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楼梦之黛玉复仇记 第22章

作者:方一宇 标签: BG同人

而且因为这幅画,大家对她的关注也多了起来。

然而还没等到画彻底画完,一切又都变了。

“四妹妹这画,很有赵孟畹闹势幼匀坏姆绺瘢妓凳榛纠赐戳怂拿妹谜饣埃蝗绱恕!摈煊裰老Т荷没洗渭降氖敲簧仙陌姹荆饣岫醋派狭松模啪酰Т旱幕翟谑浅錾�

“林姐姐这也太过誉了。”惜春对自己的画,是很喜欢的,听到黛玉这么夸,她心底是高兴的。

“四妹妹,那可说好了,到时候小郡主来,你要陪我一起。”黛玉跟惜春约定好。

惜春想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过了几日,高馨果然上门来。她出生没多久,就被册封为安平郡主,由此可见,长公主在天子心中,地位非同一般。

荣国府接待小郡主的同时,贾母宝钗等都不约而同的想:长公主府还真的很喜欢黛玉,都放心让小郡主单独来找黛玉。

黛玉一早就让雪雁请了惜春过来,高馨见多了一个人,还有些好奇,听黛玉说惜春很会画画,尤其是将其惜春的画讲给高馨听后,小姑娘立马表示想去见识见识。

出门的时候,黛玉那鹦鹉就在架上念诗:“花谢花飞花满天,红绡香断有谁怜。”

高馨听后瞪大眼:“哇,表婶你的鹦鹉真的会念诗,好厉害啊。”

等高馨见到惜春的画,立马佩服极了,当即表示要拜师。

往来几次后,高馨也挺喜欢惜春的,邀请黛玉去长公主府做客,还邀请了惜春。

再次惊呆了荣国府众人,仿佛一夜之间,不起眼的四姑娘,好像要飞上枝头了一样。

黛玉却没管这些人的心思,冬至宫里设宴,邀请黛玉进宫。

第45章 贵妃得意皇后教黛

此番冬至宫宴,最得意的当属吴贵妃母子。原因嘛,就是陛下前几日,狠狠夸赞了一番瑞郡王萧廷锴,还赏赐了不少东西。

自打三个皇子被册封为郡王,陛下当即下令,让三个儿子分别去三个衙门做事学习,其中,瑞郡王二皇子萧廷锴,去了刑部。三皇子怡郡王萧霆钧,去了工部,四皇子理郡王萧霆锋,去了户部。

刑部今年很忙,甄家抄家、理国公府抄家,前段时间,又是齐国公府被抄,萧廷锴去的时候,正逢查审齐国公府,这位瑞郡王坚持严办,连续两个月尽心竭力,在刑部尚书赵存瑞的带领下,将齐国公府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审了个遍。

天子本就要收拾这些个国之蛀虫,对齐国公府的抄家流放等判罚十分满意,又见查抄回来不少金银细软,天子更觉得刑部有功,老二会办事。

当着满朝文武,天子当即夸赞了瑞郡王萧廷锴,并趁着冬至过节,赏赐了吴贵妃和瑞郡王妃不少东西。

东西还在其次,瑞郡王深得圣心,才是让吴贵妃和瑞郡王妃宋慧兰十分开心的事儿。

所以冬至宫宴,吴贵妃和宋慧兰都面带红光。

有人欢喜有人愁,徐淑妃直接称病没出席晚宴。

皇后早让人收拾了凤仪宫旁的园子出来,给黛玉住,第二日黛玉陪着皇后说话时候,因无旁人,皇后便笑着将这些事儿告诉了黛玉:“徐淑妃那是心病,见吴贵妃母子得意,徐淑妃就笑不出来了。”

皇后似乎压根儿不在意,果然是皇后娘娘,看的就是远。

“玉儿可嫌老三没出息?”皇后顺口就问。

“六部都是要紧的地方,殿下能好好学习就很不错了。”黛玉陪着皇后剥杏仁。

皇后见黛玉端的住,眼中流露出赞赏来:“正是这个道理,去哪儿都是做事,也都是替朝廷做事。”

说到这儿,皇后有意考量黛玉,故意问:“那玉儿说说,为何徐淑妃如此不高兴?”

“玉儿想,除却瑞郡王得到赞赏,理郡王殿下没有得到陛下称赞,还有一个原因,大概是因为,理郡王去的是户部。”黛玉思索了一会儿回答。

皇后欣慰的点了点头:“玉儿倒是看的通透。户部尚书是瑞郡王的岳父,老四和他母亲,总觉得户部尚书故意使坏,不让他展现本领。那,玉儿觉得,户部尚书会这么做吗?”

黛玉明白了,今日皇后娘娘是借机教自己呢,于是想了想才回答:“虽然对户部尚书大人不了解,可能做到六部尚书之人,定然不会如此。若真如此,只怕理郡王早就告到陛下面前了。”

“这话说的很对,本宫听说,你爹打小请进士给你当先生,还说你早早就念完四书,果然不错。”皇后当初看重黛玉,是因着她父母双亡孤苦无依,现如今接触久了,越发喜欢黛玉的聪慧,毕竟要帮老三,没点儿才学是不行的。

二人正说话呢,外头通传吴贵妃和瑞郡王妃到。

皇后与黛玉交流了一下目光,而后就看见吴贵妃带着她儿媳妇宋慧兰进来了。

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吴贵妃满面荣光,宋慧兰也是笑意浅浅。

黛玉不由得打量了一番瑞郡王妃宋慧兰,上一次见面还是中秋,今日宋慧兰穿着银白底子五彩凤凰刺绣镶领明黄缎面凤凰团花刺绣对襟褙子,搭配朱砂马面裙,似乎比上一次更为耀眼夺目。头上那凤凰衔红宝石步摇也是熠熠生辉。

黛玉想到一句话,春风得意马蹄疾。

然而,脑子里不知怎么的,还闪过一句:风流从来只刹那,繁华高楼转瞬塌。

“说了今儿不必过来请安,吴妹妹这过来,可是有事儿?”皇后昨儿就说,今儿让大家歇一歇,不必来请安。

吴贵妃在下首坐了,却是看着黛玉的:“是兰儿,说好久不见玉儿了,她们年轻人合得来,想来找玉儿说说话。”

原来如此,皇后多么老道的人,听了这话就明白,自己和老三这一出戏,看来唱得不错:让老三低调,不引起宫中和臣子们的注意。现在看来,说不定吴贵妃这边,已经打定主意来拉拢玉儿了。

于是皇后当即就道:“这话倒也是,她们年轻人,哪里想成天陪着我们这些老婆子。”

宋慧兰赶紧说:“皇后娘娘真会打趣,儿媳是想着,玉儿妹妹难得进宫来,今年宫中早梅开得很好,玉儿妹妹喜欢梅花,儿媳就说带玉儿妹妹一同去瞧瞧的。”

皇后笑呵呵点头:“行啦行啦,去吧,拿两个小手炉来,既然是去赏梅,本宫这里正好有梅花形状的手炉子。”

一时雪花准备好了,送了来,黛玉和宋慧兰一人一个。

宋慧兰拿着不停夸好看精致,皇后大方道:“你喜欢就带回去。”

“那可偏了母后的好东西了。”宋慧兰笑着道谢。

而后领了黛玉到那疏影小园中,这儿有一大片早梅,红白都有,这会儿开的正热闹。

黛玉见了不禁感叹:“哇,我从不知道,这么早就有梅花开。”

“可不是,这是难得品种,寻常梅花还有一个多月才开呢。”宋慧兰见黛玉喜欢,笑着介绍一番,“这是太上皇在时,特意从北境运来栽种的。”

见宫女们都在后头,宋慧兰悄悄向黛玉道:“听说呀,是太上皇为了甄妃娘娘特意种的呢。”

黛玉也曾听闻,太上皇年轻时候,最宠爱甄妃,甄家早年一直风光,众人都说是甄妃的功劳呢。

“姐姐羡慕呀?”黛玉玩笑起来,“到时候,让瑞郡王殿下,给姐姐也种上姐姐爱的花儿。”

被黛玉打趣,宋慧兰瞪她一眼:“我是没有这个福气,我听说,三弟特意找了那诗帖送你,这份儿心意,那才是让人羡慕呢。”

看来,瑞郡王和宋慧兰现在感情是很好的,这些事情是宋慧兰嫁过来之前的事儿,定然是瑞郡王告诉她的。

“哦,我知道了,姐姐今儿叫我来,专门打趣我来了。”黛玉红了脸。

宋慧兰见状,赶紧笑道:“哪里哪里,找你来有正事呢。”

然后宋慧兰就说起她们的郡王府来。

“前些日子,我哥哥从南边回来,运了几块上好的太湖石,我们府用不完,想着你和三弟院子里兴许用得着。王爷问了三弟,哪知三弟说,要听你的。”

原来要送自己东西啊,黛玉赶紧谢过:“想来姐姐看得上的,定然不俗,那妹妹就先谢过了。”

“妹妹不嫌弃就好了,我现在住宫中,总是不方便,到时候方便,约上妹妹和葛家妹妹一起,咱们亲自去瞧瞧那帐幔等,你说好不好?”宋慧兰见黛玉收了东西,心下满意。

二人正说话,见瑞郡王和怡郡王都来了。

第46章 郡王黛玉低调处事

黛玉和宋慧兰与过来的瑞郡王兄弟互相见礼,见怡郡王萧霆钧手里拿着一只木雕小牛,宋慧兰顿时笑道:“哟,三弟还拿了小礼物呢。”

萧霆钧大大方方将木雕小牛送给黛玉,随口解释了一句:“原是工部要做新的农具,剩了好些木头,我没事就跟着工部一个营缮郎学着雕刻的。”

一听还是他亲手做的,黛玉拿着细细打量了一番,而旁边的瑞郡王萧廷锴和妻子也对视一眼,二人心照不宣:看来老三,果然是个爱好风雅无心政治之人。

“你这小牛,头大身子小,不过嘛,倒是很可爱。”黛玉笑着点评了两句,拿在手中十分喜欢。

“我瞧着玉儿和三弟,真是郎才女貌,天造地设。”宋慧兰这话很是真心,看着站在一起的萧霆钧和黛玉,宋慧兰一瞬间闪过一丝羡慕。

“姐姐又打趣我,早知道今儿和你一起来总是被你打趣,我就不来了。”黛玉故意玩笑一句。

萧廷锴有事儿要跟宋慧兰说,于是二人先离开。

“这园子里梅花开得这样好,咱们正好转转赏花。”萧霆钧方才一进园子就细细打量过黛玉了,仿佛每一次见面,都有变化似的。

黛玉便将刚才与宋慧兰说的话告诉了萧霆钧:“我收了瑞郡王妃的太湖石,你不会介意吧?”

“自然不会,几块石头,就是父皇知道了,也觉得我们是兄友弟恭。”萧霆钧指了指黛玉手中的木雕小牛,向黛玉说起工部的事儿,说了一些后,倒是问起黛玉,“我去工部,你觉得如何?”

“方才皇后娘娘也问了类似的话。”黛玉见萧霆钧似乎也有点儿冷,将暖手炉给了他,“你捂着,我不冷的。”

“玉儿你拿着就是,是了,我替你拿着木雕。”萧霆钧没有接,听黛玉说下去。

“你捂一会儿再给我便是。”黛玉将那小铜炉子递到萧霆钧手边,萧霆钧这才接了过来。

“工部是很重要的地方呀。虽然做的事情不显眼,可救灾、打仗、农具制造、甚至修缮皇陵等,没有工部是万万不行的呀。”黛玉看的很透彻,六部没有哪个部门不重要,分工不同而已。

“而且,王爷是为了低调不惹眼,所以才选了工部吧。”黛玉已经有了分析。

“知我者,玉儿也。”萧霆钧相当高兴黛玉这么说,“工部嘛,平日里的确不起眼,父皇不会注意到,其他大臣也不大在意。”

“我想的是,先好好学习,老老实实的跟着工部尚书和其他大人们,老老实实的学习本事,我如今连工部的规则都不了解,又何谈其他。”萧霆钧想的很透彻,踏踏实实才能学到真本事。

而萧霆钧的做法,受到了工部尚书田静敏大人的欣赏,他的行事作风也让工部上下的官员很是受用,几个月下来,大家完完全全把萧霆钧当作自己人了。

“其实之所以会雕刻一头小牛,原是我和工部大家正琢磨着改良农具。”萧霆钧告诉黛玉。

听他说了一车话,黛玉就知道,他在工部显然是如鱼得水了:“这牛倒是雕刻的很有趣,我当年从扬州进京,有幸看到过农人用水车,我觉得那水车要是能改进,就好了。”

“看来我和玉儿想到一块儿去了。”萧霆钧见黛玉对这些事儿很感兴趣,越发高兴了,“我们前两日还在画图纸呢,回头图纸还能送给玉儿你瞧瞧。”

“这也可以?工部的东西应该不外传吧?”黛玉听了摇头。

“的确是不外传,但玉儿你不是外人嘛。何况,只是水车,不是武器。”萧霆钧将手炉子还给了黛玉,“我这会儿暖和起来了。前两日,大姑姑进宫,我碰上了,她嘱咐我对你好点。”

黛玉听了感慨起来:“长公主待我,真的很好。”

“这是好事儿嘛,京城多少人想巴结大姑姑,都找不到门路。你投了她的缘,父皇都说过,大姑姑眼光挑剔,寻常人都入不了她的眼。”萧霆钧想,人和人的缘分,尤其是真的很奇妙。

“对了,有件事情,你可以留意一下。”萧霆钧见左右无人,宫女太监们都远远跟在后头,才说,“宁国府那头,似乎跟我二哥走得很近。”

宁国府?黛玉想起分宗的事情,于是将宁荣二府分宗的事儿告知了萧霆钧。

“那看来,宁国府的当家人,的确有些心思的。”萧霆钧对贾珍不是很熟,但现在看来,需了解一番了。

黛玉反而主动提起宁国府来,说起惜春,也说起荣国府人关于宁国府的闲话。

上一篇:穿成蛇队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