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楼梦之黛玉复仇记 第54章

作者:方一宇 标签: BG同人

萧霆钧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六弟念书还是很用功的,肯定能考上。”

听见三哥这话,萧霆钰开心了几分,想着还是三哥好。

而黛玉就不由得多想了几分,贾兰也要去云涛书院,怎么偏偏都去了云涛书院呢?

回到王府后,黛玉就把贾兰要去云涛书院的事儿向萧霆钧提了。

“你说的贾兰,我倒是有印象,那一次我临时去荣国府,那孩子来接待,年纪虽然小,但沉稳聪慧,与寻常我见过的世家子弟很是不同。”萧霆钧记得,那时候贾兰明明年纪小得多,却比贾宝玉更沉稳。

“他年幼丧父,府上老太太太太全都偏宠他二叔,他在府里不大受重视的。”黛玉将贾兰的情形告知萧霆钧,“我猜测,他应该能考进云涛书院的。”

“能考进去就是好事儿呀,这云涛书院,原本就是皇爷爷在世时候,为了提拔寒门士子专门设立的,这儿以前没有高门世家的子弟,一来他们大多考不进去,二来他们能去国子监,贾兰能想到去那里读书,就很不错。”萧霆钧虽然不喜荣国府,但这孩子还小,将来如何不好说,若是个明辨是非的,也不错。

黛玉听后点了点头,单独安排人去探听,明日考试,三日就能有结果。

三日后,赵秉信就来回话了:“回王妃,得到了消息,贾府兰哥儿考上了,李家公子也考上了。”

“那六弟呢?”萧霆钰偶尔会跟着萧霆钧来怡郡王府,这个小弟弟心无城府,黛玉还是很喜欢的。

“听闻六皇子也会去书院念书。”赵秉信如实禀告黛玉。

六皇子要去云涛书院的消息,还是很快传开来,这下子京城不少人都纷纷动了心思,但云涛书院可不是轻松就能进的,光是入学的考题,就能难倒许多人。

“王妃让准备的几样东西都准备好了,孙家那边,您真要去吗?”紫鹃进来问。

迎春那边,紫鹃上次已经作为王妃贴身侍女去过一趟了。

但有些事儿,单单一个紫鹃,还搞不定。

“当然要去,二姐姐一个人只怕是应付不来。”黛玉很清楚,迎春的事儿压根儿指望不上荣国府。

第117章 兄嫂贪财黛玉帮手

东南打了败仗于朝廷而言是痛苦,对迎春而言,却是不幸中的万幸——孙绍祖战死。

孙绍祖原本还有三个姬妾,本来也不是多乐意呆在孙家,如今她们见孙绍祖都死了,且还是战败而亡,肯定捞不到好处了,于是纷纷表态要走,迎春也当机立断,把人都给打发了。

但没料到的是,孙绍祖死了,朝廷还给了迎春一个三等淑人的诰命,还当即给了一笔抚恤银子。

如此一来,迎春这个寡妇,倒是一下子有了身份也有了银子。

但谁也没料到十日前,突然有一对夫妻带着一双儿女找上门,自称是孙绍祖的哥哥嫂子。

迎春自打嫁给孙绍祖,从未听那人提起过家里任何人,当即呆了呆,也不知道真假,只好先将人请进去安排住下,一面派了人去查。布政史衙门都有人口记录,这倒是做不了假。

迎春派了家里得用的一个男仆,叫郭明堂的去查。这个郭明堂是去年才来孙家做事的,很憨厚的一位长工。

查回来的结果,这两人还真是孙绍祖的兄嫂。郭明堂还很周到的打探了这对夫妻在当地的口风,而后回来向迎春报告。

孙家大哥孙绍民和大嫂崔氏都是好吃懒做之人,他们之前害怕孙绍祖这个恶霸行径,虽然是亲兄弟,但他们可从不敢向孙绍祖开口要钱要物。

如今他们打着来给弟弟奔丧的口号,显然目的不纯——他们打量着迎春是个寡妇,只怕好欺负,于是想住下骗吃骗喝不走了。

迎春本就不擅长应付,只好回了一趟荣国府求助。可如今探春出嫁了,府内宝钗管家,宝钗一向看不起迎春,在她眼里迎春不过是一个有气的死人,所以并不上心,只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就不再管了。

贾赦和邢夫人,此番迎春虽然有点儿钱,那那点钱在荣国夫人看来就不够看了,这对夫妻本就眼里早没了迎春这个人,哪里想管。

那孙家兄嫂见国公府那头并不怎么搭理,越发得意上头,更打定了主意赖在这儿不走了。毕竟这可是京城,最是繁华,且孙家的房子也还不错,比老家可强多了,更何况,听说这诰命夫人每个月还有俸银,虽然不多,但怎么也够一家子花销了,如此一来,他们就不必去刨地种田了,多好的事儿。

紫鹃是六日前奉黛玉之命来给迎春送些东西,才凑巧得知了此事,回去后自然不能瞒着黛玉,也都一一讲给黛玉听了。

黛玉听后揉了揉眉心,二姐姐一向性子温温柔柔的,管不住人。但转念一想,会不会也有诰命夫人,像二姐姐呢?

顺着这个想头,黛玉便拟了一份建议,送进宫去给皇后娘娘。皇后见了黛玉的建议,转头倒是高高兴兴跟天子商议起来。

天子对黛玉策划的赏花宴实在是印象深刻,那火焰深深印刻在了天子脑海里,这会儿听见皇后这些话,天子越发感叹:“她这孩子真是周全聪明,都说一叶落而天下之秋,真看她就有参透事物本质的能力。她这些建议都很好,的确是,孤儿寡母的说不定就会受欺负,既然如此,那就由朕这边发一道旨意出去。”

末了天子又说:“只是即便如此,她那表姐的事儿只怕也不能轻松解决。”

“她这孩子就是这点子好,心善。”皇后笑道,“不过臣妾瞧着,她倒是有法子能帮忙的。”

“心善是好事儿,但也不能因为心善,到让自己陷入被动。你日后得空,提点她两句,她父母去得早,只怕没人告诉她。”天子不忘提醒皇后。

皇后忙应了,一面派人出去给黛玉传话。

黛玉这边已经着手开始帮迎春的忙了,她派了王府的侍卫亲自去孙绍祖的老家走一趟:迎春派去的人只是个下人,地方衙门虽然不会骗他,但也绝不会告诉他多余的事情。

而王府侍卫去就不同了,看在王府的面子上,地方衙门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果然如黛玉所料,侍卫回来向黛玉复命时候告诉她:“回禀王妃,那孙绍民和孙绍祖,早就分了家的。后来孙绍祖进京做官,兄弟二人也是一直不联系的。而孙家其他族人,早就各自散的散离开的离开,本来也不是什么大家族。”

黛玉想了想叫来紫鹃:“你再去孙家走一趟,将这些话转告给二姐姐。”说到这里黛玉又思考了一会儿,起身走到案前,紫鹃见状猜测黛玉要写字,忙上前帮忙研墨。

黛玉很快写了一封信,让紫鹃去交给迎春:“二姐姐看了,应该知道要怎么做。若是二姐姐还是下不定决心,我再出面好了。”

紫鹃虽然不知道黛玉写了什么,但猜测应该是告诉二姑娘要怎么做。如今二姑娘身边只有绣橘,紫鹃过去送信之后,倒是找了绣橘问了几句。

绣橘原本只是迎春身边的二等丫头,后来司棋出了事儿,她才顶了上来成为一等丫头。

但绣橘一直是个忠心护主的姑娘,当年迎春还未出嫁时侯,她还是个二等丫头就敢跟王柱儿媳妇吵架,因为她们偷了迎春的攒珠累丝金凤去卖。

如今陪着迎春到了孙家,也多亏了绣橘,否则迎春的日子更难过。

“你好好劝劝二姑娘,有些话原本不该我这个做丫头的说,可二姑娘怎么着也得立得起来才行,不然这日后的日子,就难办了。”紫鹃向绣橘说。

“我怎么没劝?都劝了不知道多少回了。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姑娘那性子,要是她能有三姑娘一点儿气性就好了。”绣橘叹气,“幸好王妃心善,你瞧瞧那边府里,一个人都不管。”

“那边府里一向这个德行。这一次,你可要好生跟二姑娘说说,我瞧着王妃是希望二姑娘自己出来处理好这事儿的。”紫鹃虽然不知道黛玉具体写了什么,但既然王妃没有直接过来,很显然,王妃是希望二姑娘有些长进的。

绣橘点了点头,亲自送了紫鹃出去。

回来后,绣橘果然一有时间就开始劝迎春。

黛玉这边见迟迟没动静,正打算去瞧瞧,倒是绣橘先来了。

第118章 迎春成长黛玉欣慰

绣橘来紫鹃很意外,黛玉却略猜测到了,二姐姐这次,看来是鼓足了勇气准备自己行动了。

既然如此,黛玉当然不忙着过去,该给迎春学习的机会。

果然,绣橘进来行礼后说:“我们姑娘让我来,是想向王妃借几个人。”

黛玉点头:“要借什么人?”

“要两个侍卫,身材高大点的那种,然后想借紫鹃姐姐一用。”绣橘说完,紫鹃都呆住了,怎么还有自己的事儿?

“当然可以,紫鹃你没有意见吧?”黛玉笑看了一眼呆着的紫鹃。

“奴婢倒不是不乐意,只是,奴婢不知道,要奴婢过去做什么呢?”紫鹃还是不太明白。

“我们姑娘说了,不用紫鹃姐姐做什么,只需姐姐这个怡郡王妃贴身婢女的招牌就是了。”绣橘将迎春的原话转述。

紫鹃听了,忙应下差事。

“正好,前几日我让你收拾的东西,你一并给二姐姐送去。”黛玉吩咐后,紫鹃忙带着几个小丫头去拿东西。

绣橘看着紫鹃她们拿出好些东西,心底很是感慨:还是怡郡王妃大方,自己姑娘这儿,也就怡郡王妃想着送东西了。

“这是宫里赏赐的云锦纱,轻柔的跟云雾似的,是南边送来的,我这里有,就给姐妹们分一分。”黛玉特意指着其中两匹纱道,“这个你得告诉二姐姐,要小心裁剪,容易勾丝。”

“这匣子里的是几样药,近日我让太医院配的,只怕二姐姐用得着。”黛玉说里头有方子和用法,“天也快热起来了,你跟二姐姐说,缺什么就来跟我说。”

绣橘赶紧谢过黛玉,与紫鹃一起出门。

她来的时候坐的孙家的马车,紫鹃则不会坐她的,毕竟打着怡郡王府的招牌嘛,自然要坐这边的车。

绣橘领着紫鹃进去,但没进正屋,而是在屏风后等着,听见迎春正跟那孙绍民夫妇说话。

“大哥大嫂,如今你们也住了小半个月了,听闻老家有地有房的,还是该回去看着,不然衙门都担心你们出事儿了。还差人来打听呢。我想着都是一家人,虽然早就分了家的,但往来还是应该的,所以就留着哥哥嫂子住了这些日子,也用心款待。”迎春决定先来软的。

哪知道一听要撵他们走,孙绍民就不干了:“弟媳这话说的,我们这不是想着,弟弟不在了,弟媳你一个人,容易受人欺负嘛。”

迎春听了一笑:“倒是要谢谢哥哥嫂子的好意了,只是你们也瞧见了,我这家里有长工奴仆,且又有怡郡王府的照看,寻常人哪里敢来欺负我?哥哥嫂子说是不是?”

听见迎春抬出郡王府,孙绍民夫妻二人就有些胆怯了:他们打听过了,这怡郡王府可不是寻常王府,那怡郡王可是皇帝的三儿子,听说很受皇帝重用呢。那怡郡王妃是迎春表妹,一向关系很好的。

紫鹃也就是这时候和绣橘一起进来了。

“哟,说曹操曹操就到了。”迎春见紫鹃来了,松了口气。

紫鹃装作不知道她们在说什么,进去先给迎春行礼,而后让小丫头们将东西送上来:“我们王妃差我给姑奶奶送东西来,这云锦纱正好是夏天里穿的,很凉快,是苏州织造局那边儿送来的新品,市面上都买不到呢。只是不太多,就只能给姑奶奶两匹。”

一时东西一样一样迎春都看过了,命人收进库房:“你和绣橘也是多年姐妹,要是不忙着回去,去跟绣橘说说话吧。”

“可不是要找绣橘姐姐呢,王妃见姑奶奶穿的鞋子好看,是绣橘姐姐绣的,奴婢想讨要几个花样子。”紫鹃说着告退下去了。

孙绍民夫妇上次就见过紫鹃,这会儿见了心底更是感叹:王府的丫头,都这么体面,真真是不一样。

紫鹃出去了,迎春这才继续说:“哥哥嫂子也知道,我这人呢最是通情达理的,日后两家往来,等着哥儿大了,要念书的,我还是能帮把手。姐儿大了,要相看人家,我这个当婶娘的,也能帮忙掌掌眼,你们说是不是?”

孙绍民夫妻脑子里不停盘算着,今儿这架势,若是自己不答应,只怕是要撕破脸的。方才迎春有句话,说到他们要害了:兄弟二人,早就分了家的。

“弟媳妇,也不是嫂子不明白道理,只是我们乡下人,没见过世面,想着能在京城多逛逛。”崔氏想的是拖字诀,反正不走。

迎春听后点头:“这倒也是,我安排人这两日再带了哥哥嫂子,侄儿侄女一起逛逛,只是我听地方衙门说了,还有十天就是黄册登记的日子,哥哥嫂子再不回去,被销了户可就麻烦了。我还担心哥哥嫂子出行不便,特意向郡王府借了侍卫,到时候就由侍卫亲自送你们回去,有了王府侍卫,地方衙门也不会为难,是不是?”

听见迎春居然连王府侍卫都搬出来了,这下子孙绍民夫妇明白了,自己这是不走都不成了——都说民不与官争,何况那还是皇子爷,自己哪敢得罪。

这二人脑子转的可不慢,一听迎春这么说,知道没有转圜余地,崔氏赶紧开口:“到底是弟媳会安排,我们当哥哥嫂子的,自然领情。就像弟媳说的,日后逢年过节的,我们也来弟媳这儿瞧瞧,大家都是嫡亲嘛。”

崔氏心底还在想,迎春没有孩子,这守寡也不知道能不能守住,要是真守得住,日后的确还能帮到自己的孩子。

迎春见他们答应回去了,松了口气。

孙绍民夫妇既然想通了,也没多待,第二日一早就收拾了东西离开。迎春倒也没太苛责,尤其是那两个孩子还是活泼伶俐惹人爱的,她还送了些东西给他们。

送走了孙绍民夫妇没两日,黛玉上门探望,连惜春和湘云也来了。

虽然如今卫若兰双腿废了只能靠轮椅行动,但湘云还是很乐观的。

“如今靠着我那点儿收入,虽然过的苦些,但一家人平平安安,我就很知足了。”湘云在经历了出嫁、卫若兰上战场、卫家大太太分家、娘家不管后,心态变化特别大,“前两日我们夫妻还玩笑说,横竖我也会绣,要是真过不下去,就把我绣的东西拿去卖了,也能度日。”

黛玉想起来,皇后娘娘给了自己一个绣庄嘛,湘云也好、迎春也好,都是擅长此道,成日家她们也没事儿,兴许能做点儿什么。

上一篇:穿成蛇队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