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阿颜桃下
可他也明白,他正在一步步的踏入一道深渊。
如今的皇宫当中,可以说冷清的可以。
皇后,不,已经是废后了,有生之年没有胤禛的旨意,永无翻身之日。
齐妃,弘时都被过继出去,她自己都半死不活了。
熹妃当日早产,生下个病弱的小格格,并不符合她心意,对待这个女儿她不怎么上心,早产还让她身子亏了,就更不待见那个孩子了,更何况太医都说可能早夭。
不过,那孩子命大,大病没有,小病不断,一直磕磕碰碰的活着,熹妃也就任由宫女奶娘照顾。
弘历的腿没救了,第二个孩子还是个格格,她这一生也就这样了,一腔恨意都发泄在李氏身上,看到她的儿子如今这个下场,竟然满足了,也不闹腾了。
皇宫的几个阿哥,凋零的只剩下个五阿哥,还有翊坤宫的两个小阿哥。
皇上身体被众朝臣看在眼中,一个个的心里面也算计起来,日后的大位由谁继承。
养心殿外,乌雅氏站立了良久,盯着西边落日,看着它一点点的往下沉去,余晖将天际染成橘红色。
“虽是初夏,太后也要保重身体,夜晚还是寒凉的。”
乌雅氏转头,不出意外的看到思央立在身后,她只看了一眼,又继续望向了刚才看的方向,这回,她看的是宫墙之外。
“你满意了。”嘴角勾的笑,满是讽刺。
思央不介意乌雅氏的嘲讽,走上前与她并立,手搭在旁边的石刻栏杆上:“应该说,太后的目的也达到了。”
是啊,这一切不是她一手造成的吗?
乌雅氏闭上了眼睛,遮住了满目的悲伤,片刻后又复看向思央:“该做的,不该做的,哀家都已经做了,希望你别忘记,你所答应哀家的事情。”
走到后面,她才发现,一切都被掌控住了,皇后被废后,后宫大权交在了思央的手中,乌雅氏以为自己宫中谋划半生,不怕她这点权利,就算最后,也有办法钳制住思央。
可现在她才知道自己错了,这个女人很可怕,皇宫已经尽在她的掌指当中,就是她这个太后想与她对立,怕也是有心无力,当初简直是与虎谋皮,现如今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乌雅氏只能求思央最好别出尔反尔。
几年过去了,宫里面的好些熟人都老了,太后这把年纪折腾的,就更明显了,而思央不同,眉目之间,还是如同当初进宫时候那般,秀美如画,甚至更比往昔,微微一笑间,如花绽放。
“太后放心,臣妾自当遵守你我约定,抽个空闲会让十四爷来瞧瞧您。”
十四……
乌雅氏眼中有着泪光闪动,她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她的十四了,只是回想思央的那句抽空,脸色一僵,不说话了。
“你进去吧,哀家先回宫了。”
走出了老远距离,一阵凉风吹来,乌雅氏捂着唇咳嗽了起来,停歇后,缓缓转回头。
思央还在刚才的那个位置,静静的望着她,距离远了,乌雅氏看不清她的脸上表情,一低头,手中拿着的帕子上,一团鲜红刺目。
“太后……”老嬷嬷颤声想叫。
乌雅氏摆摆手:“回吧。”
思央看着乌雅氏的身影渐渐远去后,才瞥回目光,沉默几息后转身:“皇上要召见本宫,可不能让他等急了。”
养心殿中,皇上已经卧床多日,思央差遣了两名宫妃来伺候胤禛,在她进来后,宫妃连忙跪拜。
“都出去吧,本宫来伺候就好。”
所有人静悄悄的退了出去。
思央以为胤禛是昏睡着,没想到走近了,看他却是睁着眼睛,眼神是从未有过的清明。
“皇上看起来气色不错。”
“托,托你的……福。”胤禛开口声音虽嘶哑,但还清晰。
坐在床边,思央本来还想做做样子给胤禛照顾下,后来却懒得动了。
她不说话,胤禛却等不及了:“你,你不应该对……朕说点什么?”
思央干脆的摇头:“臣妾不想。”
她今日来并不想奚落嘲讽胤禛,都到了这种地步,依照胤禛的智商,应当都清楚了,那就没什么好用胜利者来宣告一切。
作者有话说:
快完结了
第74章 三穿【完】
◎清穿年贵妃◎
“你, 你就不想,问朕一些……一些问题?”胤禛呼吸有点艰难。
思央看他这样,还很好心的帮着他把枕头调高了些, 随后定定望着他,胤禛本是镇定的,可对上那双眼睛之后, 心中不由虚了,眼神闪动之间,躲避开了。
低头一笑,思央的手, 细心的帮着胤禛掖着被角:“该知道的,不该知道的, 臣妾都了明于心,想必皇上也同样如此。”
胤禛猛然回头, 死死的盯着思央的侧脸,后者不为所动, 就算这眼神都似乎快要化为实质了,她还是淡定如初,甚至嘴角还勾着一抹浅淡的笑意。
“所有的一切都是你做的?弘历, 弘时, 还有……皇,皇后……”
倾身向前,思央漫不经心的对着他:“皇上慎言, 臣妾怎能做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来, 您怕是病糊涂了。”
“是, 糊涂了。”胤禛咧嘴笑了, 他苍老了很多, 这几年各种各样的事情,还有服用药物,已经让他油尽灯枯了,眼前的这个女人,还是这般的美丽,一如那年她嫁给他做侧福晋的时候,娇艳无双。
这句话,思央没听出来他到底是什么意思,是糊涂把她错看,还是忏悔他以往所做之事,不过都不重要了。
“你要杀了朕?”见她不说话,胤禛又问,并且还想极力的从床上坐起来。
思央摇头,嗔怪的道:“皇上,您怎么能说这样的话,臣妾会好好的让缘妙真人给你养身体的。”
缘妙真人……
胤禛的眼睛徒然瞪大。
“你,你……”指着思央的他喉咙滚动,却是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今日臣妾来,只想对皇上说,现在您的身体是上不了朝了,国不可一日无君,您也该把储君的名位定下来了。”
维持着刚才的模样,胤禛浑身颤抖。
思央挑了挑眉,并不把这点僵持放在眼里,胤禛会同意的,他没有选择的余地。
算到了胤禛的妥协,不过思央还是没想到,他后来竟是异常的配合。
连着下了三道圣旨。
一道是立六阿哥福惠为太子,接着是传位给太子,他退位幕后。
最后一道,六阿哥登基后,贵妃年氏为太后,垂帘听政,并同时提拔了几名辅政大臣。
摊开的手上是一块虎符,这是兵权。
没想到胤禛不但给福惠名真言顺的帝位,还让思央掌控了大权,并且最后把兵权都交给了她。
“你要的,朕给你,只有把这一切都给你,朕才放心的下去,这样你就会更好的护着福惠,护着朕的大清江山。”
最后还是给胤禛扳回一局了,不得不说,他还真不愧是从夺嫡中胜出之人。
这回,思央认了。
雍正四年,年底,紫禁城内挂满了白幡,先帝新丧,举国上下哀哭。
屋外的风雪呼啸,似乎又回到的那年,那年她刚来之时,也是这般,满天的飞雪,身上的麻衣,还有那悲戚的哀嚎,唯一不同的就是梓宫中躺着的人了。
跨过了门栏,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本不该出现在这里的身影上,来人挑了挑眉,径直走来,脚步刻意放重了。
“太后娘娘驾到,罪臣有失远迎。”
听着声音,思央缓缓转身:“两年未见,十四爷看起来变化不大。”
“比不得太后您。”这句话似乎掺杂了一丝讽刺。
思央抿唇一笑,走前两步,望着满院的雪景,允祯圈禁在此,自然没多少人服侍他,院子也无人打理,寿皇殿是帝王停梓宫的地方,也算规整,雪厚厚的积攒着,看着到还有几分亮眼的景色来。
“这些年苦了十四爷了。”
“太后今日来此,不是为了体恤罪臣的吧。”在听到胤禛驾崩后,允祯当场就是大笑出声,圈禁这几年,他对胤禛的恨是一点儿都没少,如今人先他一步走,怎能不畅快,随后的内心也有一股落寞,争斗半生,也不过这样的下场。
先帝驾崩后,允祯一直都心中有着一丝期盼,新皇登基,会不会将圈禁中的人给放出来,新帝年幼,若是忌惮他们这些叔伯呢,令他忐忑。
他额娘也没有传来消息,直到这一位的到来。
“自然不是。”
满清入关后,皇帝都是正统的满洲血统。
满人向来对汉人有所轻视,福惠有一半汉人血脉,他是皇帝亲子,没人敢明面说什么,但需要防着些有心人,尤其是那些八旗子弟们,各个眼高于顶,还多是祖上萌荫,自己没多大本事,心气还傲,恐有人会因为皇帝日后亲汉,折腾事情来,思央才来寿皇殿走一趟。
她需要一个人来镇住朝堂。
本来怡亲王是个很好的人选,可也不知道是不是胤禛去世,对他的打击太大了,本来就不好的身体也垮了下来,现在卧床不起,上朝都难。
选择允祯是比较冒险,他被胤禛圈了两次,哪儿还对亲哥有什么兄弟情。
“新帝年幼,哀家一介女流,朝堂上的事情懂得不多,如今正是用人之际。”
允祯心头一跳,他想过很多思央来此的目的,都没料到这个年轻的太后,竟然是打这个主意。
“太后不愧是太后,胆子倒是很大。”允祯刚才面见思央的时候就没下跪,此时背负双手,寒冬腊月的他身上只穿了件薄袄,没披大氅,然他身形挺直,如同标枪,似乎并没用感受到周身的寒风。
思央不理会他话中含义,只是道:“谦亲王乃是国之栋梁,若是能辅佐新帝,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
他来辅佐仇人的儿子。
可笑。
“太皇太后近日身子骨不大好,谦亲王若是有空的话,可以去宫内多探望探望。”
允祯脸色一变:“额娘.”
乌雅氏的死穴是允祯,他又何尝不是呢。
只是以往他明白,胤禛对他们这些兄弟再如何混账,也不会对额娘怎么样的,所以允祯放心,可现在掌权是在面前这位新太后。
“谦亲王想通了后,再派人来告知哀家。”
思央离开时候,丢下这一句话。
幼帝登基,改国号为景宜。
先帝虽去的早,但国内一切稳妥,思央听政,众大臣辅佐左右,并未有任何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