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第240章

作者:画星河 标签: 宫廷侯爵 爽文 穿越重生

  那传信使者,正是厄尔浑部落附近烽火台的士兵。

  他之所以亲自赶到格桑堡传信,便是因为遇到了难题。

  用烽火向其他烽火台传递消息后,他们也想更清楚地知道厄尔浑部落遇袭的情况,便骑马赶到了附近几个烽火台,问询是否有会说戎族话的人。

  戎族话对于边军来说,并不陌生,如今军中学习的风气很浓厚。因为大家都知道,四十五岁退伍,是可能转为文职的。

  到时候对手可不少,谁知道能不能分到中原地带呢。

  这北戎草原不管是人口还是领土大小,都比中原的占比更多。

  到时候,分到北戎草原的可能性也很大啊。总不能都要开展工作和北戎牧民打交道了,才说自己不会戎族话吧。那可就别想晋升了。

  所以及早学起来肯定是没错的。

  因为这样的觉悟,一小部分先知先觉又有上进心的士兵,便悄悄学起了戎族话。

  厄尔浑附近那个烽火台的士兵,也是运气好,没找多远,就找到了一个戎族话水平不错的值守士兵,赶紧把人借调过来,向厄尔浑部落那些人问洵更具体的情况。

  问完话,他们就立刻派了个人快马加鞭到格桑堡传信。

  “所以,敌人是从北边来的色目人?抢走了厄尔浑所有的财物与青壮年牧民?”宋世明确认道。

  “没错,如今就剩一群老人和孩子,吃喝都没有,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一旁的薛槐闻言立刻道:

  “一群北戎蛮子,管他们去死!”

  鼎德守军,一些人对戎族的敌视情绪是很强烈的。显然这薛槐就是其中之一。

  这也正是郡王当初下令,必须由原本的守军来主导后来的鼎德守军的原因。

  林将军临走前就给他们这些守将交代过,郡王要统治北戎草原,就必须深得民心。

  要让那些北戎平民看到郡王的仁爱,体会到郡王统治的好处,关键全在于他们这些守军身上。

  他们是与牧民们直接接触的人,郡王的态度,是由他们来传达的。所以,他们在与牧民相处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分寸。

  只要牧民们不作乱,就必须将牧民也当做中原百姓一样爱护。

  “这也是郡王的意思。”

  宋世明跟随慎郡王一路走来,亲眼见证郡王如何由一郡也未能掌控,到开拓下如今的辽阔版图,早就是慎郡王的忠实崇拜者。

  先前慎郡王亲自给他们做思想工作,让他们接纳北戎牧民与士兵时,他就是最先全盘接受的那一批人,如今自然也是要将慎郡王的政令贯彻到底的。

  听到薛槐的话,宋世明顿时不悦地皱眉,他重声道:

  “薛副将!不管他们以前是什么人,如今既然归于郡王治下,就是郡王的子民,是普通百姓。你我身为军人,就该保护他们!”

  薛槐露出讽刺的表情:

  “难道将军的意思,我们还要像对待中原的老弱妇孺一样,给他们发粮食,好好安顿他们?”

  “没错。”

  薛槐满目愤慨:

  “要把我们驻军的粮食挤出来给北戎人吃,我不服!”

  宋世明见他这般态度,就知道必须得把他的思想拧过来。

  虽然如今与各部落接触,直接维系治安的,还是郡王麾下的士兵,但他们这些鼎德守军,以后也迟早会和牧民们有更多接触。

  他不能让他们坏了郡王的大事。

  想到这里,宋世明的表情和语气都变得十分严厉:

  “薛副将!郡王说过,只要这片草原还在,哪怕杀光了北戎,也会不断出现下一个北戎来侵扰中原。消弭战争的最好办法,是民族融合,让这片草原上的人,彻底接纳中原,融入中原!”

  “我们身为战胜方,身为以后主导草原的人,此时就该有战胜者的胸怀,应该先向他们靠近,释放善意,这样他们才能忠心于郡王,帮我们一起彻底占据这片草原!”

  “我们打仗的目的不是杀人,而是永久的太平。你明白吗?”

  打仗的目的,是永久的太平。

  这话让薛槐怔住了。

  他从未想过如此深刻的道理,可这话阐述的未来,也不由让人心驰神往。

  他是有儿有女的人,他真的想让自己的儿女也继续生活在战火中吗?

  若对北戎蛮子好一些,就能让整个北部疆域永久太平,他真的不能忍一时之气,去拉拢那些北戎蛮子吗?

  见他若有所思,宋世明再接再厉:

  “北戎余孽尚存,西戎东戎与北戎原是一家,我们不替郡王拉拢这些北戎平民,他们就会倒向其他戎族。你希望我们的士兵,多出百万的北戎敌人,还是百万的北戎帮手?”

  薛槐也不是真的没有脑子,听到这话,彻底被说服了。

  “将军,以前是末将太狭隘!以后末将定会好好教育手下人,让他们也好生对待北戎平民!”

  在这点上说服了薛槐,宋世明便能放心地派他出去做事了。

  “你先带上一批粮草,以最快速度赶过去,先把那些老人和孩子安顿下来。”

  “那些被抓走的人……?”

  被宋世明说通了,薛槐反而担心起另外那些被抓走的北戎牧民来了。

  这些人,也就是普通的牧民,放牧为生,和中原的百姓其实也差不多。他们这个格桑堡,吃的牛羊有一部分就是附近的几个部落送上来的。

  那些牧民给他们的军队供给肉食,与中原百姓供给粮食是一样的。

  他们其实真的不像曾经攻打鼎德和秦川平原的北戎士兵那么可恶。

  宋世明道:“我会亲自带人去追。”

  话虽如此,但他心知肚明,很大可能是追不上了。

  据那些北戎牧民所说,侵扰抢劫的是色目人。

  就北戎的地理位置,只有西边和北边有色目人。

  西边的色目人本身就受到戎族压迫,离得也很远,是不可能反过来侵扰北戎的。

  那些人是从北边来的,九成九都是北边沙国的色目人。

  厄尔浑部落本就紧邻与沙国的边界,一天多过去,那些色目人只怕是昨天就进入了沙国境内。

  他们对沙国的情况一点都不熟悉,是不可能贸然深入他国境内去追的。

  而且贸然带兵进入他国疆域,一个不好,就会开启两国战端。

  哪怕是色目人先招惹,可如今郡国应该正面临西戎这个难缠的敌人,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一时意气,再为郡王招惹一个强敌。

  具体要怎么做,已经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守将能决定的了,必须立刻上报给郡王,由郡王来决断。

  写明了军情奏报,他立刻让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到肃城。

  肃城距离北戎边境的格桑堡有两千余里之遥,哪怕草原路途还算平坦,传信也是要不少时间的。

  前去安顿厄尔浑部落遗民的薛槐,倒是比前往肃城的信使更先到达目的地。

  此时厄尔浑部落的老老少少,在惶恐不安中渡过了三天。

  这三天,他们不敢回原本的部落城池,只能在烽火台附近风餐露宿。

  烽火台只有四个士兵,粮食储量非常有限,基本上无法支援他们。

  他们自己倒是有些从部落里带出来的粮食。

  那是被色目人抢劫后,仅剩下的一点点存粮。也不过是东家缸子里剩下的一点炒米,西家罐子里的一点乳酪,实在太少,色目人看不上才没拿走,加起来也支撑不了几天。

  乌列盖将这些粮食全部集中起来。

  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怎样,只能尽可能节省。

  每天,所有人都只能吃一顿,一顿每个人只吃一小把炒米和一小块乳酪,根本谈不上几分饱,只是勉强吊着命而已。

  即使如此节省,三天过去,存粮也少了一半。

  天也越来越冷了。

  “乌列盖爷爷,那些中原将军真的会管我们吗?为什么还没有人来?”

  一些小孩子饿得受不了,拉着乌列盖询问。

  “会的,他们离我们很远,我们要给他们时间。”

  乌列盖如此安慰道。

  可事实上,他也一直都没那么确定。

  虽然哨兵们对他们确实不错,还把自己的粮食分了一些给他们。

  可上头的将军们到底是什么想法呢?

  士兵们可以发善心,将军们却是要权衡利弊的。

  他们这些孩童和老人,养着既不能打仗,也不能种地,放牧也腿脚不够利索,都是些拖后腿的累赘。没有家里的年轻人出力,很难有人会接纳他们。

  正为此悬着心,这个下午,烽火台的哨兵便兴奋地大喊道:

  “来了!格桑堡的主力军来了!”

  没多久,乌列盖等人也看到了远处奔来的一两千兵马。

  他们不仅有兵马,还用车拉了好些车粮食,正是薛槐率领着鼎德的部下们。

  他被宋世明做通了思想工作,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自然也要好好教育自己的部下。

  因此,一路洗脑后,同前来的鼎德守军,对这些老老少少的北戎牧民也并不抗拒敌视了。

  听烽火台的士兵说,他们已经饿了三天,又因为才被色目人劫掠不敢回自己的部落,看向他们的目光也带上了同情。

  薛槐这个领头人率先站出来安抚北戎老少。

  他高声对这些聚集在一起的北戎老少喊话道:

  “草原上的乡亲们,我是格桑堡副将薛槐,你们厄尔浑部落的情况我与将军都已经知道了。我们中原人向来讲究尊老爱幼,你们既然归顺于郡王,就是郡国的百姓,我们这些当兵的便会像是保护中原的老人和孩子一样保护你们!”

  他说一句,会北戎话的士兵便翻译一句。

  “大家也不用担心过冬问题,安心回厄尔浑部落住着,粮食和过冬的衣物都交给我们来解决!”

  “这是军营里的粮食,大家先吃着。厄尔浑部落的事我们已经传信给郡王,郡王很快就会调集更多的粮食衣物来救援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