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一心只想搞事业 第50章

作者:奶酪月亮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而这,也是苏曼打算以公社为单位,成立一个妇女培训基地的原因。

  妇女想要平等,想要真正拥有话语权,想要摆脱现在虽有她顶在前面的家暴男,真正改变男人想法,得到尊重的生活,就必须要先得到一份能挣钱的工作。

  有一句话说得好,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首先要有钱,才能有底气、有话语权,

  然后才能通过继续努力,得到地位和尊重。

  你说妇女在家里家外忙活累不累?

  肯定是累的。但这在男人看来,这就不叫累。

  为什么?因为他们内心没有对家庭妇女应有的尊重。

  苏曼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打破封建思想,让妇女从家庭中解放出来,能够凭借自己的双手获取金钱、平等和尊重。

  所以,她现在的想法很简单。

  第一,就是先扫盲,让大队的男女老少学知识,明事理,人人都要学习法律,知法懂法才能知耻,并对自己从前的行为有所顾虑与限制。

  第二,就是开展妇女培训基地的工作,啥样的技术都要拿出来共享,尤其是纺织相关的手艺是一定要学会的,这样才能方便苏曼到时候去和县里的纺织厂联系。哪怕是先做廉价劳动力,她也要让这些妇女同志们知道,她们不是白吃饱饭的,而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钱的。

  对了,在大队成年社员们进行全体扫盲的过程中,还得同时进行重建大队小学的事情。

  想要彻底改变麦秆公社整体落后思想的风气,靠这些只能通过约束与规范才能有所改变的成年人是不可能了,只能靠这些祖国的花骨朵们了。

  不光要教授他们知识,还要教他们做人的道理,与独立的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从最原始的根子上改变这个公社。

  所谓,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基础教育是必须要从现在开始——

  苏曼在本子上认真写着:每个生产大队都必须要有一间供给孩子们读书的教室,与配套的桌椅板凳、课本和任课老师,力求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学习与发展!

  想到这,苏曼又对小汪说道:“我记得在之前的调查问卷关于家属那一栏的填写内容里,有两个男知青的父亲是在砖厂工作?我记得一个叫赵磊,还有一个是叫周爱国吧。小汪你去各大队通知的时候,辛苦帮我找一下这两位知青,让他们过来公社一趟……”

  “还有,告诉其他那些考试合格但还没有被安排工作的知青们,公社对他们另有安排,让他们在学习方面不要松懈,告诉他们,等安排工作的时候,我要对他们的专业能力进行考核。”

  “明白,我立刻就出发去通知他们!”

  ——

  “……扫盲班会在六月份正式开始,到时候整个大队的人都必须要参加,三个月为一个阶段,到时候苏主任会安排考试,对所有人参加扫盲的社员们进行能力考评,这个将会作为决定明年劳模人选的考核内容。”

  小汪在各大队通知成绩和对部分知青安排的事儿,可以说是一石惊起千层浪,让几乎整个公社都像是滴落进热油的水一样,彻底喧腾起来了。

  知青们兴奋,社员们激动。

  早几年的时候,公社也组织过扫盲工作,但那个时候是负责扫盲的人不上心,照本宣科给从来没念过书的社员们说得是云里雾里的,让本就对学习知识没啥兴趣的社员们更是敷衍了事,学来学去,认识的字还不如《亮剑》里面的李云龙多。

  但现在不一样了,学会读书、识字的话,就能参加公社组织的招工考试,到时候就能被安排工作,不用下地干农活就能得到满工分的待遇,让社员们对那一百多个通过考试的知青眼红得不得了,也十分后悔自己没能在年轻时候好好学习,更没有送自家孩子去学习。

  如今一听说公社又要组织扫盲工作了,不用小汪动员,大伙儿就都兴奋不已,争着抢着说要参加扫盲班。不光如此,有那心细的还拉着小汪不撒手,说来说去都是在说自家孩子的教育问题。

  这让原本还苏曼过于理想的,要给每个生产大队里都重建小学的想法而感到不现实的小汪是彻底服气了,却不敢将苏曼的计划暴露出来,只能敷衍了几句“回去以后和苏主任汇报”这样不痛不痒的话后,继续朝着下一个生产大队走去了。

  在一个大队接一个大队都得到消息以后,也终于轮到了于家堡生产大队。

  三十来个知青中,有近一半的人通过了考试,而在这些人里,又有三个被选中参加扫盲班的工作。

  虽然这其中有一半的人都没能通过考试,但另外一半人的合格成绩,以及这三个人马上就能上岗工作的消息,也让没能成功上岸的知青们感到了振奋,看到了希望。

  让原本还没把这次招工考试当回事,只是出于对苏曼这个的的确确是办了不少实事的领导信任才参加考试的,和已经通过考试但却还没能被安排工作的知青们完全不需要小汪的提醒,就已经兴奋地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复习中了。

  而已经确定能够参加扫盲班的三个人,也同样没有松懈,更是认真地凑到一起,开始准备备课,想着等扫盲班正式开始以后,她们该咋样才能教会社员们更多的文字与知识。

  赵兰妮和陈秋苹也都通过了考试,不过她们已经都开始了为各自梦想不断奋进的学习之路,并越发坚定了她们的理想信念。所以,虽然她们也在学习,但相比较其他人都快要头悬梁锥刺股的冲劲儿,两个人还是稍显落后了一些。

  不过也无所谓了,反正苏曼也知道她们参加这次考试一是是为了支持,二是为了验证一下自己的能力,安排工作啥的,是不可能的。

  早就知道自己必然会落选的李素琴将众人为了这个消息而激动、向往与欣喜情绪都看在眼里,只觉得自己像是吃了黄连一样,嘴苦心也苦。

  她想,要是自己能在报名招工考试以后认真学习、准备,而不是一心只想走歪门邪道的话,是不是她也能成为这其中一员,哪怕第一次没能考上,也还是能将希望留给第二次的考试呢?

  但不管考几次,能不能考上,李素琴也觉得那样要比她现在这样,彻底上了苏曼的黑名单,再也没有机会去改变好。

  李素琴咬了咬嘴唇,走到赵兰妮身边,小声道:“兰妮子,这是我之前借你的十块钱,还给你……还有,对不起,我之前对你态度不好,希望你能原谅我。”

  看着手里被李素琴塞过来的十块钱,赵兰妮沉默了片刻,没说别的,只扬了扬手里的书,问道:“素琴姐你要看书吗?”

  李素琴:“……要,我要看书!”

  在这个距离恢复高考还有八年的1969年里,由苏曼所引发的“蝴蝶效应”,让麦秆公社这个人人皆知的贫穷落后的公社内部卷起了一波“看书”潮,让这些原本在恢复高考后无望录取的人们,成为了会在未来因录取人数众多而登上报纸的一张张笑脸。

  这像是一颗种子,被苏曼不经意洒落在了每个知青,和想要和知青一样能够通过考试的社员心中,只等待着在未来恢复高考的时候,一举突破泥土,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

  公社,办公室。

  没能亲眼目睹各大队知青与社员们因为小汪的到来而狂欢不已,并更加信任、崇拜自己的苏曼正在办公室里等待着赵磊和周爱国的到来。

  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

  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也是苏曼深以为然的。

  但在这个大部分道路都还是泥土路,整个公社最好的一条路也只是一条石子路的现实情况下,修路这件事被苏曼放到了本子后半部分所要进行的计划中。这个事情至少她现在能够实现的。

  所以,修路的计划被搁浅,就得再想个别的又能改善生活,又能给公社创收的事情。

  而就在刚刚她和小汪说着要重建小学,并要在每个生产大队里都给孩子们一间可以学习的教室时,一直苦恼于不知道该如何改善整体生活,而不仅仅是针对妇女工作的苏曼突然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建砖窑,烧砖!

  花阳县没有砖厂,但它所在的葵花市里是有砖厂的,只是对于县城、公社和生产大队的人而言,市砖厂生产的红砖可不是他们这些普通老百姓能用得起的。

  至于为啥在用不起的情况下,不去想办法建砖窑,独立生产……只能说,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对于砖头,人们不光是用不起,更是不需要和不敢想。

  城里的工人们住的是厂子分配的筒子楼,或是早就盖成的,像是苏曼县城的家那样的小四合院,几乎没有需要用到砖的地方,这是不需要;而乡下的社员们别说砖房了,石头房都盖不起,住在都是自己搭建的最普通也最落后的泥土房,这是不敢想。

  但苏曼向来是一个敢想敢做的人,尤其是在花阳县连一个砖厂都没有的情况下,建砖窑这种绝对利大于弊的事情在她看来,是势在必行的!

  不过,建砖窑这种事情可不是光靠嘴皮子一碰就能完成的,都看过《平凡的世界》,那想要烧出好砖可不是随便垒个窑出来,就能通过努力完成的,是需要绝对的技术指导的。

  而在这个时候,来自五湖四海的知青们的能力就体现出来了。

  比如这个来自于南方城市的赵磊。

  也比如这个来自寒冷北方的周爱国。

  既然花阳县没有这样的技术,那她就利用外地知青来创造获取技术的办法。

  这两个人的父母都在他们各自的城市所城里的砖厂工作。苏曼想,哪怕自己手气再差,能找到的这两个仅有的和烧砖有关系的知青和他们的父母都不懂得烧砖技术,起码也算是一条能帮助自己找到技术师傅的途径。

  想到这,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苏曼想,这应该是她的砖窑……不是,是赵磊和周爱国到了。

  “请进——”

  作者有话要说:

  我又是你们日万的宝贝啦![骄傲地挺起小胸脯]

  ------

  写到8K字的时候突然有点过敏,搞得我最后两千字都是一边挠一边写。本来还想着能在11点以前发出来的_(:з」∠)_哎,过敏体质真的伤不起,刚吃了一粒西替利嗪,准备睡觉去啦,晚安晚安~=3=~感谢在2021-08-20 22:13:33~2021-08-21 23:41:5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果子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5章

  被苏曼挖掘出来的赵磊和周爱国,这两个有着能够帮助公社这边成立砖窑的家庭背景的同志,是同批被分配到田家庄公社的知青,两个人都已经在这里插队快两年,都不再是初来乍到时的愣头青了。

  但就第一印象而言,哪怕两个人极力克制,苏曼也还是在第一时间意识到这两个人似乎并不太友好的关系。

  尤其是在来自北方黑土地的周爱国开口自我介绍时那一嘴大碴子味儿,说着说着就表现出十分紧张,并忍不住开始挠头憨笑的样子时,赵磊那嘴撇撇的,白眼翻楞的,就差在脸上写着“瞧不上”三个字了。

  而等到来自南方人人都爱吃醉蟹的大城市的赵磊操着一口标准的吴语普通话,开口就着重介绍自己城市有多么多么好的时候,周爱国那张端正的国字脸上,也同样露出了极大的不满。

  苏曼看着这两个人毫不掩饰自己对对方的排斥情绪,却又因为当着自己的面儿而不敢暴露全部,只能暗搓搓搞点小动作的样子,心想,这俩人倒是都挺有趣,但也都挺不懂得掩饰自己内心想法的。

  对于这样的人,苏曼觉得这俩人要真是能对公社建砖窑起到关键作用的话,自己倒是可以培养培养他们。都是高中生,也都是工人子女,在这次招工考试中两个人似乎也是铆足了劲儿,成绩都比较优异,学习能力也强。

  只是,情绪外露这点得好好引导一下,好好培养一番的话,这俩人也愿意吃苦的话,没准儿这未来砖窑、砖厂的骨干人员,就是他俩了呢!

  不过,现在说那些还太早,当务之急是要先确定两个人究竟有没有办法帮助公社建设砖窑,成立砖厂的事情提供技术帮助。

  “咳咳!”苏曼假意咳嗽了一声以后,两个本就对自己会被特意叫过来,和传说中的苏主任见面的事情而感到费解的人都立刻停下了各自的小动作,站得笔杆条直地,等待着苏曼发号施令。

  在苏曼咳嗽了一声后,却没有立刻说话,而是拿出了一个厚厚的文件册的表现,两个知道自己通过了考试却没能成为第一批被分配去扫盲班进行扫盲工作的人都十分紧张,为苏曼叫他们过来的目的而感到忐忑。

  两个人心想,他们是真的啥都没干过,除了看彼此不顺眼以外,最多也就是私下里小打小闹互相使绊子,但也都极有分寸,更是从来没有发生过流血事件,对女知青也都注意分寸,对当地女社员更是保持距离,从来没干过出格的事情。

  所以,这位威名在外的苏主任特意将他们叫来公社办公室,到底是为啥呢?

  苏曼可不知道自己只不过为拿一下归档在册的调查问卷的工夫,这俩人就已经脑补出了这么多东西。她只一心翻着了两个人资料所在的那一页内容。

  看着分别被放在册子左右两边的资料,她想了想,直接开口道:“两位知青同志,你们在这次招工考试中的实操成绩拉低了你们的分数,使得你们两个人都没能被选上参加扫盲班。所以,我今天叫你们过来,也是想给你们一个比进扫盲班还要好的机会,就看你们能不能把握住了……”

  “是什么机会——”

  两个人异口同声的说着,又在脱口而出后觉得这样太过急切不够礼貌,便又通步调地停止了发问,并互相瞪了对方一眼,心里暗骂了一句:“学人精!”

  “苏主任,能请问一下,侬讲得是什么机会么?”赵磊是个标准的南方奶油小生的长相,说起话来也是习惯咬文嚼字,虽然两年插队的生活让他原本白净的脸蛋变成了煤球蛋,看上去也和麦秆公社本地人没什么两样了,但一开口,还是能从他的口音中听出他的不同与骄傲。

  “当然可以。这本来就是有商有量的事情,是要建立在你们同意的情况下才能继续往下谈的事情。”苏曼说着,将手里摊开的本子翻转了一圈,示意两个人看,“这个是之前公社要求你们填写的调查问卷,在公社共计有206名的知青里,只有你们两个人身上,有我看重的点。”

  听到这话,两个本就互相瞧不上的人都低头看向对方的资料内容,心想像周家国(赵磊)那样的人怎么可能和自己有共同的点。

  周爱国虽长得五大三粗的,但却心细如尘,比起一个劲儿盯着他信息看来看去却看不到重点的赵磊,他只左右看了两眼,就立刻指出了相同点:“我们两个人的家庭关系这一栏中,关于父亲工作地点的这点是相同的,赵磊的父亲和我爸,他们都是在砖厂工作。”

  “这怎么能叫上一样?!”赵磊小声嘀咕道,“我爸爸可是在我们沪市最大的砖厂当技术师傅,他头阵子还写信说等明年就能升成八级工了,你爸爸不过是在你们县城的砖厂的工人,根本不能相提并论的呀。”

  周爱国瞥了赵磊一眼,轻描淡写道:“我爸也是技术工,虽然砖厂是在县城,但我爸不用等明年,他现在就是八级工。”

  赵磊:“……”

  看着赵磊被周爱国的话,气得整张脸都像是打翻了的调色盘似地样子,苏曼忙弯起手肘撑着桌子,双手相握住地挡住了嘴角险些露出来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