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318章

作者:金面佛 标签: 年代文 复仇虐渣 励志人生 穿越重生

  价值380多万的股票,当初是她建议买的。

  上市就价格飞涨的国库券,也是她一手操持的。

  他甚至可以想象,按照秋萍的个性,如果当时他们还没拆伙,她肯定不会藏着掖着,一定会把这招也交给他们。

  怪谁呢?怪还没过河就忙着拆桥的人,怪他自己没能坚持住。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既然当时让他管着三产,那即便是首长也不该随便插手。

  没钱了,慌神了,活该。

  卢振军深吸一口气,调整好了表情:“行,你打算什么时候送过去?”

  “越快越好。”周秋萍一点也不愿意耽搁,“我要花钱的地方多,这些国库券坚决不能出事,不然的话,给你们公司的投资不用说了,肯定没有。还有曹总那边,我也得继续投钱。”

  卢振军情绪复杂,即便是给军方的房地产公司投资,她都要拉着港商,不然还没资格,也不晓得究竟是谁更荒唐可笑些。

  周秋萍却无所谓,即便现在的政策允许她直接给卢振军筹建的公司注资,她也会拉上曹总。

  原因很简单,曹总是港商,她在内地投资,可以享受很多优惠政策,比方说减税甚至免税。这对商人来说,实在太具有诱惑力了。

  就好比曹总眼下在深圳开的卡拉OK房,明明营业额是大歌星的几倍,需要缴纳的税和各项费用加在一起却又达不到大歌星的一半,利润可想而知。

  照这个趋势下去,投资进去的钱,过不了多久就能收回头了。

  她周秋萍和钱又没仇,当然得拉着曹总一块儿投资,有钱大家一起赚。

  卢振军听她叨叨,忍不住笑:“你这又不觉得非得拉着港资很丢脸了?”

  周秋萍摇头,认真道:“这是大买卖,一般的个体户做不了。饭店不一样,做饭店的多半是个体户。咱们今天把这事儿给办成了,就有个先例摆在前面,后面的人想依葫芦画瓢,就有例子可以照抄了。市场就这样,一花独放不是春,夜市也要摊子多,才能聚拢人气,客人才会多起来。”

  她能力有限,不可能管那么多事儿。再说那些事也不归她管。手伸太长,人家会看她不顺眼,说不定就直接拿刀砍断了她的手。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前面趟出一条路来,想跟上的人自己跟,她可没胆子伸手拽任何人。

  两人上了公交车,直接回去吃午饭。等吃过饭,卢振军再去拿股票,好从周秋萍手上换钱。

  他们进了门,请来帮忙的阿姨正在烧饭。听说添了两个人吃饭,她立刻犯难:“那米饭可能不够。”

  周秋萍无所谓:“家里还有挂面,下两碗面条吧。菜够不够,不过我去斩点卤菜。”

  比方说面条里放点猪头肉,再放些青菜,外加卧一个鸡蛋,那就很美妙了。

  李东方刚好从屋里出来,闻声立刻附和:“我去,我去,我陪你去。”

  在场的人集体狐疑看他。这小子想干嘛?现在不怕周经理了?

  余成哭笑不得:“这有什么好陪的,又不是去买米,还要人扛。”

  李东方嘟嘟囔囔的,也不知道嘴里说了些啥,就闷着头往前走,站在门口侧过脸来等人。

  他这等人的时候吧,脑袋还垂着,生怕跟人碰上视线。

  周秋萍直摇头,估摸着这小子是有话跟自己说,也不计较了:“行吧,行吧,你想吃啥就直接说,给你们买。”

  另一个程序员瞬间双眼放光,欢天喜地地提要求:“盐水鹅,我想吃盐水鹅,要热的。”

  盐水鹅比盐水鸭强,天冷了,盐水鸭一热就容易有骚味,鹅却没关系,不管热几遍都香喷喷。

  周秋萍点点头,大方应下:“行啊,今天就斩半只鹅。”

  为什么不是一只呢?因为4小只同学在学校吃饭,而阿妈今天又去供销社送货了,中午不回来吃。

  说起来这事儿也挺有意思的。

  她们家都已经从军区搬了出来,但并不影响阿妈找汽车兵帮忙送货。在挣钱这方面,汽车队根本不买上司的帐,谁给钱他们就出车,相当的现实。

  周秋萍出了门,坚决不主动和李东方搭话。

  呵,前天你对我爱搭不理,今天的我你就高攀不起。

  反正我不急,谁爱急谁急。

  李东方怂怂的,一直跟在她边上,不吭声又不要落后一步,搞得活像他害怕自己被丢了一样。

  到了卤菜店,周秋萍要了半只盐水鹅,又要了虎皮凤爪和猪头肉。等人把猪头肉切成片,盐水鹅斩成块的时候,她旁边终于响起了声若蚊呐的动静。

  李东方吭哧吭哧了半天,可算是小心翼翼地问出了口:“周经理,你这还要会计吗?”

  周秋萍转过头,平静地看着他:“你想说什么?”

  李东方眼神犹疑不定,说话也含含糊糊:“我师母以前是会计,现在想找点事做。”

  周秋萍直言不讳:“你师母以前是哪个单位的,干什么职务?”

  店里的人正在斩鸭子,那锋利的刀咚咚咚,一下一下,连绵不绝地落在砧板上。李东方却觉得那雪亮的刀光在自己头顶上闪烁,晃得他眼睛都发花。

  那根绷着的弦终于断了,他自暴自弃一般,赌气道:“农大教授,教书的。”

  周秋萍奇怪:“那她怎么又是会计了?”

  李东方愈发烦躁:“她最早是学经济,后来下放的时候在农场,转了方向。农大搬迁回江州,缺老师,又把她弄过去了。”

  周秋萍点头,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又来了:“那她为什么要找会计的工作?”

  原因实在难以启口,李东方踟躇半晌才出声:“她被开除了。”

  “发生了什么事?”

  “就是那件事。”说话的人急忙强调,“她就是背黑锅的,她太老实了,又太天真。他们说她交代清楚问题就没事了,结果最后她成了扛锅的人。”

  李东方愤愤不平道,“就好像当年全是红.卫.兵一样,这事儿如果要深究,没有一个人独善其身。真厉害的,早就跑了,剩下的全是背锅的。”

  周秋萍点点头,又问了一句:“那她被判刑了吗?”

  “判个屁,她根本什么都算不上。五六月份的时候,她还在实验田里干活呢,她压根啥都没参与。我这么说吧,之前他们系主任提名自己的得意门生当副教授,她认为那个人的学术能力达不到标准,就投了反对票,得罪了他们。那个得意门生呢,家里是当官的,挺有背景的。现在逮着机会了,他们趁机落井下石,10分的错都说成100分。搞得好像他们多光风霁月一样,狗屁!什么玩意儿。”

  周秋萍不太在意这些。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大学从来都不是象牙塔。彼此之间的倾轧,自古都没断绝过。

  她只注意一点,既然没有被抓起来关大牢,那这位教授即便不冤枉,情况也谈不上多严重。

  她摇摇头:“我这边暂时不缺会计。”

  李东方急了:“你不是开了新店吗?”

  周秋萍好笑:“又不可能一家店一个会计,那我还请不过来这么多人呢。一个会计就能带好几家的账。”

  李东方瞬间又颓唐了,他觉得师母是替他们受过。大雨倾盆,其他人都跑去躲雨了,只有师母还傻乎乎地站在雨中。

  他们家上有老下有小,老人身体不好,常年泡在药罐子里,每个月光买药就是一笔好大的开销。

  他的导师也没少受这这事牵连,虽然因为德高望重没被开除,但级别也降了,收入锐减。

  这下师母没了工作,一家人靠什么过日子?

  周秋萍忍不住道:“所以做事要前想后顾,不要任性,也不想想后果能不能承担得起。”

  李东方愤愤不平:“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这跟当年一样,就是引蛇出洞,故意欺骗人。”

  周秋萍懒得跟他说这些,直接摆手:“那你师母能外出工作吗?”

  本来还要慷慨激昂的李东方一下子被卡住了,咳嗽了两声才回应:“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她不是搞农学的吗,当什么会计呀。我在农场承包了一个岛,有几百亩地种庄稼,几十亩地种菜,剩下的地方种桃树。我本来打算让农场的人帮我把这事给办了。既然她是农学教授,那她去岛上工作吧。工资嘛,她以前工资多少,按照同样的标准发。不过丑话说在前面,岛上条件挺简陋的,以前是知青下放点。”

  李东方如释重负,脱口而出:“没事,我师母常年待在农田里,连牛棚猪圈都睡过。”

  好歹还留在江州了,以前师母出去育种的时候,经常好几个月不着家呢。

第278章 你看看你做的好事

  周秋萍是个急性子, 喜欢速战速决。

  再说她还要去海城,一方面完成国库券的交易,另一方面得敲定海城三家卡拉OK房的开张, 根本没时间磨叽。

  她直接要求李东方把他师母喊过来, 今天就把事情谈妥。

  李东方吃了一惊:“这么急呀,要不要吃过饭等下午再谈?”

  周秋萍直接拒绝:“没空, 三点钟我要去江州饭店谈事儿。”

  “可她家有老人要照应啊。”

  “想办法克服。”当老板的人没多少同情心, “今天是正常的工作日,如果她还在大学教书的时候,怎么安排时间的,现在就怎么安排。”

  李东方只得给教师楼打电话,大概和师母说明了情况。

  后者的反应要比他想象的更积极,立刻答应:“我马上过来。”

  她住在师大家属区, 坐公交车大约6站路, 耗时40分钟。

  到的时候, 周家的饭桌还没收呢。周秋萍直接招呼人:“还没吃吧,坐下一块吃点, 一边吃一边说。”

  吴慧芳的确饥肠辘辘。她接了电话就从家里赶出来, 哪里顾得上吃饭。现在听到的年轻女老板招呼, 她也就没客气,直接坐下来,拿起了筷子, 先喝了一碗面汤。

  餐桌上的菜虽然吃的七七八八了,但依然能够看出来丰盛。有红烧鱼, 有萝卜排骨汤, 有盐水鹅, 有韭菜炒鸡蛋, 甚至连面汤里都飘着肉。

  可见,伙食相当不错。

  周秋萍看她喝完面汤才开口:“我的要求很简单,岛上的农田种庄稼,自留地种菜,剩下的地方种桃树。桃树要少用农药,少用化肥。水稻小麦还有蔬菜不许用农药,也不许用化肥,产量低些没关系,这点必须要保证。”

  吴慧芳吃了一惊:“你要搞有机农场吗?”

  周秋萍笑了:“对,我就是要搞有机食品。”

  吴慧芳暗自惊讶,有机农场是个新概念,欧美等国出现也没多长时间。她刚才就是脱口而出,完全没想到对面这位年轻的女老板居然知道什么是有机。

  但她还是忍不住摇头:“这个不符合实际情况,我国现在要实行的是菜篮子工程,保证人民群众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

  这话再过20年,听上去就挺逗的,华夏地大物博,又不是沙漠戈壁地区,大城市里连新鲜菜都吃不上吗?

  事实上还真是,在很多地方,冬天白菜炖白菜,夏天茄子炖茄子,是常态。

  即便农村地区,种植的蔬菜种类也非常有限。经常一种菜能吃上一两个月。

  正是为了缓解副食品供应紧张的问题,去年国家才提出了菜篮子工程。

  如果这位周经理想在农业上有发展,积极响应菜篮子工程,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可是周秋萍却摇头,直接拒绝:“这不是我考虑的事。”

  吴慧芳到底当了半辈子老师,忍不住要指点对方:“有机食品固然好,对人体健康也有帮助。但目前国内的情况是大家才刚刚吃饱肚子。放眼全国,甚至连细粮都没办法得到保持。如果你出产的是有机食品,那要怎么卖出去呢?没有那么大的市场。”

  周秋萍笑了:“自产自销,我开饭店的,饭菜价格不便宜。我的卖点就是欧美流行的有机食品,不打农药,不施化肥。”

  80年代的新贵们流行“别小看”,别墅小轿车她碰不上,至于看外国人的生活方式,她还是可以在这方面做文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