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一宇
这话问的黛玉先是一愣:黛玉明白雪雁的意思,说到底,雪雁这门亲事,也有太子夫妇的安排在里头。紫鹃知道了,会不会心里不平衡?
黛玉想了会儿,反问了雪雁一个问题:“以前我从未想过问你,今儿借着这个机会,那我先问问你,当初我们从扬州来了贾家,紫鹃被拨来伺候我,众人都说,我信任紫鹃甚过你,你当初,可有什么想法?”
雪雁猛地听见太子妃这么一问,也愣了一下,继而笑起来:“娘娘,这都过了多少年了,不过奴婢不敢欺瞒娘娘。”
雪雁对着黛玉一向是什么都说的,当年她跟着黛玉进荣国府,还是个孩子呢。
第255章 雪雁坦诚主仆情深
听见太子妃的问题,雪雁十分坦诚:“最开始的时候,奴婢还不是难过,而是担心。”
担心?黛玉认真听雪雁讲下去。
“毕竟奴婢是从扬州来的,紫鹃姐姐是荣国府家里头的,她又比奴婢细心周到,日后要是不要奴婢了,奴婢就没地方好去了。”雪雁有一段时间,很惶恐。
黛玉顿时深有感触:曾经有一段时间,黛玉不仅仅想家,也很惶恐。二舅母对自己的不喜,简直是明摆着的——自己去拜见二舅舅,枯坐了半日,二舅母才请了自己过去说话。还特意说什么,不要招惹宝玉。
所以雪雁的心情,那时候的黛玉还不了解,现在则是万分理解。
“不过很快,奴婢的担心也就消失了,因为您对奴婢还是一如既往的照拂,紫鹃姐姐也不是那种要排挤人的。”雪雁从记事起就已经跟在黛玉身边了,想起当初陪着黛玉在扬州读书的日子,有一种仿佛过了一百年那么久一样。
黛玉点了点头:“当初,我也还只是个小姑娘,没能体会到你的心情。不过现在嘛,你刚才问,你能出宫嫁人,紫鹃不能,她会不会不高兴,我想,她的心情,该和你小时候的心情有些类似。”
雪雁不太明白。
“她不会不高兴,也不会生你的气,她一定也希望你过的幸福。”黛玉了解她的丫头们,“只是,她也会担心,女子出嫁,或者不出嫁,都会有担心,对不对?”
雪雁听了这话思考了会儿:嫁了人,有嫁了人的好处,也不一定是好处,也可能是有坏处,不嫁人也是如此。将来会发生什么,谁也不知道。
雪雁点了点头:“奴婢明白了。”
“既然你同意了,那我回头就跟太子说了。”黛玉琢磨着,雪雁是她身边第一个出嫁的,又无父无母的,到时候怎么样才方便些。
不仅仅是紫鹃雪雁,就是春雨春纤也跟着自己很多年,成亲嫁人,黛玉自然要出一份嫁妆。
这在很多大户人家也很正常,但大部分都是给一些银子也就罢了,比如黛玉都记得,那时候住荣国府,王夫人院子里有丫头出嫁,她也就给了二十两银子。
可雪雁她们不同,黛玉觉得她们都和自己家人差不多了。
黛玉起身拿出自己早就拟定好了的账本子,她当初就有想过这个问题,这个账本子上头,已经写的比较详细了:银子多少,布料多少,药材多少等,都是有的。
细细思考了两日,黛玉将紫鹃雪雁和春雨春纤都叫了来。
“你们都是跟着我这么多年的,我就直说了。你们结婚,我就不给你们那些摆件或者书本了,对你们只怕用处也不大。就实惠点儿,直接就给银子,一人都是二百两。另外再有布料和药材。”黛玉开口后,四个丫头都赶紧跪下。
“这么多银子,奴婢们不能收。”雪雁先开口,她是四个人中目前看来第一个会结婚的。
“怎么能不要呢,人活着不容易,女人又尤其不容易,小时候我曾听见我母亲和父亲开玩笑,说了一句话,人生在世,最可靠的只有两样,一是自己,二就是银子。细细想来,这话不完全对,但也有一定的道理。”黛玉笑道。
“愿意出嫁的就带着嫁妆走,紫鹃不愿意出嫁,这些东西我也给你留着,等你到四十岁的时候愿意留下就留下,愿意出去养老也不至于两手空空的,有银子傍身,总是好的。”黛玉一番话,说的四个丫头全都很是感动,齐齐给黛玉磕头谢恩。
“都起来吧。”黛玉抬手示意后,又说,“但是你们自己也要心明眼亮些,就比如雪雁,如今钟侍卫是这般,但人会不会变,也不好说。所以你的嫁妆,你自己要保管好,虽说只有最没出息的男人才会动媳妇的嫁妆,但霸占嫁妆这种事也不少见。”
“而且,你们即便嫁了人,遇上了困难,也不要不吭声,尤其是若被欺负了,更不要闷着。”
“但丑话我也说在前头,这些年你们很不错,但若是日后出去了,有人想靠着你们升官发财,那就趁早歇了这样的心思,不然到时候,可就别管我翻脸不认人了。”
四个丫头都是聪明人,又跟着黛玉一路从荣国府到怡郡王府再到如今的德麟宫,丫头婆子勾心斗角、主子们之间的彼此算计、甚至连皇子之间的你来我往,她们都是跟着见识过。
因此听了黛玉这话,雪雁就先道:“太子妃只管放心,但凡有人想借着奴婢们攀扯上太子妃甚至太子,那奴婢们第一个就不认,更别说奴婢们自己,若有这样的心思,那日后就没脸见您了。”
“奴婢们也是这么想的。”其他三人几乎是异口同声。
黛玉点了点头,让她们各自下去做事。
哪知道才下去没有多久,紫鹃就又来了:“皇后娘娘差了雪花来,请太子妃过去,还特意吩咐,带上孟嫂子。”
黛玉听了心下疑惑:怎么母后特意吩咐带上孟氏?难不成母后是有什么难言之隐的病痛,不想让太医诊断,而是要让孟氏瞧瞧?
黛玉一面起身,看了看镜子里,今儿自己虽然穿的家常些,但还是很庄重的,于是就带着春雨和医女孟氏一起,去了皇后娘娘的凤仪宫。
进门请安后,皇后就招手叫黛玉上前,那红木束腰如意云纹小桌上头,用两个龙泉窑米黄釉莲瓣盘各自装着几块根茎状、已经晒干的中药。
乍一看,两个盘子里装的东西,很是相像,但仔细辨认,能看出来不是同一种中药。
“玉儿可认得?”皇后开口问。
“儿媳能拿了闻闻?”黛玉不是很确定。
皇后点头后,黛玉用手绢先拿了左边盘子的,闻了闻,又放回去,再拿起右边的,竟没有闻出什么差别来。
“这,都是三七吗?”黛玉自己以前常常喝药,倒是对一些中药材有几分熟悉,且三七作为名贵中药材,黛玉这会儿德麟宫内都还收着一些,还是左江秋送来的,说是他爷爷的老部下,从云南送的。
皇后没有回答她,反而叫了孟氏上前。
第256章 三七区别引发旧案
孟氏不愧是医女,她上前后也如同太子妃那般先是看,而后闻,紧接着,她开口询问皇后娘娘:“不知可否让妾身将其掰断看看?”
皇后点头后,孟氏先拿了右边的掰开后,细细看了看,而后还掐了一点点放入嘴里细细品尝,而后就道:“这盘子里头的,不是三七,是土三七。”
黛玉凑过头看,问孟氏:“看起来,闻起来,都像是三七呢?那另一盘子里头的,也是土三七?”
孟氏在皇后和太子妃的注视下,将左边盘子的拿了一块儿掰开,将掰开的截面呈给皇后和太子妃看:“乍一看,两个盘子装的,都像是晒干的三七,但仔细比对,这掰开的地方,土三七的纹路更为凌乱,水分也更少,更是干瘪,方才妾身细细尝过了,这味道甜中带有一点苦,还有一种酸味,所以确定是土三七。”
而后又亲自尝了尝从另一边掐下来的一点点,而后告诉皇后和太子妃:“三七的味道,刚入口会比较苦,含着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感受到甜味,同时也不会有其他辛辣、酸麻的味道。”
皇后点头:“对,左边这盘子里的是三七,右边盘子里的是土三七。那孟氏,你说说,两种药物,作用有什么区别?”
孟氏想都不用想直接回答:“虽然两者在功效上有相似之处均有散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的功效,但土三七有毒。”
什么?黛玉惊呆了,竟然有毒?
“根据药理,三七有保肝的作用,但土三七却是伤肝的,若是服用久了,甚至还会出现腹痛、腹水和黄疸等,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中毒身亡。”孟氏继续说。
“难怪玉儿夸你医术好,本宫瞧着,你也不比太医院太医们差了。”皇后赞了一句后,让雪花拿了二十两银子赏给孟氏,“德麟宫可就交给你了,尤其是小郡主和皇太孙,他们年纪小,不懂事儿。”
孟氏赶紧谢恩:“这是妾身分内事,妾身一定用心。”
皇后点头示意其他人都下去,单独留下了黛玉。
“玉儿可曾听说过太子的生母?”皇后拉着黛玉在她旁边坐下,问起来。
黛玉顿时警醒了起来:方才说三七和土三七的区别,忽然间母后提到萧霆钧生母,难不成两件事有联系?
“长生说过一些,只是他也说,那时候他还很小,很多事儿都不记得了,好些都是父皇或者母后告诉他的。儿媳也听闻许嬷嬷顾嬷嬷等偶然提到过,都夸,说母亲生前又漂亮又温柔的。”黛玉并未隐瞒,而是将自己听到过的一些关于萧霆钧生母的消息都说了。
“她的确又温柔又漂亮的,待人也是极真诚的,完全没有坏心眼儿。”皇后有时候都在想,是不是乔家完全没有料到他们家姑娘会被挑选了嫁入皇室,否则怎么都没有好好培养呢。
这个培养,自然不是说琴棋书画这种,而是心计城府上头。
“前几日,太医院的苏太医,来给本宫请脉的时候,将这两种三七交给了本宫。”皇后忽然又改了话题。
黛玉越发肯定,三七,与萧霆钧的生母,有些关系。
“苏太医今年已经五十八了,再有两年,就要告老还乡了。”皇后又感叹了一句。
“苏太医医术高明,当初悦悦重病,多亏了苏太医和贺太医。”黛玉看似无意道。
皇后却明白了她的意思,听了这话点了点头。
“苏太医除了呈给本宫两种不同的三七,还向本宫说了一件事。”皇后看着黛玉,然后将苏太医说的事儿,一字不落的,告诉了黛玉。
苏太医有一位同僚,名唤蓝树生,比苏太医还早入职太医院。因两人都是直隶来的,虽说不是同一个县的,但也算是大半个老乡了。因此一直很合得来。
苏太医专攻儿科,蓝树生则更为擅长妇科。因医术不错,蓝树生很快就在太医院站稳了脚跟。
先帝嫔妃、皇子们后院,多倚重蓝太医。
皇后当年也曾经很信任蓝太医,不只是萧霆钧,就是萧霆锴和萧霆锋,他们母亲从怀孕到生产,都是蓝大夫亲自诊脉、开安胎药的。
七年前,这位蓝太医就已经告老,回到了家乡直隶的一个村子里,安享晚年。
“去年年末的时候,苏太医去了一趟直隶,他老家的孙子成亲。”皇后娘娘讲起来的时候,十分平静,她已经是仔细思考过,才决定叫来黛玉,她是太子妃,又是萧霆钧的妻子,这事儿,先和她说说,更好。
黛玉如今不插话了,用心听着皇后讲。
“苏太医听家里人说,蓝太医病了,想着大家都这把年纪了,下一次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见面,于是苏太医也就去了蓝家拜访。”
“蓝太医已经七十二岁的高龄了,成日家的昏昏沉沉,清醒的时候都不多。”
“但一听苏太医来了,蓝太医竟然睁了眼不说,还精神焕发一般,躺在床上拉着苏太医要说话。”
“哪知道,蓝太医还不让任何人听他们讲话,把家里人全都撵出去了。”
听到这儿,黛玉隐约猜到了什么,但又觉得很迷茫。
“玉儿一向聪明,你猜一猜,蓝太医跟苏太医说了什么?”
没想到一直讲故事一般的皇后,突然发问了。
迎着皇后的目光,黛玉倒是诚实道:“母后先说了那些话,又特意提到过世的母妃,儿媳斗胆猜一猜,只怕事儿跟母妃有关?”
皇后很满意黛玉的回答:黛玉的聪明,皇后是早就知道的,她方才这问题,不是试探黛玉是否够聪明,而是试探她是否足够信任自己这个皇后。
太子夫妇叫自己母后,但自己的确不是太子的生母。而这件事情,事关太子的生母。
除了天子,其他人都会有动机害死太子的生母,毕竟当年她最受宠,还生了儿子。
黛玉的回答,表明了黛玉对自己这个皇后,是十足的信任的。
只有如此,皇后才会说接下来的话。
第257章 旧案难查口说无凭
“蓝太医告诉了苏太医一个秘密。”
“当年,是他,将乔妹妹药方里的三七,换成了土三七。”
皇后选择先说出结果,她从黛玉的神情中,看不到一丝震惊,看来,这个结果在黛玉的预料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