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楼梦之黛玉复仇记 第59章

作者:方一宇 标签: BG同人

他眼中的妻子,肤若凝脂如朝阳映雪,清眸流盼如林间秋水。

黛玉哼了一声,看着丈夫那青柏玉树之姿立于梅花树下,忽然玩心大起,伸手重重推了一把梅树,花枝上的雪簌簌地掉下来,落了萧霆钧一身。

“这叫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看妻子笑颜弯弯,顿时觉得自己提出赏雪赏梅的主意好极了。二人玩闹一会儿后,慢慢将枝上的残雪收入白釉梅瓶内,不一会儿就装了大半瓶。

黛玉瞧见几枝不错的梅花,叫萧霆钧帮她折下来:“岁末父皇赏了一对龙泉窑粉青釉长颈瓶,用来插梅花正好。”

“插了,送进去给父皇母后?”萧霆钧灵光一现。

“那你多折几枝,我们房里也放。”黛玉想起自己嫁妆里头有一对龙泉窑翠青釉梅瓶,“把我们自己的瓶子拿出来,插了给父皇母后送去。”

二人游赏至月上中天,这才折返回屋。

“张岱有《湖心亭看雪》,明儿我也能写一个。”黛玉心情极好。

“那为夫就等着拜读娘子大作了。”萧霆钧看着黛玉摆弄梅花,这会儿屋内暖和,黛玉只穿了一件湖蓝色的宽摆束腰百花长裙,纤纤玉指往瓶中插梅花,才是人比花娇。

他忍不住凑上去,在她侧脸印上一吻。

第129章 美貌充仪自有故事

元宵节一过,年也就过完了,黛玉进宫给皇后请安,今儿皇后娘娘处人多些,陆昭仪、程昭容、郭充仪都在。

陆昭仪和程昭容黛玉都见过多次的,而且想起宝琴说,郭充仪跟夏家搭上了线,黛玉不免就多了个心眼儿。

她打量了一眼这位充仪娘娘,的确是娇美秀丽,宛如新荷初放。

而郭充仪见了怡郡王妃后,就已经开口向皇后娘娘道:“早就听说怡郡王妃天姿国色,上次宫宴臣妾只能远远瞧了瞧,今儿这么近距离看着,果然是花容月貌。”

“你可别打趣她,老三媳妇面皮薄,经不起你们打趣。”皇后笑了笑,向黛玉说,“前些日子你和老三送来的红梅,你们父皇夸,用那龙泉窑翠青釉梅瓶,插上红梅,淡雅与鲜艳相得益彰。那瓶子你父皇很喜欢,就说不还你们了。”

“不过一对家用梅瓶,父皇喜欢留下就是。”黛玉忙道。

陆昭仪是最有眼色的,已经起身向皇后告辞,程昭容和郭充仪也就跟着起身,只不过郭充仪走前还特意说了一句:“怡郡王妃要是有空,也请来坐坐。”

这话说的有几分冒失,黛玉笑着点头。

待三人都走了,皇后才向黛玉道:“郭充仪的年纪,比玉儿你也大不了多少呢。”

不用皇后说,黛玉也看出来了,郭充仪比起后宫众嫔妃,真的是年轻的很。

“儿媳正是听了一点儿消息,跟郭充仪有些瓜葛,今儿正想告诉母后呢。”黛玉将郭家和夏家的事儿一一告诉了皇后,“本来这也没什么,可夏家经营花草,她们生意被二嫂抢走了很多。其中,还有另一层缘故。”

黛玉又将夏家和薛家的旧事捡着重点的告诉了皇后娘娘,另外还说:“如今荣国府的宝二奶奶,正是薛家姑娘,二嫂子的花房,听说宝二奶奶出力很多。”

皇后顿时明白了:抢走夏家的生意,只怕也有薛家姑娘的助力。而如今,夏家与郭充仪搭上线,只怕也有点儿什么想法。毕竟按照玉儿所说,那个夏金桂,可不是吃闷亏的人。

“这个郭充仪,可不是个简单的。”皇后听了黛玉这些话后,也有了几分警醒,“尚服局做针线活儿的姑娘,比她伶俐的,比她漂亮的,也大有人在,可这么些年过去了,也就她一个,坐上了充仪的位置。”

黛玉当然也明白,能从尚服局到后宫嫔妃,这一步着实不简单。

“本宫后来查了查,你知道她买通了谁?”皇后问黛玉。

天子身边,宫女太监的不少,但真正的心腹却并不是特别多。胡德禄是一个,但胡德禄不像是这种人。

“戴权。”皇后轻轻说了一个名字。

黛玉惊了一下:戴权是先皇的人,自打太上皇不在后,地位每况愈下。

“可别小瞧了戴权,他的徒子徒孙,这宫里可不少呢。”皇后不喜欢戴权,“前几日,你猜怎么着?陛下开了口,说宫中不少太监年纪大了,该回家养老了。”

这意思,要把戴权这样的,逐出去了吗?这个是陛下的意思?还是说,郭充仪有过什么建议?

“玉儿你在外头,有些事情比本宫查起来要方便,可以先看看,郭家是个什么样的家庭?她为何会进入尚服局。”皇后将这事儿交给了黛玉。

从皇宫回到王府,雪雁等着黛玉喝了茶歇了片刻后,才来说:“王妃,方才在凤仪宫外,那郭充仪的宫女向奴婢说了一句话。”

又是郭充仪?黛玉顿时警醒起来。

“十二年前,京城二百里外的和安村。”雪雁当时听完就是一头雾水,但她如今性子已经十分谨慎,当时就当作没听见一般,压根儿没理会。却暗暗记在了心上,这会儿来禀告黛玉。

郭充仪是故意的,那么,目的在于什么呢?黛玉想了想,叫了紫鹃:“你去吩咐你哥哥,打听一下,京城二百里外的和安村,十二年前发生了什么事儿。”

紫鹃忙应了,出去安排不提。

却不想紫鹃第二日见黛玉空闲的时候,上来向黛玉开口道:“王妃,奴婢哥哥有件事儿,想向王妃开口,劳烦奴婢来说一声。”

黛玉很是好奇,自打紫鹃哥哥从荣国府出来后,就一直替黛玉做事儿,他办事靠谱,为人实诚,给黛玉留下的印象是极好的。

这么些年,他从未开口求过什么事儿,因此黛玉听了,还有些好奇,笑问紫鹃是什么事儿。

“奴婢的哥哥见了几次二姑娘身边的绣橘,觉得绣橘很是能干,哥哥年纪也不小了,该是说亲的年纪了,所以请奴婢来,先听听王妃的意思。”紫鹃这是把自己一家,都当作黛玉的奴才了。

黛玉对绣橘印象很好,当年二姐姐还没有出嫁,她那乳母偷了二姐姐的头面去卖,绣橘那时候只是个二等丫头,就很忠心护主,站出来替二姐姐说话出头。

后来司棋出了事儿,这丫头随着二姐姐出嫁,一直很忠心。

“你哥哥眼光很好嘛。”黛玉笑着打趣了一句,“怎么?要我去给二姐姐说说吗?”

“奴婢河哥哥的意思是,王妃若也觉得好,那奴婢就先去问问绣橘的意思,若她不愿意就罢了,王妃向二姑娘开了口,绣橘只怕不好拒绝呢。若是绣橘也愿意,那到时候再烦请王妃向二姑娘说说。”紫鹃听见他哥哥对绣橘有意思后,就和哥哥商议了一番。

“你想的倒是更周到些,行呀,你先找机会问问绣橘。”黛玉琢磨着,紫鹃年纪也不小了,也该替紫鹃考虑考虑了,另外还得重新培养小丫头,春雨春纤如今也越发干练,但紫鹃之后,雪雁也该是相看人家的年纪了。这会儿不早早准备,日后就怕不凑手。

紫鹃得了黛玉同意,几日后在画堂春绣,就找了绣橘单独说话。

而紫鹃的哥哥赵顺那边,去和安村查探,也很快就有了结果。

紫鹃先来向黛玉笑道:“王妃,奴婢和绣橘说过了,她心底是乐意的。奴婢的爹娘也全都同意。”

黛玉笑了,当晚还高兴向萧霆钧道:“虽然紫鹃哥哥不算王府的人,但也替我们做事儿,又是娶二姐姐那边的丫头,到时候肯定要表示表示的。”

萧霆钧当即点头:“这是好事儿呀,只是就劳烦玉儿看着办了。”

第130章 喜事连连旧事惨烈

黛玉向迎春提起紫鹃哥哥想娶绣橘的事儿,迎春自然不会反对,当即就说:“这丫头跟了我这么些年,比起其他姐妹的丫头,真是辛苦不少。她能有个好归宿,一直都是我最希望的。紫鹃的哥哥我虽然不认得,可既然是替王妃做事儿的,又有紫鹃这样的妹妹,定然是个不错的。”

这事儿也没瞒着湘云惜春等,倒是湘云在一旁听见这事儿,忙向黛玉道:“最近还真是喜事儿不断,我前几日听说,宝琴的哥哥也订了人家了。”

迎春想起邢岫烟,忍不住问湘云订了哪一家的姑娘。

“听说是一位奋武校尉家的姑娘,并不是什么大富大贵之家。”湘云倒是有一些了解,“哦,姓卫。”

奋武校尉是八品,又是武官,的确是普通人家。

“我听宝琴妹妹说,今年九月就要成亲的。”如今宝琴会来画堂春绣帮忙,但比起湘云迎春,来的时候少些,“那迎春姐姐的丫头嫁人了,岂不是少一个人伺候?”

“这有什么,横竖现在家里也不需要那么多丫头,我前些日子还在想呢,要遣散些人。”家里就迎春一个主子,又是个图省事的,她日常还很喜欢来画堂春绣,做做活,跟大家说说话,所以真不需要那么多丫头。

“绣橘也不是马上就成亲,紫鹃父母那边收拾房子什么的,怎么也得年末去了吧,二姐姐要调理新的丫头,也来得及。”惜春觉得这是一门好亲事。

虽然绣橘是丫头,但紫鹃家里还是很重视,毕竟只有紫鹃哥哥这么一个儿子,如今紫鹃父母又都不是做人奴仆的了,平头百姓之家,要娶新媳妇总是值得高兴的,六礼也是一样不会少,虽然不像富贵人家那样那么多值钱的东西。

绣橘是荣国府当年外头买的,家里遭了灾的孤女,无父无母的,因此迎春那儿就算是她娘家了。

问名只是个形式了,但纳采还是要的,依照规矩最好有活得大雁,但活雁难得,就用了一对大白鹅替代。

纳吉之日,赵家准备了三金,分别是金戒指、金耳环和金手镯,绣橘那边回赠亲手做的鞋子帽子。

这边是喜事,而紫鹃哥哥赵顺大打听得来的和安村的陈年旧事,就十分惨烈了。

十二年前和安村有一户庄稼人姓丁,男主人丁正,从祖辈手中接过了十来亩田地,外加祖屋七间,在和安村属于光景不错的人家了。

丁正与妻子膝下三个孩子,长女丁秀,长子丁平,次女丁安。因家境还算不错,儿子丁平早早进入村里私塾念书。

丁正夫妻能干和气,在村子里口碑一直不错。那一年长女嫁了人,次子小小年纪入童试,取生员,戴了方巾,着蓝衫进县学读书。

本是幸福快乐的一家。

却不料那一年,和安村地主张有粮,看上了丁家的良田。说起来,张家本就是村里的大户人家,如今更是了不得,听说张有粮的弟弟,当上了京官了。

张有粮提出要买下丁家的良田,按照市价一亩地二两银子。张家当时还说,大家一个村子,没必要闹得难看,一亩地给丁家五两银子。

可庄稼人,但凡能过得下去,谁愿意把家里的地给卖了呢?这可是一家人谋生的依托啊。

而且丁家一共十亩地,总共也就五十两银子,拿着这五十两能干什么?日后可怎么过活?

丁正没多想直接拒绝了张家。

一开始丁正还有些担心,为此是不是就得罪了张家,可接下来的三个月,张家没有任何动作,丁正还以为是自己想多了,事情就这么完结了。

却没想到,八月的一天,县衙的差役居然找上门来了,说丁正诋毁朝廷犯了大不敬之罪。

这分明就是莫须有罪名,丁家平民百姓哪有什么法子,丁正就此锒铛入狱。女婿积极奔走,却也毫无用处。

“一年后,丁正就被治罪问斩。”紫鹃将哥哥查探得来的消息,悉数告知黛玉,“而丁家田地,被张家给吞了。”

“宫里的充仪娘娘,和丁家有关系?”黛玉知道,历朝历代,总有侵占民田这种事情,且每朝每代也都颁布律法,比如本朝开国不久后就颁布律法,禁止盗种、强种土地。

律法规定:“凡盗种他人田者,一亩以下笞三十,每五亩加一等,罪止杖八十。荒田,减等。强者,各加一等。系官者,又各加二等。花利归官、主。”

可依旧无法彻底禁止这类事情的发生。归根结底,在人。有些人,贪心不足。

“是的,那时候丁家幼女,也就是如今的充仪娘娘,只有七岁。而她的哥哥,当年替父亲鸣不平,同样被捕入狱,入狱两月后,所谓畏罪自尽了。

“咦?那太仆寺典厩署的署丞郭大人,不是郭充仪的兄长?”黛玉记得宝琴说,夏家就是通过这位郭大人跟充仪娘娘搭上线的呢。

“是,但不是亲的,是隔了一房的表兄。当初充仪娘娘的母亲在丈夫儿子相继不在了后一年也就病逝了,将女儿送到了自己娘家一个堂兄家里。”紫鹃告诉黛玉,“为了不让人瞩目,小女儿就改了姓,而那位地主张有粮,是瑞郡王妃娘家的亲戚。”

“姓张,我记得瑞郡王妃的母亲就是张家的。”黛玉替丁家难过,但拿不准郭充仪的目的。

“是的,那张有粮,是瑞郡王妃外公的亲弟弟。”紫鹃心中很是不忿,这种仗势欺人的人家,最是可恨了。

十二年前,当今天子还没有继位,只是个亲王。

郭充仪想要报仇吗?黛玉思索了一阵,吩咐紫鹃这事儿别声张,自己则在萧霆钧回家后,将整件事事无巨细的告知了他。

“十二年前,我回头查一查,十二年前官员变动记录,都是登记在册的。”萧霆钧也上了心,郭充仪的婢女主动对雪雁说那样一句话,目的一定不简单。

他们夫妻不主动害人,但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事儿,自然也得跟母后说一声。”黛玉点头道。

上一篇:穿成蛇队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