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团团
不仅要狠狠地打,还要赢得好,为此,倾注再多兵力与火器都不为过。联络一切可联络的当地部族,更是派遣人前去贝加尔湖附近说服当地游牧部族里应外合。
如此北面边境一切准备妥当,胤禔随勒德洪大军一同北上前往龙兴江城,临别前一夜,帝王又将他拉到身边千叮咛万嘱咐。
感受到汗阿玛的关爱,胤禔心都暖了,只要汗阿玛不邀请他同塌而眠他就还是汗阿玛的好儿子!
“朕在京城时,但凡有政务未能处理完成,与保成聊至深夜,便会父子二人同塌而眠。”
习惯了与太子之间同塌而眠来表示亲近,康熙觉得面对即将远行的长子,也应一视同仁,表达父爱关心。
他也不是真只认太子一个儿子,私心里,康熙对长子亦是满意又关心的。
胤禷干涩着嗓子,艰难道:“儿臣遵旨。”
帝王还以为是长子受宠若惊这才嗓音干哑,殊不知那是他硬着头皮,此时的他是想要关心儿子的好父亲,晚上同塌睡时与长子聊到很晚。
胤禔这一夜压根就没睡好觉,像个僵尸一样一动不敢动,临了到早晨,汗阿玛不习惯早早起来,还嫌弃他睡相不好!
胤禔竟无言以对:儿臣还没嫌弃您睡觉打呼呢!
终于熬到要去龙兴江城,胤禔离去的脚步欢快,就差没将喜形于色了。
没有了长子在身边,康熙对胤礽的思念更甚。
一面关注着边境战况,掌握好军情调令,一面又关注着京城来的消息。
回去路上,帝王率先接到了边境战事大捷,得知长子在边境一切安好,心下一松。
有了顺利的开始,再进一步攻打也不是难事,勒德洪年纪虽大,却有丰富的带兵经验,有他坐镇总揽大局不成问题。
这边长子没了问题,在京城的太子却“出了事”。
守旧派不满太子的呼声越来越高,肯请皇上遏制外学发展,莫要提供更多的官职给予非八股取士上来的文人,恳请皇上收回给予太子的监国权力,彻查太子身边人。
贪污受贿,赚不义之财,滥用职权,为谋己私……
更有奏折提到“国内满汉之矛盾由来已久,太子所为是加剧满汉之矛盾,枉顾传统学风,轻视儒学,动摇治国之本”。
康熙揉了揉眉心,愁得不行。
“果然是朕不在不行。”
没人护着保成,他所做之事还不知碍了多少守旧势力的眼。
宗族、宗室,八旗旧贵族皆被摸到逆鳞,也亏得太子有赫舍里一族帮着,索额图本也是八旗旧贵族之一,如今选了跟着太子一条道路走到黑,算是“改邪归正”了。
有索额图在,康熙还能放心一些,这才在北巡时未将索额图带出来,连带着纳兰明珠也没带。他还指望在索额图闷头帮着太子做事时,能有纳兰明珠拦上一拦。
康熙喃喃道:“只希望朕不在,保成能消停点,别真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从吉林乘坐战船自松花江南下,待上岸后,康熙又收到了来自御史的上奏。
帝王瞧见御史郭琇的署名就觉得头大,几乎可以预见这位御史又会在上奏之中弹劾谁。
朝中需要如郭琇这样刚正不阿的言官,但有些时候御史的弹劾时机不对。
康熙打开奏折,万万没想到,这里面竟满篇都在夸奖太子!
帝王一时惊奇,细细看来,差点被一口气噎死自己。
九百万两银,连带着之后会赚取更多银两的玉器之利,全都白送国库,白送国库!
三个月九百万两盈余,一年就是三千六百两,比税收收入都高,就这么白送给国库,成了公家之物。
大清最富可敌国的商贾为成为皇商都没做过那么傻乎乎白送的事儿,现在这送礼的二傻子,是太子。
“国库收入本就有商税田税关税在,哪里需要他去大方!”康熙气的唷,连晚膳都吃不下了。
“皇上息怒,就算是进了国库,天下都是您的,何况国库呢?”梁九功忙劝解帝王,手忙脚乱地接住康熙气呼呼丢出来的奏折。寒冷的天气里,额头上愣是冒出了细细密密的汗珠。
康熙更气了:“朕非昏君,难不成还分不清公财私财,挪用国库?他自己不要,就不能送去内务府?”
梁九功只能无奈道:“殿下无贪欲,心怀天下,是有德之人。皇上若是希望送去内务府,下回和殿下说就是了,您不说,殿下又单纯,他也猜不透您的心思。”
康熙冷冷道:“太子猜不透朕的心思,你就猜透了?”
梁九功忙低下头看地板,低声道:“殿下能爱重亲近您,也是因为您的宠爱啊,感情是相互的……”
所以殿下不揣测帝心,行事不顾及,还不是您惯出来的。
康熙安静了片刻,突然道:“传令速行,朕要尽快回京。”
回京途中,又闻文官启奏内阁成立外交部,外学恩科等,帝王想起太子写的小计划,还有胤礽拿着小计划问他时的情景,那小脸红扑扑的,满满都是对大清未来的期待。
他说,全球化是必然趋势,汗阿玛开启了大清融入世界舞台的进程,您的目光远大,未来定会成为以后载入史册的千古一帝!
他说,满汉臣子之间的矛盾非儒学为本,而是做官及待遇不同所制,遏制不过是暂时压迫,未来反弹更是破坏惊人。若是细水长流,以温水煮之,加大宣传舆论之危,多奖赏如丁思孔般贤能之臣,传播官员爱民如子之风,皇上心系黎民百姓之事,长此以往,待未来子孙后代长大,全国风气都将不同。
他说,儿臣倒是不在乎自己手中的权利啦!但是儿臣想看到大清立于世界之巅,所以就得将权力握在手中,儿臣又怕自己急于求成失了分寸,所以要抱紧汗阿玛的双腿。
还抱紧双腿,扯都扯不下来,太子哪里都好,就是不肯断奶!
帝王冷哼一声,黑着脸将成堆而来的弹劾压下:“等回京,该让他好好看看究竟有多少人对他不满!”
接着又去翻弹劾之人的姓名,一一记下,嘴上骂道:“内阁都通过的政令,还需要他们来多嘴?”
“不愿新开恩科,还不是为了自己手中的权势,害怕多来人分一杯羹!”
“朕再不回去,太子非得将所有人都得罪了!”
梁九功抹了一把头上的汗,悄悄松了口气。
看皇上的意思,倒是没有责怪太子擅作主张,反而对弹劾太子之人多有不满。
揣测帝心并不难,帝心就向着太子,甭管是喜是怒,帮着太子总没错。
康熙正憋着一股气,一路赶回京城,沿途也没了心情去游山玩水,更别提与后妃风月。待到达京城郊外,见到生机勃勃的太子,再被太子黏黏糊糊地一个抱抱蹭蹭,脑袋枕在肩上,撒娇般抱怨:“汗阿玛您终于回来了,儿臣听见您回京的消息,还以为您又出现在了梦里。”
就是再大的火,也消去了。
没错,太子说他做梦都在想念汗阿玛回来,朝臣都听见了!
康熙:“谁家儿子能有你这般粘人?你的礼仪呢?成何体统!还不快松开。”
嘴上嫌弃,身体却一点没动的意思。
太子柔声道:“儿臣年纪小,礼仪之事等长大了再说。您不在家多月就不想念儿臣吗?思念令儿臣茶不思饭不想,还瘦了一大圈。”
纳兰性德:“……”
这语句,这调调,似曾相识。
同样来迎接帝王的胤祉、胤禛,只觉得这黏糊一幕油油的,简直没眼看!
还茶不思饭不想,昨天是谁在夸烤猪蹄好吃?
天天练武,又在窜个子,能不显得瘦吗?
胤禛眼皮子跳了跳,深吸一口气:众目睽睽之下,不分场合就撒娇,太子什么时候养成的坏习惯?就算有汗阿玛宠爱,储君无储君之风,汗阿玛那般好面子,总还是会生气的。
纳兰明珠可不认为聪颖如太子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他深思起来:莫非,这是太子给反对之人的下马威?
胤祉:咦,好像学到了什么,下回就用“反正我还小”为理由找二哥撒娇要抱抱。
朝臣:皇上回来了,可终于有人能收拾太子了!
“让朕看看,嗯……果真是瘦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美:大朋友的爸爸,害怕大朋友会被人套麻袋,这才匆匆赶回来。
第233章
帝王比划了一下胤礽的个子,欣慰道:“也高了。”
那慈祥的眼神,就像是辛勤耕耘的老农,看到了自家养的小菜苗一点一点抽长发芽,多少辛苦汗水,过程中有多么艰辛,也唯有老农自己能体会了。
小苗苗长大了,老农欣慰啊,成就感充斥在心口,那满腔父爱关怀,一直持续到了回到宫中。
待众大臣退下,几位儿子皆围绕在身边,帝王坐在御案上,将那一叠厚厚的弹劾参奏往上头一拍!
“你自己看看究竟有多少人不满,他们又是有何种理由来说服朕来阻止你,惩罚你。”
帝王神色冷凝,语气微重,不悦的目光一一扫过胤礽、胤祉与胤禛。
这三位儿子,是在他眼皮子底下拧在一起的,他准许老三与老四跟着太子学,还不知这两儿子学出了么么花样呢!
胤礽对会有人弹劾自己并不感到意外,甚至还和弟弟们交换了一下小眼神:看吧,之前说的弹劾,他们来了。
他抓起了汗阿玛丢在书案前的奏折,静静地坐在一边看了起来。
太子认真阅读期间,康熙将胤祉与胤禛叫到跟前。
“朕知你们跟着太子,现在已接触了外学与科学,你们要学新知识,朕不阻止,可若是因小失大,为了新鲜学识而忘记了基本的学业,可就别怪朕将你们都丢回上书房去从头学过!”
帝王沉声说话颇具威严,他低头审视着两位儿子。
太子诚然优秀,自小便善于学习,有过目不忘之能,那么另外两位阿哥呢?
准许他们跟着太子学,他们可有学会太子好的一面,又会不会学坏,跟太子一样调皮捣蛋?
康熙只要一想到万一以后儿子们都与太子一样惹他生气,就感到一阵窒息。
要哄一个保成,就已经够他操心的了,若是老三老四也跟着那么学,那他定要下狠手去好好治一治他们。
胤祉有一点点心慌,小眼神怯怯地不敢看帝王:汗阿玛突然就发怒了,害怕。
之前还笑眯眯的,一回来就虎着脸,汗阿玛的心情如同六月天,一会儿晴天一会儿打雷。
胤禛看出了汗阿玛是绷着脸在镇他们,并未真正生气,心里却也不慌,悄悄去握住了胤祉的小手:怕么么?爷陪着你呢!
到底胤禛是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在外人看来,三阿哥与四阿哥是一起的,都是太子亲自教的弟弟。
胤禛别扭地想: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爷才不是看老三害怕想安慰他。
两个儿子挨得近,个儿还比御案都矮,胳膊有衣袖挡着,康熙没看到他们之间的小动作。
胤祉眨眨眼,回握住他:呜呜呜,四弟弟真好,万一他以后长不高,等他成年我就送他高跟鞋当生辰礼!
太阳王路易十四同款高跟鞋,在法兰西畅销的,都传到大清来了呢!
胤礽忍不住抬头说了句:“汗阿玛您别吓唬弟弟们,弟弟们还小,儿臣看了心疼。”
康熙瞪了他一眼:“看你的奏折去!还心疼,都是朕的儿子轮得到你心疼?”
帝王低下头,开始考校起儿子们的课业。
上一篇:扶贫公主
下一篇:被迫去卧底的我躺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