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314章

作者:一口香 标签: BG同人

十公主,在胤禩眼中,还是个没长大的小妹妹,一眼就能望到底, 是以,他清楚的知道,八公主不是不能见他,而是不想见他。

德亨说了他的来意,将两封帖子交给十公主,胤禩说明了来意,又说之后会送厚礼上门,然后就告辞了。

出了八公主所住宫苑, 三人都沉默不语。

在一个岔路口, 胤禩道:“德亨,要不要去我那里坐坐, 弘旺已经能说会笑了,你见了一定喜欢。”

德亨回绝道:“不了,我还有事儿,就不叨扰了。”

胤禩:“……也好,改日再单独请你。”

德亨:“多谢,告辞。”

看着德亨的背影离开, 胤禟有些失落道:“以前, 我们很能说到一起去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 就疏远了。”

胤禩也叹道:“是啊,疏远了。”

胤禟皱眉道:“八哥,你说,是不是四哥……”

胤禩轻声问道:“什么?”

胤禟:“是不是四哥要他远着咱们的?”

胤禩还以为他会说“四哥要争储位”这样类似的话,结果,听到的竟是这种撺掇的话。

胤禩道:“不会,他并不是个听话的孩子。”

胤禟好奇:“你这么了解他?”

胤禩点头,不欲多说这些,只严肃脸道:“老九,今日你做的很不对,你知不知道。”

胤禟不服:“我到底有哪里做的不对了……”

且不管胤禩、胤禟兄弟两个怎么掰扯,德亨快速回了小园,读书闲暇之余,按部就班的为约翰准备宴会。

宴会结束后,留约翰继续在小园搞化学研究,德亨则是回京,于家人团聚。

途径正福寺外的农田时,德亨勒停了马,站在阡陌小路上,看着在田里甩着牛鞭催促着黄牛耕地的农夫。

农夫也发现了他,掀了掀草帽,露出疏阔深刻的眉眼和瘦削如刀裁的面容,笑打招呼道:“德亨,回京啊?”

德亨下马,来到地头,也笑回应道:“是啊,十三叔,耕地呢,这大黄牛可真精神?”

大黄牛冲德亨“哞”的长长叫了一声,胤祥拍拍它结实的牛屁股,满意笑道:“这是我亲手养的,还成吧。”

经过康熙四十八年那年大封,胤祥大病一场,虽然后来缓过来了,但以德亨的眼光看,胤祥很有心如死灰之态。

德亨直觉这不是好兆头,他这是心病,心病还需心药医,而这年头,充当心理医生角色的,是佛道喇嘛。

如果胤祥一定要到雍正朝才能受到重用,那这十多年,他要怎么过呢?

有时候,德亨想,胤祥要是和胤禛一样,痴迷于佛道梵经就好了,这样,他也有一个精神上的寄托。

德亨就想到了正福寺。

正福寺是胤祥供养的寺庙,此时不发挥作用,更待何时。

德亨劝胤祥去寺庙里修养一段时间,胤祥也来了,但他没有痴迷佛法经书,也没有在大雄宝殿里静坐修行,而是痴迷上了做农夫。

他亲手侍弄起了他以前为正福寺买下的供养田。

胤禛也亲手下地耕田、播种,但他是带着儿子、侍卫、奴才等一起下地干活,别人干的多,他自己干的少,他是体会田间劳作的乐趣,而不是去吃苦的。

胤祥就不一样了,正福寺这边,除了和尚,没人会替胤祥做活,就是有人帮,胤祥也不让。

从耕地到收获,这一亩三分地,全部都是胤祥在亲手侍弄。

德亨还记得,去年秋日,胤祥进上了一盆自己亲手种的花生,为太后贺寿,太后只当“十三阿哥亲手种的”是个噱头,只是笑呵呵的例常夸了孝顺,能干,就罢了。

然后,德亨却是亲眼看到,整个寿宴过程,康熙帝面前始终都有一盘花生碟子,老爷子亲手剥了花生粒,一粒一粒慢悠悠笑呵呵的吃进嘴里,边吃边和大臣聊天说话,边吃边看百戏杂耍……

德亨找机会将他看见的和胤祥说了,想要安慰他,胤祥痛哭一顿后,种田却是更加勤勉了。

过年时候德亨来正福寺拜访,见他亲手在挑选种子,现在才过了十五,他就亲自驱赶着黄牛耕地了。

德亨道:“十三叔,还没到春分呢,还不到耕地的时候。”

胤祥笑道:“这就是你不懂了,只要这土地解了冻,就可以耕了,早耕出来,才有更充裕的时间去预备下种,方才不误了农时。”

德亨笑道:“了不得,十三叔竟成了种田的大家了,要不您写本农书出来,说不定还能流传后世呢。”

胤祥笑出了一口大白牙,道:“用的着你说,我早就开始动笔了。”

德亨:……

德亨哈哈大笑,觉着胤祥这样也挺好的。

回到京城,德亨先回自家府邸,结果,在车马门那边见到了一辆绣车。

德亨奇怪问道:“家里来客人了?”再看绣车上的徽记,瓜尔佳氏?

果然,伺候车马的门房回道:“回主子,是锦绣格格来访。”

果然。

既然有娇客在,德亨先让人去纳喇氏那里通报,自己去了东院自己院子里,洗漱过后,再去西院请安。

都是打小儿就厮混在一起的熟人,锦绣并没有避让开来。

德亨给纳喇氏请安,然后见礼笑问好道:“锦绣妹妹,你今儿怎么来了?”

锦绣给德亨回礼,笑道:“这不是马上就要大选了,我费尽心思调配了几种新脂粉,拿来给夫人和妹妹试一试,看能不能大赚一笔。”

德亨赞道:“锦绣妹妹好志向,吾辈不如。”

听了这话,萨日格拿帕子捂嘴哈哈大笑起来,笑的滚到纳喇氏身上,纳喇氏直拍她:“看你像个什么样子,跟个野小子似的。”

说着自己也笑了起来。

锦绣也以绣扇半遮面,笑眯了眼睛,道:“我有志向,岂不是正好,左右我赚的有你一份儿。”

萨日格笑的更厉害了,她就是笑大哥得了便宜还卖乖呢,京城最大的胭脂铺子大哥是大股东,不管锦绣姐姐赚再多,都是大哥拿大头。

刚才那话,这要不是亲大哥,萨日格一定会以为德亨是在阴阳怪气。

德亨挠挠脸颊,面对锦绣,有些不好意思道:“胭脂作坊和铺子都是妹妹在打理,如今能生兴隆,日进斗金,多亏了妹妹细心经营。”

锦绣“嗐”了一声,道:“哥哥可别跟我说这些虚话,我能懂什么,都是哥哥纵着我,不嫌我痴笨,不嫌我捅娄子,给我机会练手,我才有了今日。正经说起来,我才要谢谢哥哥呢。”

锦绣是康熙四十年二月的生日,现在才十一岁的年纪,你要说德亨的胭脂作坊和铺子她占功劳最大,那纯粹是拍马屁。

只不过德亨并不小看她,她在研制胭脂上面也确实有天赋,加之没有条条框框的约束,想法更是天马行空,以至德亨这里每年都能有让人惊艳的新品可卖。

这也是她小小年纪就能在京城胭脂行业站住脚的最大原因之一。

萨日格揉了揉笑的酸痛的腮帮子,道:“你们可别相互瞎客气了,大哥,快来看看锦绣姐姐这回做的新胭脂,这粉,看着是白色的,扑到脸上,却是粉红色的,看着就跟桃花儿一般,你说神奇不神奇。”

锦绣自信满满道:“我给今年定的妆造主题是‘桃花妆’,额贴桃花钿,两靥桃花粉,唇点桃花朱……

今年是大选之年,京中处处桃花朵朵,‘桃花’二字正应景儿。”

“桃花”二字一语双关,德亨笑赞道:“还得是妹妹,紧跟实事,我敢肯定,今年这桃花粉妆点的桃花妆,一定会卖疯了。”

萨日格在旁人来疯道:“我也肯定,我也肯定……”

纳喇氏见三人凑在一起玩弄那桃花粉,她跟一旁看小儿子的刘氏咬耳朵道:“现在先兴头着吧,等下一次大选,就轮到她了。”

纳喇氏说的是锦绣。

八旗秀女,十三岁以上参选,锦绣今年十一岁,下一次大选,至少要三年以后了,那时候她十四五岁,正是参选的最好年纪。

刘氏看了眼锦绣,又看了眼德亨,也小声道:“夫人先别管人家了,您该想想咱们小主子了。”

纳喇氏泄气道:“你们小主子的婚事,我恐是插不上手了。”

德亨上面有康熙帝、雍亲王、雍亲王福晋三尊大佛,哪里有她这个额娘说话的份儿。

刘氏笑道:“您这话可就不对了,不管是谁进了这门,您才是正经的婆婆,日日是要到您跟前请安的,但凡是个聪明的,都不会落了您这边。”

纳喇氏就又高兴了,道:“还是你看的明白,可不就是这个理儿。”

儿子毕竟是她生的,虽然上头有三尊大佛压着,但她这个正经额娘可是要第一个喝媳妇茶的。

说到选秀,纳喇氏又问道:“哈宜呼快到京了吧?这老远的路,这孩子可遭罪了。”

哈宜呼是福顺的长女,是德亨的表姐,纳喇氏的侄女儿,曾经在纳喇氏手下养过一段时间。

福顺去雷州上任总兵,纳喇氏想将侄女儿留在京里,自己照看,但被哈宜呼自己拒绝了。

她跟纳喇氏说,这可能是她这辈子唯一出京的机会了,她想去看看外面什么样子,左右等选秀的时候,她就回京了。

侄女儿这么想,纳喇氏总不能强人所难,只好放走了。

福顺是从二品武官,他的女儿是一定要参加大选的,所以,哈宜呼从收到圣旨开始,就启程回京了。

刘氏道:“雷州路远,千里迢迢的,宁愿走慢些,也不要遭了罪才好,咱们收到信已经十多天了,主子也派人去接了,想来应该快到了。”

纳喇氏合掌祈祷道:“阿弥陀佛,一路顺风,阿弥陀佛,一路顺风……”

在自家府上试完不算,德亨要去雍王府去给四福晋请安,萨日格和锦绣也要去,她们要去找依尔哈玩儿。

纳喇氏看看跑的跌跌撞撞的小三儿,叹气道:“你们去吧,我在家看家。”

德亨道:“将三儿给二妈看着,您也出去走走,松散松散筋骨。”

纳喇氏拍了小儿子屁股蛋子一巴掌,又揉了揉,道:“你们去吧,等过几天,这小子种了痘,就能随着我走动了,也不差这几天了。”

德亨只好在小弟弟脑门上“叭”了一口,带着两个妹妹去雍亲王府了。

第211章

雍亲王府比之前的贝勒府高阔了不止一点半点, 紫禁城有个金銮殿,亲王府就有个银安门银安殿,也俗称银銮殿。

不过这银銮殿, 一年开不了几次就是了。

银銮殿后方是二门,好比于乾清门,二门第一重是亲王寝殿,好比于乾清宫。

不过, 胤禛并不住在这座代表性强功能性并不强的寝殿,而是住在东路花园中。

亲王寝殿之后第二重是后楼,也就是四福晋住的地方。虽然从贝勒府变作亲王府,但四福晋的住处并没有变化。

后楼西路是就是侧福晋等小妾院落,东路就是卓克陀达和弘晖原先的居所,现在又添了依尔哈和德亨的。

以前德亨和弘晖住同一个院子,现在,四福晋单独给他隔了一个小院出来, 毕竟孩子大了, 又添了不少丫鬟奴婢,该有自己独立的院落了。

上一篇:超能力是声带模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