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枝呦九
“阿瞳,你愿意做她们的指路明灯吗?”
“用你的演讲,用你的能力,去帮助她们,去唤醒她们,这是皇太女殿下,最希望你去做的事情了。”
丹瞳虽然有些懵懂,但是她郑重点头,“殿下,我会的。”
折青伸出手指头,“拉钩?”
丹瞳伸出手:“拉钩——”
……
过了年,该动身来京都三月参加万民大会和封臣的人,也该动身了。
青州越子詹就碰见了铃州盛风延。
两人比州而居,倒是熟悉。
然后便是一顿商业互吹。一个吹你的农业实在是做的好啊,你们的农副产品如今是出名了。
一个说听闻你们又发现了一块盐田?哎哟,这可发了。
然后一路南行,碰见了禹州主将苏游功。他不一样,他不吹禹州——吹什么哟,禹州才刚刚卸任京都这个名头,虽然政治经济中心移走了,但是他依旧是除了京都外,最繁荣的城池。
所以,吹嘘这些有的没的功绩,根本不在意。青州跟铃州主将在吹的时候,他就在一边笑笑不说话。等到两人吹完了,他就开始了。
“哎,如今活到我们这年纪,功绩什么的,都已经做到头了,还得看年轻人。”
他朝越子詹,道:“听闻你家的玉珠儿已经在京都了?哎哟,她可真是小辈楷模啊,一路从徐州打到定州,江山一定,怕是这次封功宴,你的官职比她低一些呢——”
后面这句话扯着调调,着实让越子詹神清气爽。
说实在的,自家闺女那么牛,多少次他都想跟盛风延说道说道,但是每次说到子女问题,盛风延就小心眼的转移话题,时间久了,他就不说了。
这回可好,这回可真是碰见了旗鼓相当的对手了,绝对可以说的尽兴。
他立马回话,道:“是啊,这丫头自小就聪慧,哎哟,那拳脚功夫,比我还好,如今得陛下和皇太女殿下的信重,一路打,打下了六国,你别说,我这心里啊,觉得真不是滋味,自来都是老子比子女强,到了我们,竟然是女儿比老父亲强了。”
这般说完,也知道要将这个名为炫耀的话题抛回去给苏游功,道:“不过,我家的姑娘再好,也不及你家的,那可是直接上了群英册啊,都不用,天下皆知。”
苏游功就笑眯眯的道:“哪里哪里,只是我家的闺女也是打小就聪慧。”
盛风延:“……”
他也品出来了,子女没有大用的,是不配站在这里了。他冷哼一声走开,给两个夸女儿夸不完的人腾出空间,主动站在了最左边。
但是,他腾早了。
到了木州之后,秦家的主将跟夫人罗婉月一起去京都。
因大家都是算了时间到京都的,毕竟事情多,去早了不合适。
又听闻三州主将同行,便觉得不如大家一起嘛。
于是罗婉月跟其他主将的夫人们说话去了,秦家主将就加入了夸儿子的途中。
他也打玉珠儿和苏小暖的主意。
“不知道两个小侄女有没有说人家——”
三人友好交谈去了。
然后到了木州,木州主将的儿子参与叛变,在皇太女殿下那里,也是有名字的,算的上是后起之秀。虽然没有玉珠儿和沈离出名,但是好歹也算一个英杰。
于是就打听起来,盛家主将憋屈的继续往左边移了移。
终于到了朝州之后,他心里总算舒坦多了。
第一,朝州新任主将他不认识,第二,朝州主将的儿子一点儿名头也没有。
于是,他就热情的朝着人家招手。
结果人家并不热情,而是朝着越子詹去了。
道了一句:“我有一外甥,名唤邵仙元,也是此次的封臣之内,如今在易州做官,为一城之主,越公或许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肯定停过他的外号。”
越子詹:“什么外号?”
朝州主将:“修路达人。”
越子詹就想起来了,是有一个后生,参与了十年来禹国所有的修路,修水渠,修水坝等项目,如今眼看着就朝着一州主将的前途去了。
“我知晓知晓,听闻你家外甥也没有说人家?”
“说什么哟,他父母愁死了。”
盛风延:“……”
他自觉地再次骑马到了最左边,心灰意冷的他后面便再没有去跟新的主将们说话。
心累。
这么一路走,队伍越来越大,从开了年就走,走到三月初,在入城之时,被皇太女殿下亲自迎进了城门里。
被皇太女殿下亲迎,这是何等的荣耀。
盛风延的心终于活了起来。
他见皇太女殿下一一跟他们说话。
越州主将道:“云州沈将军那老家伙说两个儿子都在京都,就不来了,云州这些年,也没有做过什么大贡献,不过是将西域打下来罢了,如今西域那边事情多,还请皇太女殿下见谅。”
折青很理解。她道:“云州沈家已有沈离和沈柳在,倒是可以,只是听闻沈将军的侄儿也勇武的很,这次西域能打下来,他是占了功劳的。”
然后又跟越子詹道:“玉珠儿已经在宫里等你了,这么多年,你们父女没有团圆,这次好好的说说话。”
又问:“越夫人可来了?”
越夫人连忙上前拜见皇太女殿下。
折青就拉着越夫人说了几句话,道:“夫人辛苦了,这次来了京都,让玉珠儿陪你好好走走。”
七八年了,母女再未见过面。
越夫人感动的答应了。
盛风延眼见皇太女殿下就要到自己面前,都准备好说辞了,就见禹州主将凑了过去,道:“殿下,小暖那丫头,没给您添麻烦吧?”
于是苏家夫妻一起跟皇太女殿下说起了苏小暖。
盛风延:“……”
盛夫人叹气:“哎。”
他们也不往前面凑了,因为木州的秦家夫妻已经过去了。
“秦宽那孩子,最近还好吧?”
“仙元那孩子,是我外甥。”
……
盛风延:“……呵呵。”
然后终于轮到他了,皇太女殿下夸奖他采盐做的好,他也觉得心里不是滋味了。
这场宫宴,人数众多,有折青认识的,有折青不认识的,三三两两在一起说话,高谈阔论或者小声叙旧,让折青看着欢喜。
人到齐了,便可以开始按照流程办事了。
先办的肯定是万民大会。因为今年四海归一,所以人更多了,不过幸好万民大会的会场当时是按照四十四州人数设计的,所以空间足够大。
折青去看过一次,人虽然乌泱泱,但是因为流程大家已经熟悉,所以一切都井然有序。
她听了一会,就从侧门出去了。
街上几乎没有小孩,因为今日周一,大家都去上学了。有的都是行色匆匆之人,大家为了活着努力,脸上或忧愁或欢喜,然后擦肩而过,组成了人间。
折青找了个地方坐下来,她已经养成了习惯在边角,在闹市,在茶楼,在小巷子里听,看。
她来这里,已经十三年了。
十三年里,她做了三年的咸鱼,奋斗了十年。
“谁能想到,我能有今日呢?”
她喃喃了一句,站起来,带上宗童,坐上了一辆公共马车,围着京都转了一圈,期间兴致来了就下马车转个马车坐,半天下来,一共花费了五十个铜板。
——两人份,宗童的那份她也掏了。
然后回皇宫,坐在案桌前写下一句:盛世太平,自己看着笑起来,裱起来挂在了寝宫。
……
三月末,万民大会结束,封臣开始。
当日,浩浩荡荡几百人进宫,由禹皇亲自给他们颁功臣章。
先上去的,这次的功臣章,群英册上有一人不在,便是小意。她去了海外还没有回来,阿福很是遗憾。
最先册封的便是他们这群英策上的人。
“于宏——”
于太医上前。
禹皇从托盘上拿过一块雕刻着医神于宏牌子的功臣章,放在他的手里。
“悬壶济世,为天下医者表率。”
于太医激动的接过功臣章,站在一侧。
他没有想到,自己是第一个。
第二个是章玉书。
章玉书兴奋的脸都红了。
禹皇:“妙手回春,敢冒天下所不为。”
这是对他的认可。
章玉书拿着牌子站在了于太医的身边。
“雪生——”
雪生站了出来。
禹皇:“玲珑七窍,造化通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