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佐领到摄政王 第324章

作者:一口香 标签: BG同人

德亨艳羡道:“我回府上,也建一座藏书楼……”

说到这里,他灵光一闪,心下大动,倏地转头去看康熙帝,康熙帝有感,转眼跟他对上,被他看过来的灼灼目光给惊了一下。

这小子,又怎么了?

阿尔松阿见他如此,小声问道:“你这是又有什么主意了?”

德亨一拳捶在掌心,压抑激动道:“我想好了再跟你说。”

中国图书何止是浩如烟海,难道不应该有一座国家图书馆吗?

不在宫廷,不在私宅,而是在城市,面向所有国民的,属于所有百姓的图书馆。

休息片刻,德亨他们在装书,康熙帝自己在皇史宬殿宇之间溜溜达达,见到院墙墙皮有的斑驳、有的剥落,地上砖石坑洼硌脚,少了、断了许多,殿宇外墙根堆满了瓶罐、水缸等,水缸离有水,但底部长了厚厚的绿苔藓,显然这水,也已经很久没有换过了……

康熙帝道:“这皇史宬,看着倒是古朴的紧。”这不是深山寺院,这是皇家宫苑范围之内的藏书宫殿,“古朴”二字,可不是什么好评价。

李玉恭敬回道:“看在这里面当差的官吏奴才们,多是老弱,少有青壮,想来,这里应是个冷水衙门,不受待见。”

康熙帝:“嗯。”

李玉觑了皇帝一眼,腰更弯了几分,道:“皇上还有何疑问,不如将员外郎叫来问询。”

康熙帝:“让他伺候德亨吧,朕也就随意看看。”

李玉:“嗻。”

话未落,有侍卫来报:“皇上,恒亲王和固山贝子九阿哥觐见。”

康熙帝:“老五和老九?这俩哥俩儿怎么来了?让他们进来。”

胤祺和胤禟两个让进来,被侍卫领着去后殿见康熙帝,在路过前殿时,远远看到德亨带人忙的不可开交,胤禟就跟胤祺小声道:“五哥,我就说罢,肯定跟德亨这小子有关。”

胤祺:“聒噪。”

胤禟被噎了个好歹,这可真是亲哥。

他可能生来就跟亲哥犯冲吧,胤禟再次安慰自己。

哥儿两个给康熙帝叩头请安,康熙帝问他们:“你们今日进宫了?”

胤祺:“是。回汗阿玛,额娘些许身体不适,儿臣和老九今日进宫探望一二。”

康熙帝惊讶:“宜妃病了?朕怎么不知道?魏珠,魏珠……”

正在前殿奉命看着的魏珠听到康熙帝叫喊他的声音,立即小跑着过来:“皇上,您叫奴才?”

康熙帝问道:“宜妃病了,你这总管太监是怎么当的?怎么没报给朕?”

魏珠立即跪地请罪,同时惊异道:“宜妃娘娘病了?这…老奴并未收到信儿,太医那边也不曾有奏案归档。”

胤祺并不是多么灵巧的性子,他反应便有些慢,正想着要不要解释两句,就听胤禟道:“这不关魏谙达的事儿,是额娘小有不适,并未请太医,所以魏谙达不知亦有可能。”

此时,胤祺才道:“是,额娘自己也说了,因正月风暖,就多吹了一会子,回屋就有些头疼,吃了一丸祛风的丸药,已经好了。”

康熙帝:“若是真无事,也用不着你们两个一齐进宫来探望她。魏珠,你带着御医,亲自去钟粹宫替朕看望一下宜妃,让她好好养病。”

魏珠:“嗻。”

看着魏珠背影离开,胤祺心下郁闷不已。他才从宜妃那里出来,宜妃好与坏他看的清楚,他明白,其实宜妃是寂寞了,找个借口将儿子叫到跟前说说话而已,康熙帝这样已安排,她不病,也得病了。

胤禟却是面有喜色,他把宜妃说的自己身体不舒服当真了,此时看到汗阿玛这么担心额娘,他这个做儿子,当然是高兴的。

安排完,一时间,父子间有些沉默。

胤禟就好奇问道:“汗阿玛,儿子听说,有人在这皇史宬中寻到了宝贝?是什么宝贝?”

康熙帝:“哼,你消息倒是灵通,知道朕寻到了宝贝。”

胤禟大大咧咧道:“哪里是儿子消息灵通,您让禁军一围了这皇史宬,就满京城都传遍了。”

他还开了盘口呢,放出了从八哥那里要来了许多失传的书籍名单放出去,不管有没有压中的,他作为庄家,包赚不赔。

康熙帝颔首,笑道:“是《永乐大典》。”

胤禟皱了皱眉,掏了掏耳朵,喃喃道:“《永乐大典》?好似在哪里听过,永乐……是永乐年间编纂的书典吗?”

正在等儿子如他一眼惊讶惊异惊喜的康熙帝:……

这不学无术的儿子,不要也罢。

胤禟不知道,本来就没学几本汉家典籍的胤祺就更不知道了。

康熙帝点了一个翰林学士,道:“你跟他们讲一讲这《永乐大典》。”顺便,他也听一听。

结果,这个翰林学士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康熙帝:……

所以,他的翰林院里,到底养了些什么?

见这位翰林学士丢了丑,那个跟德亨呛声的翰林学士站出来,道:“回皇上,《永乐大典》已有两百多年未曾问世,当世之人,所听者甚少,微臣先头几年,曾听恩师说起过这部大典,不如由微臣,代为解说一二。”

怪不得这人冲的最厉害,也那么容易就失了分寸,原来,不是别人不想,而是根本就不知道《永乐大典》是什么。

康熙帝:“……准。”

经过这人娓娓道来,众人才知道,《永乐大典》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旷世典籍,心下火热不由更旺盛了几分。

德亨这边已经将整部大典和整部宋本《太平广记》装箱清点完毕了,带着清单过来向康熙帝汇报,身后还跟着一位胡子灰白的老吏。

康熙帝见他过来,就问道:“清点好了?”

德亨奉上清单,回道:“回皇上,都清点好了,装车后,就可以带走了。”

康熙帝颔首,见他身后跟着一人,就问道:“你身后之人是谁?”

德亨将他让出来,这人立即跪倒叩首,德亨介绍道:“这是在皇史宬里当差一辈子的老吏,正白汉军旗,叫粱成贺,字文和,擅保养书籍孤本,臣将他举荐给皇上,让他来看守养护《永乐大典》。”

康熙帝见他须发皆灰白,上了年纪了,就温声问道:“你多少年岁了?”

梁成贺回道:“回禀皇上,老朽今年六十有四了。”

康熙帝:“抬起来头回话。”

梁成贺依言抬头。

康熙帝见他虽然上了年纪,但眼神清亮,湛湛有光,就笑道:“六十有四了,还能当差,身子骨还硬朗吧?”

梁成贺也笑回道:“回禀皇上,老朽一顿还是能两大碗饭,两斤肉,身子骨儿,还硬朗着。”

康熙帝哈哈大笑,起身道:“好!朕一顿也能吃两斤肉,只是,只能吃一碗饭喽。起来回话。”

梁成贺谢恩起身,康熙帝见他不用别人搀扶,自己起身,腿不抖,身子不晃,心下更加高兴。看着他,好似就能看到自己也如此健朗一般。

康熙帝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高兴道:“好,好,你现在是几品官儿?”

梁成贺:“不入流。”

康熙帝愣了一下,继而又放声大笑,道:“朕就简拔你做翰林院典籍,专为朕掌管《永乐大典》。”

翰林院典籍,专门掌管图书的官员,正八品,算是入流了。

梁成贺再次跪地谢恩,然后从容起身,侍立。

康熙帝见他如此不卑不亢,从容不迫的态度,心下更加喜欢了。

对左右命道:“启驾,回畅春园。”

又吩咐道:“传八旗、内外藩诸王、大学士、翰林侍读、侍讲等,朕要在畅春园摆宴,共贺《永乐大典》问世。”

德亨:……

行吧,您老高兴就好。

第220章

胤禛收到康熙帝“若无他事, 尽快回京”的传信后,快马两日,第三日就从盛京皇宫回到了畅春园。

这个时候, 康熙帝正在准备宴请满汉内外藩诸王,要共同观赏《永乐大典》呢。

康熙帝见他头脸一身土的回来,不由道:“朕并无军国要事交给你,你无需如此拼命。”

胤禛心下一梗, 认真回道:“回皇父,皇父圣命,尤比军国要事,儿子不敢半分违逆,更不敢稍作耽误,闻信后,立即启程,晓行夜宿, 三日即到御前, 俯首耳聆听皇恩。”

康熙帝知晓这个儿子较真的性子,就道:“让德亨伺候你先回圆明园好好修整一番, 你想问的,他都知道。”

胤禛大惊。

德亨!

为什么要问德亨?

他不在京时,是发生了什么事情,牵扯到德亨了吗?

胤禛握紧拳头。

但愿不是什么他摆平不了的事儿。

不怪胤禛胡思乱想,实在是,现在的朝堂, 明争暗斗太激烈了, 德亨看着聪敏, 但毕竟年纪小, 在御前当差,一不小心踩了谁的陷阱也是有可能的。

德亨可不知道胤禛以为他又闯祸了,且已经开始打算给他填坑了。

他此时就在后殿和陈廷敬、李光地他们一起读书呢。

一听来传信的侍卫说让他和胤禛一起回圆明园,心下老大的不乐意,等见到脸黑、不、是整个人都黑了的胤禛时,顿时大惊,上前扶住他担心问道:“雍王爷,您没事儿吧?”

这才刚出了澹宁居呢,胤禛拍了拍德亨扶住他胳膊的手,努力挤出一个笑容来,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道:“没事儿,回园子。”

好小子,从皇上的东殿读书房里出来的是吧,阁老大学士相送是吧,白里透红春风得意是吧?!

老子白担心了!

只是,皇上要这小子跟我说的又是什么呢?

德亨顿觉屁股一凉,被胤禛连拉带拽着同手同脚的走出了澹宁居。

德亨见胤禛这样,直觉没好下场,企图拖延时间,请求道:“我、我去和德隆他们道个别?”

胤禛咬牙:“他们又不是吃奶的娃娃,道什么别。皇上让你伺候爷回园子,你就好好儿伺候着。回园子!”

德亨见他走路总往自己身上靠,又见他一身的土,算了算时间,不由惊道:“您不会收到皇上的信儿后,一路没有休息,不停歇的骑马回来的吧?”

胤禛用眼尾扫着他,意思是,你说呢?

上一篇:超能力是声带模仿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