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品质甜瓜
“走开!”莉莉讨厌被外人看到这样的自己,觉得很丢脸,不由怒道。脸上尚且挂着泪,却从毛球变成了刺猬。
塞弗里德好无辜,感到分外沮丧:“凭什么只说我不说他?”
把这些痛苦、委屈转化成愤怒,这是对自己软弱无能的谴责,她要吞下并牢记这种愤怒。
身体再疲惫不堪,也总比场上输球好。必须时刻做好堂堂正正取得胜利的准备。
她要让所有人知道自己是有实力的,不是靠侥幸才取胜的。
不想再带着痛苦复盘了。
于是哭了两声后,她拼命控制濒临崩溃的情绪,从同伴怀里爬出来,抬手用护腕恶狠狠地擦眼泪。眼圈和鼻尖虽然还通红着,眼神却变得很倔:“再来。”
很好的眼神,愤怒到极致。无论是谁站在对面,都不乐意看到她作为对手,露出这样的眼神。
刚刚还在吃瓜看戏的考特,一秒无缝进入工作状态,声音立刻变得很硬:“就算哭了也得继续打!谁让你停下来的?如果是比赛的话,对手会因为你哭就等你吗?”
如此高压折磨下,莉莉做梦都想赶紧毕业离开。而她对瑞士女生比赛的胜利,也因此变得意义非凡,正是这场比赛让她再次体验到胜利的滋味,让她知道所有的训练都是有价值的,心里振奋,大受鼓舞。
来吧,她可以的!
这次告别晚宴丝毫没有伤感气氛,交谈声十分热烈。反正在座的这些人都要去墨尔本,过不了几天又能碰面了。众人因即将去新地方打比赛而感到新奇,各种展望,嘻嘻哈哈。
都才十几岁而已。
“我还没去过墨尔本呢!”她和手冢咬耳朵,低声笑着,“如果早一点就好了,还能看到大片花海,可惜现在已经11月了,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
人多了显得餐桌格外拥挤,于是她挪动椅子,朝手冢的方向靠近,给旁边的人腾出空间。
“你们在说什么?”塞弗里德抗议,“你俩不许说日语。”
莉莉朝他得意地扬眉,却不期然想起昨天那个莽莽撞撞的他。
赛前冲过来大声说着“喜欢”,赛后再去找他时,又是一脸的严肃郑重,对她说着:“我不会再给你添堵了,莉莉。我会一直等待,直到你看见我为止。”
她在比赛中展现出的强烈渴望震慑了他,塞弗里德突然意识到手冢是对的,她这样努力前行、急着赶路,哪有时间回应别人的喜欢?唯有成为强者、赢家才能配得上她,他也不能落后。
“额?”莉莉挠头。她喜欢他的元气,在德国队老成持重的整体风格里,他非常具有少年感,连吵吵嚷嚷、暴躁嚣张都显得有些可爱。
“只是在说我没去过墨尔本而已。”她笑着对他解释。
桌面之上,她在和对面谈话。而桌面之下,她的腿歪了过来,蹭到手冢的腿,却没有立刻离开。手冢垂下眼盯着餐盘,感觉大腿肌肉瞬间僵硬,仿佛打到第五盘决胜盘,腿失去了知觉似的。
他一下子静止了,却也没有挪动,似乎在感受她的存在和贴近。
过了一秒才感觉到腿上传来的体温,莉莉有点不好意思,如被烫到,赶忙调整姿势挪开了,同时纳闷:还以为是桌腿呢,他怎么也不吭声啊!
只能说手冢国光无论是站是坐,都笔直挺拔,是张可靠的好餐桌。
另一边的马尔斯感到惋惜。莉莉把他当女孩子代餐,他也喜欢和她聊天,俩人都要处成闺蜜了。他对她说道:“这身黑队服太沉闷了,一点都体现不出你的优雅美丽。你多适合西班牙队服呀!是不是,龙雅?”
莉莉不满了:“你们懂什么!球场如战场,我就喜欢这种凛冽王霸之气!”
被点到的人似笑非笑,将食物塞到嘴里,却不作声,只是上下瞟了她两眼。
“咦?你俩有过节?”平时和什么年龄段女生都能聊天愉快的龙雅,第一次明晃晃表现出对某人的不搭理,真让其他人感到好奇。
“怎么会!我可是他弟弟的好朋友哩。”她朝他巴巴地笑,试图这样拉近距离。听说龙雅对西班牙熟门熟路,还指望他给自己分享去果冻海和马略卡岛的攻略呢。
这话说了还不如不说。龙雅同样扬唇回以一笑,眼里却殊无笑意,边笑边塞了块水果放在嘴里。
倒霉,好酸。怎么最近吃到的都是酸水果,该说是自己运气不好,还是到来的时机不对?
或许一些东西尚未成熟,急不得。
不过对面的女孩子笑容甜美,成熟度百分百,是一颗饱满、鲜艳、汁水丰富的小番茄。此刻朝他扬着脸,把他嘴里的酸涩感都冲淡了几分。
她不像其他人那样把外套拉链拉到最上面,嫌勒脖子,最多只会拉到锁骨以下的位置。黑衣映衬下脖颈雪白,纤长优美,像从土壤裂缝里钻出来的百合。
龙雅盯了一会,挪开目光掩饰道:“你的脖子比脸白一点。”
“噢是吗?”莉莉不太在意:打球人哪有不晒黑的!这是太阳的亲吻和努力过的痕迹啊,她还嫌自己不够小麦肤色呢。
不过——她笑嘻嘻地在手冢脸上巡视了一圈:天天风吹日晒,他的肤色怎么什么变化都没有?果然是好基因。
目光无遮无拦,热忱非常,即使他没有看她,也迅速接收到了这个信号。于是手冢转过头来,感到无奈:“又怎么了?”
莉莉很自然地举起杯子,硬是拉着他碰了碰,送上真诚的祝福:“你将来的小孩皮肤一定很白。”
“?”他差点惊得眼镜歪掉,满脸吃惊,凤眼瞪大,半晌才责备道,“说什么呢。”
“我看人很准的。”她信誓旦旦地拍胸脯,丝毫没发现对方神色镇定,耳廓却微红。
手冢直瞪着她,似乎感到又好气又好笑,又扬起嘴角故意道:“那就借你吉言……不准怎么办?”
莉莉无语地瞟他一眼,瞧瞧这是什么话:“那你该问的另有其人,还问我不成?”
第139章 重逢墨尔本
好恐怖的ACE球量产机,身高不算太高,球质是真不错。
莉莉很沉得住气,往后又退了两步,俯身准备应对对方的发球。不知从何时起,她养成了接发前转拍的习惯,球拍放在身前,握在双手手掌中,轻快地被她转了两圈。
对方抛球高度不高的话,一发成功率在40%左右。抛球高的话,成功率竟然能达到恐怖的70%,威力极大。动作不再多余,越来越简洁,只不过稳定性不够。赌她还发……嗯?竟然难得下雨了。
“还打吗?”
“太阳雨下不大,打呀打呀,你怕什么!”对面的人叫道。
这是她来到U-17选手村的第五天,和同为队友的莫娜打的第四次。前几次赢了她后,莫娜一下子就来劲了,不依不饶地缠上了她,赌咒发誓非得赢她一次不可。
莉莉:苦笑。
几天前,她可没得到过其他人的正眼。
在她接受德国队邀请的当天,这群女孩子们就知道了她的事。
原本众人对新队友的加入还有所期待,但在围观了决赛录像后,众人纷纷沉默了,大骂上面这什么玩意的垃圾决定,并猜测她是不是有门路啊!
“听说她和手冢认识。”“什么什么!他们难道是那种关系?”“可恶,真羡慕……”怒了。
那张脸即使放在众星闪烁的德国队也毫不逊色,手冢的入队实在让她们萌动了好一阵子。谁不爱看帅哥,有帅哥从旁边经过,打球跑步都带劲了。
虽说她们开口约他,都被礼貌疏远地拒绝,但对着那张脸,谁都生不起气来,看着都要笑出声。她们私下一致认为,这是德国队的瑰宝和门面啊!
所以听说了莉莉的事,尤其又听说安排他们一起在西班牙训练,资源向她倾斜到夸张,其他人顿感五雷轰顶,大呼不公平,铁了心非要给她个下马威试试。
搞空降是吧?她们不允许外来人员瓜分资源,尤其是这样的“冠军”。
因此当她刚和德国女子队汇合时,受到的白眼和冷遇之多难以形容。她所过之处,气氛凝固,其他人说说笑笑,却从没人搭理她,又各种偷着看她,似乎期待她出丑。
毕竟还是有所克制,再看不上她也不至于搞内部霸凌。但她们的态度确实是冷淡异常。
令人没想到的是,莉莉丝毫不恼,对谁都是笑笑,该干嘛干嘛。没人一起练习、借不到发球机就自己打墙、练习发球,约不到球场就跑去隔壁美国队当陪练,心态少有起伏。
直到莫娜耐不住了,率先跳出来,趾高气扬地挑衅她,声称“没实力还不如趁早离开,省的丢人丢到全世界”。
莉莉也只是平淡地问道:“这是要和我打球的意思吗?”
对方被激怒了:“这是让你输了就滚的意思!”
这场比赛就此让两人产生了联系,而她也用队内的第一场比赛,一点点洗刷别人对自己的偏见。虽说下场的只有莫娜一人,但其他人也在观战,无不屏住呼吸,看的傻眼:似乎真有点实力?不是花拳绣腿,不是靠关系进来的?
预判、拍与拍的衔接、线路、落点、移动中回击精度,只需一局就能判断出选手水平,在场的人又不是门外汉,不是傻子,当然能看出她这几拍的质量有多惊人。
不是,这是去镀金了啊?和录像里比起来真是判若两人!或许是对她的初印象坏到了极点,现在反弹上来,简直可以称得上刮目相看、喜出望外。
所有看法都在实力面前作出了让步。因为女子组赛事方面,德国队的排名始终在三四名间波动,已经好多年没有杀入决赛了。
更可恶的是,德国男子组九连冠的成绩实在太过耀眼夺目,一年年的把人们的胃口都给养刁了!两相对比,总觉得是自家女子组不够努力。
喂,明明进入四强已经很厉害了好吗,只是观众的要求和期待被拉的太高了而已。
一切转折起于玛丽·考特的回国。她比越前南次郎大了近十岁,却比他退役更晚,一直打到职业暮年才宣布退役。退役后一度失去消息,直到去年再次出现,回到德国接任教练兼领队,在集训营内实施了系列改革,目的是为了带领女子组打破进不了决赛的魔咒,登上新的台阶。
这是她的野心,也是她网球事业的新阶段,莉莉就是整张拼图的最后一块。
这些都是题外话,不过莉莉目前的表现担得起“拼图最后一块”的重要性,一盘下来,已经有人主动走过来攀谈,相约下次一起练习,她也赶忙接话,努力让自己融入集体中。
虽说她们是冷漠还是友善,她都没那么在意,从不内耗,不过能相处愉快总归是好事,至少不用在队内关系上分神了。
无声无息的,她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前几日。
或许就是有些势利,但竞技就是这么残酷,只有自身强悍才能赢得其他人的友善和尊敬。
莉莉能理解,只不过有些寂寞,有点想日本队的女孩们了。她们和她相处的时间更久,更有人情味。但——别回头,不要美化过去。
那场比赛让莫娜大失颜面,愤怒离场,隔天又跑来挑战她,一日一战。莉莉每每起床,必被她堵门,一会听她神情不屑地说着“今天必赢你”,一会又软磨硬泡“我好不容易约的场,你知不知道我抢了多久啊”。
所以今天,她又面对着莫娜了。
莉莉收回思绪,望了望天。这阵太阳雨不大,但也把场地浸湿了,沾水后球速会滑的更快。
雨中比赛,发球方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打出Return ACE的概率很低,但至少在居于劣势的接发中,先保证别出浅喂饼,别让对方轻易建立优势,最好拖入多拍中。
今天对方的反手和发球,手感好到爆炸嘛。发球高速内角追身,反手绝佳低直球,打法相当漂亮。她是她的队友,看到德国队其他人打的好,莉莉也觉得很高兴。
只是这家伙也太不稳了,每次反手出色,正手就各种掉线,正手好的话,反手就没眼看,这是献祭了一项以获取另一项技能吗?她边想着,边猛追猛打,尽量把球都回到她最讨厌的地方。
不敢打她反手,手感好的吓死人,她还真一时没什么办法。
莫娜也皱起眉来。果然难打,她对自己全胜不是没道理的。球路很难以捉摸,威力也不弱,带角度的浅切球,接了个深且高的旋球?瓦解了她的姿势!……提前起步了吗?击球节奏在加快,她需要重新调整速度。别被拖入对方节奏,坚持自己的攻击方式!
只是她被莉莉的线路撕扯着,对自己的正手多少带了点不自信。
今天这盘至少已经有12个失误都来自正手斜线,频频发力出界。人家的高质量斜线都是终结对手的,她倒好,先把自己给终结了。于是莫娜犹疑了一下,当即被莉莉随球到网前完成封杀。
“你紧张了。”她肯定地对着她说,“刚刚低平球处理的有点手紧了吧。”
“要你管。”莫娜赌气,心里却知道她说的是对的。只是她不服:离谱,怎么有人在比赛里顺便给对手指导一番。
不过,比分越来越近了,她能把她拖进抢七了。
真是对她心情复杂,又爱又恨。莫娜太着迷和她打球,像有人为自己梳理错题似的,每次回去反省,都能获得一点进步。可惜人家也是正经选手,不是陪练。
她不知道莉莉之前被称为磨刀石,否则一定会大为同意地点头。
多琳什么时候到啊,她倒想看莉莉怎么应对她们的头号王牌。
“再来一局,晚点吃饭?”她死乞白赖。
“我有事。”莉莉无情拒绝,生怕再被拉住,赶紧背起包哒哒跑远。
坏了,有点晚,速度加快应该还赶得及!不过那个球打的不好,过于冒风险,似乎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回去得好好记录研究一下……莫娜打的真不错,那个时候明明除了直线抽球,其他很难打出来,却强打对角,真是神来之笔!她在进步,对她的熟悉程度在加深,预判力在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