝绸顺滑轻薄,但吸湿性却是顶好的。最重要的是,此物在大宋是件稀罕玩意,乃是最近从那二龙山贼子处流出来的,属于高层人士必备。

  想到二龙山,蔡京不由顿了下,半天,颤颤巍巍地走出房门。

  小儿子蔡脩早就在外面等他,见了人恭敬地行礼道:“父亲。”

  蔡京笑眯眯地颔首示意,关切地询问儿子最近看了哪些书,在工作上可曾遇到什么困难。倘若有外人在此,可能会觉得这不过是一对普通的父子,并为他们之间的慈孝所感动。谁又能想到,眼前这位竟是四起四落,权倾朝野的大奸臣。

  蔡京今年已经七十七岁了,行动迟缓不说,连眼睛都已看不清东西。不过他依旧不愿离开权力中心,经过这几十年的经营,朝堂上但凡身居高位的与其多多少少都有些关系,所以现在大部分事情都交给小儿子处理。

  他的几个儿子都被封大学士,唯有幼子蔡脩羽翼未丰,只能亦步亦趋跟在父亲身后,不敢有丝毫违抗。

  两人出了府,乘车一路来到皇宫正南的端礼门,蔡京在儿子的搀扶下了马车,望着巍峨壮丽的宫墙,老人突然想起了什么,转头与蔡脩道:“之前立在这儿的元祐党籍碑可还在?”

  “自是在的,前两年还又加了些,如今上面已有三百人了。”蔡脩点头。

  蔡京满意地捻须,所谓的“元祐”是先帝宋哲宗第一个年号,当时小皇帝只有十岁,由高太后监国辅政,在高太后的支持下,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保守派纷纷上位,大加铲除异己,蔡京当时甚至被流放到南方养老。

  是的,蔡京是个新党,不光支持变法,还属于新党的中心人物,他的亲弟弟正是王安石的女婿,当年也正是靠着这层关系,在官场上如火箭般扶摇直上。

  不过北宋时期的党争,在后期已经属于无解的存在,基本上与国家百姓毫无关系,为争而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当蔡京拜相后,于今上的默许下在皇宫附近立起了这座碑,上面刻的都是些旧党人士,或

  者说蔡京看不顺眼的人名字,其中不乏司马光、苏轼、苏辙、黄庭坚等名噪天下的人物。

  蔡京对待这些人,活着的要贬官流放,死了的也要遗臭万年。

  这块碑是蔡京胜利的象征,每次看见,都无比地骄傲,而现在,他马上就要奔赴下一场斗争。

  老者眼中精光暴起,转瞬间,又恢复了耸眉搭眼的模样,老实地由宫人引路,慢慢悠悠地来到垂拱殿。

  殿内,百官见了他,纷纷上前打招呼,蔡京也一一微笑回应。北宋的朝堂没有后世那般肃穆,虽说官员们不能落座,但说些闲话还是没问题的。而在满室的恭维中,唯有右侧某几个人显得格格不入。

  童贯与高俅两个武职冷冷地看着这一切,他二人本来与蔡京也算蛇鼠一窝,但最近却因为些事情意见相左,再加上两个人本职工作拉胯被官家厌弃,十分看不上蔡京这副春风得意的样子。于是拉了跟蔡京关系不睦的大儿子蔡攸入伙,形成小团体,经常给蔡京使绊子。

  朝堂上暗流涌动,可当今圣上赵佶却一无所觉。

  伴随着笑意,这位大宋的领导者走进了垂拱殿。

  说来也是无奈,身为天子,一举一动都代表了整个国家,在朝堂上理应严谨庄重,像赵佶这般情绪外露万万不该。也难怪当时太后点他为皇帝,朝中大臣表示“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不过经过这些年的执政,可以说但凡有点原则的都无法在皇帝身边混下去,剩下的溜须怕马之徒也就随着他了。

  而官家如此兴奋也是有原因的,根据前线来报,那位让自己两次三番难堪的金国国君完颜阿骨打在前几日暴毙,继任者是他的弟弟。

  可以说,赵佶能安稳当皇帝到今日,与周边的环境也有关系。现在神州大地,无论东南西北,国君都费拉不堪,从某些角度,赵佶甚至比他们强点儿。而完颜阿骨打的横空出世,就好像野狼掉进兔子窝内,自打称帝,文治武功甚至道德水准都对周边国家形成降维打击,弄得向来自视甚高的赵天子十分不自在。

  现在好了,人没了,赵佶又能做自己富国强兵的美梦了。

  因着心情好,赵佶对朝廷征讨梁山打了败仗,甚至几个重要将领投敌也没太追究,反而拿起了另一份奏章。

  “哦?那青州贼人的首领竟然是女扮男装?还是我赵家子孙?好一个红粉佳人,那讲书里的故事到成真了。”赵佶与官员们笑道,别看二龙山在当地闹得大,实际上赵佶根本没怎么当回事。大宋起义这般多,无非就是招安,最后封个官,转瞬间就为朝廷效命起来。

  比起造反,皇帝反而对赵淳楣的女子身份更感兴趣,好似围观奇珍异兽一般,这种话本故事也让他着迷。

  不过皇帝胡闹,底下人多多少少还是得制止一下,高俅因为记恨赵淳楣伤了自己儿子,首先跳出来道:“回禀官家,那赵淳楣身为皇家人,却不懂得安分守己,反而行那牝鸡司晨之事,您断不能轻易放过此女啊!应当火速派兵赶往青州,瓦解其势力,防患于未然!”

  旁边的童贯一党也纷纷附和。

  而蔡京却站出来反驳道:“万万不可,我大宋以仁立国,面对些许为开化的刁民,都愿意给他们机会,而今换作皇亲,怎地如此决然?那赵淳楣不过女子,就算再放纵也是要嫁人,还能反天了不成,陛下只需稍加安抚,定然使其沐浴在皇恩之下。”

  赵佶本就正在兴头上,听到此处正合心意,于是接话道:“那依丞相之见,具体该当如何啊?”

  蔡京早就打好了腹稿,但他为官几十载,十分清楚今上好大喜功的性子,于是十分谦卑道:“臣觉得陛下之前的想法就很完备,只需要将细节之处增改几笔。”

  “官家之前已经决定出兵梁山,虽说底下人办事不利,但如此也算是让那验证了那帮人的虚实。既然如此,派个人去招安,再许以官职,让他们去对付江南的方腊,无论输赢,双方定然各有损耗。至于青州那边,恕臣直言,既然赵淳楣以女子身份示人,那她的路基本也走到头了,现在底下定然人心浮动,陛下只需稍加示好,她只能依靠宋廷。等安抚之后,再派人接收其势力,岂不一箭双雕。”

  赵佶被他说得意动,还未拍板,便听高俅大声道:“官家!万万不可啊!”

  他狠狠瞪了眼蔡京,“赵淳楣如今已然占据四州,百姓被其长期灌输邪念,怕是早就忘了朝廷恩泽,臣知道梁山那伙人不光在江州劫法场,害得蔡太师之子被贬,就连他女婿梁中书也在对方手中吃过亏。现在蔡太师却罔顾首要之危,一心处理梁山,怕是有私心在里面!”

  面对高俅的指责,蔡京还是那副四平八稳的样子,淡淡道:“若是私心,恐怕高太尉也不遑多让吧。”

  高俅大怒,连忙驳斥道:“我这就算是私心,也为效仿郝甑山的私心!”

  此言一出,旁边的童贯面色大变,疯狂给对方使眼色。

  郝甑山是指唐朝时期的宰相郝处俊,他做的最有名的一件事便是阻止唐高宗放权给武则天。

  高俅出身市井,没什么文化,学到个典故就乱用。果然,赵佶听罢冷哼一声,颇为不悦道:“好哇,朕不过是看到个宗室的孩子,太尉武则天都搬出来了,是不是说朕这皇帝当得像唐高宗,拱手把江山让与他人。”

  高俅吓得面色惨白,连连摇头。他们这一批人本质上都没什么本事,能走到今日完全靠官家宠幸,所以每一个都将皇帝的喜怒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而面对说错话的高俅,蔡京非但没有乘胜追击,反而安慰起皇帝,这放到赵佶眼里,端得是一副顾全大局的名臣作派,如此天平往哪边倾斜已经十分明显。

  童贯知道大势已去,叹气一声不再纠结,转头与赵佶汇报起其他,国内虽然遍地疮痍,但好歹在可控范围内,而今更重要的反而是外部。

  为了讨皇帝欢喜,童贯擅自派人联系了辽国降将张觉,此人本是辽国的汉臣,金人打来了便投降于金,但又觉得不甘心。现在手握平州,表示只要大宋这边同意,他愿意带着平州投降于宋。

  白白捡便宜,赵佶当然喜不自胜。但朝中几个有识之士还是觉得不对,毕竟他们刚跟金国那边达成盟约,金国打辽呈现的是摧枯拉朽般的势态,就这么冒然毁约万一对方反过来打宋怎么办。

  不过已经昏了头的赵佶肯定不会听他们的,没办法,这帮人又求助性地看向蔡京,毕竟刚才他跟童贯还势如水火,说不定能辩驳一二。

  谁知蔡太师眯着眼睛,老态龙钟地站在原地,对其他人的目光完全视而不见。

  他才不会去管什么边疆什么领土,就算真惹怒了金国,无非就是再丢几块地,死伤些百姓,左右轮不到自己。

  他只知道,他蔡京,又一次赢得了朝堂上的胜利。

上一篇:玛蒂尔达女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