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椰风金条
两人顾不上这些,目标明确地挤向那个被围在中心、略显局促的年轻人。
终于,在离VIP通道入口还有几步远的地方,阿莫斯成功突破了最外层的人群,挤到了卡卡一家面前。
内斯塔则趁机故意落后了半步,把自己塞进了几个身材高大的俱乐部工作人员后面,暂时获得了一个相对不那么闪光的位置,长长地、无声地舒了口气,这是刚逃离了战场前线。
“你好,卡卡!欢迎来到米兰!”阿莫斯率先开口,带着热情的笑意,瞬间盖过了周围的嘈杂。
他伸出手,目标明确地伸向还在发懵的卡卡。
卡卡被这突然出现在眼前的面孔惊得又推了下眼镜。
当看清是刚刚夺得欧冠的阿莫斯时,他脸上的茫然瞬间被巨大的惊喜取代,眼睛都亮了起来:“梅尔洛先生!!”
卡卡连忙伸出手握住阿莫斯的:“你好!真没想到……”
“叫我阿莫斯就行!”阿莫斯用力回握,笑容满面,同时不着痕迹地侧身,试图把躲在后方的内斯塔暴露出来,“你喊梅尔洛我都感觉你在喊我爸……对了,桑德罗也来了!”
他边说边用眼神示意卡卡看向工作人员身后。
卡卡顺着阿莫斯的目光望去,果然看到了表情略显僵硬、正努力在工作人员缝隙间对这边微微点头致意的内斯塔。
年轻的巴西人脸上的惊喜更甚,连忙隔着人群向内斯塔挥手:“内斯塔先生!您好!”
内斯塔被迫营业。
他不得不从人墙后稍微探出一点,极其克制地朝卡卡和他的父母扯出一个短暂、礼貌但绝对算不上热情的微笑,幅度极小地点了下头,算是回应。他的眼神飞快地扫过卡卡,随即又迅速垂下,仿佛多看一秒镜头就会扑过来。
他只想快点进VIP通道!!!!
俱乐部的负责人这时也挤了过来,看到阿莫斯和内斯塔,如释重负:“太好了!阿莫斯,桑德罗,正好,车在外面等着,我们从这边走!”他指了指近在咫尺的VIP通道入口。
“没问题!”阿莫斯爽快地应道,然后自然地簇拥着还有些晕乎乎的卡卡以及他的父母,朝着入口走去。
他回头招呼了一声:“桑德罗,跟上!”
内斯塔如蒙大赦,立刻像获得特赦令一样,迅速从工作人员身后闪出,低着头,几乎是贴着阿莫斯和卡卡父母的侧面,大步流星地冲进了VIP通道的入口,仿佛身后有洪水猛兽在追赶。
进入相对安静、没有闪光灯的通道,内斯塔紧绷的肩膀才明显松弛下来,长长地、这次是真正放松地吁了一口气。
卡卡一边跟着走,一边还忍不住回头看内斯塔,脸上带着一丝困惑和好奇——这位传奇后卫似乎……很讨厌被关注?
和他球场上的稳健形象反差好大。
【作者有话说】
忙内三伏天还穿西装呢[垂耳兔头]
小桑快死了[化了]
第210章
大家本来以为,夏窗期这两位新队友里卡福对米兰的帮助会更大。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卡卡这个青涩的、好像还在上学的年轻球员,却给米兰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这个年轻的巴西人并不是典型的巴西童话型球员,他的家庭属于中产,也接受过不错的教育,不然他也不会扛着眼镜踢球——属于那种模范学生。
但是他却有出众的足球天赋。
在训练场上,大家就能够看出来了:无论是体力、传接,亦或是技巧、射门,卡卡都拥有很好的潜力。
不愧是被称为巴西四十年一遇的足球天才。
0304赛季的他远不止“积极”可以形容。
在拿到了20号球衣之后,这个有着天使面容的小伙子更是表现出来了他超乎寻常的足球风格。
但是与此同时,AC米兰的中场也是挤得不能再挤了。
皮尔洛、阿莫斯、雷东多、加图索、鲁伊科斯塔、安布罗西尼、卡卡……
安切洛蒂处于幸福的烦恼之中。
他是看菜下碟的类型——纯褒义——老板给他什么人他就用什么人,很少会像是别的教练那样理直气壮要买某些球员,安切洛蒂总有自己的“退一步考虑”。
但是他看到这挤得像沙丁鱼罐头的中场还是忍不住叹气。
卡卡的加盟和迅速展现出的非凡天赋打乱了原有的中场平衡。
他最适合的位置当然是前腰或影锋,而这正是鲁伊科斯塔的领地。
但是卡卡凭借其独特的、极具破坏力的现代踢法,迫使安切洛蒂必须找到让他首发的方案。
他只能开始尝试做一下转变。
既无法舍弃皮尔洛的传球组织能力,也不能忽视阿莫斯的经验、技术和全面性;同时,鲁伊科斯塔的状态和地位也需要考虑,加图索的防守不可或缺……如何把这么多巨星塞进一个合理且有效的体系呢?
阿莫斯前提,皮尔洛后撤。
为卡卡腾出空间,这是变化带来的关键效果和主要目的。
实质上是在中路攻击区域为卡卡清理出了跑道,让他获得了在对方防线和中场线之间自由冲刺、接球、突破的空间,最大化发挥其速度和冲击力的优势。
但是让安切洛蒂没有想到的是,后撤皮尔洛这一举动带来了足以改变足球历史的战术创举。
皮尔洛在后腰位置的组织才华被彻底解放。
而阿莫斯从原本的中前卫位置前移,活动范围更多在对方禁区前沿到中场线之间。
这是为了和后场连接,也算是角色的转变——他从第一组织点变成第二组织点,在卡卡身后或侧翼,利用自己出色的技术、控球能力和传球,衔接后场的皮尔洛和前场的卡卡或前锋。
当皮尔洛被盯防时,阿莫斯就是最重要的接应点和第二出球点。
安切洛蒂的战术板被反复擦拭又画满,训练场上,新的阵型在磨合中逐渐成型。
起初,并非一帆风顺。
皮尔洛后撤到后腰位置,意味着他需要承担更重的防守职责,这并非他天性所长。
他的传球视野,在更靠后的位置上固然拥有了更广阔的观察空间,但也意味着一旦被对手强壮的中场缠上或逼抢,身后就是防线最后的屏障。
几场热身赛里,对手显然发现了这个新变化,试图用凶狠的逼抢切断皮尔洛这个源头。
加图索的作用在此时被无限放大。
这位屠夫仿佛天生就是为了守护皮尔洛而存在——他不知疲倦的奔跑、精准而强硬的铲抢,为皮尔洛清理出从容观察和出球的宝贵空间。
而阿莫斯的前移则是另一番景象,他的技术炉火纯青,控球、摆脱、短传渗透无一不精。
从原先需要更多纵向连接、承上启下的中前卫位置,推至更靠近对方禁区的前腰或影锋区域,阿莫斯的角色发生了微妙而关键的转变。
阿莫斯不再是唯一的组织核心,而是成为了前场进攻的润滑剂和节奏掌控者。
当皮尔洛的长传调度撕开防线第一层,或者卡卡凭借惊人的爆发力冲开缺口时,阿莫斯总能出现在最合理的位置,或接应过渡,或送出致命一传,或利用自己出色的远射能力制造威胁。
当然,这一切的核心动力源,是那个身披20号球衣的巴西小伙子。
卡卡的表现远不止于“潜力”。
在安切洛蒂放他上场正式比赛中,表现得就像脱缰野马。
卡卡的启动速度让所有试图盯防他的后卫都感到绝望,那是一种结合了绝对力量和优雅协调的冲刺,每一步都带着摧毁防线的决心。
当然,最令人惊叹的是他的控球能力。
哪怕是在高速奔跑中,他对球的控制依然精确得可怕,变向、趟球一气呵成,仿佛球是他身体延伸的一部分。
卡卡并非传统的巴西“魔术师”,没有眼花缭乱的踩单车或牛尾巴,他的突破简洁、直接、致命,依靠的是绝对的速度、精准的触球和瞬间对防守空当的敏锐洞察。
这就让米兰的比赛变得越来越流畅。
然而,新的体系也带来了阵痛和挑战。
最大的问题,是鲁伊科斯塔的位置。
卡卡的横空出世和安切洛蒂为最大化其冲击力而做出的战术调整,不可避免地压缩了鲁伊的空间。
嗯……更衣室里弥漫着的是一种微妙的氛围。
不过随着赛季深入,磨合的阵痛逐渐被胜利的喜悦所取代。
直到欧冠四分之一决赛对战拉科鲁尼亚。
拉科鲁尼亚的战术意图非常明确:在中场筑起绞肉机,切断皮尔洛与前方队友的联系,同时用凶狠的贴身防守和多人包夹限制卡卡的冲刺空间。
潘迪亚尼、贝莱隆、塞尔吉奥等人组成的中场屏障,让皮尔洛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加图索虽然依旧勇猛,但面对对手不惜体力的围剿和精准的切割传球线路,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卡卡被重点照顾,每次拿球都陷入至少两名防守球员的包夹,他的启动空间被压缩到了极致。
更令人担忧的是,首回合的比分并不理想。
尽管依靠舍甫琴科的个人能力扳回一球,但米兰在客场1:2落败,这个结果让次回合回到圣西罗的比赛充满了悬念和压力:
拉科手握一个宝贵的客场进球,意味着米兰必须在主场取胜,且不能给对手再进球的机会。
圣西罗的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前的凝重。媒体开始质疑安切洛蒂的新体系在欧冠顶级淘汰赛中的抗压能力,尤其是面对拉科这样针对性极强的绞杀战术时,皮尔洛被限制、卡卡被冻结,进攻仿佛陷入了泥潭。
最终安切洛蒂在*赛前准备会上,做出了一个关键的决定。
“里奇,”他看着年轻的巴西人,“明天,你需要做一件不同的事——忘掉那些长距离的冲刺启动,拉科不会给你空间的,我需要你更深地回撤,到中场线附近,甚至靠近安德烈亚。”
卡卡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随即专注地倾听。
“你要成为安德烈亚的接应点,分担他的压力……用你的接球和转身能力,把球带出来,哪怕只是推进十米,吸引他们的防守,然后再把球分出去,无论是给边路插上的卡福、塞尔吉尼奥,还是给阿莫斯或者…鲁伊。”
安切洛蒂的目光转向了鲁伊科斯塔。
“鲁伊,”他的语气沉稳而充满信任,“明天,我需要你出现在那个你最熟悉的位置——对方禁区前沿那片区域。当卡卡回撤把防守带出来的时候,当阿莫斯在中场拿球吸引注意力的时候,那片区域会出现空隙。
“我需要你在那里,用你的视野,用你的传球,找到那个缝隙,给安德烈、给皮波送出致命的传球——就像你曾经无数次做到的那样。”
鲁伊科斯塔深吸一口气,眼神中沉寂已久的光芒重新亮起。
他没有说话,只是坚定地点了点头。
比赛进程异常艰苦。拉科鲁尼亚的防守组织得极为严密,对皮尔洛的逼抢依旧凶狠。然而,米兰的调整开始显现效果。
卡卡忠实地执行着安切洛蒂的部署。
他不再执着于冲击防线身后,而是频繁回撤到中场腹地接应皮尔洛。
强壮的身体和良好的护球能力,让卡卡能在包夹中拿住球,并用简洁快速的转身或分球,将战火向前推进——虽然牺牲了他标志性的长途奔袭,但他的存在有效缓解了皮尔洛的压力,让米兰的中场运转不再像首回合那样滞涩。
阿莫斯则在中前场扮演着更重要的串联角色,利用他的控球和摆脱,吸引防守,为队友创造接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