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辰木离火
夫人和姑娘门都不露怯,加之又是最常见的‘花’字令,酣畅淋漓,一直说出百首去。
最后没分出个胜负,史苗觉着玩不到头,提议平局,谁都得了彩头,正好宾主尽欢。
宴席散的时候,瞧着各家夫人和姑娘们,大抵都是高兴的,知府家的三姑娘还想去看荣国府图书馆,被贾姝以图书馆正在修缮暂且搪塞过去。
今日两个哥哥在那边模拟考,如何能去?
贾姝也不知,母亲是不是故意锻炼哥哥们的定力,这头唱戏吃酒,那边两个苦哈哈在考棚里做题。
史苗还把自己先前印的种植观察手册简本,各随一份给宾客们当伴手礼,叮嘱门房那边的婆子媳妇妥当送客。
甄家老太太今日在荣国府痛快玩一日,身子虽然疲乏,心情却难得不错。
唯有一件事,叫老太太原本应该美好的一天有了瑕疵。
老太太回到甄家,儿媳妇领着孙媳妇伺候她洗漱泡脚。
甄家老太太瞧见三孙儿媳妇木木的杵在两个嫂子后面,气儿就不太顺。
今日飞花令,那么简单的字,甄家老太太都能说好几句诗。
况且众人为显才华,诸如‘花落知多少’、‘桃花潭水深千尺’这样的句子,一开始都不提。
这个孙媳妇,从头到尾一句也没说。
幸而长孙媳妇厉害,最后都是她在出力,替甄家占了一局。
甄家老太太也懒得给什么面子,直接当着众人面,对老三媳妇道:
“她虽然不太通,你这个做婆婆的也该教一教,雅的不成,俗的也要会几句,就是那戏文诗文中,也能有一些,如何一句也说不了?”
三太太勉强绷住脸,硬着头皮找借口:“这孩子面皮薄,她也是懂的。”
其实甄家老太太说得有理,就算以前未出格时,家里没教好不太好,戏文听了这么多,总该能念几句。
荣国府的丫鬟婆子还积极习字,甄家的孙媳妇岂能目不识丁?
显然三太太的话不能令人信服。
大太太幽幽飘出一句:“今后往来还要去多少人家,这面皮也不能一直薄下去啊!”
甄家三太太脸色气得涨红,再看儿媳妇还是那副油盐不进的模样,心里更堵,当夜就气得胸口疼,一夜不曾安眠。
第二日,甄家三太太就叫人去物色女先生,非要教儿媳读书写字不可。
甄远自来和王夫人没多少话,只当没看见,仍旧去书院读书,每日早出晚归。
……
荣国府那头,请客以后收摊子才最累,当下服务业又不如现代,还担心人员安全问题,只能荣国府的人自己来。
史苗有些发愁。
现在她请人看一回戏就忙成这样,等贾赦成婚,就算荣国府上下全部变成八爪鱼,也万万忙不过来。
看来要和几家酒楼弄个协议,培训一批人负责外院宾客事宜,才能把贾赦的终身大事红火办下去。
史苗已经不太在意王夫人了,反正她又没嫁给贾政。
不过宴席上,王夫人的表现另类‘突出’,简直史苗不注意都不成。
史苗也意外,王夫人竟然一句诗词也没说,木讷的添茶递水伺候甄家老太太,像故意找点事做。
若多来几次,次次都扮演这种角色,难怪王夫人当婆婆以后,特别讨厌灵巧聪慧的女子。
第64章
原本史苗也无心关注现在已经和贾政婚姻不相干的王夫人。
奈何史苗不想注意也不成。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但是木头太挫也非常显眼。
史苗注意得到,其他家八百个心眼子的太太姑娘肯定也注意得到。
多年媳妇熬成婆,熬成婆以后又接着为难下一个媳妇,简直完美闭环了。
偶尔的几次接触,让史苗越来越庆幸,她的到来,把贾政和王夫人这门亲事蝴蝶掉了。
甄家三房那花钱请到了一个女先生,王夫人就算再不愿意,头上一个孝道压着,也只能跟着女先生读书写字。
她闺中倒也非全然一无所知,但家中要求不多,她学得不精,字迹之类没有下功夫练过,写出来很不好看,下人私下传出去,成了大房二房的笑料。
甄家三太太气得不是今日肚子疼,就是明日心口疼,对儿媳的功课要求愈发高了,乃至亲自检查。
偏生这个媳妇在读书一事上有些驽钝,甄家三太太一月间似乎老了好几岁。
随着院试时间临近,周边参加考试的学子向金陵聚集而来,金陵城文风更甚。
钟山书院连着搞了两次文会,半点不见贾家兄弟的消息。
那两兄弟,宛若人间蒸发了一样。
直到考试那日,贾赦和贾政一早就来史苗院里磕头辞行。
史苗也十分平常,只叮嘱几句早去早回,也懒得再提什么考场注意事项,好好考之类的话。
练了这么久,考场上再犯一些低级错误,那就是他们没有考上的命,下次再来。
“孩儿这就去了。”
贾赦和贾政齐齐给母亲磕头。
史苗挥挥手:“去吧!去吧!”
瞧瞧这个天气,雾蒙蒙的小雨,若没轮到好考场,有些人的卷面要遭殃了。
不过荣国府的两位大爷怎么会轮不到好去处。
就连入考场的时候,搜捡的人都客客气气,分到的考棚虽不是簇新,屋顶瓦片严密,桌板平整,椅子结实稳当。
就连周边几个考生,都清清秀秀的,也不知分考场的人刻意为之,还是贾赦贾政兄弟运气好,凑巧了。
考秀才没有考举人变态时长和题量,贾赦和贾政一日考出来,早就习惯这种结构。
到家时已经掌灯,才进史苗院子里,雨势忽然变大,早前牛毛一般有力无气的雨丝,忽然变成雨点砸下来。
贾赦和贾政心中暗自庆幸,还好白日里考试时候没有大雨。
可见天公虽然不作美,没有给个大晴天,也没有太为难人,像知道他们到家,才让龙王爷可劲儿干活。
贾赦到家吃饱喝足就变了嘴碎子,绘声绘色,将考场上考生百态讲给母亲和妹妹们听。
什么作弊被抓的、考试睡觉的、乱涂乱画的、做不出来抓耳挠腮的……
贾赦笑道:“才出了考场,就见人哭爹喊娘,说是答卷没写完,真是个没计较的。”
史苗瞧他的样子,大概对这场考试自我感觉良好。
怕贾赦飘得找不着北,史苗也笑着提醒他:“你头一遭考试,也没答完,还说旁人。”
贾赦被揭短处,马上红着脸转移话题,开始‘讨伐’:
“妹妹们说得好,什么送我们去考试,蟾宫折桂,最后谁也没去。”
那个语气,真真委屈得很。
贾敏走出去,冲着两个哥哥拱手作揖:
“给哥哥们道歉,天不太好,那边又拥挤,我们下回再送。”
原本贾敏她们也想送考,天上下雨,考生都往那边去,考棚那儿马车别想过去。
真去了也没意思,加上两个姑娘月信,身子不便,史苗就没让姑娘们去。
贾赦看妹妹一番唱念做打,似乎有哪儿不对,猛然反应过来:
“四丫头,你是咒我这回名落孙山呢!”
贾赦伸出手,想去捏妹妹的揪揪,却发现小妹自打年后就换了发型,再也没有两个小揪揪了。
史苗已经习惯这俩孩子动不动就掐起来,让贾敏给贾赦道歉。
贾赦很大度:“下回就是下刀子,四妹妹也要去送我,正好叫你们长长见识。”
贾敏笑眯眯答道:“那就还要多谢哥哥给我们这个机会了。”
贾赦又觉得不对,这不就是自己也默认了考不上?
又被这丫头阴了。
考完试,荣国府上下更加投入为贾赦预备婚礼,腾出来新屋子,摆放新媳妇嫁妆的院子,还有装点的新帐幔,花园里需要添补修整的花。
最重要的是和金陵城几家大餐馆签协议,聘用厨师和服务人员,和前期的模拟配合,到时候的菜品采购配送,都是大工程,累得人脑袋嗡嗡。
其实史苗自己知道,她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反馈,很是泄气,连带着心情都不好了。
史苗怕古人看不懂,特意又出了一版种植观察简本,除上回送给各家夫人当宴席伴手礼。
史苗还送给金陵诸如知府、粮道督管之类的官员好几份,那些官员遣人来说过不痛不痒的奉承话,并没有当回事。
如今京城里来了旨意,史苗也提不起精神,只能暂且让府上的人放下手中的活。
除尘洒扫,焚香沐浴。
换上厚重的诰命礼服,顶着沉重的头冠,身后跟着一群儿女接旨。
领头两人身着刺金红袍,裙摆上绣着麒麟纹样,后面各自跟着四个青衣男子。
二人模样周正,举止没有刻意的阴柔,关键是穿的衣裳史苗没见过这种花样,原主记忆中也没有。
史苗不能判断他们是不是内官,或者类似锦衣卫,皇帝陛下新搞出来的某种特种部队?
正当史苗满心疑虑之时,这二人没有故作玄虚。
态度温和带笑:“夫人,恭喜恭喜啊!”
看来人就知,荣国府有一件好事临头。
左边面容方正那人道:“夫人于社稷有功,圣上龙心大悦,请夫人速速上京面圣谢恩!”
话毕,那人就拿出圣旨,一字一句念来。
原来皇帝陛下还算识货,看了那本观察手册,让司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