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只会影响我拔剑的速度 第14章

作者:初云之初 标签: 女强 快穿 爽文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没事的没事的,就是大一点的血块儿,你别怕啊!”

  宫人们早就送了簇新的衣衫过来,中衣上边还放置了一条月事带,皇帝看得头大如斗,艰难的换了上去,忍着不适,同皇后一道往正殿书房去。

  杜若离是没有来过这地方的,放眼整个后宫,也只有贤妃有这个幸运到宣室殿来伴驾,做天子解语花。

  这时候芈秋来到此处,禁不住心中好奇,难免左右张望。

  皇帝真真要被她急死,唯恐这赝品被人看出不同:“举止自然些,勿要左顾右盼!”

  芈秋老老实实的照做了。

  皇帝理政的书房并不很大,附带着的套间功能却很齐全,最里边的卧房可供疲惫时休憩,其次是摆满了经史子集各类书籍的小书房,最外边的套间最大,人也最多,十数名郎官往来各处,查录天下各州刺史呈上的奏疏密报与种种中枢政略,随时准备听从天子传召。

  皇帝一路上走得提心吊胆,唯恐杜若离哪里掉了链子,好容易陪她一起到了素日里理政的书桌前,眼见着她一屁股坐了下去,一直提着的那口气方才松开。

  他示意杜若离将侍从们打发出去,紧接着开始突击补课:“你得先认清楚在御书房行走的郎官们,他们是天子的耳目和爪牙。”

  “宣室殿前殿的布局……”

  “本朝天子上朝时候的章程……”

  “三公九卿姓甚名谁,肩上各自担着什么职责……”

  “近来地方上在推行的新政……杜若离你好好听,不要给朕开小差!这是重点,朕只讲一遍!!!”

  芈秋给吓得猛地一缩脖子。

  皇帝恨铁不成钢的瞪了她一眼,方才继续道:“户部的刘尚书是朕的心腹,他是东宫时候便从龙的老臣了,朕让他清查此前十年的国库进出账目,你须得……”

  “要是有人问起庆州那处盐井的事情,你就先拖着,不要贸然下定论,且再观望一段时日。”

  “御史台弹劾朝臣的话,你应该……弹劾宗亲的话,又应该……”

  芈秋听得没趣儿,百无聊赖的打个哈欠,随手从桌上取了一份文件,卷卷卷,卷成一个圆筒,饶有兴味的送到右眼前。

  圆筒对面骤然对上一只燃烧着愤怒的眼睛。

  “杜若离!”

  皇帝发出愤怒的咆哮:“你是我带过最差的一个你知道吗?!”

第13章

  皇帝对于芈秋的消极怠工表现出极大的愤怒,芈秋见他好像真是气得紧了,也不好再胡来,手臂乖巧的摆在书案上,正襟危坐,认真听皇帝讲课。

  皇帝又瞪了她一眼,这才将她手里边儿的圆筒夺过去,三两下舒展开:“接下来,我再教你怎么批复奏疏和公文……”

  芈秋提笔蘸墨,自信落笔。

  很好。

  爽利挺秀,骨力遒劲,深得柳体精髓。

  皇帝已经记不清自己这是第几次抓狂了:“可朕自幼学的就是颜体啊——”

  芈秋无措的挠了挠头,无所谓道:“这不都差不多吗,细枝末节上的事情,没必要这么计较吧。”

  差得太多了好吗?!

  你这一笔字写上去,谁看见不知道是露馅了?!

  皇帝越想越觉得头大,瞥一眼皇后批复过的那份奏疏,见上奏的并不是什么大事,赶紧打开兽首火炉的盖子,一股脑塞进去烧了毁尸灭迹,紧接着又拖了把椅子到皇后身边坐下,攥着她的手,教她如何运笔习字。

  “颜体与柳体不同,横轻竖重,圆厚雄浑,除此之外,每个人的书写习惯都是不一样的,同样的一种字体,写出来后却是迥然不同。”

  皇帝一边说,一边给她示范:“朕素日里这样起笔……这样收笔……”

  杜若离未出阁时便专攻柳体,书法上颇有几分造诣,触类旁通之下,自然学得很快。

  皇帝见她这上边一点就透,倒也十分欣慰:“总算还不是蠢笨到家的。”

  芈秋听他这么夸了一句,可算是松了口气,揉了揉发酸的手腕,再一瞅旁边摞的老高的奏疏,赶紧从椅子上跳起来了:“好了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吧,再多真记不住了!”

  又把皇帝往座椅上按:“那么多奏折,我看着眼晕,你赶紧批复了,别叫人察觉出不对来!”

  皇帝见她无意揽权,于此道上也无甚天分,自然安心,只是又怕她对此一窍不通,到了朝堂之上闯出祸来……

  每每想到这儿,皇帝就觉得跟吃了黄连似的,嘴里一阵一阵的发苦,这都是些什么事啊!

  他按捺住这股心酸,仍旧将人拘在旁边,自己一边批阅奏疏,一边掰碎了讲给她听。

  “看见没有,每一摞奏疏的封皮儿颜色都不一样,赭黄色的是问安折子,最后瞧一眼,随便批复一句也便是了,若是心腹上的,倒可以多问一些……”

  “蓝色封皮儿的是四方军事,噢,这回是讲云南改土归流一事进展的……”

  芈秋起初还认真听,中间就开始迷糊了,到最后哈欠一个接着一个,脑袋一低,就这么睡着了。

  皇帝还没发觉,自顾自的说了好一会儿,才意识到身边人好一会儿没附和自己了,扭头一瞧,眼皮猛地一跳,额头青筋都鼓起来老高。

  “杜若离,你是成心想把朕气死好当寡妇啊!”

  芈秋也不知道是梦见什么了,都睡着了,嘴里边儿还不间断的嘟囔:“这个很重要……嗯,我好好写……”

  皇帝见状心头一软,又被她给惹笑了,倒是想将人抱到最里边套间里去歇息,奈何他这会儿是个女娇娥,有心无力,只得寻了张大氅替她盖上,免得着凉,自己则继续对着满桌的奏疏工作。

  ……

  宣室殿内气氛和睦,帝后感情回春,而后宫之中,却是遍地凄风冷雨,萧萧瑟瑟,宫嫔们苦不堪言,心下惴惴,等待着最后的结局。

  她们知道,昨晚那场风浪的余波还未结束,帝后的下场不过是开头,而结尾的句号,只能由太后亲手画下。

  昨晚狂风骤雨,众宫妃迎寒出门,散场之后回去打几个喷嚏、流一会儿鼻涕都是寻常,若换成寻常时候,这群贵人们早早便差人往太医院去寻人了,只是昨晚见皇帝那般声色俱厉,她们实在不敢在此时冒头。

  再则,请太医这事情既要讲先来后到,也要讲身份品阶,后宫身娇肉贵的多了去了,可晚上值夜的太医就那么两个,你们一股脑抢了去,叫淑妃娘娘请谁,贤妃娘娘请谁?

  这两尊大佛一出,直接就能把两个名额用空,其余人即便再如何不适,又哪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昨晚她们是被陛下扫了面子,但是破船也有三千钉,谁要是觉得她们就此倒了,可以过去踩一脚,备不住后脚就得跟被杖杀的郭氏和林氏作伴。

  于是这一晚后宫真没几个人睡好,眼盯着看别处宫妃是何动静,淑妃在雨里边儿跪了近一个时辰,告退时都是被人搀扶着走的,即便如此,也硬是挺着没传太医。

  倒是贤妃,人还没回玉英殿,身边宫人就急急忙忙往太医院请人去了。

  对此,六宫也不觉得奇怪。

  贤妃身子一向不好,椒房殿内几乎被那数记耳光打晕,淑妃好歹还是被人扶走的,贤妃干脆就是晕死过去给抬出去的,这回不是仗着陛下怜惜娇娇娆娆的拿乔,是真撑不住了。

  如此到了第二日天亮,昨晚椒房殿内发生的变故终于传到了太后耳朵里,太后惊怒非常,当即下令太医令往琼华殿为淑妃看诊,甚至于都没来得及去探望这个侄女一眼,便点齐兵马杀往宣室殿。

  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太后离开宣室殿,径直往琼华殿去了,与此同时,又以皇太后的名义降下懿旨抚慰六宫,尤其对淑妃、贤妃二人多有恩赐。

  六宫见状便明白了,陛下这一回是铁了心维护皇后,即便是太后娘娘,也不曾占得多少便宜啊!

  不然又何至于此。

  以后还是夹着尾巴老老实实做人吧。

  昨天一晚上都没怎么合眼,只等着看事态如何发展,这时候想看的看到了,反倒不敢再回去歇着,各自梳洗打扮,准备往椒房殿去向皇后请安。

  从前皇后失势时也就罢了,现在人家眼见着起来了,再去怠慢敷衍,岂不是嫌自己命长?

  只是还不等六宫过去,椒房殿的大长秋便奉令往各宫传话:皇后娘娘身体不适,近日暂免请安之礼。

  六宫自无不从。

  消息传到寿康宫,太后也没说什么。

  皇帝有意为皇后立威,那请安礼时必得六宫俱到才好,现下淑妃贤妃卧病,总不能硬扯着她们前去,待她们身体恢复之后再去请安,也是理所应当。

  ……

  芈秋一觉睡醒时,皇帝已经尽数将案上奏疏批阅完,见她醒了,目光微亮,芈秋还没来得及跑,就被抓了壮丁。

  “多说无益,总得叫你见一见人,实验一二才好!”

  芈秋浑身上下都写满了抗拒:“我不行的,肯定会被人看出来的……”

  皇帝手掌发力,将她按到了龙椅上:“现在你就是朕,你必须行!”

  芈秋硬撑着见了几位郎官,嗯嗯啊啊的听他们阐述了几项政略,心虚的流了一脑门汗,把人送走之后就大喊我不行我不行。

  皇帝这辈子都没这么无奈过,心说杜若离你真是山猪吃不了细糠,只是为了自家江山社稷,仍旧硬按着她进行帝王日常基础教育:“只见几个郎官你就吓成这样,过几天去上朝,见到文武百官之后,你难道还能落荒而逃吗?”

  说完,又开始给她补课:“你方才表现的不坏,只是有些细节上还得注意……”

  芈秋两手插在袖子里,生无可恋的听他讲课。

  ……

  皇帝心里边总怀着一丝侥幸,觉得他们俩用不了几日便能交换回来,故而虽也教授皇后一些朝政之事,近来却始终都让她以身体不适为由辍朝,如此一连过去七天,等他身上天葵都走得干干净净时,二人也仍旧没有交换回去,他不得不开始同冷酷的现实妥协。

  朝臣们久不见天子,心内难免不安,而太后知晓儿子久不临朝,同样不快,局势如此,容不得他再往下拖了。

  交换身体之后的第八天,芈秋要代替皇帝去上朝了。

  临行前,皇帝几乎是掐着耳朵眼的叮嘱她:“凡事都照我说的做,要是有拿不准的,就先含糊过去,知道吗?千万别脑袋一热就做了决定——”

  芈秋自信满满:“朝政交给我,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皇帝:“……”

  呵呵呵梁静茹到底给了你多少自信啊杜若离!

  只是这话他显然不能宣之于口,千叮咛万嘱咐的将人送走,自己留在殿中,忐忑不安的等待消息。

  这一等就等来了一个大霹雳。

  宣室殿内有小太监想跟他卖好,倒茶的时候悄悄把在前头听见的消息告知他听:“张侍郎上疏弹劾娘娘,惹得陛下生了好大一通气,听说直接传了廷杖——”

  皇帝一口水喷了出去!

  他急急忙忙问:“哪个张侍郎?”

  小太监一副“你懂的”的表情:“就是礼部张侍郎,同靖国公府是亲家呢。”

  靖国公府的亲家——是了,贤妃的姐姐嫁去了张家。

  皇帝既宠爱贤妃,爱屋及乌,自然也会恩待她的亲人,否则姓张的今年还不到三十岁,怎么就成了从三品的侍郎?

  可是杜若离这个憨憨,一上朝就把姓张的廷杖了!

  还有姓张的也是,就踏马不开眼,上赶着在杜若离眼皮子底下弹劾杜若离,这不是堂下何人状告本官吗?!

  马王爷跟前跳舞,转着圈儿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