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技能包就能碾压网球界吗 第87章

作者:高品质甜瓜 标签: BG同人

莉莉对他切换自如的声音感到敬佩:“你真是屈才了啊,仁王。”

好在柳莲二把手机拿了过去:“找我吗?是想要高桥的录像?没问题,十五分钟后我把压缩包传给你。”

太靠谱了!她心中一喜,又对柳的情报收集能力感到畏惧:“像这种好几年没有公开消息的选手,你怎么也能找到当年的录像?真可怕。”

“只要他想,就能把一个人底裤都扒光。”切原平静地吐槽,仿佛深受其害。

柳没忍住笑容,难得在正经之外露出一点恶趣味:我就喜欢看你们又依赖数据、又忌惮数据的样子,研究人性真好玩。

“我还是要提醒你,莉莉,不要太相信数据,尤其是这种未及时迭代更新的数据。两年时间足以改变一个人对网球的认知,数据是双刃剑,保不准在哪天就刺向了自己。”他这样告诫她。

第124章 博弈一下

签运不太好,那也没办法。与其东想西想,不如把今日体能训练做完。莉莉双手握紧炮筒,做弓步转体跳跃训练。

酒店配套的训练场地不仅包含室外球场,更包含室内健身区域。此时她就是随便找了块室内角落,回归最基础的体能训练。

对抗、消除跑动带来的身体晃动,让击球时全身发力更集中,手部动作更稳定,进一步提升落点精度和球的威力。顺便做几组倒退炮筒转体,这是为了保证快速倒退时,重心充分稳定。

她不喜欢无拍无球的练习,但这些无聊的项目又必不可少。

健身区域的男女们大多都沉默寡言,偶尔打个招呼,却从不深入交流。越前向她表示非常正常,“比赛更衣室里没有真友谊”,他们渴望同样的东西,具备同样的企图和胜负心,那就永远都会“先是对手”。

所以看到其他女生望过来的复杂眼神时,她极为淡定。噢?那两人好像是一起的,站在旁边的人很面熟,赫然就是刚看完的录像里的主角。

高桥朝她微笑着示意,维持着表面礼貌,而旁边的陪同者神态看上去就格外紧绷。

她回了个笑容,没当回事,却在练习完后被那个陪同者拦住了。

“什么事?”她问。

那个女孩似乎不是参赛选手,第一句话竟然是:“你们国籍相同,真的要做到这个程度吗?”

她奇怪:“比赛签表又不是我做的。”

女孩沉默片刻:“高桥非常希望能拿到外卡,去国外参加U-17比赛。如果不是因为负伤,她的成就会高于在场所有人。啊抱歉……我没有恶意,我只是希望你能考虑到她的情况。”

忽然听到说起悲惨遭遇,莉莉很摸不着头脑:“是想让我退赛的意思吗?”

对方吞吞吐吐:“不……我只是、只是为她难受,见过她治疗、复健的全过程,觉得她经历了这么多不容易,应当比所有人走的都远,这是命运对她的补偿。”

莉莉明白她不甘心的地方,礼貌地保持沉默。因为她也亲眼见过幸村在病床上的样子。

“我能猜到,她重新拿起球拍吃了不少苦吧?”她语气平静,不带嘲讽和敌意,只是陈述事实,“现实不是漫画,插入回忆杀就能翻转形势……我全力准备、全力对战才是对她最大的尊重。如果她赢,我将为她鼓掌并祝福,如果我赢,想必她也会如此。”

对面见她不为所动,急了:“好冷血!听了这么多,你就丝毫没有动容吗?”

她疑惑又无奈:那我还能怎样啊。

最后对方怒气冲冲地离开了:“谁都有负伤的低谷期,你也不会例外。少瞧不起人了!”

莉莉:“?”过分了过分了,何必这么咒她。

这样想的并不只有一人。高桥从小学开始参加国内比赛,实打实赢过不少冠军,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女惊艳了很多人。此次复出,她的家乡还派了专人跟踪报道呢。

签表出炉的消息发酵的很快,国内关注的人有喜有忧:至少这半区的竞争压力比另外半区小。但上来就安排同国籍对抗,这是必须要筛掉一个、让日本拿到外卡的概率变低的意思吧,于是网友们纷纷大骂U-17组委会不做人。

“还是更看好高桥,至少从小稳扎稳打,战绩可查。秋川窜的太快了,反而让我不太敢相信她的稳定性。”“妹终于痊愈了呜呜,我几年前看她打球被迷死,后面突然退赛了心好痛。没想到最近又刷到她的消息了!”

“没人吃秋川这款吗?超绝淡定脸,从没见她发力击球时崩过颜值和表情啊!”“还是站一下高桥吧,这么年轻就遭罪,还怪让人心疼的。隐忍数年,伤后归来,她值得!!”

“如果秋川懂事的话,就应该主动退赛,不要让高桥把精力消耗在首轮,两人内斗不是两败俱伤、便宜别人了?高桥经验丰富,又是复出,更需要这个机会,也更可能赢得这个机会。秋川真是天才的话,未来机会多的是,何必急于一时。”

“所以为什么JTA不选她入队?讳莫如深,有什么隐情?”

这些评论让莉莉感到新鲜,还筛了两条,抑扬顿挫地读给越前听,啧啧称奇:“我居然觉得网友们分析的有几分道理。”

他斜眼看她:“怎么围绕你的议论这么多呢。”幸好此人没心没肺,内耗约等于零,受影响不大。

她无辜:“我怎么知道?可能因为今天周末,大家都比较无聊。”

他俩交谈时,高桥正独自回忆莉莉的打法。正是因为在国内听过这个名字,所以上次格外留意了她与塞尔维亚选手的比赛。

有实力,也有天赋。都知道网球不靠肌肉打,不是块头越大越占优、用力越多越占优,本质上看的是谁的身体更协调,谁的发力集中传导不分散。

筋络弹射度更好,鞭打感更强,球质才更好,所以她的正手抽球才会那么厉害。动作漂亮是表面,其原因在于对网球发力理解深刻,全身均衡而和谐。用这么短时间,就能把身体驯服到这种程度,真是令人羡慕。

她抬头,看到同伴拿着手机走进来,像是要给自己展示什么内容,摇头拒绝了:“网友们的评论没有参考意义,比赛输赢是最纯粹的事,同情分又不能帮我获胜。”

她是紧张,在这里打的每一场,她都很紧张。崩溃过的日子、空白的两年、原本美好的前景,让她急于拿到外卡,向所有人证明自己。

比赛当天,莉莉被越前敲门喊醒后,两人一起去楼下吃早饭。见他又是常规的日式早饭,她点评:“又吃同样的东西,不腻啊。”

“你不也是?”他指着她餐盘中的两个煎蛋。

“这是我的赛前固定搭配,吃了比较有信心。”

“四十比零的信心吗?”

“真是小家子气……格局打开!当然是两盘六比零,完胜对手的信心。”她最擅长满脸淡定地胡侃。

听她胡言乱语,越前忍不住喷笑,又正色起来,慢慢道:“不要输,莉莉。我们要一起走到最后。”

见他也像往常一样伸出手,她也笑,和他击掌:“你怎么回事,怎么每次赛前都要和我确认?”

他们的手差不多大,此时重叠、错开,啪地脆响。

两个手掌轮廓不同,一眼就识别出分属于男女。他的手指关节更明显、轮廓线条更清晰,尚不能称之为硬朗,却有种介于男孩和少年间的气质。此刻,它向她传递出相当坚决的力量。

两人各自奔赴自己的比赛。越前站在场边回头,只看到她快步而去的身影。就像得到了某种确认,他重新扭过头时,眼神已变得非常专注。

他无条件相信她,正如她也是这样相信他一样。

暂不提他的比赛,莉莉正赛的首轮、首局在此时准备开始。

正赛统一采取三局两胜制的裁判规则。见对方选择了发球,高桥站在底线以外,盯住她的姿势。

力量很足的一发!采用更困难的上步式发球,而不是相对稳定的平台式,在臀髋的充分转体下打出了很猛的发球,比想象中更难对付。

膝盖真好,年轻真好,如果是从前的她……她迅速把这个念头打消了。失去的不会回来,更何况并非没有收获。她倒退两步,架起拍来。

弧度完美,落在莉莉的身侧。对方接发水平之高,出乎莉莉的意料。她研究过录像,对方两年前的发球技术已经臻于完美,得分主导始终围绕发球进行,这也是为什么莉莉上来就选择火力全开,先把自己的一分保下来再说,万一接下来破不了对面的发球局呢。

不要全信数据,对面的数据可能有所变化,她叮嘱自己牢记柳莲二的话。高桥具体伤在什么部位没对外界细说过,但依她判断,可能是手肘和膝盖。

因为这些伤势,她的发球速度再也达不到以往的巅峰水平,只好被迫改变自己的得分风格,将比赛重心从发球转向回合球、接发抢攻。

战术调整伴随着痛苦,但非常行之有效,至少上来就让莉莉打的不舒服:当你的全力一发、速度奇快的平击都能被对方接到,这得是多大的士气打击。

士气的此消彼长中,她接下来的球发的并不好,很快被高桥拿到了破发点。在这个属于接发方的强势时刻,莉莉忽然又神勇了起来,顶着压力,交错连发追身和外角,重新追平到40比40,甚至还保发了,对手:“?”

上上下下的,让她坐上过山车了吗。

破发点上,对手表现很不寻常,她留心起来,也在接下来几局里,迅速捕捉到莉莉的一些特性。说不定这些特性连本人都没意识到吧?

往好处想,伤情虽无法避免,但也给她带来了小小礼物。受伤前,高桥可是个爱冲猛打的姑娘,但受伤彻底沉淀了她,稳重了她,也让她的感官更加敏锐。

秋川的球路没有偏好,但她的心理却有所偏好,最擅长处理的是高压、逆境、背水一战。看得出来,成长中遇到过很多强者吧?被打压着、又挑战着走到今天,比分落后的瞬间真是冷静到可怕。

她在和她打球,也在和她博弈。有时占优并非好事,胜利在望却是陷阱。难以感受压力,就难以保持警惕,更容易滑向盲目乐观的方向,不是么?

第125章 交换

与此同时,试点班里——哦,现在已经改名叫U-17训练营,在场几人的表情都有些心不在焉。

他们的挥拍、接发没什么破绽,但打起球竟然不叫唤、也不说中二台词了!斋藤教练大感诧异:这怎么还走神了。

青少年们可真难管啊。他在心里暗自嘀咕,没有完全投入还不如不练,做不到身心合一,没有经过头脑思考,就只是机械性动作,不过是挥拍熟练工罢了。

他深谙鼓励式教育的必要,身为今日监督,也有权决定课程安排,便笑道:“训练的时候就好好训练,别想东想西的,集中精力做完最后五组,就给你们十分钟休息时间。”

嗯,其实他也挺好奇那边的比分。秋川同学也曾上过他的课,他对她的印象还是不错的。

“谢谢教练!”几人大喜,这才把全部心思拉回来,全力投入。

虽说外卡赛的关注度没那么夸张,但在青少年网球圈内,讨论度还是很高的。因此U-17官方账号下的子账号,也对今日比赛进行了直播。

忍受了长达六十秒的广告后,迹部一眼就看到了她:“3号场,快快,调到3号场的比赛。”

“知道了。”另外几人手脚麻利,大家趁休息凑在一起观战,“今天的网速怎么这么慢啊!”

“平常你们联网打游戏,都没说过网速不行呢。”有人吐槽道。

几人急吼吼涌进去,发现在线人数还真不少。已是本盘赛点,而就在他们点进来的瞬间,莉莉在正手直线后接了个正手放短,果断、隐蔽而轻柔,以6比4抢下第一盘比赛。

“Fake and Drop Shot?好漂亮的小球技术。”

忍足惊诧,又有点得意:“能不漂亮?也不看看是谁带出来的。”F&D可是他的拿手绝活。

不过,这下的触球细腻度和节奏转换,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在猛且快的直线球后,难为她还能打出这样的球。

动作隐蔽了不少,已经学到了忍足的七八成神韵。重点就在引拍动作是正常的,欺骗对方,让对方误以为她要打一个正手。在降拍头的瞬间,再放松手指,迅速切成大陆式握拍,完成放小球。

她身上始终带着他的影子。

“我从很早前就觉得,她打球的表情又像手冢又像忍足的。”

“这么说来,其实侑士和手冢也很像啊。”

“啊哈哈哈!”

忍足叹气:他们哪里像了?

这边在说说笑笑。另一边,第一盘的胜利让莉莉暂时松了口气,好歹压力少一点了。高桥的难打程度直逼平手悠,简直不敢想,如果没有缺失的两年,她能打到什么样子。

不过和平手相比,她更精于防守和接发。出色的接发,能在弱二发后直接转守为攻,让莉莉发球根本不敢降速。变线能力绝不亚于平手,要不是她看得早跑得快,早就被对面遛晕了。

高桥对她的调动很缜密,这个思路在第二盘比赛中更加明显。通常选手打直线或者斜线,靠的是身体转向,比如侧身多出直线,转身体出斜线,但高桥在同样站位中,利用击球点的前后变化进行变线,让对方难以快速判断,这也是她网球应变能力的体现之一。

更何况她打的同样聪明。被斜线压制,连打多板反手,就忽然打出直线缓冲压力,甚至还能借机打出winner球。把球打给对面中路深区,控制莉莉的回球强度和角度,无声向对手展示自己打出多线的能力。

她能打出的牌越多,那莉莉在思考时的难度就越高,她不得不作出更多的准备,全面提防她下一步的选项。

“如果这盘输掉,我将立刻被淘汰。”高桥默默告诉自己。无数枯坐的日夜也是修炼,是身体和心灵的双重修炼,她痛哭过也憎恨过,最终重回平静,接受这样的命运安排。

“想想经历过的痛苦”,这样的心态让高桥超常发挥。她的防守太完美了,莉莉简直目瞪口呆,不知作何反应,都快被打懵了。

她第一次在场上以手捂脸,夏日炎炎,却觉得自己在冒冷气。再怎么淡定,也只是个十几岁的女孩罢了,对面超常发挥带来的压力,超过了她的心理调节能力。她覆盖不了了。

我该怎么办?混乱中,她试图回忆一张脸,仿佛在脑子中急切寻找理智的锚点。他骄傲、张扬、永远充满斗志和意气的笑。好遥远。

上一篇:日和的桃源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