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申请退出! 第66章

作者:辰木离火 标签: 红楼梦 正剧 BG同人

  甄家老太太刚刚好了一点的心情,又堵起来。

  老太太道:“你儿媳妇是个有才学的,你好好教她。”

  老三那个孙媳妇不指望,老二家平平无奇,还是老大家这个孙媳妇拿得出手。

  江南本来就文风盛行,荣国府注重这些,消息不胫而走,如今江南推崇才女之风就更重了。

  如今甄家三爷的院里,王夫人一如既往的给老太太请安之后又到婆母跟前迎候,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只看得见眼前的事,对祖母嫌弃自己学识一无所知。

  作为伯爵家的姑娘,她心中有几分骄傲,荣国府的礼回来她就叫人收起来了。

  大嫂子自以为在才学上比一比能羞辱到她,在甄家,王夫人才不在意这个。

  也就是大嫂子在娘家没加见过多少好东西,一个砚台加几支笔,就宝贝成那个样子。

  王夫人很沉得住气,谁让她的丈夫是甄家如今长成的三个爷中最有能耐一个,将来能做诰命夫人的,指不定是谁呢!

  正因如此,甄家三房从太太到奶奶都没被挑唆,关键是儿媳嫁妆丰厚,连带着甄家三太太也跟着日子好过。

  甄家三太太不如贾母强势有手腕,王夫人舍得送东西,婆媳关系反而是三房中最好的。

  只是王夫人和她如今的婆婆关系好不好,史苗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史苗一路带着姑娘们进到庄园中。

  庄园已经按照史苗对要求进行过扩建,外墙扩宽,还加高很多,布置了墙外防贼的荆棘。

  史苗需要的菜地,王大丫也领着人都收拾出来了。

  就像栽种游戏里的小菜地似的,工工整整的方块,中间留了小路,旁边搭了农具房,还有歇凉时候的凉棚。

  简直就是史苗梦想中的开心农场。

  没有万恶的房地产开发商就是好,感谢穿书让她穿到地主阶级。

  史苗领着姑娘们去看菜地,让丫鬟嬷嬷们把自己预备的东西都拿上来。

  姑娘们拿着母亲送的东西,一脸疑惑:“这是什么?”

  很古怪的衣裳,像斗篷又不像斗篷,像罩衫又不像罩衫,这个帽檐也缝补得奇奇怪怪。

  史苗让丫鬟演示着穿了一下:“防晒套装。”

  几个姑娘看得嘴角抽筋,“虽说能遮阳,也……太古怪了吧!”

  史苗瞧出来了,打趣她们:“难不成我的女儿们还要盛装去种地,兴许重出来东西,也能长得漂亮呢!”

  姑娘们被史苗逗得傻乐,过几天才知道,母亲大人是要来真的。

  史苗指了指地块上的木牌:“抽签吧!抽了签,在木牌上写出名字。”

  史苗又特意关照坐在轮椅上的白湘湘:“湘湘也来抽一个,以后让你母亲和你一起种。”

  抽签是最公平的,姑娘们没有异议,马上找了纸笔写了纸条抓阄,然后在各自的牌子上写了名字。

  “试验田……”

  原来牌子上还有字。

  又是她们没听过的东西,母亲看得最多的就是农书,没想到母亲每日管理家事,还能想出这么多花样。

  可见母亲是真心喜欢种地的。

  大家在试验田木牌后面的横线上写上自己的名字。

  贾敏的写了一个敏字,贾姝落的是姝字,其余人以此类推。

  认好地块,大家就开始七嘴八舌讨论自己要种什么。

  贾敏的想法很直接:“我想种桃树。”

  桃花开起来好看,她也喜欢吃桃子。

  史苗点点头:“这倒是使得,只是桃树要三五年才能结果,往后长大了,会把旁边家的地遮住。”

  院子里的试验田,每人也就分到了二十多平米,桃树种不了几颗,兴许还会遮挡到其他地块采光。

  贾敏没有任何种植常识,她还以为桃树是种下去应季就会结果。

  被母亲一提,闹了个大红脸。

  王大丫笑道:“姑娘莫急,太太还给大家预备了果园,每人都能分,稻田也是有的。

  所以贾敏想要吃桃的愿望,依然能得到满足。

  史苗清了清嗓子:“古人有言,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们不妨回去问问庄上的人,了解一番作物习性,再决定要做什么。”

  史苗嘿嘿一笑:“等你们种出好东西,咱们叫人送去给你哥哥,吓他们一跳。”

  说到这个,贾敏可就来劲儿了。

  促狭的拉着姐姐们:“如此一来,咱们都种青菜,让大哥哥和二哥哥,天天吃青菜!”

  吃这么多青菜,就不怕贾赦和贾政脸都吃绿了?

  况且那两兄弟,也不会委屈自己日日青菜豆腐。

第48章

  虽然说中国古代先民已经竭尽全力对农作物进行过开发。

  无论加工食用方式,还是种植方式,都进行了一定努力。

  以前出使西域的那一群大臣,还有下西洋的郑和,基本上把能吃的都带回来了。

  但是在史苗看来,当下庄子里搜集到的作物种类依旧有限。

  真怀念在学校里互相参观毕业作业的日子。

  史苗让人搜集下来的水稻、豌豆、玉米、土豆、红薯之类的种子,状态也说不上号。

  古法留种尽量已经挑好的了,看着还是那么不得劲。

  之前稻子熟了以后她来过一回,因为稻穗太小,史苗总觉得是不是稻田遭了病虫害。

  好半天才适应过来,这里是古代,虽然古时候司农的官员也会有选育优种的职责,但现在的技术,还没到能弄出优良杂交性状的水平。

  最后姑娘们根据下面种地好手的建议,先从简单的种菜做起。

  种蔬菜周期比较短,这么大的地快也合适。

  贾敏依旧选择种青菜,贾姝种的是白菜,贾媃种了茄子,贾娴种的是豌豆,白湘湘那片地靠边,她要种南瓜。

  史苗自己的地,一分为二,种了玉米和番茄。

  如今番茄这个东西还不普遍,不像后世一样番茄炒蛋几乎是不太会做饭人员的标配菜色。

  史苗让人去找番茄,没能带回来植株,只带来了六十多粒的种子。

  如此广袤的土地上,肯定也有人种番茄,但碍于地域流通,还没流转到此处。

  况且当下的农民,第一要务还是填报肚子,粮食作物的种植是首选。

  史苗不敢一次性把六十多粒种子都霍霍了,只数了三十粒进行育苗试验。

  史苗用的是湿棉布保温催芽法,庄子上的人多半是用稻草保温法。

  在种地之前,史苗特意让人烧了一回地。

  这下可好,满院子的草木燃得噼里啪啦响,还有各处的飞灰。

  一个庄户嬷嬷感叹:“还好咱们知道是在烧地,不然还以为院里遭灾了。”

  她们也有些弄不明白,每年收完稻子,能放水田里多半会放水晒一晒地,把那些水稻根兜子翻出来,晒干烧了,烧过的灰土就放在田里当肥。

  对于有些地势太低放不了水的,也只能任由它淹着。

  太太这种,整个地都过火的,她还是头一回见,也不知太太是从哪一本书里看到的。

  史苗给大家解释:“将地上稍一稍,地里的虫卵能少一些,将来防虫。”

  其实还有杀菌消毒的作用,史苗在想该怎么解释。

  然后找到一个说法:“就像孩子出生,剪脐带的时候,剪子要用火烤一烤,开水烫一烫,咱们喝水要喝煮开的才不会肚子疼一样,高温消毒。”

  那些生养过的媳妇,大概就懂了,至于姑娘们……

  就当科普吧!

  众人连连点头,几个姑娘穿着短打,站在上风向看着下面烧地。

  春寒料峭被腾腾热气驱赶开,她们身上甚至有点微微冒汗。

  真是太怪了,金陵城里的人若知道荣国府的娇娘们居然正儿八经的来种地。

  肯定是个爆炸的新闻。

  史苗也知道,当下百善孝为先,所以她要姑娘们做什么,姑娘们基本上都会照做。

  但史苗觉得,还是要和孩子解释一下自己这么做的初衷。

  史苗看着渐渐燃到头的豆杆儿和稻草,语重心长:

  “人家都说,千金小姐是娇客,本该十指不沾阳春水。你父亲一走,我才知道什么叫人有旦夕祸福,母亲教你们做这些,只是担心哪一日咱家遭了变故,你们也能有个谋生的本事,旁的不用说,起码能分得清菜蔬,种点东西糊口。”

  史苗这一番话,让本来欢欣好奇的姑娘们面容都变得沉静起来。

  气氛一时间有些凝重。

  倘若荣国府真的沦落到姑娘少爷亲自种地那一刻,这个家想必也是七零八落,潦倒得不成样子。

  一个嬷嬷赶忙赔笑道:“太太和姑娘们都是有大福气的人,短了谁都不会短了太太和姑娘们。”

  怎么不会短了呢?并非史苗耸人听闻。

  就连帝王之家都逃不过。

  原著若能写完,最后必定是飞鸟各投林,落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荣国府的子孙后代能落个平安种地有饭吃都算是善终。

  看看巧姐儿,若没遇刘姥姥搭救,最后又是个什么结果?

  史苗冷笑道:“万里长城如今还在呢,秦始皇可还见?莫说我们这样的人家,就是当王君的,也有被饿死的,世事无常,谁能说得准。”

上一篇:吸金男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