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潭子
大姑娘的面容太可怕了。
虽然不知道出了什么事,但是,太太都因为她一句醉了,马上老实的醉了。
“都出去。”
元春的话音刚落,丫环婆子们如蒙大赦,忙迅速退远些。
被人扶到床上的王氏知道暴风雨要来,缓缓坐起的时候,眼睛已经红了,“我的酒是有点多了,这才说话没有把门的。”
她不想跟女儿认错。
可是看女儿的样子,她要是不认错,还不知道会闹成什么样呢?
王氏不想那话再传给第三人知道。
儿子要科考,媳妇不能惹,女儿……要不了多久就要成侯夫人了。
她真是一个都惹不起。
“但我就是生气,气你大嫂,因为我们二房搬离荣禧堂,就看不起我与你父亲。”
“母亲!”
元春的声音再次严厉起来,“您的问题,根本不是大嫂的问题,是您还在因为失了荣禧堂,而愤愤不平,觉得谁都欠了的。可事实上,谁欠你的了?
荣禧堂本就该是大伯的。
你和爹为什么没住主卧,那是你们也知道,名不正言不顺。”
王氏:“……”
她拿了帕子捂了脸,一下子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
明明不该是这样的。
可为什么这一个个的全都拿话堵着她?
明明她都住到了荣禧堂。
都怪老爷没本事。
他要是有点本事,在工部好好干,不是在那里喝茶看报,怎么会这样?
“是,没谁欠我的。”
王氏哭得眼泪大滴大滴的掉,“可是你说,我该怎么办?你父亲不中用,如今连琏儿的官都比他好了,你让你娘我还有什么脸?我不逼着你大哥努力能怎么办?”
贾政她是没办法了。
她除了逼自个儿子女儿,真的没有其他办法。
整个家里,就她的诰命最低了。
“你大哥明明比琏儿好,可是你说,你大伯娘为何就是偏着那边?如果当初去江南的人……”
“您舍得大哥去吗?”
元春突然打断她的话,“您舍不得的,您怕耽误他的学业。”
她烦躁的在屋里转了一个圈,“就好像他只是接一下我,晚上想在家里歇一晚上,您都不愿意,您觉得他是在浪费时间。”
她娘真的疼爱他们吗?
他们兄妹在娘这里,只是有用和没用吧?
能给她挣脸的,就是好儿女,不能的……
想到小弟弟宝玉在母亲面前,也越发缩手缩脚的样子,元春心中很痛,“母亲,置个小佛堂吧!”
什么?
梨香院里有佛堂。
女儿为什么还要这样说?
王氏看着女儿,莫名的有点明白她的意思了。
“你……你你……”
她指着女儿,胸口起伏不绝,“你要忤逆不孝吗?”
“女儿不敢!”
元春眼中含泪,“但是母亲,您说两位大伯娘为何都不置小佛堂?祖母为何不置小佛堂?其实您心中也知道,有些事,您做得不对吧?既然知道,既然愿意在菩萨面前忏悔,那您何不捧出您的真心?”
没有真心的忏悔,算什么忏悔?
第119章 三国演义
贾珠赶到梨香院的时候,院里静悄悄,问金钏儿,就是太太醉了,喝了醒酒汤,现在不见任何人。
“大姑娘呢?”
妹妹因为他,大概也被母亲迁怒了,贾珠想要安慰安慰。
“大姑娘回老太太那边去了。”
金钏儿很老实的道:“大爷需要奴婢……”
“不必!”
贾珠忙摆手。
他突然想起妹妹少时被抱在老太太那里,跟姑妈很是亲近,“好生服侍你们太太,有什么事马上报给我和大奶奶。”
“是!”
金钏儿应下了。
贾珠摆摆手,带着李纨回自己的院子,“我就说,母亲今儿肯定喝的有些多了。”
李纨:“……”
她不想说话。
对夫君来说,他爹娘都特别好。
“我好长时间没回来,今晚……”
“大爷去外书房睡吧!”
啥?
贾珠愣了。
“大爷……”
李纨的声音微有颤抖,“老爷和太太对你读书的问题,都特别关注。”
贾珠:“……”
他明白妻子的意思。
正因为明白,才更难过。
他们是夫妻啊,可成婚半年多了,一直聚少离多。
想要厚着脸皮,往妻子那里去吧,他又怕母亲对妻子秋后算账。
那绝对是母亲能够干得出来的。
“……我知道。”贾珠声音闷闷的,“我先送你回房,回头再到老爷那里去一趟。”
小夫妻两个一路沉默着回去,完全没看到,和他们前后脚从梨香院出来的妇人。
妇人的身边就带了一个小丫环,她们不紧不慢的跟了好长一段路,这才转道好像赏景般的,一路溜达着,转个圈,又往梨香院去了。
此时贾政已知儿子接回女儿,今晚在家的事,所以,看到他过来倒也没什么意外。
“跟你大舅舅都说好了?”
“是!”
贾珠对父亲长住赵姨娘这里,也很无奈,但是父母的事,不是他一个做儿子的,能随便置喙,“今儿琏二弟也在大舅舅那里,儿子去的时候,大舅舅正在教琏二弟如何做官。”
贾政:“……”
他喝茶的手一顿,很操心他的那些话,再被侄子知道。
琏儿虽然等于在他们二房长大,也一直跟他和王氏亲近,可大哥得回了荣禧堂,东府的大嫂子和林妹夫又助他得了武库司的肥差,只怕也要对那两边投桃报李什么的。
贾政甚至怀疑贾琏那个官,就是两府和林妹夫一起为贾琏谋划的。
只是他们都避开了他。
“所以,琏儿如今也知为父说的那些话了?”
“没有!”
贾珠摇头,“我只说父亲回家很是后悔,希望大舅舅能忘了您一时冲动的话。大舅舅说都是一家人,家长里短的,他根本就没在意过。”
贾政:“……”
有些放心,但又有些不是滋味。
“珠儿,你觉得琏儿这个官如何啊?”
“很好!”
贾珠很为兄弟开心,“武库司有武库司的规矩,他只要按着规矩来,就不会有错。”
“……”
贾政的心头有些闷,他当初进的要是武库司,怎么也不会是如今的样子,“为父问的是,他在武库司,对我贾家有何影响。”他盯着儿子,“别跟为父说,你没有想到这一点。”
“……儿子想了些。”
贾珠脸上的笑容稍敛,“贾家自敬大伯入道观以来,一直被各方打压,到今年达到最顶点,先是李家一个商户,都敢打我们家的主意,再是珍大哥被刺……”
说到这里时,他的心头还有些发闷,“太上皇和皇上想来也是知道此点,念在我们家主动还了库银,以及东府大伯娘对开封的捐助,所以,又赏还她一品诰命的职。”
这是补偿。
贾家无错。
上一篇:如何在被时间旅行坑害后反客为主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