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女配才是真绝色
朱高燧:这下栓Q了,造个反,还没开始呢,就要人尽皆知了。
胡善祥:“叮,请选手朱瞻基答题!”
朱棣:“好太孙,选丁。”
朱瞻基:“啊?哦!”
朱瞻基:“仙人,我选丁。”
“叮,回答正确!”
“选手朱瞻基答对一题,奖励《母豚的产后护理》一本。”
朱瞻基:“母豚?产后护理?什么鬼?”
胡善祥:“科学养豚,让大明百姓都能吃上肉。
“行、行吧!”朱瞻基嘴角抽搐道,这个奖励虽然…那啥了点,但民生也是很重要的嘛。
[朱高煦:“老三,这天下,老爷子抢得,咱们也抢得!三更时你去炸火药库,我带兵包围皇宫,等我做了皇上,我与你共享天下。”然后朱高燧就被忽悠瘸了,屁颠屁颠的走了。]
第1586章 大明风华(45)
“爹,这里面可能有误会…”朱高燧弱弱的说道。
朱棣:“误会?呵,你们两个蠢货,朕早就知道了!你们真是朕的好儿子啊!逼宫?要不要我现在就死,给你们哥俩腾地方啊!”
以前他造侄子的反,现在他儿子造他的反,一家子骨肉自相残杀,不孝不悌,那他夺这个皇位到底还有什么意义?
还有,自己在位时,老二和老三就敢造反,要是自己不在了,他们两个还不得翻到天上去?
他们哥俩能斗得过老大吗?扯淡,真是一点自知之明都没有,要知道老大监国多年,满朝官员都是他一手提拔的,他们手里有什么?
兵权?军饷和粮食都在老大手里,而且老大还能调动地方军和备倭兵,他们根本就翻不起浪花来好嘛。
更别提老大现在还掌握了南瓜这等活万民的神物,以后世人只会认太子,不会认汉王的。
再有,老大素来仁善,哪怕为了名声,他也容得下造反的弟弟,可瞻基那孩子性子刚硬,眼里不揉沙子,他是不可能容得下造反的叔叔的。
唉,看来对于老二和老三的未来,他得重新考量一下了,虽然儿子不争气,但他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走向死路啊。
此时朱高煦跟朱高燧这两个“蠢蛋”还不知道,在他们老爹眼里,他们已经“死了”,此刻二人正齐刷刷的跪在椅子上,希望老爹看在他们如此乖觉的份上,能消消气,从轻处罚他们。
[插一句题外话,这里我就好奇了,赵王爷心里究竟咋想滴呢?造反了,他是王爷,不造反他还是王爷,所以,他跟朱高煦同流合污,图什么呢?图个乐?难道他忘了他爹当初是怎么忽悠宁王的了?]
朱棣:“……”咦,这都什么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了,仙人还提它干啥?再说了,燕王做的事,跟我永乐帝有啥关系!
朱高燧:“……”所以二哥也是在忽悠我吗?
朱高煦:“……”仙人绝对是在针对我!还有,老三,别听她的,哥哥怎么会骗你呢?咱们可是亲兄弟啊!
胡善祥:“第三题,永乐帝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名分,都做了哪些事?此题为多选题。”
“甲:大肆屠杀建文朝臣子,清除所有反对的声音,乙:编修《永乐大典》,炫耀自己的文治,想以此堵住天下文人的议论,丙:五征漠北,企图用自己的功绩掩盖篡位污迹,丁:派郑和七下西洋,宣扬国威,打造天下共主的形象,以此证明自己才是最合适的皇位继承人。”
“……”×6
朱高炽三兄弟:咦~原来你是这样的爹!
朱瞻基:咦~原来你是这样的爷爷!
智空:咦~原来你是这样的四叔!
姚广孝:咦~原来你是这样的皇上!
胡善祥:“叮,请选手朱高炽答题。”
这可是送分题,要是答错了,那就有点过分了。
“爹?”朱高炽欲言又止的看了朱棣一眼。
“你看朕做什么?该怎么答就怎么答!”朱棣羞恼道。
真是个傻儿子,脸面有什么要紧的,当然是奖励最重要了!
朱高炽:“咳,是,爹!”
第1587章 大明风华(46)
朱高炽:“仙人,我选甲、乙、丙、丁!”
胡善祥:“叮,回答正确!”
“选手朱高炽答对一题,奖励木柄手.雷制作方法。”
“咻!”一本小册子出现在了朱高炽桌子上。
朱高炽只看了一页就吓得将小册子合上了,恭敬的递给了他爹,低声道:“爹,这东西还是您自己看吧,儿臣有点害怕!”
朱棣:“出息!”
接过册子,朱棣随意翻了一下,结果整个人就僵住了,随后他不动声色的将册子塞进了怀里,没再说话。
“哎呀,仙人爱怎么编排朕就怎么编排吧,真是说的越狠,奖励越香啊!”朱棣美滋滋的想着。
[“封狼居胥,勒石燕然”是军人的最高荣誉,而朱棣,一个皇帝,却做到了。下面我们介绍的是唯一一个封狼居胥的皇帝,永乐大帝,朱棣的一生。]
朱棣:“封狼居胥?永乐大帝?老大,你看到了吗?爹做到了!哈哈哈!”
“恭喜爹!”朱高炽激动道,那可是大帝唉,究竟得做下何等功绩,才能被仙人称为大帝啊!
还有“封狼居胥”,古往今来,可就只有冠军侯做到了,看来老爷子天天嚷着要打仗,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的。
不过…咳,老爷子素来任性,自己作为太子,还是不能太“惯着”他,该劝的的时候,还是要劝的。
“恭喜皇上!”姚广孝、朱高煦等人也齐声恭贺道,脸上都一副余有荣焉的样子。
只有智空神色复杂的看了朱棣一眼,四叔竟如此厉害吗?
[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11岁被册封为燕王,21岁就藩北平,在秦王、晋王相继死后,朱棣已经成了众藩王之长。]
[建文帝登基后一直很忌惮各地藩王,在齐泰、黄子澄等人的提议下,他开始削藩,不到一年时间,周王、岷王、湘王齐王、代王先后被废,其中湘王朱柏无法自证清白,自焚而死!]
[朱棣自知,马上就要轮到他了,以他在大明的威望,建文帝是不可能容得下他的,为了活命,他只有造反这一条路可选。可造反不是那么容易的,为了拖延时间,积攒力量,朱棣不惜装疯卖傻,企图让建文帝放松警惕。]
[堂堂燕王殿下,竟然蓬头垢面的在大街上乱跑,抢路人的食物,睡猪圈,就算食物粘上了猪粪,他也面不改色的吃下去。就这样,他一边装疯,一边暗中打造兵器,以谋日后。]
看到这里,朱高炽等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说话了,只有朱瞻基泪眼汪汪、心疼的看着朱棣,那些日子,爷爷真是过的太不容易了。
“我当年竟把四叔逼迫至此吗?那是四叔啊!是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燕王殿下啊!”
智空脸上惨白一片,默默垂泪,心中愧疚难当,皇爷爷,允炆错了!允炆对不起您,对不起四叔啊!
“咳……”朱棣不自在的清了清嗓子,略显尴尬的低下了头,暗道,仙人啊,咱们还是说说封狼居胥的事吧,猪粪什么的,其实也不是很重要。
第1588章 大明风华(47)
[建文四年,朱棣终于率军攻入南京,以主人的身份走进了皇宫,可让朱棣难受的是,建文帝没找到,生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一战,史称“靖难之役”。]
“可不是难受嘛。”朱棣撇了一眼旁边的大侄子,腹诽道。
要不是他们老朱家有了奇遇,遇见了仙人,他怕是这辈子都不能再见大侄子一面了。
[朱棣作为史上唯一一个以藩王身份谋反成功的皇帝,自然是得不到儒家的承认的,为了维护统治,朱棣下旨诛杀了一部分建文朝臣,黄子澄、齐泰等被诛杀灭族,其中方孝孺更是被诛十族,亲友门生共计八百七十三人遇难。]
朱高煦:“……”
老爷子是唯一一个造反成功的藩王?那我岂不是这辈子都没有继位的机会了?
朱高燧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他挪了挪屁股,下意识的离自家二哥远了一点,算了,造什么反呢,给老大和小崽子打工,也挺好的,反正他无论如何都是王爷!呜呜呜,好扎心!
[朱棣拜谒孝陵,祭告天地后,在奉天殿即位,随后他宣布革除建文年号,改当年为洪武三十五年,次年为永乐元年,从此开始了他二十二年的统治。嗯,咱就说,如果朱元璋知道自己莫名其妙多活了四年后,会有什么反应呢?]
“……”面对仙人的调侃,朱棣老脸一红,要是让他爹知道了,怕是会打死他。
唉,等等,二十二年?他共在位二十二年?咳,让他算算自己还能活几年,嗬,就只剩十二年了?
朱高炽等人也在心里默默计算着,哎呀,皇上还有十二年呢!
[朱棣登基后,当即就释放了被关押的弟弟们,但削藩还是要削藩滴,对于听话的弟弟,就分个穷乡僻壤之地,好吃好喝养着,至于那些不听话的弟弟,就接着关起来。]
[这里就不得多不提一嘴宁王了,朱棣起兵时曾忽悠宁王,说只要他肯帮忙造反,事成后就与他共享天下,结果朱棣一上位就不认账了。]
[胳膊拧不过大腿,宁王哪怕心里不服,也只能忍气吞声,不过几代后,他的后人还是造反了,只是没成功就是了。]
朱棣:“……”咳,这个弟弟的后人不老实啊!得敲打敲打!
[朱棣被后人称为永乐大帝,在位二十二年,打造了永乐盛世,若是按照综合成绩将历朝君主排个名次,他绝对可以进入“千古一帝”前十名。]
[能被称为大帝,他一生的功绩自然是不同凡响的,他在位期间,曾五征漠北、南征安南,打得周边国家抬不起头,不敢直视大明。]
[他曾派郑和七下西洋,宣扬国威,达成了万邦来朝的伟大成就。]
[他曾修撰《永乐大典》,后世称其为古今第一奇书。可惜《永乐大典》后来在战火中遗失了一部分,希望朱棣能将《永乐大典》多备几份,拜托了。]
朱棣:“老大,听到了仙人的话了吗?将《永乐大典》多印一百、咳,一千份,一定要藏好。”
朱高炽:“是,爹!”
第1589章 大明风华(48)
[永乐十九年,朱棣迁都北平,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开始了大明天子守国门的先例。明代,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终明一朝,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为此很多后世人都认为明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
朱棣:“最有骨气,好啊!老大,将上面的话都记下来,写进祖训!”
复读机,工具人朱高炽点头道:“是,爹!”
[站在狼居胥山上,朱棣的身影是那样的伟岸,从古至今,打到这来的帝王,就只有他了!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第五次亲征漠北回返途中,在“榆木川”,一代帝王溘然长逝,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他生于战火,最后死于征途,漫天金霞披在他的身上,那是独属于朱棣的浪漫。]
朱棣:“生于战火,死于征途吗?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