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辰木离火
但史苗觉着成婚以后两个孩子都应该有各自小家庭,互相的争斗摩擦方能少点。
探春说得好,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史苗最怕自杀自灭。
她的筹划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现在来一个新媳妇,史苗自然要了解对方的脾性。
这个时代,娶媳妇嫁女儿都像开盲盒,盲婚哑嫁比比皆是,她们这样的人家,就是在利益联姻的基础上尽量挑好的。
贾赦这门亲乃是贾代善敲定,且看儿媳妇家近一二年也有升迁,还是正经科举的清流。
贾代善也不是个没成算的,定亲时候就考虑到荣国府转型问题。
可原著一开场贾赦就已经续弦邢夫人,没提贾赦原配家的事,明显贾代善这一步棋没发挥作用。
史苗瞧着一早来敬茶的儿媳妇,模样齐整,长得端正清秀,举止气度,是那种天生瞧着就当主母的样子。
看着稳重,史苗挺喜欢,但贾赦那样的,未必喜欢。
想想原著贾赦老来拈花惹草收小老婆,如今也不太有定性,总爱和丫鬟们调笑,史苗甚至有些为这个姑娘不值。
她给长房长媳的见面礼很厚,一套珍珠攒花、点翠、累金、红宝石的头饰还有什么玉镯子、牌子,直接装了一匣子。
史苗送东西历来大方,等贾政那个进门,她肯定也送。
史苗笑道:“夫妻和睦就好,当下规矩,又不能叫你们在成婚前就多多互相了解,新婚夫妻,肯定有一段时间需要磨合,慢慢处着。”
她也不想拿什么婆婆款,管家的事肯定要大房媳妇抓起来。
史苗道:“至于家中各样事务规矩,你和大姑娘一起慢慢了解,总会慢慢上手的。”
什么给儿媳下马威那一套,史苗也懒得搞,今后要分家,她不太想和儿子儿媳一起住,巴不得这儿媳妇是个能干的。
略说几句话,史苗就让几个姑娘带儿媳去熟悉家中。
贾家这几个姑娘本来也不藏奸,领着新嫂子去看家中屋舍布置。
周氏早就听说荣国府看中读书,书房齐齐整整一屋子都是书籍,内里好几张桌子,专门给姑娘们用的,至于砚台、笔筒之类放满了一个架子。
贾敏道:“早就听说大嫂子也爱读书,我们想你进门许久了,不知嫂嫂名讳?”
新媳妇取笔蘸墨,在纸上写下一个芷字。
“我母家姓周,单名一个芷字,尚未取字。”
贾媃笑道:“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不知嫂子家有没有妹子叫周兰。”
周芷笑了笑:“家中长辈原是这样想的,如今我还是家中最小的姑娘,许是今后会有吧!”
看过书房,众姊妹又带着嫂子去见各个管家媳妇,取了家中处事的规章制度来给嫂子熟悉。
晚间在史苗那儿吃饭,就算过了一日。
贾赦没有和新媳妇蜜里调油黏在一处,说要去老二那边说话。
周芷自己在屋中,卸了残妆,让陪嫁嬷嬷点了两盏灯,拿着婆婆赏下来的东西看。
都是好东西,就连她家母亲和祖母那儿都找不出几样。
这荣国府和出嫁前祖母和母亲说得一样,得圣上赏赐看中,果然富贵非常。
乳母见这一日荣国府上下都和和气气,不由心里松了一口气:“都是读书人就好,老奴看您的姑子们是心胸开阔的人,不做小鼻子小眼睛的事。”
乳母嬷嬷除了担心国公夫人,还担心府上四个小姑。
四个姑娘可是被宫里一起赏了封诰的。
虽然朝廷里原先也赏过一些贞女、才女封诰,一连封赏四姐妹还是头一遭。
整件事后面的操盘手是国公夫人,来这样人家当媳妇,必须如履薄冰。
周芷神情淡淡的,合上今日婆母赏的匣子:“也不是所有读书人都心胸开阔,你瞧她们能出门,能论国事,自有天地,便不会困于一毫一厘。”
周芷不羡慕是假,但她明白,她是国公府的媳妇,不是闺女。
况且只看这院中上下服侍的人浩浩荡荡,一个个姑娘水灵灵,据说还读过书。
只是她一院之事,不知要费多少心思。
嬷嬷见她兴致不高,出言安慰:“小姑是娇客,姑娘……奶奶只管把她们当娇客就是,除了最小那个,其他几个要不得多久就嫁了。”
大姑娘贾姝若不是因为父丧加上国丧,三年前就该嫁了。
周芷默默点点头,嬷嬷把灯移走一盏,又道:“咱们姑爷,瞧着比好些人家靠谱。”
周芷虽不太拿得准夫君的脾性,却不这么看:“我看是太太管得好。”
最怕这样的,若有一日老太太管不住,这个家会翻了天去。
后面几日,新媳妇每日还是要去史苗那边立规矩。
史苗还不能拒绝,她若好心让孩子自己去玩儿,马上就要传出她这个婆婆对新媳妇不喜。
三朝回门,出门前例行要去拜会史苗。
史苗对儿媳道:“你若想你母亲家人,只管回去,咱们家不兴那些规矩,也不知将来要不要南去,趁着还在京中,多去孝顺她,将来自然有你孝敬我的日子。”
周芷听说,实乃意外之喜:“多谢母亲。”
史苗又补充:“若你不想回去,在家中闲着无事,也可和姐姐妹妹们一起读书。”
周芷那边道了是,贾赦却有些叽歪。
史苗不得不叮嘱他几句:“成了家的人,稳重些,人家将姑娘养了十几年嫁给你,去你丈人家要恭谨。”
贾赦明明新婚,却像受了委屈,仿佛他才是那个嫁人的小媳妇,闷闷应了一声:“是。”
贾赦夫妻二人辞了母亲,一路出去,走到半道,贾敏从后面追过来。
“嫂嫂先走一步,我有些事要和大哥哥说。”
周芷只好自己先走。
贾赦抱着手,一副了然:“说罢,要我帮你买什么?”
贾敏一脸疑惑,顶着贾赦左右看看:“大哥哥是不是不喜欢嫂嫂,人家都说人生三喜,哥哥也算占了两个,你这样出去,旁人以为你们不睦呢!”
贾赦撇来脸解释:“她又没什么错处,我为何不喜?”
贾敏眉头一皱:“可我瞧着哥哥成婚并不高兴。”
贾赦咕哝道:“她才来了几日,母亲就那么看重,赏她这个那个的。”
贾敏此刻的神情只剩无奈了:“大哥哥你居然在意这个,那也是赏给你们大房。”
贾赦低头看看小妹:“她来了之后,你们都不和我说话。”
贾敏连忙否认:“哪里有,嫂嫂对家中陌生,我们肯定要多教她点,以后大姐姐出门子,可就要嫂嫂担起来。”
可贾赦就是受不了,现下反而显得他像是这个家的外人。
贾敏又道:“哥哥想和我们说话,来找我们就是了?况且如今哥哥有官职,时常出门,倒是我们见不着哥哥。”
说起这个,贾赦才烦:“你以为我像你有八百个心眼子?外面那些人,明里暗里要套话使绊子,你以为我爱出去?”
反正成婚了一点都不好。
贾敏轻轻叹口气:“辛苦大哥哥了,谁让你是老大。”
“既然嫂嫂没惹你,你今日回门还是高兴些,免得旁人误会。”
贾赦用扇子敲了一下妹妹的头:“知道了,等我回来,给你们买好吃的。”
说完大步走出去。
贾敏把事情和母亲汇报了一下。
史苗忽然有点想翻白眼。
谁曾想,贾赦现在没走纨绔路线,改走争风吃醋妈宝路线了。
史苗还担心是不是周家和贾家两边家风不同导致的贾赦和新媳妇磨合不太好。
想不到……
然后史苗只能开始端水,每天多问贾赦几句,又让贾敏她们经常去找贾赦玩,这小子才渐渐好了点。
周芷这媳妇,实在是太标准的儿媳妇了,想来在出嫁前,在家中就受到了专业的训练。
荣国府的长房长媳,是身份,是职业,却不是情之所至,心之所托。
史苗旁观着,一面庆幸这孩子那么小就拎得清,一面又有些悲哀。
家中事务,新媳妇很快就上手,周芷私下打听到那位很了不得的女夫子要上京。
对太太看中的人,她要格外关照,请示史苗:
“金陵那边的先生要来,院子似乎没预备上,不知可要收拾。”
史苗闲来在看前一段时间家中送出去的礼单,听她提起,便道:
“这事不用你操心,她家姑娘身子不好,就让她们住你四妹妹那边,那里还有两间空屋子,火墙暖和。”
太太自有安排,周芷也不好再问。
把这母女安排跟最疼爱的四姑娘一起住,可见太太多看重这个先生。
那个白先生和离的事,千万要管住自己陪嫁的人,不可议论。
周芷和贾赦两夫妻说话的时候,也旁敲侧击问过几句。
那位先生的才华,就连贾赦和小叔贾政也心服口服,她就更好奇了。
七月底的时候,那对神秘的母女终于到京城了。
虽然已经听说这位先生的女儿是个瘫子,但见白湘湘被背进来的时候,年轻的媳妇差点没控制住表情。
白琪母女一进来就给史苗行礼:“给太太请安。”
贾敏人还没见,欢喜的声音先飘进来:“湘湘,你可算来了!”
后面三个姐姐也进来,屋里一下子就满了。
周芷看见小姑子像是见惯了白湘湘这模样,捧着一本东西给她看:“给你看样好东西!”
白琪看着那东西,大惊失色:“太太这是!”
周芷也倒吸一口气,这是圣旨!
史苗气定神闲笑道:“我想着给你们一个惊喜,就没让人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