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女配才是真绝色
“皇后娘娘说的是,如懿姐姐平时最是爱美,最讲究体面了,可谁知造化弄人,她竟是以这样不体面的模样离世。”
慧贵妃附和着,还用帕子擦拭了一下干燥的眼角,几下就把眼睛揉红了。
真是抱歉,戏有点儿假,可是没办法,如懿死了,她开心还来不及呢,根本哭不出来。
“抬下去吧。”
乾隆侧过脸痛苦挥手,至于担架上的人,他多一眼都没再看。
“嗻!”
抬着担架的侍卫把如懿脸上的白布盖好,抬脚便走。
这时,二阿哥身边的小太监突然跌跌撞撞地从远处跑了过来,跪地哭嚎道:“皇上,皇后娘娘,不好了,二阿哥中毒身亡了!”
“永琏!”皇后身子一软,便要往后倒去,幸好莲心眼疾手快,稳稳扶住了她。
“狗奴才,谁给你的胆子敢诅咒皇嗣!”乾隆一脚将小太监踹翻,怒骂道。
小太监被踹吐血了,也不敢喊疼,他挣扎爬起来,跪着继续哀嚎道:“奴才不敢,二阿哥真的薨了!”
“永琏!”皇后终于支持不住,白眼一翻昏死过去。
“皇后娘娘!”
“皇后娘娘!”
……
皇后嫡子与冷宫庶人都是砒霜中毒而死的,这件事不可谓不严重,乾隆简直要气疯了,命令慎刑司彻查到底,不可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人员。
那一夜,整个皇宫灯火通明,毓瑚带人四处抓人,一时间慎刑司里人满为患,阿箬和凌云彻也在其中。
毓瑚等人在冷宫如懿的房间里搜出了少量的砒霜粉末,如懿已死,所以刚被灌药救过来的阿箬成了最大的嫌疑人。
可阿箬被打的遍体鳞伤,却始终咬死了她是清白的。
“奴婢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啊,自打进了冷宫,奴婢白天要洗衣烧火,刺绣做活儿,忙的脚不沾地,晚上累的几乎沾枕头就睡。”
“主儿嫌弃奴婢粗鄙,变得越来越不愿意亲近奴婢了,不过主儿倒是与冷宫侍卫凌云彻很是投契,二人时常坐在一块谈天说地,说的什么连理枝,比翼鸟,奴婢也听不懂。”
第2641章 如懿传(58)
阿箬:“前个儿知道老爷过世的消息,主儿哭的很伤心,可奇怪的是,昨个儿主儿就突然跟没事儿人一样,有心思梳洗打扮了,还把奴婢支了出去,请了凌云彻进屋密谈。”
阿箬:“晚上送走凌云彻时,主儿看起来还挺高兴的,谁曾想今个儿主儿就中毒身亡了。”
拿到阿箬的供词,乾隆连一半都没看完就黑了脸,只觉得头顶绿油油一片。
“放肆!”乾隆暴怒不已,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哪家妃嫔做成如懿这般模样?丝毫不知避嫌,整天跟一个侍卫凑到一块儿说说笑笑,念情诗,还特意梳洗打扮,请对方入室密谈。
一下午啊!什么样的大事要谈一下午?莫不是他们之间有什么苟且?
“呵~好啊,真是好得很呐!”
等把阿箬的口供全部看完后,乾隆竟奇迹般的平静了下来,甚至还笑出了声。
可只有真正了解乾隆的人才知道,这时候的乾隆比平时的他危险百倍,因为他是真的生气了。
“严审凌云彻,朕倒要看看,他有什么值得乌拉那拉氏另眼相看的!”乾隆咬牙切齿道。
“是!”李玉顶着一身的冷汗,弯腰退出了养心殿。
果然,御前红人不是那么好当的,知道了这么多皇家辛密,他以后真的能得善终吗?
不行,他必须得抱紧储秀宫娘娘的大腿,储秀宫娘娘是宫里难得的好人,她一定能护住他的吧。
如懿死了,凌云彻的心也跟着死了,慎刑司的人只在他身上用了几道刑罚,他就全招了。
他承认是他从宫外带了砒霜给如懿,因为他看不得如懿继续在冷宫受苦,提议让如懿用苦肉计谋得皇上的怜惜,好尽快脱离冷宫。
只是他没想到中途出了岔子,如懿药下重了,真把自己毒死了。
至于与如懿有染一事,凌云彻拒不承认,自始自终都是他一厢情愿的爱慕着娘娘,娘娘什么都不知道。
被单独关押的凌云彻还不知道二阿哥今日也死于砒霜中毒,还自以为深情的把如懿的谋算安在了自己的头上。
在他看来,如懿就是那高不可攀的皎皎仙子,哪怕是死也要清清白白的,身上绝不能沾染一丝污名。
(凌家九族:听我说谢谢你!)
…第二天…
“娘娘,今个儿您想穿哪件衣裳?”叶心问海兰。
“随意挑件素色的吧。”
海兰说完瞥了一眼梳妆台,越过一排排耀眼夺目的首饰,她随后挑了一朵不起眼的浅色绒花簪在了旗头上。
正在给海兰梳头的香云有些不解:“娘娘,您这打扮的也太素了吧?”
海兰:“叶心,你觉得本宫打扮的素吗!”
叶心闻言嘴皮子利索道:“素,但依奴婢看娘娘这样打扮才正合适呢。”
叶心:“二阿哥早夭,皇上和皇后心里定然悲痛万分,后宫众人虽不用守孝,但娘娘作为二阿哥的庶母,也不好穿的花枝招展的,平白去刺皇上和皇后的眼,惹人厌烦。”
“叶心说的没错,就是这个理儿,对了,永琪那边也一样,把他那些大红大绿的衣裳都先收起来吧,叶心,这事你亲自去办。”海兰淡淡道。
“是,奴婢这就去。”叶心将挑好的衣裳挂在一边,便出门去了侧殿。
第2642章 如懿传(59)
“还是娘娘思虑的周全,是奴婢愚钝了。”
香云有些懊恼,还是叶心姐姐聪明,她多有不如,怪不得娘娘平时更看重叶心姐姐呢。
海兰:“本宫不怕你们愚钝,毕竟这宫里最不缺的就是机灵人,只要你们忠心,本宫是不会亏待你们的。”
“奴婢等人对娘娘自然是忠心耿耿的。”香云表忠心道。
她虽然没有叶心姐姐聪明,但也不是真傻子,自打跟了娘娘,她就没见娘娘主动害过人,娘娘手上清白,她们这些贴身伺候的人才不会被连累,不得善终。
还有两年她就满二十五了,爹娘给她寻了一门亲,只等她到了岁数,便出宫嫁人,娘娘说过到时候会给她添妆呢,这满宫上下啊,再也找不出比娘娘更好的主子了。
……
失了嫡子的乾隆彻底暴怒,命令慎刑司不论用什么时候手段,一定要撬开那些人的嘴。
慎刑司的人得了皇命,也没了顾忌,他们拿着所有人的家人做威胁,最终,二阿哥身边伺候的一个二等宫女翠芝承受不住压力,主动招认了。
原来她竟然是乌拉那拉宜修生前安插在后宫的钉子,之前她一直在寿康宫伺候太嫔,后来太嫔过世了,她就被调到了二阿哥身边伺候。
昨天中午,翠芝在去如厕的路上突然被人撞了一下,她没看清对方的脸,不过对方塞给了她一张纸条,一包药,还有一个长命锁,那是她弟弟的长命锁。
纸条上写着让她偷偷给二阿哥下毒,若是二阿哥不死,就杀了她的全家。
她全家十几口人都在乌拉那拉氏的庄子里干活儿,她最小的弟弟今年才五岁,十几口人的命悬在她的脑袋上,她不得不从。
查到这里,案件已经很清晰了,所有证据都指明了是凌云彻挑唆如懿用苦肉计谋求皇上的怜惜,可如懿却因为阿玛的死疯魔了,竟拉着二阿哥同归于尽。
至于如懿的动机,并不难猜,她一向不服皇后,更恨皇后当年抢了她的正妻之位。
如懿知道皇后最在意二阿哥,为了报复皇后,如懿今日才动了二阿哥身边的钉子,拉着二阿哥一起死。
面对如此完美的证据链,乾隆心里不是没有怀疑,然而此案最关键的人物如懿已死,死人是无法开口为自己辩解的。
当然,就算如懿还活着,以她的性子应该也只会说一句“臣妾百口莫辩!”,毕竟她是女主嘛,性子高洁,是不能亲自下场参与宫斗的。
此时案子再查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乾隆胸口堵着一口气,却也只能无奈宣布[砒霜局]就此结案。
然而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接近完美的毒计会是一个即将临产的孕妇设下的呢。
嘉嫔把锅推到了乌拉那拉家的奴才身上,她美美隐身,既除掉了如懿这个皇帝的心头爱,又杀死二阿哥,成功报复了皇后。
最后,宫女翠芝和凌云彻被判凌迟处死,他们的家人皆被斩首,三族内无论男女老少,都被打了板子,随后流放岭南,其中几个年纪小的和年纪大的,当场就被打死了。
二阿哥身边的其他贴身宫女、太监因为伺候不周,也都被乾隆下令杖毙了。
第2643章 如懿传(60)
与此同时,乾隆还命令先帝留下的粘杆处严查各宫,清扫了一大批他人埋下的钉子,一时间除了海兰外,各宫妃嫔,乃至太后手里的人手都损失惨重。
谋害嫡子是重罪,乾隆虽然对如懿有些情义,但也不能无视她的罪责,最后,如懿的尸身被拉出宫外,以答应的规格草草下葬,连妃陵都没埋进去。
乌拉那拉家所有男丁身上的官职也都被一撸到底,若不是乾隆还顾念着与如懿往日的情分,乌拉那拉家被抄家灭族都是轻的。
因为凌云彻的证词里有提到,他与如懿密谋时阿箬并不在场,而且阿箬也中了毒,这些都间接证明了阿箬没有参与谋害二阿哥一事,所以,阿箬很快就被放出了慎刑司。
阿箬的父亲是官身,还算得用,乾隆大手一挥,直接恩赐了阿箬出宫归家。
当晚,阿箬带着一身伤被抬回了索绰伦府,她很幸运,她的家人并没有嫌弃她不中用,还给她请了大夫治疗。
相比于剧中被如懿施以猫刑,惨死冷宫,阿箬如今能回家做主子,每天还有人伺候着,已经是极好的结局了。
……
自打二哥薨逝,皇后就病了,几乎都起不来床了,整个长春宫药味弥漫。
乾隆怨恨皇后愚蠢无能,连自己的长春宫都管不好,让贼人钻了空子,害死了永琏,故而一直不肯去看她,大清这对最尊贵的夫妻开始了冷战,貌合神离。
嫡子被害,太后趁机训斥皇后无能,又试图以皇后生病,无力掌管后宫事宜为由,插手宫务,不过被乾隆给驳回了。
乾隆:“皇额娘年事已高,朕如何能让皇额娘如此劳累?朕已经想好了,晞月伺候朕已久,自从养了永璜后,脾气也大改了,又有管理后宫的经验,所以朕决定晋她为皇贵妃,代皇后掌管凤印。”
“皇帝孝顺,哀家甚感欣慰。”太后阴阳怪气道,心里简直气个半死。
她只比皇帝大七岁,哪里老了?果然不是亲子就是养不熟,惯会拿话睹她,惹她生气。
还有,高家是她的仇人,高晞月成了皇贵妃,膝下又养着大阿哥,若是她们母子生出了野心,又或是将来有了大造化,她岂不是要呕死?不行,她不允许!
“皇帝,高氏毕竟还年轻,她一个人怕是……”
太后还想再挣扎一下,不过乾隆早有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