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楼梦之黛玉复仇记 第95章

作者:方一宇 标签: BG同人

第211章 回忆往事宝琴深思

成婚前两日的晚上,宝琴自己住的小院子里,她端坐梳妆台前看着镜中的自己,思绪回到了她和哥哥决心进京的那天。

父母都不在了,薛家的产业又都在大伯母一家子手里,能怎么办?本应该是个天真烂漫的姑娘,但宝琴不得不和哥哥一起,面对一切。

兄妹二人商议了好几日,也没个法子。而这时候,京城的大伯母,居然来信了。

一看就知道,这信是堂姐写的——大伯母识字有限,更别提书法了。而堂姐的一笔楷书,就是宝琴父亲在世时候,也常常夸赞的。

大伯母竟然邀请他们兄妹进京,这让不知道路在何方的宝琴兄妹看到了曙光。

只是有一点,让宝琴十分在意:大伯母一家如今,并不是单门独户的过日子,而是住在京城荣国府。

荣国府宝琴是知道的,四王八公,连成一气。若不是有大伯母背后的王家荣国府,当初大伯去世,薛家的产业就不会基本都被大房一家拿走了。

薛家那么些产业,这么多房人,怎么会不争?何况,堂兄薛蟠并不擅长经营。只是那些房的人,都害怕荣国府和王家罢了。

“大伯母真是慈爱,还想着我们兄妹。”薛蝌见了信感叹一句。

宝琴却觉得,只怕事情没这么简单:薛家那么多房,也不见大伯母他们帮衬哪一家,为何是自己和哥哥?又为何在父母都不在了的时候?

不过目前,对他们兄妹而言,这是唯一的路:父亲和大伯是亲兄弟,与其他几房关系都更远了。再者,父亲去了的这几年,其他房的也也都是各顾各的,没人愿意对他们娘儿们伸出援手。

不过等着进了京,宝琴就越发觉得事情不太对劲起来。

首先还是住处,大伯母一家为何不是去住王家,而是住荣国府?如果说孤儿寡母的单独住一个院子,怕有人欺负,也想借用荣国府和王家的势力,让别人不敢哄骗薛家的生意,那住王家也一样能达到这个目的啊。

更何况啊,要知道依照老一辈常说的话来讲,那可是“娘亲舅大”呀!这王家舅舅虽说已经出去当官并且身在外地了,但那王家舅母却是带着一大家子人稳稳当当地留在京城之中呢。

很快,宝琴看出了端倪:大伯母和堂姐,想和荣国府结亲。她们挑中的不是别人,正是堂姐姨妈的儿子、荣国府的宝贝疙瘩,贾宝玉。

荣国府这样的门楣,对于皇商薛家而言,的确是高攀的人家。家世之外,宝玉的姐姐还是贤德妃呢。

可贾宝玉不是堂姐想嫁就能嫁的,就宝琴看来,这其中就有三大阻力。

首先便是老太太。贾母可是贾府辈分最高的,又是超品诰命夫人,还是史家出来的,只要贾母不点头,宝玉的亲事,就是他爹娘都没法子。

其次则是大房,虽说宝玉是二房的,可目前承袭爵位的,是宝玉大伯。更别提大房那位琏二奶奶,在贾母跟前那是相当得用的。

还有一个,当然是宝玉自己了。宝琴才住进来没几日,就看得清楚,宝玉虽说对姐妹们都很不错,但比起来宝玉最在意的,自然是林姐姐。

只是宝琴没料到,贾母竟然会向大伯母问起自己的八字。其实这意思很明显了:老太太简直等于直白的告诉大伯母,她瞧不上堂姐。

可大伯母和堂姐就当作听不懂,不仅如此,十日之后,大伯母就叫了哥哥去。

大伯母提起哥哥的亲事来:“我瞧着那邢家姑娘,是个荆钗布裙的姑娘,你们一道上京,只怕也是见过的,你觉得如何?”

薛蝌很是意外,毕竟堂兄都还没有定下人家,怎么忽然就提起自己的亲事来?

但薛蝌是个老实人,当即点了点头,因为邢家姑娘的确是个很不错的姑娘。

“既然蝌儿也觉得好,那大伯母就舍出老脸,去向老太太求一求,若是能行,那就最好了。”薛姨妈见薛蝌如此配合,心下大喜,她原本还怕薛蝌觉得邢岫烟家太穷了,父母又是那个德行。

“怎么要去求老太太呢?”薛蝌有几分不解。

薛姨妈心底咯噔一下:求贾母,是薛姨妈和女儿商议好的,如此一来正好能试探试探老太太的态度,若是她一口回绝,那就还不好办,若是老太太点头,那说明,自己母女还是能继续留在贾府徐徐图谋的。

很快,薛蝌就和邢岫烟订了亲。

然而很快,宝琴就发觉不对劲了:订亲不该这么简单吧?三书六礼,前面几个环节都该一一进行呀。

可大伯母竟然没有动静。

宝琴的丫头小螺,从其他丫头处听来了几句闲话:太太和宝姑娘都说,邢家太穷了,先缓一缓,日后看情形再决定。

什么叫看情形,宝琴当即就明白了,自然是看宝姐姐能不能嫁入宝玉了。

原来,哥哥的亲事不过是大伯母和堂姐用来拉拢荣国府大房的手段罢了。

甚至,也许从大伯母和堂姐写信来让他们进京时候,她们就是计划好了的。

但自己兄妹又能如何呢?不上京她们没有路,上了京城,也没有路。但从现在开始,好好计划,说不定还有路。

为自己和哥哥多留一条路,是宝琴一直都在计划的。所以她让哥哥帮着打理薛家铺子的时候,用心收集各方信息,兴许日后就用得上。

宝琴自己,也同样每一步都在思考。

堂姐如愿嫁给了宝玉,但一件事让所有人都意外了:天子竟然将林姐姐,赐婚给了三皇子。

事情开始朝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方向发展,只怕就是贾母和荣国府任何人,都没有料到的。

“姑娘,早点儿歇息吧,明儿还有的忙呢。”小螺上来提醒,时间可不早了。

虽然后日才是出嫁的日子,但明儿新娘子的亲友们都会来添妆。

宝琴在京城的亲友并不多,和大伯母一家断亲后,也就剩下哥哥嫂子,当然,嫂子娘家人会来。

湘云倒是早早到来,她如今虽不宽裕,但几样东西还是添的起的。

而太子妃竟然差了紫鹃亲自来,让宝琴很是意外。

第212章 姐妹谈心宝琴出嫁

太子妃让紫鹃来,可以相当给宝琴撑场面了:就算太子妃不添妆,宝琴都能理解。而紫鹃作为太子妃身边最信任的女官,本身就足以说明太子妃的态度。

而且太子妃送的礼物,也让宝琴喜欢:玉卧犬摆件一对、粉彩福禄寿喜纹碗一对、茶叶末釉荸荠瓶一对、青花送子观音瓷像、瓜瓞绵绵纹端砚一对,另有锦缎绵绸等各色布匹。

不单单是成双成对吉祥如意,还都符合了宝琴的喜好,可见太子妃是用心准备的。

宝琴嫂子赶紧请紫鹃上座喝茶,紫鹃却亲自向宝琴贺喜一番后,才去喝了茶告辞。

对于宝琴的识趣和聪明,紫鹃是很欣赏的:当初宝琴姑娘主动来向太子妃投诚,并后来又陆续帮了两次忙,紫鹃都是知道的。

送走了紫鹃,宝琴忍不住对着来添妆的湘云感慨:“那时候都说太子妃小性子,细细想来,你我姐妹,只怕再没有像太子妃大气的了。”

湘云点了点头:“若是几年前你说这话,我只怕还要笑你。经过了这几年的世事变迁,我才终于明白,以往的自己,太天真了。不过嘛,太子妃曾经也挺天真的。”

宝琴深有同感:“太子妃最天真的地方,就是她相信人性本善。难道不是吗?”

湘云很是认同:“可不是,细细想来,这才是根本原因。无论是老太太,还是薛姨妈,甚至宝姐姐,每个人对她的好,分明就是掺杂了利益。只是到最后,太子妃发现,有的人是善,有的人是恶。”

宝琴不免就感叹:“如此说来,我那位堂姐恰好相反。她最是冷心薄情之人,所有人在她那儿分为两类,于她有益处的人,她会想方设法,团结友爱,但对她无用处之人,即便是日日见着的,她也可以漠不关心。”

“当初我还不能体会,后来我嫁了人后,就彻底明白了。”湘云更是深有感触,“细细想一想,为何那时候宝姐姐单单对我好,除却也就是对三妹妹热情一些,对二姐姐和四妹妹,就完全当没这两个人似的。”

“不过嘛,日子还长着呢。”宝琴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是呀,日子还长着呢。”同是聪明之人,湘云也明白宝琴话中之意,“不过琴妹妹别想太多,明儿就是你的好日子了,你要开开心心的做你的新娘子才是。”

宝琴莞尔,小螺来请湘云宝琴出去用饭。

宝琴出嫁,他哥哥嫂子还是很疼她,家里本有她父母留下来的一些宝贝,加上哥哥嫂子准备的,从绸缎布料到名贵药材,从文房四宝到珠宝首饰,作为一个无父无母的姑娘,嫁妆已经是十分的丰厚了。

薛蝌很是不放心的,来跟妹妹说话。

这桩婚事,薛蝌很清楚,是自己家高攀了,若不是太子妃的关系,只怕这么好的亲事,是轮不到自己妹妹的。

在宝琴点头后,彭家考虑着薛蝌是宝琴亲哥哥,还特意邀请了薛蝌上门做客,为的是让薛蝌也接触接触彭沣。毕竟宝琴父母双亡,长兄如父,一定要让薛蝌点头,这门亲事才更可靠。

薛蝌本来的不安与担心,在见到彭沣并交谈一番后,减少了不少。但随着妹妹婚期的临近,薛蝌反而又开始忧心起来。

毕竟彭家的地位比起薛家那真是太高了,彭沣的父亲彭毅,可不是因为淳老王妃的缘故才当上大理寺卿的,彭毅本人科举出身,一步一步做到今日位置,是个很有本事的。

更不用提,彭沣的哥哥也在外地做官,同样并不是靠家里关系,而是从军营一步一步起来的。

像这般的家庭,对于薛蝌来说,实在是高不可攀的。他每每想到此处,心中便不禁涌起一阵担忧。

他日若是自家妹妹不幸受到了欺负,以他目前的能力和地位,恐怕连登门替妹妹讨要一个公道都会显得力不从心。一想到这里,薛蝌只觉得满心焦虑与无奈交织在一起,沉甸甸地压在了心头。

宝琴听了哥哥一番真诚的话语后,大为感动,双眼满是泪珠,只是不曾流下来。拿起手绢擦了擦眼泪后,宝琴才笑着开了口。

“哥哥能这么替我着想,我已经很满足了。这些年都是我们兄妹相依为命,再怎么艰难,不都慢慢走过来了吗?现在哥哥有了嫂子,我也能嫁到一个很好的人家去,所以哥哥不必担心的。”宝琴对自己即将迎来的生活,还是很有信心的。

“何况,哥哥不也见过彭家人,尤其是彭沣,哥哥应该清楚,他们不是那种仗势欺人的人家才是。”宝琴补充了一句。

“虽然我见过,但你怎么就这么肯定?你不也只是见过那人一面?”薛蝌看妹妹如此镇静,很是好奇。

“哥哥你想一想,若是他们是仗势欺人的,这门亲事他们就不必如此拐弯抹角,又是淳老王妃又是找太子妃的,直接让媒人上门,你我只怕都不敢拒绝呢。”宝琴一句话,点醒了薛蝌。

薛蝌不禁失笑:“果然是妹妹,我就想不到那些。”

兄妹二人,打小就是宝琴更聪明,所以父亲在的时候,也愿意带妹妹出门胜过带薛蝌出门,毕竟一个活泼聪明的女儿,陪着出门游山玩水,还能诗词相和。

“哥哥只是关心则乱,放心吧。”宝琴也跟着笑了。

宝琴出嫁,黛玉虽然不曾亲自观礼,但也听爱看热闹的左江秋经来给自己绘声绘色描述一番。

“嫂子你都不知道,若不是我坚持要去,他还不允许我去呢,说什么人多,怕挤着,万一不小心摔跤。”左江秋眉飞色舞的样子,让黛玉忍不住开她的玩笑。

“他是谁?谁是他?”黛玉笑着打趣。

左江秋才不怕被打趣,大大咧咧的:“还能有谁,当然是萧霆钊了。”

“说起来,那高丽的公主,不是年后春天就要嫁过来了?”左江秋想起来。

她们这里正谈着呢,皇后就派人来请黛玉。

第213章 操持宫务黛玉理事

皇后叫黛玉去,是将除夕宫宴的事儿全权交给她。

“如今本宫上了年纪,越发精神不济了,到了年底事儿太多了,又是宫宴又是茶宴,还要忙着年后理郡王府上纳侧妃的事儿,虽然是个侧妃,但她却是高丽的公主,高丽那边已经派了使臣递交了折子,到时候高丽的王子会亲自送嫁,所以得接待起来。”皇后将接下来的几桩大事,一一说给黛玉听。

“如今玉儿是太子妃,这些事儿你来操持,也是名正言顺的。本宫看你这两年的茶宴就办的很不错,所以就把除夕宫宴的事儿全都交给你。”皇后将李忠派给黛玉,“有什么不懂的,只管来问就是。”

黛玉连忙应了,她想着自己还不是太子妃的时候就操办过端午宫宴,这两年又帮忙打点茶宴,此番除夕宫宴虽然比端午宫宴还要隆重许多,但时间充裕,又有母后指点,应该也不会有大问题的。

然而令黛玉意外的,是皇后接下来的话。

“玉儿也知道,每一年宫廷之中都会挑选出一批新的宫女入宫侍奉,虽然年满二十五岁可以根据她们的意愿放出宫去,但出去的比进宫的少多了,如此一来,人员冗余等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本宫跟陛下提了一下此事,陛下的意思呢,就趁着这两年宫中发生了不少喜庆之事这一契机,将一部分宫女放出宫去,让她们回归自由之身,同时也能够对宫廷中的各个部门进行一番精简优化,使得宫廷管理更为高效有序。”

这意思,就是要裁人?

上一篇:穿成蛇队怎么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