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青青小艾
贾珠的官职刚下来不久,又听到消息,甄太妃竟薨了。
甄太妃身份向来得太上皇看重,就这么一病没了,不但甄家上下大惊失色惶恐不安,就连四王八公势力的人也都心情不好。
贾敬与甄太妃的接连故去,实在打了四王八公一个措手不及。
贾敬还好,早已经退出了权力争夺,虽然知道他们许多秘密,却于朝局无益,他的死亡除了对宁国府有所影响之外,对荣国府都没有太大影响。
可甄太妃却太重要了,因为这些年四王八公能得到宫里的消息,元春得以被封做贤德妃,都是甄太妃在出力。
而甄太妃一死,一个根本不得圣宠的贤德妃,能为四王八公带来的消息实在有限,他们根本无法确定,太上皇与皇上对他们到底是什么态度。
之后发生的事,更是挑战四王八公一脉势力的神经——
甄太妃刚刚死了没多久,皇上安排在金陵的人便立刻送上甄家这些年在金陵横行霸道、藐视王法的证据。
皇上看过之后勃然大怒,当场让人下旨抄了甄家的家。
从头到尾,他都没有与太上皇商量一二。
如今圣旨都下了,哪怕太上皇对皇上的处置有异议,都没办法再做什么——
除非太上皇想要与皇上直接撕破脸。
做皇帝最忌讳的就是朝令夕改,若这种情况发生,皇上必定威严扫地。皇上与太上皇的关系,自然也会跌破冰点。
所以太上皇虽然生气,却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皇上在甄太妃去世不久,就直接将她娘家给抄了。
四王八公却对此惶恐不安,因为他们在金陵那边的人很快就传来消息,说皇上虽然是在接到证据之后,才在朝堂上下旨抄家,但实际上,在甄家上下违法犯罪的证据还在路上的时候,皇上安排在金陵的人便直接带着士兵将甄家给抄了个一干二净。
朝堂上下旨,不过是个障眼法。
或者是,给太上皇与其他老臣的一个交代。
四王八公被皇帝这雷厉风行的处事手段吓得够呛,就连之前不怎么把皇上放在眼里的北静郡王也都开始夹起尾巴做人,暂时不敢与皇上作对。
此事与林家最大的关系,只怕就是甄家在事发之前,曾试图让龟龄帮着甄家藏匿财产,然后被拒绝;以及在甄应嘉被抓之后,皇上下旨,让龟龄顶替了甄应嘉的位置。
因为甄家曾经试图让龟龄藏匿赃物,林如海便特意让人盯着荣国府——
甄家与贾家关系较好,与林家反倒平平,可甄家都敢往林家送东西了,又怎么可能放过贾家?
他也没让人盯多久,在皇上下旨抄家后不就的某天晚上,他手下果然见到有人抬了许多东西进了荣国府。
至于到底抬去了谁那儿,下人便无法探知了。
这便够了。
林如海想,如今老太太一味地含饴弄孙,对外面诸事不管,大房倒是想要管却被王夫人压得抬不起头。那甄家想要送东西进荣国府,必然是送往了二房。
听闻王家女儿向来胆大,保不齐就是送去了王氏那儿。
贾家收了甄家转移的财产,不管以后还不还,若是被皇上知道都是一桩罪责。
林如海有些犹豫,是否要告诉老太太。
但细想之后,还是决定让人通知老太太一声。王氏如何做不要紧,哪怕让荣国府多上一桩罪责也与林家无关,唯一担心的就是,此事会牵连到老太太。
老太太毕竟年纪大了,又是贾代善的遗孀,就算荣国府出事,她理当不会受到太大牵连,可若是此事被王夫人扣在老太太头上,到时候老太太还能否独善其身,可就说不准了。
于是赶紧叫来林大,让他去荣国府一趟。
贾母向来看重林如海,得知林如海派人上门,立刻就让人将其请到了荣庆堂。
林大也不含糊,等老太太挥退下人之后,便开门见山:“老爷让我过来并无其他大事,只是想要让小的提醒老太太一句。不管老太太是否已经知道,提上一嘴,也是我们老爷的孝心。”
“老爷让我转告老太太,前几个月甄家许是便已经预料不好,曾试图让我家松大爷帮忙藏匿财物,虽然被拒,但老爷想着甄家与贾家交好,甄家指不定还会让人过来搅扰贾家。”
“老爷让人盯了几日,果然在昨晚见到有人抬着好几箱的财物进了荣国府。老爷自己也拿不准那些到底是不是甄家的东西,但犹豫之后,还是决定提醒一声。”
贾母听完之后,脸色瞬间阴沉下来:“可还有其他事?”
林大躬身行礼:“只为这一件事,小的已经说完,这便告辞离开了。还望老太太保重身体,太太惦念着您呢。”
于是转身离开。
贾母此时已经冷静下来,也明白了林如海的意思——
王氏藏匿甄家财物一事已经做成,她就算现在知道,也没办法改变此事结果。如今要做的,不是想着将财物退还,而是想法子将自己从此事中摘干净。
她清清白白一个人,可不能替旁人担了罪责。
正巧前段时间王夫人抄检大观园闹得沸沸扬扬,她想了想,干脆放话说是府上太过吵闹,扰了她的清静,于是果断带着几个丫鬟轻车简行,离开荣国府去了外面的寺庙小住。
此后又风平浪静了一段时间,直到沿海来信,说是士兵不同水性,若是朝廷再不派人支援,只怕这仗就要输了。
林如海趁此机会,让人直接将先平南伯府内藏着兵器与通往京城之外的密道一事,捅给了皇上知道。
平南伯府出事之后,那宅邸便荒废下来。
皇上从未想过,自己再听到这个地方,竟然是因为谋反大事。
林如海的人是悄悄上报,皇上自然也是悄悄探查。
查明告密之人所言不假后,皇上勃然大怒,几乎想要将四王八公全部抓起来。
但他很快便想到,四王八公中的南安郡王,如今正在沿海打仗。
如林如海之前预料一般,皇上在想到此事后,果然开始怀疑南安郡王此次打仗是否故意输给海上小国,以此削减朝廷兵力,以后造反更轻松的目的。
于是他引而不发,反倒加大了从全国调集粮食与征兵的速度。
同时,他也不忘让人打听,南安郡王身边可还有其他得用之人,不求排兵布阵胜过南安郡王,只需要可以稳定如今局面,不让败局扩大就行。
季崧很显然可以达到皇上的要求。
何况他在管粮草的时候,除了是不是就要求朝廷加派粮食到边关,此外从未犯错。其听军营士兵所言,此人性格颇好,与军营上下都能打成一片。
最关键的是,他武艺与兵法都相当出众,偶尔带兵出征虽说不一定能大胜而归,却总能保下麾下士兵的性命,所以军中士兵一旦出征,最希望的就是跟随冯家长公子。
倒也不是没有其他更合适的将领,但那些都是跟着南安郡王多年的心腹,用他们,皇上完全不放心。
于是不久,皇上下令,直接将南安郡王从前线调回京城,反倒任命冯紫枫这一年轻小将为主帅。
当然,他也知道这只是暂缓之计,下令当天就在朝廷上询问,到底派哪一位将军到前线领兵更合适。
但朝中将军基本只擅长在陆地作战,根本没在海上打过仗。
看看南安郡王吧,以前打仗也算有名气,这次不也打了败仗?将军们不想去打这必败的一仗,也不想替南安郡王背锅,于是在朝堂上缄默不语,完全没有接话的打算。
皇帝被这些将军的表现气得不轻,当场摔了一沓奏折。
但对将军们来说,与被皇上大骂一顿,甚至被降职相比,去打一场自己毫无把握的仗,从而将自己的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整天提心吊胆,自然是前者更划算。
于是仍旧无人站出来。
皇上气笑了,却拿这些将军毫无办法。
林如海站出来提议:“皇上在挑选出合适的主帅之前,为了安抚军心,不如多往前线送些粮食,好让前线士兵知道,朝廷并未放弃他们。不然主帅迟迟不到,前线士兵只怕会发生哗变。”
此话一出,那些抗拒到沿海打仗的将军纷纷低头,满脸羞愧。
他们都是亲自带兵打仗过的,最清楚战场上若是长时间没有主帅,手下士兵到底会有多慌张,又多容易发生哗变。
于是不多久,这些将军也都开口,帮着林如海劝说皇上。
皇上本来想要摇头,其中一位将军突然开口:“皇上您体谅体谅林大人一片慈父之心,如今暂领主帅之职的那位冯家小将军,正是林大人的未来女婿。您早前还为他们下旨赐婚呢。”
皇上一愣,瞬间想起此事。
一想到自己没有与朝臣商量,便直接将南安郡王召回,又随意指了一个年轻小将担任主帅,让其面临危险……
皇上也担心自己一点儿表示没有,会让林如海寒心,于是点头应下了林如海之前的建议——
不就是加派更多的粮食?反正也不是给冯紫枫一个人吃,他实在没必要扣扣搜搜。
于是不多久,朝廷再次向全国各地征召粮食,然后送去了边关。
此次征召粮食之后,全国各地府衙便纷纷上书,说是粮仓里面的粮食不多了,再不能有下次了。
但做官儿的,首要学会的就是哭穷。
以前这些官员也没少给朝廷上折,说自己辖下如何如何穷,连粮食也凑不出多少,老百姓吃苦挨饿之类的话,所以皇上即便受到了好几封奏折,也并未将其当回事儿。
如此一切顺利,林家上下很是松了口气。
这日,林柳正与林如海商谈粮食一事的细节,希望查漏补缺,能提早发现计划的漏洞并补上。
谁知林大过来敲门,说是荣国府让人传信,说是荣国府二姑娘的婚事定下了,择日便要成亲。
林柳懵了一下:“什么时候定亲的?”
第95章
以前看红楼梦小说的时候还不觉得, 只是认为迎春嫁的人不好,所以才会落得那般境地。
但涂进亲身经历,林柳才发现, 迎春这桩婚事从头到尾都显得那么的不受重视——
不但是定亲的时候,不曾让亲戚家的女眷帮忙相看,定亲后也不曾广邀宾客上门庆祝,就连之后的三书六礼也仿佛不见了踪影。
荣国府那地方就跟筛子似的, 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 只要留心,只要不是那等下了死命令绝对不能外传的消息, 否则没有一个消息会打听不到。
巧的是, 自打老太太去寺庙小住之后,贾敏因为担心荣国府又闹出什么事儿逼得老太太不得不从寺庙回来,所以一直有留心荣国府那边的消息。
但……
贾敏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同样一脸茫然, 似乎从未听过荣国府二姑娘定亲一事。
纳采不曾有,问名不曾有, 下聘不曾有, 请期更不曾有。
就连添妆……
哦,有了。
林柳看着荣国府来人, 表情那是相当的复杂。
她很清楚,迎春若是这次婚事能成,嫁过去不到一年,就会被孙绍祖那个中山狼磋磨而死。
林柳有心想将人解救出来吧, 却又无能为力——
这门婚事, 其他人不提, 老太太与贾政却是一开始就不赞同的。但是这个时候讲究一句“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哪怕是老太太与贾政,也根本无法阻止贾赦将迎春嫁给孙绍祖。
林柳作为亲戚家的小辈,自然更没办法。
想到当初嚣张跋扈的李姨娘,林柳还有些唏嘘——
上一篇:每天都在被直播
下一篇:这个世界需要更多英雄[综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