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婆婆的人生 第162章

作者:倾碧悠然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作之和 穿越重生

  她一拂袖:“事情牵连上了本宫,本宫自是要问个水落石出的。敢问英王爷,那个胆敢攀咬本宫的嬷嬷何在,本宫要与她当面对质!”

  说这番话时,她声音朗朗,仿佛底气十足。

  英王爷一脸严肃,嬷嬷已经死了,如今死无对证。正因为如此,他很可能摘不清楚。

  “当时本宫也在。”柳纭娘出声:“嬷嬷确实是如此说的。”

  汪敏如知道,想要减轻自己的罪名,最好是找出幕后主使。如此,她只是被有心之人利用才对顾玲珑心生怨怼,不是她本身想要害太后。

  这两者之间,于她来说,大有区别。当即,她急忙道:“是。嬷嬷确实是如此招认的。”她一脸悲愤:“杨母后,妾身以为您是真的慈悲,这些年来还陪着你念了不少经书,可妾身没想到,您心思这般恶毒。您恨母后,为何要让妾身动手伤人……实在太过分了。”她冲着英王爷磕头:“还请您彻查此事,还妾身一个公道。”

  说实话,汪敏如并不冤枉。

  无论宫人如何撺掇,她都不该对长辈动手。毕竟,柳纭娘之前夺她凤印,也不是毫无缘由。错了就该认,想要拿回凤印,借不了柳纭娘的手,她也可以去求皇上。多年夫妻,皇上哪怕对她不再如以前一般敬重,只要她想法子,一定能得偿所愿。

  求着皇上,虽然不能即刻得偿所愿,至少不至于搭上自己。结果,她偏偏要选捷径,怪得了谁?

  英王爷找她来此,也不是想重新发落,看向众人,苦笑道:“嬷嬷受不住刑法,已经死了。”

  柳纭娘站了出来,帮腔道:“当时是本宫让英王爷尽力施为,毕竟,身为宫人,却对本宫生出杀心,简直死不足惜。”

  这话一出,就察觉到了英王爷感激的目光。

  柳纭娘又看向了杨太后:“只是我没想到,不是宫人对我心生怨怼进而下毒。而是你……多年姐妹,先帝在时,我们最多吵几句嘴。没想到先帝都走了,你竟然想要害死我……咱们都这把年纪了,还有什么想不开的?”

  杨太后别开脸:“本宫侍奉佛祖多年,哪怕受了委屈,也从未想过为自己讨公道。但是,毒杀你的罪名,本宫绝不会认。皇上中毒,更是和本宫无关。”她一拂袖:“如今皇上病重,查清真凶固然要紧,可朝堂上的事情同样要紧。”

  她眼神一一扫过众人:“请诸位推举出摄政大臣,再选立储君!此乃重中之重,各位尽可说出自己想法。”

  这件事情对于殿中的众人来说,确实比皇上生病更要紧。毕竟,眼瞅着皇上就不成了,可他们还活着,还有以后。

  如果选对了人,能保证家中再繁华百年。

  立刻就有人站了出来:“皇上膝下皇子年纪太小,就算做了储君,也不能任由其胡乱施为。依微臣来看,储君人选不急,急的是选好几位摄政大臣。”

  这话得到了众人赞同。

  立刻又有人道:“光是大臣也不行,不能让皇权旁落。若是大臣生出了野心,想要将其掐灭,怕是没那么容易。到时候,君臣失和,受苦的是百姓。因此,咱们还是得选出一位得众人信重的长辈……”

  这话也有不少人赞同。

  皇室宗亲那么多,真正能够沾染上储君之位的,只有其中不足一成。

  且皇上有子嗣,这一成人的希望也不大。相比之下,还是占个摄政王的名头比较有希望。

  听着众人争执,柳纭娘坐在榻边,看着闭着眼睛的皇上:“我知道你没睡,此时感觉如何?”

  皇上:“……”简直糟透了。

  他越想越怄气,又喷出了一口血来。

第172章 太后婆婆 十一

  特么的太气人了!

  皇上躺在这里,这么多人围在身边,没说帮他追查凶手,反而跑去争执储君和辅政大臣人选。

  他做皇子的那些年里,还是皇后的杨太后没少给母子二人添堵。后来他登基之后,杨太后立刻就老实了,对他还有几分慈母心肠。

  皇上以为,人都是会变的。杨太后对他也多少有几分疼爱之情……现在看来,都是假的。

  他可没有忘记,方才最先提及储君之位和辅政大臣的人就是杨太后。

  “你病得这般严重,不过是拖日子罢了。说到底,这人都是自私的,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以后打算。再巴结你也没有任何好处。”柳纭娘声音很低,落在外人眼中,就是她正在儿子耳边低声喃喃。

  “你说,这储君之位给谁?”

  皇上刚过而立之年,正是踌躇满志之时,从未想过要立储君。在他看来,淑妃所生的二皇子都太大了,他打算再过一段,等到自己四十多岁,再选一位德行言容堪为太后的女子,生下皇子亲自教导。

  但是,短短半日,他已从踌躇满志的帝王变成了躺在床上苟延残喘的废人。他也不得不为自己的以后和皇权打算。

  所有育有子嗣的嫔妃中,淑妃娘家地位最高,他乍然病重,朝堂上一定会乱。也只有淑妃娘家,才能很快将其镇压。

  他眼神不由得就落在了门口的淑妃身上。

  到了此刻,他并不掩饰自己的心思。因为他觉得,哪怕母后厌恶了自己,也绝不敢在朝堂上胡作非为。这储君人选若是选不好,朝政一定会乱。

  柳纭娘顺着他眼神看了过去,笑着问:“你想选二皇子?”

  皇上眼中满是殷切。

  柳纭娘冲他恶意一笑:“你想选他,那我就不能选了。总之,不能让你这个不孝子如愿。”她侧头看向屋中众人:“华隐挺好!”

  说着,还满意地点了点头。

  皇上一口老血梗在喉间,又喷了出来。

  边上的太医一阵惊呼,又挤上前把脉配药,柳纭娘退了开去。

  皇上不看别人,只死死盯着她。

  柳纭娘叹息一声:“皇上,你就放心吧,有本宫在,不会让朝堂乱起来的。华隐今年已经十三,从五岁起就在外书房念书,父亲也说,他颇有帝王之相。就立他为储君,行么?”

  皇上:“……”不行!

  那个贱种不配。

  华隐跪到榻前,看到父皇这样的眼神,垂下了眼眸。

  柳纭娘又再次叹气:“我就当你默认了。”

  皇上:“……”他想说不行,哪里是默认?

  他恨得眼睛通红,柳纭娘握了握华隐的手:“孩子,你别怕。皇祖母会护着你。快给你父皇磕头!”

  华隐看出父亲不愿,但那又如何,皇家本就无情,凭他的出身,若是不为自己争取,怕是要死无葬身之地。听了柳纭娘的话后,他深深磕下头去:“父皇,您放心,儿子一定好好学。曾经您说过,帝王要爱民如子。儿子你一定依您的心意,绝不违逆!”

  皇上:“……”

  他气得又吐了一口血。

  这要真是个孝顺儿子,就该乖乖退居后宫,等到新帝登基之后,领了爵位搬出皇宫去。

  柳纭娘伸手去抚他的胸口:“别着急。”

  淑妃等一众嫔妃等在殿外,一直支着耳朵听里面的动静。眼瞅着太后三言两语就要定下储君之位,她哪里肯依?

  几步奔进来跪到榻前,哭得泣不成声:“皇上!您千万要好起来!”说实话,她不赞同太后的话,可理智告诉她,有顾家在,她便不能忤逆顾太后的意思。

  那边辅政大臣还没选出,柳纭娘站起身,声音朗朗:“皇上方才已经跟本宫商量过,立大皇子华隐为储君。”她又看向了一众人中的英王爷,道:“摄政王,就选英王吧。”

  一锤定音!

  边上众人不服,柳纭娘抬手止住他们即将出口的话:“皇上病重,暂时先这样。你们若有其他想法,稍后去勤政殿中商量。”

  她又看向那几位皇上的皇弟,沉声道:“知道你们担忧皇上病情。即日起,你们就留在宫中轮换着侍奉皇上。”

  吩咐完这些,她一脸疲惫:“皇上一心求死,本宫心中实在难受,要回去歇一会儿。你们……自便吧。”

  临走之前,她看向英王爷:“立储之事就交给你。对了,关于皇上病重之事,不宜大肆宣扬,就说皇上身子不适,需要静养一段日子。”

  英王爷本以为自己要完,毕竟下毒的嬷嬷被他杖毙,平日里看不惯他的人一定会揪着不放,想要全身而退,不太容易。没想到横空杀出了顾太后……事到如今,他唯一的出路,就是跟着顾太后一条道走到黑。

  不,也可能是越走越亮。

  他深深弯腰一礼:“是!”

  立华隐为储君是顾太后的意思,顾家自然鼎力相助,哪怕有人不赞同,也被摁了下去。立储之事,定在了三日后。

  皇上到底还是没被挪走,几位王爷认为如今是多事之秋,若是皇上自己住,怕被人钻了空子。因此,几人商量过后,又将柳纭娘请到了皇上榻前。

  “还请太后亲自盯着,免得有人对皇上下毒手。”

  柳纭娘看着床上又要气得吐血的皇上,心下好笑,面上一脸纠结:“这不符合规矩。”

  “规矩是人定的,再说,皇上如今在病中,休养身体要紧。”武王一本正经。

  云王有些不赞同:“二王兄,母后说得对……”

  武王回过头,眼神凌厉:“三王弟,皇兄没有自保之力,将他一人放在勤政殿,那地方人来人往,万一皇兄出了事,你担待得起吗?还是,三王弟看皇兄病重之后,另有打算?”

  言下之意,如果执意把皇上挪走,就是心思不纯。

  云王哪儿背负得起这样的指责?

  听说皇上中毒不治,除了武王外,曾经最有希望登上帝位的三位皇子心中难免都生出了些想法,但看太后和宗亲很快就稳住了局面,如今,储君人选已定,辅政大臣也选了出来。又有顾太后将他们圈禁在宫中……还争什么?

  罢!

  九五至尊之位不敢肖想,华隐年纪还小,他们想法子分到一些权利还是能的。

  于是,几人又去找英王爷商量政事了。

  柳纭娘挥退了殿中伺候的人,坐在了榻前:“皇上,你千万要保重身体。”语罢,又叹息道:“皇后一心想要我的命,那点心药下得很重,你为何要想不开吃那么多?”

  皇上狠狠瞪着她。

  柳纭娘摸着头上精致的发髻:“你也别恨我,我尽力了的。”

  皇上:“……”她确实尽力塞点心了。

  如果不是那两个宫人警醒探头进来,搞不好她还要多塞两块。而他……兴许早已崩了。

  母子两人对视,皇上眼中满是憎恨。

  柳纭娘想了想:“你那些嫔妃想着要过来照顾你。我给拦了,叽叽喳喳的,再吵着你。再有,是人就有私心,如今朝堂上正乱着,她们照顾你是假,怕是想为娘家人争取。我不想你操心这些,还是安心养病吧!”

  在皇上看来,这是让他安心等死的意思。

  与其说不让那些嫔妃娘家插手朝堂,还不如说是不让他知道朝堂上发生的事。

  *

  杨太后提出选储君,彻底把众人绕开了,没有人再追究她指使皇后身边的人毒杀顾玲珑的事。

  柳纭娘也没揪着不放,来日方长嘛。只要是做过的事,就一定会留下痕迹。他日一起清算也是一样的。

  太子年纪小,又没有接触过朝堂上的事,英王爷和三位辅政大臣商量过后,联名请命,要顾太后垂帘听政。

  消息一出,朝堂上不少人反对。但辅政大臣已经跪请太后,他们反对也无用。

  对于这样的结果,柳纭娘并不意外。或者说,如今局面就是她一力促成。

  英王爷是她扶上去的,算是她的人。顾阁老就不用说了,帘子后坐着女儿,对他有益无害。另外两位辅政大臣,其中有一位是顾阁老的弟子,剩下的姜将军,和原先的顾玲珑渊源颇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