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一宇
黛玉已经从顾嬷嬷和许嬷嬷处得知了这位桑公公的性子,所以当桑公公和徐嬷嬷唱戏似的你一言我一句的夸赞太子妃的容貌气度的时候,黛玉脸色都没有丝毫变化。
桑公公见太子妃没有动静,不免抬头看了一眼,然后赶紧低下头:这位年纪轻轻、面容娇嫩的太子妃,那张白皙如玉的面庞之上竟然没有丝毫多余的神色波动,就如同平静无波的湖面一般。她那一对眼眸清澈如水,宛如秋日清晨凝结在草叶上的露珠,晶莹剔透而又灵动逼人。
可是当他的目光接触到太子妃的目光时候,仿佛有一道冷冽的光芒直直穿透了他的心窝,让他顿时升起来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感。
桑公公早就发现,世人都爱听好话,比如吴贵妃徐淑妃等,都常陷在恭维里,陷在簇拥奉承的排场里。
但这些,对太子妃似乎不适用。
等着桑公公听到太子妃问,猫狗房人手够不够的时候,他赶紧笑呵呵道:“太子妃不问,奴才也该主动向太子妃禀报的。”
“太子妃您也知道的,为防气味不好熏着贵人们,奴才们养着的猫狗并不搁在屋子里,而是在硕大的铁丝笼子中跳跃行走,甚至还有假山树木可以攀爬,如此一来,倒是很要费些人力。”
“所以就现在这么点儿人手,实在是有些费力。”
黛玉听完点了点头:“前两日,小郡主说想挑一只狮子狗,你准备一下,过两日本宫带着小郡主来挑。”
黛玉口中的小郡主,是高馨,前几日她进宫的时候,说起狮子狗,想养一条。长公主原本不答应,但禁不住孙女儿多次纠缠撒娇,最终点了头。
桑公公松了一口气:还以为太子妃多厉害,现在看来只怕也就那样。
于是桑公公带着徐嬷嬷高高兴兴的回了猫狗房,说起来,桑公公一直觉得,猫狗房真的不是什么好地方,但没法子,别的地儿也没他的位置,宫里面不仅仅要讲先来后到,还要讲关系。
虽然小郡主说的是只要一只狗,但贵人们嘛,又不需要自己养狗,养几只都是可以的。如此一来,他们猫狗房还能多得到一些赏赐。
桑公公这里还在期待赏赐,特意准备了好几只活泼可爱的狮子狗,哪知道太子妃带着小郡主来的那日,还没挑狗狗呢,就碰上一个大太监一脚踢翻了一个小太监。
黛玉和高馨都被吓了一跳,黛玉赶紧捂住高馨的眼睛,因为她已经看见那小太监额头磕在山石上,都已经磕出血来。
不等黛玉开口,桑公公就赶紧要去处理,然而赵秉信比他动作还快,已经带着两个小太监几步跑过去将两人都拎到跟前。
桑公公心道不好,当即上前骂道:“太子妃和郡主跟前,也敢咋咋呼呼的动手?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吗?都拉下去......”
“住嘴!太子妃和郡主面前,岂容你开口处置?”赵秉信一句话,成功让桑公公闭了嘴。
桑公公平日里没怎么和赵秉信打过交道,却知道这一位如今是太子身边的得用之人,见太子妃竟然带了赵秉信来,桑公公心道不好。
赶紧陪笑,桑公公忙就要说话。
太子妃却已经淡淡道:“将二人带下去,馨儿先去挑狗狗。”
赵秉信应了,让小太监们将人带了下去,桑公公没法,只得亲自陪着太子妃等进去。
桑公公给徐嬷嬷使眼色,却不想,赵秉信竟然直接带了人,站在大门之外,意思非常明显:不会让猫狗房任何人出去了。
第216章 不讲情面天子赞赏
桑公公急得不得了,那位被踹了一脚的小太监,来了猫狗房还不到两个月,但挨过的揍那可是多得不得了。
但此时此刻,桑公公却没什么法子。高馨这位小郡主,桑公公是知道的,那可是长公主最疼爱的孙女儿,就是陛下也是经常赏赐小郡主的。
看着小郡主挑了一只雪白的、只有八个月大的狮子狗,桑公公赶着想要跪下给太子妃请罪说上两句话,却不想太子妃压根儿不给他机会。
“你们可别乱走,刚才的事儿,本宫问清楚了,自然会放了他们回来。”黛玉自然不会是无的放矢,她不仅仅从许嬷嬷顾嬷嬷处得知很多消息,身边的春纤还是个很会察言观色与人交往的丫头,早就从各处听到了一些消息。
“嫂子有事儿,那我带着黑豆去找容妃娘娘。”高馨是个聪明的姑娘,知道黛玉有事儿要做,就开口笑着说,“今儿是小表叔书院休假的日子。”
黛玉派了春雨带着人,送高馨去容妃娘娘处。容妃娘娘自然会叫了六皇子来陪小郡主玩。
黛玉回到德麟宫,许嬷嬷就上来禀告,出手打人的太监和被打的小太监,分别关在两个屋子里:“奴婢们已经给那小的,擦干了血迹。”
黛玉点了点头,先去见那挨了一脚的小太监。
黛玉进去,小太监就赶紧磕头。
“你叫什么?”黛玉见他瘦的像只猴子,一张脸上几乎只剩下了一双大眼睛,但模样倒还是挺端正的。看起来年纪应该不大。
“回太子妃的话,奴才叫细犬。”小太监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恐惧。
细犬?那是一种狗狗的名称吧?黛玉虽然不养狗,但也知道,有一种跑得很快的狗狗,就叫细犬。
“今年多大?”黛玉又问。
“奴才今年十三。”细犬从未见过太子妃,这是头一次,还是方才送了帕子给他的嬷嬷告诉他的,让他等会儿太子妃问什么,他就要老老实实回答。
“他们经常打你吗?像你一样在猫狗房做事儿的,猫狗房有多少?”黛玉知道,一般猫狗房的小太监,许多都是辛者库出来的罪奴。
“回娘娘,像奴才一样做事的,猫狗房有十个人,上头有三个大公公带着。桑管事的脾气差,时不时就要骂人,打人。”细犬想,他不知道太子妃要干什么,但总之情况也不会更差了,索性就什么都说,“陈公公和秦公公也爱打人,动不动就像驯狗一样的教训奴才们。”
说着,他捞起自己的袖子,上头全都是鞭子抽打后的留下的痕迹。
黛玉身边的雪雁见了,都不禁啊了一声。心想,难怪春雨听来的消息,说猫狗房的几个大太监都性子古怪,时常打骂下头的小太监。
“而且,也不给奴才们吃饱,奴才今日是实在饿得不得了,偷吃了给狗狗的干肉条。”细犬如实汇报了自己今日挨踹的原因。
难怪他这么瘦,黛玉内心感慨,脑子里已经有了想法。
都不必再去问那些大太监了,黛玉只问细犬,要是朕审理起来,敢不敢出来作证。
细犬当即连连磕头,他如今过着人不如狗的日子,每天吃不饱还要被打,跟在辛者库的时候没差别,既然太子妃娘娘愿意管,那简直是天大的好事儿。
“奴才不怕,继续待在猫狗房,只怕都要被打死。”细犬信誓旦旦。
黛玉立马吩咐雪雁去传话给赵秉信,继续围住猫狗房,不能走出一人,而自己带着细犬前往皇后宫中。
皇后听完后,立即传召了猫狗房另外几名小太监,见他们身上全都有被殴打的痕迹,顿时就吩咐:“如今人证物证都在,那就按照宫规办。”
按照宫规办,那就等于桑公公要被夺职,杖刑五十再扔进慎刑司去干苦役,而其余几个大太监,同样也要被杖刑四十,也同样要去被扔进慎刑司去干苦役。
“只有徐嬷嬷,她虽然不曾殴打他人,但也是知情不报,直接送去浣衣局。”皇后冷冷吩咐。
黛玉当即向皇后进言:“母后,臣媳想着,刑法不严不足以慑服恶奴。既是这般,此次杖刑,便令内务府众人皆来观刑。不知道母后意下如何?”
皇后眼底流露出欣喜来:太子妃看着柔柔弱弱的,心志却很坚定,如今有这般想法,可见不只是用心,还足够有大局观。
“玉儿这个主意不错,不过本宫还是要请示一下陛下的。”虽然是后宫之人的管理,若是只像往日那般直接杖刑,因为宫规摆在那儿,倒不需要向天子请示,可要让众人去观刑,那就不同了。
当皇后向天子讲起黛玉的雷厉风行并且还提出让众人去观刑的时候天子当即就欣慰的赞叹起来:“看来太子妃比朕想的,还要有胆子。朕想起最初见她,仿佛风都能吹走的姑娘,那时候老三要选她当妻子,朕可是有几分担心的。”
皇后想起最初自己挑中黛玉,也有她的目的,如今看来,自己的眼光不错。
“这事儿既然是太子妃提出的,那就让她来执行,总不能行刑的时候所有人都去观刑,搞得事情没人做嘛。”天子笑呵呵的,此番对太子妃的考验,显然是收获不小。
“这点小事,自然难不倒她的,这孩子能写会算,臣妾瞧着,陛下给太子选了一个贤内助。”皇后笑道。
果然,在皇后告诉黛玉,行刑和观刑的安排都由黛玉来做后,黛玉将杖刑划分成了三个不同的时间段来执行,如此一来,就让众人分成三波,依次前来观看这场惊心动魄的刑罚。
这样的时间规划可谓是精妙绝伦,既能确保这些内务府的人员不会因为围观杖刑而耽误自身原本的工作职责和事务处理,同时还能够让他们亲眼目睹到这令人胆寒的严刑酷法,从而对违反规矩者起到足够强大的震慑作用。
经过此事,六宫上下对太子妃都不敢再有半分小觑之心。
而且,内务府并后宫上下风气顿时一正。不少管事的太监嬷嬷,连带下头做事的小太监和宫女们,全都谨遵本分,老实起来。
如此一来,无论是年下的宫宴还是年后的人员精简,黛玉可谓是得心应手。
过了一个好年。
但并不是人人都能过一个好年。
第217章 宝钗受气莺儿怀孕
自打王夫人从莺儿处得知,金玉良缘的金,竟然是个谎言之后,对宝钗更是处处挑剔。
当着丫头婆子的面,王夫人甚至将宝钗给贾环谋了个官职的事儿,拿出来说:“他那德行,你又不是头一天认识他,竟然还给他谋个官职,自己正经的丈夫不帮,倒是去帮着别人。”
宝钗很想反驳,你儿子不乐意去做官,我能有什么办法,何况,贾环不是别人,也是宝玉他兄弟。
但这些话,宝钗却不能说,一来她深知王夫人憎恶赵姨娘母子,二来,贾环后来拿了自己的银子接过没做事儿,也让宝钗很是气闷。
“瞧瞧,他能做什么,不还是丢了官,真是丢人现眼的。”王夫人还故意说一句。
一想到这事儿,宝钗本就气的肝疼,母亲就是因为这事儿才中风的,现在人也不认得,宝钗还得时不时去瞧瞧。
金玉良缘的金是假的,但宝钗娘胎带来的热症却是真的,一气之下宝钗大病一场。
宝钗一病,王夫人当即就表现出一副慈祥样子来:“既然病的这么凶,那该好好歇着,这几日就不要管事儿,什么事情,都有我呢。”
这是要收回权柄的意思,宝钗忙挣扎着起来:“儿媳没什么大碍,不过发热一阵,吃了冷香丸也就好多了。”
哪知道王夫人冷冷一笑:“这冷香丸,难道还真是灵丹妙药?说来也奇的很,那时候恰好是你落选吧?才传出来什么你有个金璎珞,还有这冷香丸,也是,说的神奇的不得了。”
宝钗当即面色一凛,她立刻想到了莺儿,绝对是莺儿,家里带过来的丫头,文杏绝不敢说这些的。
自己还真是千算万算,没有算到,自己最信任的丫头,竟然才是那个最会背叛自己的。
可这时候,不是心寒的时候,宝钗得想一想,怎么才能说清楚。
“母亲,这事儿只怕是个误会吧......”宝钗小心翼翼的开口,哪知道还没有说什么,就被王夫人给打断了。
“误会?我只恨我没有早点儿看清楚你们的真面目!我的好妹妹,还有你这个所谓的好外甥女,我是万万没想到你们竟然会联合起来欺骗我这个嫡亲的姨妈!”说到此处,王夫人的脸上瞬间浮现出一抹冰冷至极的冷笑。
她那死气沉沉的眼眸此刻变得异常锐利,仿佛能够穿透人的灵魂一般。而那微微上扬的嘴角所挂着的笑容,则更是让人不寒而栗,只觉得毛骨悚然、寒气逼人。
宝钗发现自己很久没仔细打量过自己婆婆了,看来是在佛堂关的太久了,整个人看起来比她本身的年龄还要苍老,一张脸显得很浮肿,整个人散发着一股子腐烂气息。
细细想来,当初那一切,还不是都因为,姨妈在自己母亲面前,处处说林妹妹的不是,还说,怕老太太要把林姑娘配给宝玉,那么个小性子的,身体又不好,怎么能行之类的。
不然,自己和母亲,也不会想到那些手段呀。到如今,姨妈看人家林妹妹过的好了,自己这边处处不如意,又后悔起来。
于是,宝钗忽然间想通了:现在不管家,可不代表永远不能管家,既然婆婆要自己来,那就让她自己来。
于是宝钗换了一副口吻:“既然母亲爱惜,那儿媳妇就偷懒,家里的事儿,就只能劳烦母亲了。”
宝钗突然而来的态度转变,倒是让王夫人愣住了,她不禁怀疑,难不成宝钗又在使什么坏?
不过,她可不管,横竖自己是宝钗的婆婆,孝顺就是宝钗的紧箍咒。就像这么多年,自己那么恨贾母,却也不能怎么样一样。
于是王夫人就面子情的叮嘱了几句,让宝钗好好养病,自己带着莺儿忙碌起过年的诸多事情来。
如今早就是不和贾珍那边一起过年的,这边就这么些人,王夫人的想法是一切从简,能省就省。
于是贾府这个年,过的可谓是相当冷清。
贾母虽然已经精神不济,但看着到了如今还是不能齐心的一家子,心中很是感叹:这个家,只怕早晚都要败了。元春在宫里不行,太子妃呢,又早就和家里离了心了。清嘉郡主倒是个好的,可惜嫁的那么远,有心也无力。
再看看家里的男子,一个都指望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