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乱世搞基建 第116章

作者:绝歌 标签: 女强 穿越重生

  方稷明白英国公是看不得他们越来越富,越来越强坐不住了。

  他连全身铁甲的重甲兵都有了,陆陆续续的将骑兵扩至两千,兵强马壮,要是多给他几年,他一个人就能把周围几个郡给吞了。

  不过局势如此,赶上什么算什么吧,且小舅子这阵势,是要挨个郡打过去的。他打不打的,也没所谓。他能发展得这么快,也是靠着小舅子。沐瑾经常派人给他送图纸、送样机,全都是好东西。

  手推式收割机,正好一垅地的宽度,用手推着走过去,地里的麦子就全到收割机的兜里了。以前好几个人干的活,现在一个人就能干完。打谷机,稻子割下来,不用再慢慢敲打了,脚踩打谷机,直接稻谷跟稻草分离。有碾磨机,摇动把柄,麦子、豆子通通都能磨成粉,省了慢慢捣的力气。

  要是量大,还能造水力作坊,磨粉、磨面、脱壳都方便。

  周围几个郡想要农耕机器,都得找他买。哪怕他们想自己造,不产煤,炼铁的成本大,且质量不过关。煤炭的温度比木炭高,能炼出更好的铁。轴承、零部件的铁质量不过关,造出来用不了多久就断了。

第152章

  沐瑾的时间紧, 出了魏郡郡城后,带上方稷,在近侍和五百骑兵卫队的保护下往回赶。

  他听说淮魏陈三郡的变化, 早就想来亲自瞧瞧, 如今真是大开眼界。

  路旁入眼望去全是看不到头的庄稼地,就连山坡都开垦成一垅垅的,种上了蔬菜作物。稻田里的水稻苗长得绿油油的, 远处还能看见有水车在吱嘎转动, 田间的水渠里清澈的水潺潺流敞,水草丛中还有小鱼群钻来钻去。

  宽敞的道路,再加上边郡从草原弄来了许多牲畜,使得田间地头随处可见牛羊,路上更是牛车、马车络绎不绝,就连农人、平民出行也都坐上了牛车、马车。铁制的架子, 罩上层做帐篷的防雨布, 人坐在车里不怕风吹日晒,马匹小跑前行, 人们在马车里安然而坐。

  这景象入眼, 看得方稷感慨连连。别说他手底下的见识过魏郡、淮郡模样的官员、大管事,就是他自己看到如今的魏郡这繁花似锦的模样, 信了沐瑾所说的,他要的是丰衣足食国泰民安。

  最令他动容的不是地里的庄稼,路旁的果树鲜花, 而是道路两侧新建了许多砖瓦房,这些房子有房有院, 门口大敞开, 挂着醒目的招牌。有做吃食买卖的, 有卖砖瓦的,甚至还写着包送上门等字样。十几户人家,聚在道路两侧,做着各式买卖,其中一户写的还是农家乐。

  方稷停下来歇脚,给马喂水的时候,瞧见旁边的招牌有点奇怪,好奇地指向“富贵农家乐”字样,问沐瑾:“那是什么?”

  沐瑾看了眼,说:“可能是我手底下哪个兵卒子退役后搞出来的吧。”把农家乐是什么解释给他听。

  方稷“咝”了声,说:“这不就是平民庄园么?”

  沐瑾道:“差不多,不过又有些不一样。这边的人家少了点,最好能有个十几户聚一起做餐饮买卖,弄成美食村或美食街,人们出于好奇、从众心理,便会聚过来。可别小瞧这买卖,做好了,足够寻常小老百姓发家致富买马配车修大宅子。”

  他俩正说着话,前面村子里的人也在探头探脑地望向骑兵卫队,似乎还在议论什么。

  紧跟着,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骑着马过来了,穿的还是村长的官服。

  村长的品级是九品,属于官职中排最末的。

  在沐瑾的治下,村长、乡长,大多数都是由退伍的伍长、什长担任。

  他们不仅要管一个村的经济民生,还要管治安,包括训练村民作战。男女老少都得参加作战训练,家家户户都配有长矛,许多人家还有长刀、腰刀等。

  沐瑾会管制热武器、化学品等,不打算把刀子弓箭等冷兵器纳入管制范畴。一来,打着仗,到战事吃紧的时候,治下的百姓拿起武器就能作战杀敌。二来,老百姓想不受欺负,得手里有点自保的武力。他手里有军队,不怕老百姓富起来后跟他对着干,真要有那种富起来就飘了想干他的,打就是了。

  骑兵护卫见到村长过来,按例上前拦住。

  沐瑾喊了一嗓子:“让他过来。”

  村长只有一条腿,另一条腿的骨头碎了,为了保命,截了。他拿起挂在马鞍上的拐杖,快步来到沐瑾的身边,激动地抱拳行礼,叫道:“将军。”

  沐瑾指向前面的农家乐,问:“你开的?”

  村长应道:“回将军,是我开的。我在这村子任职,包了村子里的鱼塘,租了块地,开农家乐。”说罢,热烈邀请他们前去。

  沐瑾并不禁他们做买卖。

  大家都想赚钱过好日子,明面上禁了,暗地里也会有,不如都拉到明面上来统一管理。

  他采取的是异地为官政策,老百姓手里有刀,官员背景离乡的,想要欺压百姓,得先问问当地百姓的刀答不答应。百姓太横的话,朝廷有郡兵、县兵,有律令,那也不是吃素的。双方都有拳头,遇到什么事自然就能好好说话了。

  沐瑾出来这一趟,本来就是想看看外面的情况,对此并不拒绝。

  不过,安全还是要注意的。

  赖福先带着人过去排查了一圈,确定没有危险,又安排好护卫防守,这才将沐瑾他们请过去。

  至于吃食就更加小心,由副侍卫长赖喜在后厨盯着做的饭菜,连水都是他派侍卫去提的,水提上来后,先扔了条鱼进去,那边做着饭,这边看着鱼够不够鲜活。饭菜盯着做,出锅之后,由侍卫端上桌。

  沐瑾对安保还是很放心的,趁着做饭的功夫,在农家乐附近溜达,这地儿看起来就是个小农村,但收拾得很干净,且景色宜人。

  农家乐旁边就是蓄水的大池塘,里面养有鱼,还有鸭子和鹅,共有二三十只,在水里游来游去。房前屋后就是菜地,种的全是当季蔬菜,还有瓜果,菜地里还有散养的走地鸡在吃虫子。

  没有杀虫剂,庄稼、蔬菜、果子的虫都多,鸡散在地里吃虫,减少虫害,养鸡还能吃肉吃蛋。

  沐瑾没有推广规模化的牲畜养殖。他曾经想搞来着,但没有兽医没有药,按照养殖场那种密集式养殖,一旦卫生不过关,或者管理不够严格,很容易产生鸡瘟之类的疾病,很容易就没了。这种投入大、风险大,不划算。

  老百姓除了种粮食要交税,种蔬菜、养鸡鸭什么的都不交税的。他们有大量的空地可以用来散养家禽,小鸡崽子可以自己养鸡孵,鸡能生蛋、吃虫,养鸡消耗的粮食,从它们下的蛋就能补回来,投入成本低,门坎也低,收益也算不错。家家户户都这么养,如果产量大了,还可以卖给军队做肉食供应。

  以前老百姓只吃米面豆子,缺营养不停地想吃东西,饭量特别大,还特意容易饿。现在有了蔬菜、禽蛋、鸡鸭鱼肉补充营养,有了荤腥,饭量就降下来了,再不是一顿饭要吃一大盆才能吃饱的时候,这也算是变相地减轻谷粮豆子类粮食的负担。

  老百姓在种地之余,利用现成的便利搞点副业,也有利于民生经济发展。

  他们富了,他就稳了。

  地里的庄稼是他们种的,其中有七成是他们自己的,庄稼地里撒欢的家禽是他们养的,住的房子是他们省吃俭用花力气盖起来的,要是哪天,有别的豪族打过来占地,为了保护财产和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日子,绝对会回屋拿起长矛、长刀和盾牌冲出来拼命。

  方稷不仅逛了圈农家乐,还到旁边的村子里逛了遍,瞠目结舌,问沐瑾:“你治下的……百姓这么富的吗?”难怪各郡豪族都要吓死了。

  家家有余粮,家家有肉吃,还有武器,甚至还有左手执的单人盾和四五尺长的大长刀的成套武器摆在农户家里。这武器比其他地方豪族装备家兵的还要精良。

  庄稼汉养得特别壮,胳膊上、胸脯上能看到结实的肌肉,充满力量感。要不是他们正在地里拔草,穿着打扮在那里,很容易让人误会是哪家的兵派出来了。

  沐瑾说:“对啊。”他指着地里远处庄稼地里干活的人,道:“这才是正常人过的日子。”

  方稷道:“我现在很想瞧瞧,豪族开作坊,又是什么样子了。”沐瑾把底下的百姓养得这么肥,清郡、尚郡过来的豪族要是没肉吃,早闹腾开了。

  沐瑾道:“等到淮郡你就能见到了。”他随手拔起旁边的麦穗查看,这比他上辈子见到的麦穗瘦弱很多,颗粒也不够饱满,苗的高度也矮了一大截。

  方稷道:“瞧着是细耕出来的,这收成不错。”

  沐瑾道:“缺肥。”

  方稷道:“想要不缺肥,得取河塘土上等肥地耕种,且那样的地也只能耕作三五年,肥力便跟不上了。”

  沐瑾道:“可以建作坊,去研究作物生长需要哪些肥料,再从矿石、植物中提取精炼,做成化肥,等到种庄稼的时候,跟粪肥一起混进去,到发芽、开花、结果最需要肥力的时候,再追肥,这样的话,产量肯定能大涨一波,但研究这些需要时间。”

  他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要是不打仗,他能蹲在研究所里把各项研究都铺开,再利用身份便利,迅速把研究成果推广出去,可现实就是各种事情层出不穷,根本忙不过来。

  沐瑾掐着日子,赶在军工部招商大会开启的头一天回到淮郡郡城。

  方稷到淮郡郡城后,原本是要去见沐真。算起来,沐真是他岳母,哪有到了岳母地头,不先去拜见的。赖瑭、赖瑛做出那些事情,沐真并没有迁怒旁人,反而成全昭姨娘和赖瑶孝义。她在见到报丧的人服的是半孝,派人给赖瑶捎了封信,在信里说,昭姨娘大义灭亲,以身殉城,是忠义之士,服半孝是折辱了她,让赖瑶以亲女的身份服全孝为其操办身后事。

  妾室入不了赖氏祖坟。赖瑭和赖瑛的事,累得昭姨娘的尸身像孤魂野鬼般孤伶伶的葬在外面。有了沐真这信,赖瑶才将家中的灵堂升为全孝规格,又派人去运昭姨娘的棺椁,在梧桐郡挑了块上等吉地,等将来棺椁迁到就可以入土为安,往后有赖瑶祭祀,不至于变成无主孤坟什么时候叫人掘了刨了都不知道。

  方稷原是要好好道谢的,岂料沐真不在府里,在城外太庙工地,归期未定。他瞧着天色已晚,不好这时候赶过去,便先去了贸易城。

  他在淮郡有买卖,贸易城最大的茶行就是他的,另外还有几家不太起眼的盐铺子,明面上是来自不同的豪商,实际上背后都是他。现在这几郡之地,供盐的实际上只有两家,一家是沐瑾的三嫂岚玉,走的是卫国公府的路子弄的盐。

  英国公想要坐稳位置,必然要拉拢卫国公,即使再不满卫国公府给沐瑾送盐,顶多纵容柴绚刁难,也不好太过分,毕竟还要靠卫国公抗东陵齐国,不管怎么样,多多少少总有些盐运到淮郡。

  方稷,郡侯府的实力,占据一郡之地,兵强马壮,又产茶又能弄来上等战马、千里良驹,他绕着弯托人弄盐,做的都是上等海盐买卖。

  柴绚不让人往边郡送海盐,可只要海盐运出来,不管是运去京城,还是在南边,总有人为了茶马贸易的巨大利润给方稷送去。

  除了英国公自家的那点地盘,各地对他听调不听宣,有好处的事情,听一听,帮忙办一办,没利可图,还要得罪方稷折了赚钱大买卖的事,没谁乐意。英国公能给上等战马还是能给比市价便宜两三成的上好皮料?沐瑾那厮再是凶悍,还有英国公在前面扛着。

  英国公府跟萧灼华结的可是血海深仇,前朝遗孤全都在沐瑾那里。他的帝位想要坐稳,得看能不能打过沐瑾。沐瑾只有三郡之地,地盘小,人少,粮食产量有限,势力再大,那也比不上汇聚天下之势的英国公,但英国公也别想打死沐瑾,毕竟沐瑾已经在草原站稳根脚,再不济还能往草原跑。只是一旦沐瑾战败,逃去了草原,这马匹买卖就断了。

  各豪族们趁着现在还能买到马,又有方稷这个中间商,大大方方地跟他做起了茶盐马匹贸易。方稷从沐瑾这里买马,倒手就是挣钱,又用挣来的钱买盐运到沐瑾这里,倒手又是挣一遍钱,再将赚到的钱用来买煤炼铁,把自己养得肥肥的。

  方稷去到贸易城,把底下的大管事、族人召聚过来,一群人个个抱着大撂纸质的东西,满脸激动地看着他,一副有大事发生,有要事禀报的模样。

  各路管事把近来发生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细细禀报给方稷,又将手抄版律令交给方稷,招商章程、标书、投标书等都给了方稷。

  有大管事告诉方稷,说:“我们思来想去,都觉得若是换个地儿,沐大将军做的这些事,早乱起来了。淮郡内外到处沸沸扬扬的,可他居然挺稳,且军中更是稳如磐石,那些被送去修街道的兵卒子,干着苦力的活计,竟然半点怨言都没有。后来我们打听过,工程兵可以干到四五十岁,还能转技术兵种,也能往上升。”他想了想,又总结句:“瞧着挺乱,可细看又挺稳,稳在哪也能看得见,可……变化委实太多、太大,叫人看得眼花缭乱。”

  另一个管事则把招商、招标的事告诉方稷,道:“大将军搞城建,他不修城墙,却对下水道的要求格外严格,说是要考虑到未来防水涝、洪灾。下水道是密封的,排水口全部装铁栅栏,要求那孔细到猫崽子都掉不进去,还规定偷井盖按谋财害命论处,这是记载在刑律里的。他这城建得都跟别的地儿不一样,叫人百思不得其解,为何要建成这般。”

  方稷听他们禀报完,并没有说什么,便让他们各自忙碌去。他没去翻放在旁边的账本,而是拿起招商章程、标书、招标书等先仔细看完,后来又拿出新抄的律令翻看,熬到深夜困到直打呵欠才睡下。

  第二天,他刚吃完早饭,便有沐瑾的侍卫来请他去军工部参加招商会。

第153章

  方稷整理好穿戴, 带着随侍和护卫,坐上马车,在侍卫的带领下去往军工部。

  街道非常宽敞, 哪怕修路工程占了一半的道, 道路也丝毫不显拥堵。每条街、每个路口都有郡兵巡逻站岗,防卫森严。

  他过了小半个时辰,车子到地方了。

  街道上满是行人, 沿街两侧停放满马、牛、驴等各式车驾。

  街道左侧是军工部衙门, 呈军营式样,围得严严实实,只看得见墙头上的站岗的兵卒和醒目的军营大门。门前有拒马桩,围出一大片空地,正有一支近千人的卫队簇拥着马车进去。

  街道右侧是一片帐篷区,长方形的帐篷, 丈余宽, 两丈多长,人群穿梭期间, 比集市还要热闹。在帐篷区的入口处有一块显眼的大招牌, 沿途还竖有旗帜,写的是“展销会”。

  方稷的马车径直驶到军工部的大门前, 沐瑾派来接他的兵部亮出令牌,守门的人员便给放了行。

  马车进入到军工部前院停下,旁边有一块空地专程用来停放马车。其中有几辆马车格外显眼, 不仅宽大气派华丽,马车外还围满了配带腰刀的兵卒, 将车驾围得严严实实, 周围丈余都没有人和车子停放。

  豪商们的马车都停在旁边, 拉马的马牵去了一侧的砖瓦房式样的马厩喂食。

  正前方是一顶比衙门正堂还要宽敞的帐篷,帐篷外站满了兵卒。守门的是军工部的兵卒,大门两侧整齐站列着两个佰的卫队兵,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排卫队,正好把中间的大帐篷围住。

  方稷瞧见这架势就知道沐瑾到了,带着人径直去往大帐。

  门口的兵卒检查过侍卫令牌,得知是大将军邀请的客人,问:“没请帖么?”

  侍卫道:“没有。”

  兵卒道:“稍等。”当即派人进去。

  不一会儿,侍卫长赖福迎出来,道:“方郡守,大将军有请。”把方稷引进门。

  门口有块大屏风遮住视线,绕过屏风,入眼是宽敞的大厅,设有茶座。许多衣着华贵的豪族正三五成堆聚在一起言谈说笑,且女子的数量远远多过男子。

  岚玉正与人说着话,忽然听到身旁的堂弟妹徐绣问她:“玉姐姐,那是什么人,怎会让大将军身侧的赖福引着进来?”她扭头顺着徐绣的目光看向门口,一眼瞧见方稷,对身旁的几位夫人和豪族男子说道:“失陪。”拉上徐绣来到方稷跟前,唤道:“四妹夫。”

  方稷看到岚玉也在,不由得愣了下,唤道:“三嫂,你怎么也在这里?”他的年龄比赖瑶、许琦都大,但遇到赖瑶家的兄弟姐妹,得跟着赖瑶喊。他瞥见岚玉的身侧还跟着一个年轻妇人,问:“这位是?”

  岚玉介绍道:“这是我堂弟岚柏的夫人徐绣。”

  岚柏是卫国公二公子,当初跟着清郡来投,还在梧桐郡住过一阵子。不过招待女眷自有赖瑶,方稷并不认识。算起来,也是绕着弯的姻亲,双方又见了礼。

  岚玉笑道:“我们来招标会凑凑热闹。”她解释道:“这次军工部招商主要是购买建筑材料,那些都是需要人力开采烧制的,得奴仆多能开作坊的大豪族才好做这买卖。”

  她是外嫁女,父母只给了些陪嫁。许琦是庶出的,手里倒是有一些钱财,但分家后,管事见到许琦被夺兵权,失势,私下里投了赖瑭,在许琦不知道的情况下以他的名义给前线送粮送钱。一个府里出来的亲兄弟,又是遇到战事,许琦便说等打完仗再说,后来就只带了亲信来淮郡,拢共只有府里的百十来号人。

  做盐、马买卖要组建商队,全是现招揽的人手,好在买卖利大,又有小七和殿下处处照拂,这几年倒是攒了不少身家。开作坊赚的是苦力钱,没有做盐、马暴利来得痛快,都是要费投钱招人费力气打理,自然是挑利润大的做。她们眼下没有做这方面买卖的打算,但对招商会是个什么样的,得弄清楚。眼下一天一个样,要是落后一步,说不定就步步落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