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因果定律
第275章 :扭转世界线(中六)
漕运的麻烦, 胤禔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见识过,要漕运顺遂,须得不停的疏浚、维护,朝廷还得打击海运的运营空间, 让漕运承担更多的责任, 拿到更大的利益。
还有就是, 南边盐商和漕运勾连很深,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 可不仅仅是内河运输。加上河督、漕督如果闹意气, 别提多耽误事儿了。
如果走海路, 相比之下麻烦就会少很多,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漕督职权被削弱。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纵然是皇帝,一朝要“杀那么多人的父母”,也会有压力。
胤禔目前只能鼓励内务府部分买卖走海运, 譬如从关外运东西,可以从辽东半岛海运至胶东半岛, 或者直接去长三角地区。还有当年直王府的买卖,也尽量走海运……借着这次与准噶尔开战的机会, 或者还有鄂罗斯也想火中取栗, 银行的构想也要开始了。
只是, 朝中懂商贾之道,真的懂, 还亲自操作过的, 居然只有老九?!
“唉!”
皇帝发出了无奈的叹息, 决定来一次筛选,看更年轻的弟弟里, 有没有哪个至少能快速上手。起码对经济和金融—虽然现在还谈不上这个概念,有一定的敏感性,不要自命清高,不要觉得这个差事不重要。
另外,自己的孩子里也得有个对这方面感兴趣的,胤禔想了一下,慢慢培养罢。
至于胤禟,皇帝没好气的想到,都给了他贝子爵位,九爷也得出力啊。“来人,把胤禟给朕叫来,要快着点!”
“皇上传九贝子进宫!”
传旨太监到府的时候,胤禟正好在府里看账本,这位爷美滋滋的翻着账本,账本上的数字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哗哗地落在他的库房里,这个美啊。
“主子,皇上传您进宫,叫的很急!”
“啊!”老九的账本掉了。
胤禟这两年日子过得不错,就算贝子爵没给他,他还有个五哥,皇上最多是不理他,也没有把他怎么着。等到皇上摆明态度不搞清算以后,九爷心头的石头搬开了,小日子过得更滋润了。
可这不年不节的,自己安分守己在家数钱,皇上叫我干什么呀?九爷心里敲着小鼓,可别是老八在李朝那边搞出什么幺蛾子,皇上又想起我这个倒霉蛋儿了罢?
哎呦喂皇上万岁爷哟,我可安分守己了,我还跟着老八闹我图什么!
可当今皇上摆明了更喜欢园子,如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皇后还带着孩子留在园子里,就他自己跑了回来处置军务。或者,就是他回宫办正事的时候想起了我?
胤禟心里不停的琢磨,等到了乾清宫,看到上头做的长兄皇帝陛下,他噗通就跪了,那叫一个利索。反倒把刚想张口说话的胤禔吓了一跳,皇帝皱眉道:“……你又在府里做甚么好事了!”
“回皇上话,臣就在家里看账本来着,就被您传进宫了。”胤禟赶紧为自己说明,他可什么都没干!
胤禔皱眉打量他,又道:“你家弘晸也有六岁整了罢?”
“是。弘晸是臣弟长子,冬天生人,六岁了。”胤禟小心翼翼的回答。
“那你怎么不写折子送他进宫读书?”胤禔理直气壮的斥责道:“如今宗室繁衍,朕一时也顾不上,宗人府都是按年份上奏,你是弘晸亲阿玛,居然也这么吊儿郎当!”
胤禟怂成一团听皇帝教训他,等到上头的人好像终于说累了,拿起茶碗喝茶的功夫,他才马上抓住机会表态:“臣弟回去就写折子,马上送弘晸入宫读书。皇上还记着弘晸,这是弘晸的福气!”
“嗯,你也老大不小了,孩子都有了几个,总该懂些事。也少让老五与宜太妃为你操心。”胤禔放下茶碗,状若无意般问道:“最近,你那买卖可还好?”
“……挺、挺……还成。”胤禟心里一转,谨慎的说:“臣弟都是小本买卖,也还好。”
“还好?”
胤禟惊恐的发现皇帝又眉头紧皱,冲着自己喝问:“朕并无禁商之举,近来朝廷上下也算太平,你九爷的买卖若是还好,寻常商贾岂非要贫寒度日?”
“臣弟、我……”胤禟心道这是说什么都要挨一顿训斥,“臣弟就这么一说,弟弟不靠谱,您知道的。”
胤禔也没打算揪着老九不放,就是看他一副吊儿郎当的德性不满意,不过这几年胤禟乖得很,胤禔也平心静气的问道:“朕是想知道,你的买卖在外头有没有作威作福,强势欺人的事儿。朕告诉你,老三门下孟光祖朕已经处分了,你要是有什么破事没收拾干净,现在赶紧说出来,错过这一日,朕可不饶你。”
“没有!”胤禟赶紧摇头,“臣弟起初是有些不规矩的地方,可如今买卖做大了……这个,多找几个人凑份子也就是了,还能有什么麻烦。”
他说的含糊,但胤禔明白,无非是把地方官也都打点到了。当初他和富尔祜伦拉人入伙做海运生意,都是一样的,这也没法指摘什么。
“朕问你,若是这会叫你和晋商们去漠西那边走一趟,你愿意吗?”
晋商走西口,这点常识胤禟还是知道的,而晋商如今最远能走到漠西和鄂罗斯人搭上线,他也知道。九爷怎么能错过眼巴前的买卖呢……但是这个让别人,让家下奴才去,和自己亲自去,这是俩概念啊。
何况如今漠西的形势……莫不是皇上想要,借刀杀人?
“也不止你一个人去,阿拉布坦不老实,如今青海一线也快成战场了。但朕希望你带着些宗室子弟随军到前头看看。做买卖,赚的了银钱,自然也吃得下风险,你说呢?”
“臣弟不知道,皇上想让哪些人跟着臣弟一起走,请皇上示下。”胤禟也得掂量掂量。
“胤祥、胤禵、胤禄、胤礼,弘晴、弘晖、弘昇、广延,还有一些朕选出来的大臣子弟,都去。”胤禔笑着对胤禟说道:“这趟差事办好了,回来朕赏你个郡王!”
郡王……胤禟一咬牙,这种机会估计这辈子就一次,抓不住就错过了。京城里最不缺的就是龙子凤孙,纵然自己赚的金山银山,可在皇上这没脸面,这钱就算能传给儿孙,他们又能掌住多久呢。
“臣弟遵旨!”
京城里于是又一阵喧闹,就连混茶馆的都少了,旗人如今还是要跟着点旗主,主子、少主子出兵放马或是军前历练,又或者奉旨出远门,他们作为亲兵戈什哈、甚至家下跟班随扈,按规矩都得跟着。
如今不比熙朝早期,内城也多见茶馆,没法子,人多了,自然各处玩乐的地方也就兴起了。搁几百年后,这叫刚需。
“如今西边眼看着要打仗,主子万岁爷又把一群皇弟皇侄给打发出京城……唉,我家大小子跟着出兵,二小子眼瞅着要陪着少主子出门。”
这会子混茶馆的不是闲散多余人,就是老人,这不就有个老头正在抱怨:“原以为咱们康熙爷那会出兵放马死了多少人呐,等到咱们元起爷,也不能够立时打仗,结果呢?”
“谁说不是呢,可这玩意别说咱们,就是皇上万岁也管不得。那准噶尔闹事,西边要打仗,万岁爷难道说不打了?”有个年轻些的拄着拐杖瘸着腿,“你干么!”
众人便是一笑,那当然是不干的,谁也不是傻子。打仗从来不是白打的,除了赏赐抚恤,打仗的时候,能扫到什么好玩意,捞油水也是为了自己。
要不然旗人就困在京城关外,还能做什么?
“不过,你们也别说,听说咱们万岁爷正打算让京城里的旗人回关外去呢。所以这几年才叫旗主们各处记名查验,看看京旗到底多少人。”
这话听着有些惊悚了,就有人不安道:“你憋扯淡,这不能够,咱们祖宗跟着老主子们从龙入关,这说话间还把咱们赶回京城?”
“可不是,莫说真假,就是真的,我就是不走!我祖上可是为了大清朝出过血的,跟着主子们出兵放马,如今后人连京城都留不得了?我不走,皇上还能把我捆起来送走不成!”
“哎哎哎,别急眼呐,他就那么一说,真假未知呢。我怎么就没听说主子们算计这个了,先帝那会也说让旗人回老家,可咱们康熙爷都没这么干,更别说当今。当今年轻的时候,可是和咱们八旗兵一起打过仗的,情份非比寻常啊!”
人总是一厢情愿相信自己希望相信的东西,茶馆里的一场风波消弭于无形,但不到晚上,步军统领的奏折就送到了皇帝案上。
京旗自然对京旗回屯非常不感冒,不过当胤禔看见“情份非比寻常”之语是,他还是边看边笑,他都不知道,原来情份还能这么算的。
“来人,传成德、鄂尔泰、勒格安、李光地进宫。”皇帝语气平静里带着笑意,秦吉了站在旁边听着硬是觉得后脊梁窜上一阵凉意。
第276章 :扭转世界线(中七)
“望山跑死马, 都说陕西那边是望山跑死马,我看这也差不多……军中倒也一切安好,不知兄与额娘身体如何?请哥哥替我给额娘问安。”
十五阿哥胤禑正在庶妃王氏的宫中为额娘念书信,是胞弟胤禄写的家信, 自从胤禑跟着九贝子胤禟和一帮兄弟、侄子到西边军前去, 也有快俩月了, 才有这么一封信送回来。
王氏擦擦眼睛, 胤禑就笑道:“额娘您看, 您哭什么呀, 十六好着呢。我听说, 这回跟着九哥出去的人, 等回来了, 皇上是要大用的!”
他不说还不要紧,这么一说,王氏盯着这个儿子, 眼泪走珠似的落下:“唉,那你呢……”
王庶妃生下三个儿子, 小十八已经没了,如今就只有胤禑和胤禄哥俩。胤禄打小和皇上的大阿哥弘晗玩得好, 叔侄俩倒像是哥们, 如今皇上也提拔胤禄, 将来他的前程总不会差了。
只是胤禑……先是娶了废太子妃娘家妹妹为福晋,如今皇上倒没有不待见他, 也给他派过差事, 可那之后就没有下文了。如今看来, 将来胤禑的前程怕不会太好,加上最近李家的事情也让庶妃心中不安, 难免开始担忧。
“还有李家,这么长时间,不是说国舅那日松管着李家的案子,还没有结果吗?”
“额娘,您想那么多干什么……”胤禑心里一紧,胤禄走前,他们哥俩早就商量过李家的事儿,结论就一个:不提不碰少沾边。
胤禄当初犯愁,还和弘晗说过这些事,弘晗也是这么说的。所以胤禄和胤禑也打定了主意,不管额娘说什么,谈到李家,他们就开始装聋作哑,敷衍了事。
心里虽然这么想,但嘴上不能这么说,胤禑就道:“额娘,李家的案子已经是板上钉钉,皇上正要拿人作筏子,怎么会饶了李家。当初我听十六弟问过大阿哥,李煦当初似乎和八哥有些首尾,您就别再想了。”
“啊!”王庶妃惊诧掩口,这才明白李家获罪的因由,怪不得,若只是亏空,皇上不会那么不依不饶,似有要处置整个李家的意思。“罢了,额娘也只是随口一说,你在外头才要小心,千万不能乱说。”
“儿子知道。”
胤禑慢慢往阿哥所走去,他回头看着额娘的住处,忍不住叹了口气。如今他尚未开府,母子俩见面还方便些,日后他开府了,再想进宫就难了。而额娘出宫和他们一起住……恐怕还得过几年。
“十五爷,您可回来了!”阿哥所里,太监瞧见胤禑进了院子,赶紧跑来报信,“乾清宫来人,皇上叫您赶紧过去呢!”
因为胤禑的婚期和开府日子就在今年,他就没有跟着去园子里,而是留在了宫里阿哥所。这会听说皇上召见,胤禑也来不及换衣服,只略收拾一下就脚步匆匆的赶到了乾清宫。
不止胤禑,连一直住在宫里的弘昪、弘晰也在,皇帝看见他们就笑道:“正好,跟朕一起走,到园子里去。太皇太后念着你们呢!”
因为出兵和西行的缘故,京中近枝宗室被胤禔打发的七七八八,这么大的动静,饶是老太太深居畅春园,也早就听说了。于是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两位,与皇后商量之后,就将还在京城的孙子、曾孙和家眷叫进园子瞧瞧。
一来是表明此战必胜,京中宫中一切如常,风平浪静。二来也是抚慰在前线的子弟,聊表心意。
仁宪太后已经垂垂老矣,精神头倒是还好,儿子虽然不在世,可继位的孙子也是个厚道人,老太太的生活档次继续上升。除却丧子之痛,如今长时间住在园子里,也比宫里让人舒服。
这会既然孩子们都离京了,那她和皇太后出面抚慰将士家眷也是应有之意,顺便也好看看未来功臣家的孩子们。
太后们召见还是小事,真正让宗室和大臣家眷兴高采烈来园子里觐见,是因为旨意明确说了,皇上也会来,还打算考教年轻人一二。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京城就是这样,以皇上为风向标,“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如此而已。
这原本是一场愉快的见面,结果就在皇帝和太后说起子侄们婚事的时候,出了意想不到的意外。胤禔对太皇太后说要给胤礽诸子封爵的当口,底下就稍微静了一静,大家有意无意的竖起耳朵,静听皇帝和老太后的对话。
可是太皇太后上了年纪,思路也跟不上了,胤禔也没有明说给哪个阿哥封爵,她就乐道:“封爵?这是好事儿啊,说到底孩子还是你阿玛的亲孙。不过,皇帝打算给得寿封个甚么爵呀?”
底下的人耳朵竖的更高了,但皇后傻眼了,皇上要给弘晋封爵,不是给得寿。可这个当口,众目睽睽,在旁陪坐的皇后也不好越过太后去纠正太皇太后的口误……而皇太后想要为儿子遮掩一下,皇帝自己却身体前倾,似乎马上有话要说。
也对,特特的说一句“皇上不是给弘昪封爵,是给弘晋!”反倒是像,避讳什么似的。有些事可以悄没声的做了,然而一旦放到大庭广众让人品评,就特别微妙。
道琴担心的看着胤禔,不想她丈夫微微一笑,道:“您说的是,就是给弘昪封个贝勒!”
底下传来小小的惊呼,就连胤禑都没忍住看向了大侄子,贝勒爵,这可不算低封。之前疯传皇上要给弘晋封爵,他们私下猜测,说最多也就封个贝子。
没成想,皇上居然这么大方,不过弘昪得了爵位,弘晋还能封吗?
“孙儿想,纵然其父不争气,汗阿玛当年几番训斥,可孩子们都是皇孙,他老大不小也该有个爵位。”胤禔笑眯眯的:“还有弘晋,这孩子也要成婚了,孙儿打算为他封个辅国公。”
“好、好哇。”老太太光关注弘昪封贝勒,对于其他消息一律好好好。
底下宗室外臣也各有思量,这个消息会很快传遍京城,想来会让所有人都明白,皇上已经彻底不拿废太子当成什么重要人物了。
时人都讲究封妻荫子,胤禔如果永远不给他们封爵,那么在许多人眼中,这无疑是皇帝忌惮太子一脉。如今这么办,无非是比照广略贝勒褚英,虽然他和胤礽的身份处境都不能相提并论,但皇帝释放的信号很明显:废太子一脉只是过时之人,对朕而言,他们只是臣子,与其他人并无二样。
这几年皇帝的诸多举措,从避免郑家庄一帮人出现在人前,到将废太子的子女接入宫中抚养,再到如今说要为侄子封爵,想来开府亦不远矣。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再愚笨的人都可以认定:废太子再无威胁。
虽然出了这个小插曲,但这次见面每个人都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只有弘昪、弘晋兄弟看着满脸平静的弘晰。弘晰本人却笑着对一兄一弟说道:“这不是很好么,大哥有了爵位,弘晋必有前程……至于我,我现在这样也挺好,你们吃肉,难道兄弟我不跟着喝口汤?”
往日也有口角,可到这个时候,弘晋由衷的感受到了什么叫“亲兄弟”。
“方才太皇太后就是那么一问,额娘帮你敷衍过去也可以,何必真的……”皇太后也是知道的,当时给弘晋指婚,就是说要给这孩子封爵。结果,瞧瞧今天这事弄的。
“无妨,朕那会还挺当回事,但后来又想,刻意避开弘昪也不合适。”胤禔笑着掰开苹果,如此解释道,“如今不是正好,儿子不再把那当回事,旁人也就放开了。”
至此,熙朝太子终于成为了明日黄花,再也没人总是时时惦记“曾是太子”这件事了。
西边的左路军已经开始和策妄阿拉布坦开始了试探接触,双方哨探不停,都在试图探知对方的企图。而负责制图的教士有一部分已经回到了京城,为胤禔带来了最新的地图测绘成果。
“朝廷要派使者去藏地,一旦我们赢了战争,随之而来的就是藏区的秩序。拉藏汗没了,波密王没了,阿拉布坦也会被赶走,那么日后谁来统治那块地方。”
御前会议上,纯王提出了这个问题,让众人陷入沉默。胤禔揉着额头—他最近熬夜,想了一下才道:“朝廷可以派大臣过去。”
“皇上的意思是,如西南改土司为流官之例。”鄂尔泰就道,“启禀皇上,西南与藏地不同,流官恐怕不那么容易……”摆平世俗和宗教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