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女配才是真绝色
安陵容:“臣女安陵容多谢皇上、太后、皇后娘娘恩典。”
安陵容跪下叩谢皇恩,坐在皇帝下首的皇后全程一句话都没有说,在她看来,安陵容家世低微,长得也不算绝色,根本不值得她费心。
拿着香囊的安陵容慢慢走到了宫门口,她看了一眼宫门,随后便头也不回的上了马车离开,从今以后,她便不再是县丞家的可怜嫡女,而是天子的宫嫔了。
路上,萧姨娘知道她入选了,高兴的直掉眼泪,她握着安陵容的手激动的说道:“容儿,你终于是熬出头了,那个女人再也不能插手你的婚事了。”
安陵容:“姨娘莫哭,这是喜事,合该高兴才是。”
萧姨娘:“对,是该高兴。我只是想到了临行前 夫人的嘱托,她还惦记着让我把你安全带回去呢,可是如今你被选为宫妃,以后夫人想再见你一面就难了。呜呜…我可怜的夫人…”
安陵容轻轻拍着萧姨娘的后背,安抚道:“姨娘不要难过,等日后陵容在宫里站稳了脚跟,就把母亲跟姨娘接到京城来,那时自然会有再见之日的。”
萧姨娘知道安陵容这话不过是在安慰自己的,她虽然没读过书,见识有限,但也知道宫里的妃嫔何其之多,像容儿这般没有家室倚仗的,哪有那么容易熬出头啊。
萧姨娘:“容儿,夫人说过,不需要你为了她多费心,如果你有幸被选中,就好好伺候陛下,照顾自己就行,不用管我们。”
作者说:" 带括号的对话,表示对方的心里话。"
#作者
作者说:" 感谢小可爱点亮会员~"
#作者
作者说:" 感谢小可爱的金币~
第687章 甄嬛传(17)
这边安陵容与萧姨娘抱头痛哭,当然主要是萧姨娘自己在哭,安陵容安慰着。而另一头宫里的选秀仍然在继续。
雍正用名字有趣这一理由留下了夏冬春,可是在碰到方淳意时,他犹豫了,主要是这姑娘年纪太小了,虚岁才将将十四岁,完全就是小孩子,根本不懂什么叫嫁人,而且还一门心思的惦记着宫里的御膳。
经过后世的雍正是知道的,年纪太小根本不适合孕育子嗣,也就是说自己起码要白养她几年才能宠幸,显然这不符合雍正勤俭节约的品德,于是他老人家大手一挥让其归家,允她下次选秀再来参加。
一上午过去了,雍正只选了四个人,这让太后越来越不满,念叨他要为皇嗣考虑,雍正没法,只能装出用心甄选的模样。
很快殿前又换了一排秀女,让雍正惊喜的是,这次竟有两个符合“条件”的,而且长的都很不错,其中那个素衣的秀女还颇为面熟,好似在哪见过一般。
唱礼太监:“济州协领沈自山之女,沈眉庄,年十七。”
沈眉庄:“臣女沈眉庄见过皇上、太后、皇后娘娘,愿皇上万岁万福,太后祥康金安,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太后听她不急不缓的语速,心下是很满意,便多问了一句道:“模样倒是端庄,可曾读过什么书?”
沈眉庄:“臣女愚钝,看过《女则》与《女训》略识得几个字。”
(沈眉庄:想我满腹诗书,自诩才气过人,如今竟为了讨好太后,装作大字不识几个,实在可惜可叹。)
原本雍正见她模样秀美,对她有了那么几分兴致,可是一“听”到她这般表里不一的言论后,心里瞬间就不喜起来。本以为是个清傲的美人,没想到也是个俗物。
不过沈眉庄倒是真的摸对了太后的心思,她这番违心言论果真对了太后的胃口,这不,太后听完对她更加满意了。
太后:“这两本书都是讲究女德的,不错。”
皇后见沈眉庄模样的出挑,太后对其也多有赞赏,心里对她很是不喜,不过面上却还维持着端庄的微笑,她看了一眼雍正,随后对着沈眉庄着问道:“可读过四书吗?”
沈眉庄:“臣女不曾读过。”
雍正闻言连脸上表情都快端不住了,自己真要选这么个假清高的女人进宫吗?
一旁的皇后见雍正神色有异,以为他不喜不爱读书之人,心里一阵窃喜。可就当她以为沈眉庄会落选之时,太后却开口了。
太后:“女儿家多以针线女红为主,你能识字就很好了。”
沈眉庄:“多谢太后、皇上赞赏。”
雍正心里气闷,忍不住扶额,朕什么时候夸你了,谢朕做什么!
太后见状生怕雍正说不想留下沈眉庄,赶紧对着唱礼太监说道:“记下名字留用吧。”
唱礼太监:“沈眉庄,赐香囊,留牌子。”
又成功为雍正留下一个妃子,太后心里悄悄松了口气,真是怪了,皇帝选妃,他自己不积极,竟要她这个老婆子来操心。
第688章 甄嬛传(18)
沈眉庄欢喜的接下了香囊,低眉顺眼的退到了一边。一旁的唱礼太监继续道:“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女,甄嬛,年十七。”
可秀女甄嬛就像没听到唱礼太监说话似的,只一个劲儿的冲着沈眉庄傻笑,这副蠢样子让雍正本就不美妙的心情更是雪上加霜。
唱礼太监从业多年第一次见到这样大胆的秀女,有些傻眼,不过心理素质过硬的他很快就调整了心态,又喊了一遍道:“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女,甄嬛,年十七。”
沈眉庄轻轻碰了一下甄嬛的手臂,甄嬛这才反应过来,赶紧跪下请安道:“臣女甄嬛参见皇上、太后、皇后娘娘。愿皇上、太后、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这个殿选时还敢溜号的秀女着实让雍正大开眼界,“听”着她心里祈祷不要入选,并还一心想着嫁给世上最好的男儿,雍正只觉得心里一阵腻歪,不想入宫你打扮的这么别树一帜?
还有,朕不就是这世上最好的男儿吗?果然不愧是沈眉庄的旧相识,两人一样臭味相投,不知所谓。
这个读心术真是太恼人了!此时雍正完全没了今早刚得到这个能力时的欣喜,有了这个特殊技能,以后他还怎么直视后宫那些妃嫔,没得把自己气死。
越想气越不顺的雍正简直都想甩袖离开了,但触及到太后那不赞同的目光后,他只能继续耐着性子问道:“嬛?哪个嬛字?”
甄嬛:“嬛嬛huanhuan一袅楚宫腰,正是臣女闺名。”
雍正:“是蔡伸的词,嬛字用作名字确实读huan,不过这个字在蔡伸的诗句里却是读xuan。诗书读的不通,下次就别来献丑了。”
雍正说完后还嫌不够似的,又接着怼道:“甄远道教女无方,不堪大用。”
甄嬛当众被雍正下了脸面,被嘲讽没文化,本已羞愧难当。可在听到雍正说他爹不堪大用时,她吓得脸色惨白,整个人摇摇欲坠。
甄嬛自知不能因为自己连累了爹爹的名声,一时间她也顾不得羞窘了,立马匍匐在地请罪道:“是臣女读书不精,偏还愿意卖弄,不关爹爹的事,请皇上明察。”
说完响头一声一声的磕在地上,殿中的一众秀女也都被吓得跪了下来,一个胆小的秀女都被吓哭了。
见殿中气氛属实尴尬,太后无奈只能出言打岔,她假意对着雍正嗔怪道:“都多大年纪了,也不见庄重,竟还吓唬小丫头玩。”
太后:“好了,别磕了,皇帝逗你玩呢,你们也都起来吧。”
秀女们:“是。”
随后太后又对着甄嬛说道:“抬起头来,让哀家看看,磕坏了没有?”
“是。”甄嬛闻言颤颤巍巍的抬起头,整个人低眉顺眼的,身子也僵硬的不要不要的。
可她这一抬头,却着实惊着了太后跟皇后,皇后抓着椅子的手也骤然握紧,只因甄嬛这张脸实在像极了已故的纯元皇后!
太后不想让她入选,就在她想找个借口撂了甄嬛的牌子时,雍正丢下一句“就她吧。”人早就甩袖离开了。
第689章 甄嬛传(19)
皇上走时说了留下甄嬛,那么她入宫之事便是无可置喙的了,皇后虽然心里不愿,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咬牙认了此事。
不过皇后心里也有疑虑,今日皇上明明见着了甄氏的脸,为何还会发怒?“莫非皇上是忘了她那个短命的姐姐了?”想到这里皇后自嘲一笑,怎么可能,定是那个甄氏没福气,真是白长了一脸讨巧的脸。
这一边皇后等人都离开了,选秀也宣告结束。被选中的甄嬛哆哆嗦嗦的被沈眉庄搀扶着走出了宫门,一上马车人就瘫软成一团,站起不来了。
回到甄家后又是一阵兵荒马乱,后半夜甄嬛还发起了高热,甄家也不敢请大夫,最后还是浣碧偷偷去找了温实初过来,给开了一剂退烧药,甄嬛这才转危为安。
……第二日……
传旨太监:“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松阳县县丞安比槐之女安陵容,着封为正六品常在,于九月十五日进内。钦此。”
常在?这位份倒是让安陵容有些意外,她以为自己还会像剧中那样被封为最末等的答应呢。以她的家世,常在这个起点不低了。
安陵容:“谢皇上隆恩!”
萧姨娘等:“谢皇上隆恩!”
太监:“诸位请起!安小主,这位是宫中教导礼仪的芳华姑姑。”
一听来教导她的姑姑是芳字辈的,安陵容心下一安,想来宫里对她还算是满意的。
安陵容对着芳华微微欠身道:“姑姑安好!”
见安陵容态度客气,那芳华姑姑也不托大,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跪下见礼道:“奴婢芳华见过安常在。”
安陵容走上前轻轻将她扶起,道:“姑姑身份贵重,教导礼仪期间不必行此大礼。往后日子陵容就麻烦姑姑了。”
芳华姑姑:“小主客气!”
说完芳华姑姑就规矩的站到了安陵容的身侧,萧姨娘也适时将事先准备好的荷包塞到了传旨太监的手里。
萧姨娘:“这般热的天,辛苦公公跑一趟了,这些银票公公留着喝茶吧。”
传旨太监捏了捏荷包,发现里面是厚厚一叠银票,心里一阵满意,满脸堆笑道:“这位夫人好生客气,那咱家就却之不恭了。”
因着安陵容给的银票不少,那太监也算有些良心,就多说了几句。言语中透露出夏家、沈家跟甄家的秀女也入选了,而且她们的位份与她一样,都是常在。这让安陵容吃惊不已,说好的沈贵人、菀常在呢?菀菀类卿就没了,纯元脸失效了?这读心术威力这么大的吗?
直觉这里面有古怪的安陵容,心中暗暗记下,待无人时,才吩咐知秋日后多留意一下京里的动向,没想到竟让她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之后的日子里安陵容便开始跟着芳华姑姑学习规矩,这位姑姑浸淫宫中多年,深谙宫中求生之道,她教导的细心却并不十分严厉,安陵容上午听她讲解宫中规矩,下午练习走路、请安、吃饭等礼节。
#作者
作者说:" 感谢小可爱点亮会员~
第690章 甄嬛传(20)
以上这些她是早就会的,所以学起来并不吃力,可是芳华姑姑不知其中缘由,只当是她天资聪颖,才一学就会,所以之后教导的越发用心起来。
这期间每当芳华姑姑教导安陵容之时,半夏跟知秋也会跟在一旁学习,半个多月下来,二人竟也学的有模有样,行事也越发稳妥。
见此安陵容方才下定下决心带她二人进宫,两张忠心符种下,也不怕她们会背叛自己。
眼看进宫之期将近,芳华姑姑任务完成后,便回宫复命了,安陵容之前让知秋留意京中动向一事也有了眉目。
安陵容:“什么?你说皇上把十四爷召回京了?你确定没有搞错?”
知秋:“回小主,此事千真万确。奴婢前儿个遇见了在原来主家交好的一个小姐妹,她现在在一大官家干活,她的同乡在内务府任职,奴婢是听她说的。”
知秋:“还有,奴婢那个姐妹说,十四爷回来后就抄了内务府好些个大官的家,说他们贪污受贿,如今京里闹得沸沸扬扬,有些大官全家都下狱了,如今京中的大牢怕是都要装不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