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超市穿七零 第121章

作者:ALAMM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第一百五十二章 、

  结婚之后 ,姜宁宁回村里的次数比之前要少一些,不过一般情况下,隔上两三个月总是要回去一趟的。

  姜宁宁每次回村里,那必然是要大包小包的东西往家里拎的。

  虽然现在政策放宽了,也不像前两年那样,连家里能养几只鸡都是有规定的。

  现在村里稍微勤快一点的主妇,都会多养上几只鸡鸭,就算自己舍不得把鸡鸭杀了吃肉,每日总能得几个鸡鸭蛋,改善一下家里人的伙食,要是自家吃完还有剩下的,还能拿到市场上去卖掉,多少也是个进项。

  农家养的鸡鸭一多,市面上的鸡鸭肉乃至鸡蛋的价格也就跟着跌了一些。

  姜宁宁是每次回家都要念叨的,让冯丹琴他们不必节约,日常饮食一定要荤素搭配好,不能为了省钱,就舍不得买肉吃。

  姜山和冯丹琴早些年一年忙到头都吃不上两口好的,平常干的又是重体力活,所以这身体是亏空得厉害,必须得好好的养着。

  前些年还好,冯丹琴他们到底年纪还不算很大,但是这两年他们年龄一过五十,一下子就显得老态了,尤其是姜山,那肩膀都变得有些佝偻了,脑袋上的白头发更是一片一片的往外冒。

  姜宁宁也知道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姜山他们平常要做的事情着实多,比不上城里那些保养得当的老头老太太。

  时间总归是无情的,这一点在王红兰身上变得更加的明显。

  王红兰是快八十岁的人了,在村里,她这个年纪已经算得上是很高寿了,也是老太太身体好,一直没有什么病痛,就是因为上了年纪,人变得有些糊涂记不住人了。

  上次姜宁宁回去看王红兰,她都不太能认得出她来了。

  也可能是老年人容易疲乏,所以现在王红兰都不太出门了,平常大部分时间都躺在院子里的躺椅上出神,发呆,整个人都透着一股行将就木的衰败气息。

  老太太年轻时吃苦受罪,到老了倒是享了一段时间的福,四个儿子都是有孝顺的,加上姜宁宁这么一个有钱的小孙女,平日里那吃的用的是一点都没有缺过,村里的老人都羡慕着呢。

  姜宁宁骑着自行车回到家里的时候,家里只有姜亚军在,而姜晓敏则是跟着冯丹琴他们去地里帮忙了。

  “小姑!”看到姜宁宁,已经能够算得上是大孩子了的姜亚军连忙扔掉了自己手里的铅笔,三两步就从堂屋迎了出来。

  以前姜晓敏和姜亚军都特别的惧怕他们的这个小姑,不过在姜宁宁这几年的影响下,他们现在变得特别的粘她。

  尤其是姜亚军,年纪小一些,以前也没怎么被原主大骂过,那立场改变得可以说是很快了。

  现在要问姜亚军心里对自己的小姑是怎么想的,那他肯定会说他小姨有钱又漂亮,每次回家都会给他们带很多好吃的。

  这次也不例外,姜亚军一看到姜宁宁手里拎着的大包小包,就不由得双眼一亮,蹦跳着想要替她拎一些东西。

  “写作业呢?”就这么几步路,虽然手里的东西很沉,但是姜宁宁还是拎得动的,她拎着东西走到堂屋放下,然后看到桌子上凌乱摆着的本子和文具,抬手摸了摸姜亚军的脑袋。

  姜宁宁问完之后,随手拿起桌子上的生字本看了一下,只一眼,她没忍住笑了出来。

  自己作业被小姑看到了不说,小姑还笑了出来,这让姜亚军羞臊得涨红了一张脸。

  姜宁宁笑完之后,也意识到自己可能让小家伙觉得没有面子,但是她也没有办法。是生字本上那月和土中间还能塞下一个字的肚字,写得实在是东倒西歪到了让人没眼看的程度,甚至于都让她有些可惜自己之前给孩子买的那些文具了。

  不过姜宁宁作为一个成年人,笑归笑,闹归闹,笑完之后这孩子还是要哄的。

  姜宁宁从自己带了的点心袋子里拿了一块蛋糕给姜亚军,然后哄道:“小姑错了,不该笑你,乖,去喊爷爷和奶奶回来。”

  手里有了好吃的,姜亚军也消了气,这可是蛋糕,虽然上面没有奶油,但是这东西公社里可没有,小小的孩子也不知道县里有没有蛋糕卖,只知道这是只有小姑回来的时候自己才能吃到的好东西。

  姜亚军去地里叫人的时候,姜宁宁也没有闲着,她坐着稍微歇了一会儿后,就站起身分拣起了自己带回来的东西。

  从超市了买的散称蛋糕,姜宁宁这次足足买了了两大袋。

  这就是蛋糕胚,姜宁宁自己是不爱吃的,不过冯丹琴他们觉得这种点心又软又甜,还带着鸡蛋香,比其他点心要好吃得多,所以她每次回家都是会买一些的。

  两袋子蛋糕,家里留一袋,剩下的一袋等会儿姜宁宁就要给王红兰送去。

  王红兰牙齿都掉光了,又爱吃甜食,所以这蛋糕最合适她吃不过了。

  除了点心之外,姜宁宁这次带回来最多的就是鱼、虾、牛肉之类的食材,这些东西留下一些自家人单独吃的份量,其他的今天中午该煮的煮,该炒的炒好,就可以叫上姜远他们到家里来吃了。

  然后姜宁宁还给冯丹琴和姜山各买了一套衣服和鞋子,这些就没必要摆在外面让伯伯看了,她直接放到了他们的房间里了。

  姜山他们回来得很快,姜正德、庄槐花他们现在在县里工作,也学着姜宁宁那样,在县里买了房子,平常回来的时间也不多,现在就是闻芳和姜山、冯丹琴三个人忙活着地里的活。

  其实之前姜宁宁决定让大嫂庄槐花去店里帮自己管帐的时候,心里也是担心过二嫂闻芳会不会因此而心生不快。

  然而庄槐花的性格确实适合迎来送往,跟客人打交道,相比之下闻芳的性格太内向了,平常在自己家里都几句话,肯定是不适合的。

  过后姜宁宁也和闻芳解释了,说自己后面会给她留意适合她的岗位,所以闻芳倒是心里倒是没有什么芥蒂。

  其实按照闻芳的想法,现在姜正武在运输公司干着,每个月都有五百块钱的工资,她已经很满意了,自己有没有工作都没有关系,嫂子有能力,能帮上小姑子忙,那是人家的本事,她是真的没有介意过,倒是姜宁宁过后还单独和她解释了一遍,让她结结实实地感受到了婆家人自己的看重。

  闻芳也不是那种不知感恩的性格,现在大嫂两口子因为要上班搬到县里去了,自家男人现在大部分时间里也在县里呆着,家里就只有她一个人了,公婆的生活起居以及地里的那些活,她都得多看顾着一些。

  其实家里的这几亩地,姜宁宁想的是直接让几个伯伯们帮着种,地里产出的粮食交完公粮之后,他们可以全都拿走。

  姜家现在留在村里的人,连老带小,也就六口人,一年能吃多少粮食,现在市面上的精大米二十块钱能买一百斤,姜山他们就算是放开了,一年顶破天也就只吃得了一两千斤大米,那也不过就三四百块钱,家里肯定是负担得起的。

  然而姜山他们实在是太倔强了,觉得家里有地,自家又不是老得动弹不了了,哪有花钱买粮食吃的道理,所以就算是姜宁宁再三劝说了,他们也翻了五亩多的地出来,准备全部种上油菜,其他地实在种不过来了,才会拿给姜远他们种。

  姜宁宁这个时候一个人回来,冯丹琴他们自然是要多问两句的,听她说是回来让姜正承去饭店上班后,姜山他们才算彻底的放心了。

  对于姜山来说,自己的女儿有出息,能够提携着自家的侄子,那自然是好的,毕竟他也希望自己的哥哥能够过得好。

  以前他们家是四兄弟中过得最不像样子的,后面因为姜宁宁起来了,他们四房倒是成了他们这一支中过得最好的了,以前日子还算过得去的三哥姜林家,倒是不太成了。

  这次姜宁宁能够给姜正承安排好工作,也算是给了这一家子一个不错的出路。

  倒是冯丹琴,没忍住把姜宁宁拉到了一旁,问她为什么不让闻芳去干这个采购,到底是自家人,那应该排在她那些堂哥面前才是。

  姜宁宁只得解释:“这采购平常还要把买好的菜运回饭店,多少还是需要一把子力气的,二嫂力气总归是小了一些,工作的事情不急,我心里记着呢,后面慢慢地会给二嫂安排的。”

  有了姜宁宁这句话,冯丹琴总算是放心了,其实老两口心里也知道,儿子女儿们把小儿媳妇留在村里,也是想着留个人在村里照顾他们,然而他们身体还算健壮,根本不需要人照顾,年轻人还是该奔自己的前程去,可不能因为他们给耽误了。

  还别说,姜宁宁心里确实是有点这个想法的,当然了,目前没有合适的工作也是一个原因,要说起来,其实也可以让闻芳去饭店当服务员,但是同时姜家儿媳妇的庄槐花都当上大堂经理了,也不好让闻芳去当服务员。

  而运输公司那边,原本倒是也缺一个待人接物的前台,然而闻芳的性格确实不合适,最后找了一个刚毕业的女高中生。

  运输公司那边也是刚起步,连会计都没有找到合适,暂时也没有其他需要用人的岗位,姜宁宁心里想的是,实在是不行的话,等到市场那边建好的话,也拿个铺子给闻芳去做点小生意算了。

  这些打算姜宁宁之前都没有和冯丹琴仔细商量过,她也想过,让闻芳就留在村里,但是那到底还是太不人道了。

  姜正武和闻芳都还年轻,二十几岁的人,一个在运输公司上班,平常在县里呆着,一个要是在村里待着的话,一个月也见不到两次面,时间长了,恐怕是要出乱子的,别的还好,主要是姜正武现在年轻力壮的,她也不能保证,到时候他会不会因为寂寞或者空虚,而闹出一些不好的事情,所以保守起见,还是得让小两口都待在一个地方。

  姜宁宁想过,到时候要是实在不行的话,哪怕是她强硬一些,也得把姜山、冯丹琴两口子弄到县城里,到时候他们姐弟都在县里住着,可不放心让他们两个自己在老家待着。

  实在是不行,到时候就让姜山他们在运输公司那边住着就行,那边地方大,可以划块地给他们建两件平房不说,还能让他们在周围继续种菜,到时候他们有事做了,可能也就不念叨着要回村里了。

  ?

  【评论】

  是一个人富了,再带动全家

  喝了这瓶营养液,明日再战三万三!

  。

  我都抱着营养液来看你了,快把存稿君交出来!!!

  千言万语道不尽我的心意,只能努力用营养液浇灌你,你可感受到我无尽的情意!今天更新不收礼,收礼只收营养液!

  千言万语道不尽我的心意,只能努力用营养液浇灌你,你可感受到我无尽的情意!今天更新不收礼,收礼只收营养液!

  宁宁都想得清清楚楚,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花花花花花花

  -完-

第一百五十三章 、

  姜宁宁让姜正承去饭店采购,对于姜正承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情。

  闻芳去三个叔伯家里叫他们吃饭的时候,姜远他们一句推脱的话都没有说,放下手里的农具就过来了。

  姜正国他们还在市场那边的工地上做工,家里一下子少了这么多主要的劳动力,眼下正是栽种油菜的时候,姜远他们也有些忙不过来。

  之前房子修好后,姜山找木匠给家里打了一张大圆桌,挤一挤能坐十四五个人,所以倒是不用费劲支两张饭桌了。

  对于姜山来说,自家几兄弟能够坐在一起吃饭,本来就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更别提这次姜宁宁回来还给老三家的孩子解决了工作问题了。

  姜林知道自己儿子的身体,这两个月,姜正承他们在工地上做活,虽然人只回来了一次,但是带回来的工钱是实打实的。

  姜正国被姜宁宁提点过后后,回来的时候也和家里的人商量过了,以后要是有活做的话,他们就在外面干活,只在农忙的时候回来帮着家里干活。

  姜远他们自然是不会反对的,种地赚不到大钱,这一点他们这些种了一辈子地的老农民心知肚明,现在年轻人有了更好的奔头,他们哪有不支持的。

  之前回家的时候,姜正国他们都说工地上的活不累,但是姜远他们哪能不知道,孩子们这是报喜不报忧呢,他们又不是没有帮人修过房子,能不知道修房子是个多累的活吗?

  姜林是知道自己儿子的情况的,之前姜正承回来的时候,他和妻子就不想让他继续去工地上干了,主要是怕他的身体吃不消。

  然而姜正承有自己的坚持,他自己还有两个孩子要养,难得遇到一个能够挣钱的机会,就算是辛苦,他也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如今姜宁宁给了姜正承一个既能赚钱,还不用在工地上风吹日晒的轻松工作,姜林心里感激得那是不得了,感激的话那真是说了一箩筐。

  都是自家叔伯,那里用的着这么客气,姜宁宁笑道:“三伯你同意了就好,等我回县里之后,就让承哥去饭店上班,店里有宿舍,不过我觉得承哥还是自己在县里买一套房子好,这样以后你们和堂嫂侄子他们也能时不时地去县里住。”

  姜宁宁知道未来的房价有多夸张,所以她只要有机会,一定会劝说身边的人手里有钱的话一定要买一套房子,就算是不用来投资,买来自己住也划算呀,毕竟未来几十年里国家的发展和变化,那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翻天覆地的。

  房子姜林自然是想买的,不过这两年县里的房子涨了一些,家里的存款不多,要是买了房子,他们手里就不剩什么钱了,所以他说等到姜正承先上一个一年半载的班后,再计划买房子的事情。

  县城的房子虽然涨了一些,但是一套三居室的房子,价格还是没有超过一千的,市里倒是要贵一些,一套三居室四五千,五六千的情况都是有的,地段越好的房子价格越贵,自古以来都是这个道理。

  姜宁宁倒是可以借钱给姜正承买房子,不过没什么必要,因为国内房价是在九零年之后才开始一路飙升的,在这之前,虽然也有在涨,不过增长幅度不高,姜正承晚一年两年买也没什么,多花不了太多的钱。

  最近忙的事情很多,后续的事情也不少,所以姜宁宁这次回来就特意在家里多待了一天,第二天下午才回县里。

  临走的时候,少不了要带上冯丹琴硬塞的一大堆菜干,家里分到地后,连菜地都扩大了,自家吃不了的菜,都被她做成了菜干,咸菜,每次姜宁宁回来,都得比塞上一大袋子。

  当然了,冯丹琴也没有厚此薄彼,所以这菜干她装了整整三大袋子,不但有姜宁宁的份,还有姜蓉蓉和姜正德他们的份。

  姜宁宁回到县里之后,先给姜蓉蓉把东西送了过去,然后回家稍微收拾了一下之后,就把属于姜正德的那一袋子菜干送去了饭店,交到了庄槐花手里。

  送完货后,姜宁宁又马不停蹄地骑着自行车去了市场那边的工地,然后在一堆灰头土脸的工人里面,把姜正承给找了出来,给他说了去饭店上班的事情。

  家里人都同意了的事情,姜正承自然是不会反对,虽然当采购没有当建筑工人赚得多,但是胜在稳定,只要饭店在,就一直有他的一份工资。

  而且如姜宁宁所说,这饭店采购的工作是真的清闲。

  姜宁宁替姜正承安排了这么好的一份工作,姜正国他们也替他赶到开心。

  熟人熟事的,这市场姜宁宁还占一半的产业呢,所以姜正承直接就能去饭店上班,他这段时间在工地上的工钱,等到下个月发工资的时候直接让姜正国他们带领就行。

  姜正承当天下午就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搬进到了饭店三楼的员工宿舍里,第二天一早,孔凯就带着他去市场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