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辰木离火
何必舍近求远?
贾赦和贾政一路进了二门去,直直就冲着母亲院子的方向,要给母亲请安。
刚好遇见贾敏带着三个丫鬟,手里捧着一束菊花,碗口大紫红菊花,开得热烈。
贾赦三两步蹦上台阶,拦在小妹贾敏跟前,捏捏她的揪揪,得意叫一声:“贾小四!”
贾赦嘿嘿一笑:“横竖数来,你在家中都拍老六,应该叫贾小六才对!”
跟着贾敏的丫鬟暗自皱眉,大爷回来又没大没小开始玩闹,一会儿别两人又恼了。
贾敏别开脑袋,眉毛也皱起来。
贾赦赶忙换了语气,不给妹妹说话的机会,开始夸夸:
“我的四妹妹哦!哥哥看你写的文章,比书院好些人写得都好。”
听哥哥夸自己,贾敏心里还是有点高兴,她压着嘴角,故意说:“你又说话诓我,等着看人笑话!”
贾赦又拿出打包票的架势:“我可没有诓你,不信你问你二哥?”
说完一指插不上嘴的老二,老二接到信号,赶紧也带上笑容:
“妹妹写的文章,极有章法,诗词也很好。”
这还差不多,贾敏高兴得就更明显了。
兄妹三人一溜儿的往史苗住的院子去,一路上贾赦看见好几个丫鬟成群结队,搬着一竹篓的东西。
贾赦疑惑:“你们又是在忙什么?我和老二不在家,你们倒是故事多。”
贾敏只说一句保密,丫鬟打起帘子,她把花交给史苗的大丫鬟玻璃,自己先进屋。
贾赦和贾政随后,进去就给史苗磕头请安:“孩儿给母亲请安。”
“回来了。”史苗人逢喜事精神爽,笑盈盈抬手让二人起来。
“你们兄弟,刚好一起来帮帮忙。”
贾赦可算知道丫鬟篓子里装的是什么了。
就是一条条的竹牌,还是炭烤杀青过的。
史苗拿着竹片,对三个孩子道:“我让人分拣了些种子,他们写的签子不工整,你们姊妹帮忙誊抄一二。”
贾赦刚应下,没等他和母亲汇报一下书院生活,外面传话的婆子的声音传进来:
“太太,王大丫到了。”
史苗眼睛一亮:“请进来。”
贾赦和贾政有些吃味,怎么母亲听到王大丫来,比见他们兄弟回来还高兴呢!
王大丫长高长胖了点,已经不是早前那个畏畏缩缩的黄毛小丫头,行礼的动作落落大方。
“给太太磕头请安。”
“起来吧!”
史苗温和的让她起身,对她的办事能力予以肯定:
“交代你的事,做得很好,等签子写好,你带回去,就照我先前说的,按着时令,分好了地块种下去。”
史苗当下没条件育种,但能先选种啊!
还好荣国府有地又有钱,史苗让下面的人注意搜罗各地的种子。
除了水稻,麦子,更有现在还没大面积种植的玉米、番薯、马铃薯这些东西,把各地的物种搜罗过来,试种一批。
这件事史苗就交给了在荣国府学学习认字算账的王大丫。
这孩子做得很不错,现下已经找好了地块,把大致方案定下来。
王大丫显然对种地的事很有信心,低头应下:“是,小的知道,一定照太太的话办妥。”
史苗心中满意,又让嬷嬷带她去账房支取银两。
等人走了,史苗才腾出空闲关怀一下两个儿子的校园生活,马上就抓贾赦和贾政的壮丁,来帮自己干活。
贾赦回去换一身衣裳,穿上绫罗绸缎,掐金丝的锦缎靴。
贾赦随手取了一个腰佩挂上,去书院这么久,他倒也学会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贾政已经收拾好,过来找贾赦一起去抄牌子。
贾赦道:“我瞧着母亲很看重那个黄毛丫头。”
跟着伺候的老嬷嬷给二位爷答疑解惑:
“大爷二爷,她是太太想培养的技术顾问。”
贾政疑惑,母亲的各样想法,真是越来越叫他看不懂。
“技术顾问?那又是什么?”
老嬷嬷又道:“太太说是种田的技术。”
看来母亲和古代圣贤一样,把农事看得很重。
贾赦和贾政兢兢业业誊抄了一下午的竹片。
外面的人写字也真是粗心,勉强能认出一个样子,怪不得母亲要他们来。
也只有他们会上心工整,贾赦和贾政心中一时间有点小骄傲。
什么从甘陕之地来的番薯,山药蛋,从海贸处来的芋头,等等等。
原来一个玉粟,都能有这么多来头。
还有那个叫做番茄的东西,他们还没吃过,也不知是什么味道。
兴许明年就能大饱口福了!
……
做完母亲的任务,贾赦累得要躺躺,贾政翌日却早早起来,往他不常去的贾敏这边来。
“四妹妹。”
贾敏没有在读书,像是在收拾她的小书房,看见贾政便眨巴着大眼睛问:“二哥哥有什么事?”
反正她二哥平日里都不太和她们说笑,这次过来肯定无事不登三宝殿。
贾政咳了一声,才道:“上回我见你写的文章很好,大哥说白先生的文章更加绝妙,你这有没有先生的文稿,我想参阅一二。”
果然有正事,但贾敏看着乱糟糟的书房,有些为难:“有是有……只是……”
她往那堆稿纸里翻了翻,拿出来一卷被朱笔涂抹过的答卷:
“只是、只是这一篇还是湘湘帮我誊写的,我做了很多记号,原先给大哥哥的有一篇,就是仿写的。”
见二哥需要,贾敏纵然有些不好意思,还是把她写得乱七八糟的文稿给了二哥。
毕竟她也不能再让人誊抄一份。
二哥不认得人,贾敏补充了一下:
“对了,湘湘是白琪先生家的姑娘,咱们家图书馆的管理员中的一个。”
白先生的女儿,贾政模糊有印象,好像是个残疾。
想不到那姑娘竟然也是身残志坚。
她哥哥要考功名,贾敏想到那些书兴许对二哥有用。
“图书馆里还有先生祖上的藏书,上面标记注释,哥哥若是需要,可以借来看看。”
借书?
贾政还没借过,况且那个地方是母亲给妹妹们修的,女子看书的地方。
贾政把那篇文章卷起,找个借口:
“我先将这个带回去看看,明日劳烦妹妹带我去借书,我不在家中,不知如何借。”
贾政倒也没有死撑着嘴硬,贾敏很干脆的就答应。
点头:“好吧!”
第37章
翌日晨间,贾政早早就起身,特地饶个圈,来找贾敏一起去给贾母请安。
贾敏笑盈盈告诉母亲:“二哥哥要去图书馆借书呢!”
史苗道:“也好,你二哥哥去书院见过世面,让他看看咱们的图书馆还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贾政跟着妹妹一起往松涛苑那边去,早前他过来看丫鬟们上大课的时候,院子还没这么大。
这回把院子围墙拆了,将外侧一溜儿房子包进来,院子比以前更开阔。
瞧着整整齐齐四间大房,门窗栅格上嵌着乳白半透琉璃。原本的地板被垫起来一层,除了台阶,还有一个木板搭出来的斜坡。
在四间大房两侧靠近围墙的左右两边,各放两口大陶缸。
贾政好奇,走过去看一眼,原来缸里面装着满满的水。
贾敏在旁耐心为哥哥答疑解惑:
“用来防火的,里面又是书柜又是书,都是木头做的,母亲说了,要千万小心火烛!”
贾政连连点头,确实要当心,若烧起来,水龙王来了也不一定能拦得住。
贾赦见四间大房中只有最左面一间开着门,贾敏也引着他往那边去。
奇怪的是当下院子里一个丫鬟也不见,贾政心中暗自斥责丫鬟们办事散漫,悄悄记了一笔。
贾敏蹦蹦跳跳进去,一边脆生生嚷嚷:“湘湘,你又在抄什么?”
贾政才看见,在一张矮桌前,有个小姑娘正伏案写字。
她身后坐着木轮椅,桌子也与一般的桌子不同,中间凹进去一块,侧面有一个手托模样的设置,可以将小姑娘的手肘撑起来。
正前方写字的木板有微微倾斜的角度,上面有个夹子似的装置放镇纸,刚好可以把纸张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