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的捕快生涯 第191章

作者:十月海 标签: 前世今生 强强 穿越重生

  剩下的由秦简言支配,为毛呢厂扩大生产做准备。

第161章 铁帽子

  在被劫持的那段时间里,尽管秦祯没遭到过毒打,但那种失去自由的屈辱感,时刻担心失身和丢命的不安感,还是在她心里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她开始频繁地做噩梦,偶尔还会多疑,怀疑王府里有青莲会的内奸。

  基于此,她暂时放弃顺天府捕快一职,改成以顾问的方式参与到破案中——周智、房慈等人时时来王府拜访,秦禛和他们探讨案情,提供侦查方向,再由他们外出执行,教授审讯技巧,效率同样不低。

  没案子的时候,她就在家里写字画画、设计服装、整治花园、研究美食,练习剑法等等。

  虽然像养老,但很惬意。

  闲散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一晃就到了八月。

  水患频发的夏季在朝廷地多方努力下,平稳地滑了过去。

  北部边境战事停歇,农业不会大面积歉收,在宣传部的大力输出下,新政彻底站稳了脚跟。

  建宁帝便把目光落在了其他几个新成立的部门上——商业部和农业部的架构基本上完备,教育部还只有名头,从尚书到笔帖式一无所有。

  八月十五,中秋节。

  建宁帝召开大朝会——为了和晚宴衔接,他选择了晚朝。

  下午一点半,秦禛换上正三品朝服去方寸院找景缃之——二人没圆房,考虑到景缃之的身体健康,秦禛坚持了分居。

  二人在半路上遇到了。

  “王爷!”秦禛抬手打个招呼,落下时顺便在胸口的豹补子上掸了掸,“瞧我这件官服如何?”

  “好看。”景缃之搂住她的肩,带着她往二门的方向走去,“不过,本王觉得二品的文官补子更适合你。”

  秦禛有些意外,“王爷的意思是……”

  景缃之道:“就是王妃想的那个意思。”

  居然是真的?!

  景缃之去西齐前曾透露过这方面的消息,但圣旨迟迟不下,秦禛认为皇上可能改了主意。

  说实话,当不当官无所谓,毕竟她只想破破案子,做做生意。

  但当官也是好事,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使老百姓免于战火绝对是功德一件。

  不枉她穿越一回。

  只是,大庆是男权社会,即便她背景深厚,能力足够,工作起来也会有多方掣肘,没那么容易。

  秦禛沉默着上了马车。

  景缃之把她搂到怀里,吻了吻唇角,问道:“王妃不想做官?”

  秦禛在他怀里找了个舒服的位置,“如果我不想做官,王爷打算怎么办?”

  景缃之贴上她的脸,轻轻蹭了蹭,“那我明年稍微努力点儿,争取早点儿让你怀上。”

  秦禛:“……”

  秦禛记得,有人做过调查,像景缃之这样的年轻男子,一天中想到床笫生活的次数极多,即便没有三四百,一二百也是有的。

  若不是他们两口子长期异地,估计这件事坚持不到明年。

  不过,比起生孩子来,还是工作更得人心。

  思及此,秦禛心里的那点小顾虑顿时无影无踪。

  她伸出手,在景缃之光洁的脸颊上摩挲了两下,“明年的事明年再说,我们先说说教育部的事。”

  夫妻二人一起出现在金水桥畔,引起了百官侧目。

  但他们地位高,除了军机处的一干大臣,以及诸位皇亲国戚外,无人敢轻易打招呼。

  秦禛与众人不熟,而且她是女子,打打招呼便也罢了。

  在怡王出现之前,大家都还算自在。

  怡王是最后一个来的,一瞧见秦禛就蹙起了眉头,质问景缃之:“谁让她来的?”

  景缃之反问:“王叔以为呢?”

  “糊涂!”怡王斥责一句,不知目标是皇上还是景缃之,“不过杀几个人而已,真当自己是治世能臣了?”

  景缃之冷笑一声,“敢问王叔,你为大庆杀过几个人?南方水患,王叔又为百姓捐了几两银子?落鹰关的辽兵难道是王叔退的吗?”

  三个问题接连出来,让怡王的面色一变再变。

  他理屈词穷,只好抓着最后一句反击,怒道:“我知道是你小子退了辽兵,可这跟她有什么关系?”

  景缃之道:“辽兵是本王退的,但退敌之法确是本王王妃的。王叔,千万不要小觑女人,明白吗?”

  大庆战胜强大的北辽,几乎是个神话,没几个人知道景缃之用了什么武器。

  但如果把秦禛杀过人和秦禛有高超的杀敌技巧联合起来,就相当可怕了。

  怡王又惊又惧地看向秦禛。

  秦禛好整以暇地回视着他,浅笑着说道:“王爷,下官记性很好,除擅长杀人外,还会许多其他人不会的东西,日子长了您老就会明白,下官在任何一个职位上都不会有尸位素餐之实。”

  她这番话说得漂亮,威胁有了,自我剖白也有了,还为接下来的朝会做了铺垫。

  景缃之满意至极,朝怡王迈进一步,压低声音说道,“怡王叔,年纪大了不要紧,要紧的是不糊涂。你就是再看不上我们兄弟,我们兄弟也坐稳了天下。小侄儿奉劝王叔,倚老卖老不会给你带来任何好处,你不妨瞧瞧,如今谁还敢帮你说话?”

  怡王下意识地往周围扫了一眼,诸位大臣早已退避三舍,看都不看他一眼。

  “哼!”他红了面皮,拂袖而去。

  秦禛笑道:“这人虽然讨厌,但还不算龌龊。”

  如果怡王足够龌龊,肯定要用秦禛被掳一事攻击景缃之,景缃之也一定会颜面大失。

  景缃之明白她的意思,嗤笑一声,“他敢!”

  一力降十会。

  景缃之在建宁帝心中的地位无人能及,怡王即便是长辈,也不敢动他的逆鳞。

  其他官员更是。

  在大朝会上,建宁帝对前一段时间的工作做了总结,并就北部边境的安全重新进行了评估,制定了新的对辽政策。

  最后,他正式任命秦禛为教育部部长。

  因着景缃之在朝会前对怡王毫不留情的回击,满朝大臣无一敢提出反对意见,包括一直在寻求存在感的言官。

  建宁帝很满意,笑着问秦禛:“秦大人,如果朕不给教育部拨款,你该如何建学?”

  关于这个问题,秦禛在年初的朝会上说过了。

  他之所以再问,是想给秦禛一个展示机会。

  秦禛领会他的苦心,说道:“如果皇上不拨款,那么臣就请求皇上拨块地,再顺便免几年税,臣找人谈谈联合办学。”

  建宁帝道:“免税理所应当,秦大人要多大的地?”

  秦禛想了想,“臣不要良田,但位置不能太偏,至少两千亩。”

  她此言一出,未央宫里立刻有了低低的嘈杂声。

  “这……也太大了吧。”

  “是啊,偌大的国子监也不过五十亩而已。”

  “京都地贵,上哪儿找这么大一块地方。”

  “会有那么多学生吗。”

  景缃之看了建宁帝一眼,后者目光沉静,正在注视着秦禛,显然在等她自圆其说。

  “嗯。”他清清嗓子,准备帮秦禛说两句。

  秦禛开了口,“皇上,臣认为京城南郊小蓬山一带就可以。那里居民不多,土地不够肥厚,或者用银购买,或者以更肥沃的土地置换,如果不置换不买卖,还可以让他们在学校经营饮食业、让他们的孩子免费就读学堂等等。”

  这是她之前思考过、并和景缃之达成共识的事情,景缃之也知道该怎么说,但公事公办,毕竟这是她的差事,不是景缃之的。

  秦禛不想给建宁帝造成一种心理上的威胁。

  建宁帝不用看地图,光是听秦禛对原住户的处理,就知道她深思熟虑过了。

  他“嗯”了一声,鼓励秦禛继续说下去。

  秦禛又道:“大庆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是以,臣会在全京城乃至于全大庆进行择优录取,并根据学习进度和年龄把他们分成四个部分,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大学。每个部分都不少于三五百人。臣以为,这块地方不算太大。”

  建宁帝问军机处的几位大人,“诸位大人以为如何?”

  大学士马廷方道:“皇上,臣有疑问。”

  建宁帝准了,“马大人请讲。”

  马廷方道:“臣理解的是,小学就是启蒙教育,交给普通学堂就是,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秦禛道:“马大人,学堂是给普通学子的,而新学校暂时是给聪明人的。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在某个领域深入下去,成为一代大家,没有足够聪明的头脑恐怕无法胜任。”

  建宁帝和一干大臣又想起了大庆对北辽的胜利,从而想到了武器对维护大庆稳定的作用。

  武器是抵御外敌的重要手段,壮大国力是杜绝敌人侵略的根本。

  无论是先进武器,还是壮大国力,都离不开聪明人。

  人才永远是第一位的。

  一部分目光长远的大臣对秦禛的高瞻远瞩心服口服。

  但还是有人提出了疑问:“敢问秦大人,各个部分的教材是怎样的?”

  秦禛道:“找人编写,最后交给朝廷审定。”

  她记忆力出众,编写几套教材不是难事。

  经营方法有了,校址有了,学校的基本构建有了,教材也有了,其他的就不难解决了。

  建宁帝道:“如此甚好,建校的地皮稍后再议,诸位大人还有其他看法吗?”

  站在后面的房承恩——房慈的父亲,忽然出了列,“皇上,微臣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