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444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文哥儿这位小状元就不说了,王守仁也不简单啊,代表兵部出去巡个边,还能叫他逮住计划南下的北虏。这都是什么运气啊!

  早朝之后,文哥儿一行人先去内阁拜见徐溥等人,表示咱这些庶吉士一个不落全回来了。

  徐溥几人自是没有为难他们,只顺势出了个题让他们临场考个试,便让他们回翰林院上课去。

  回到翰林院与翰林院前辈们又是一番叙旧。

  等到下午文哥儿才照常去东宫找朱厚照玩耍。

  朱厚照一直算着日子等文哥儿回京,算到昨天听说文哥儿回来了,发现他居然晚回来了足足三天!

  再一听文哥儿到处给人送礼物,就是没来东宫找自己玩,朱厚照更气了,昨天傍晚跑去找他父皇要罚文哥儿十年俸。

  他父皇含糊其辞,表示再说吧,明显就是不想这么干。

  朱厚照气愤得不得了,早上连课都没怎么听,一心想找文哥儿算账。

  这会儿见着人了,朱厚照本来想绷起脸生气给文哥儿看,可瞧见文哥儿和以前一样慢慢悠悠地走了进来,他鼻头却忍不住开始发酸,泪珠子在眼眶里打转。

  一副委屈得不得了的模样。

  文哥儿一看朱厚照这样儿,心里咯噔一跳。他收起优哉游哉的态度,走过去关心地问:“殿下这是怎么了?”

  朱厚照忍着不让泪珠子往下掉,气呼呼地道:“你回来晚了,孤要罚你十年俸禄!”

  文哥儿想到被自己挥霍得空空如也的钱袋子,叹了口气说道:“唉,那我以后只能去给我老师当上门女婿,吃老师的喝老师的了。”

  朱厚照:“…………”

  朱厚照道:“上门女婿是不许做官的!”他可是背过律法的,上门女婿连科举的资格都没有!

  文哥儿道:“没钱吃饭,这破官不当也罢!”

  听文哥儿这么说,朱厚照急了。他开始全自动揭露自己的远大计划,一点都不带隐藏的:“孤可以借你钱,你以后连本带利还孤!”

  文哥儿没想到朱厚照居然这么个黑心老板。震惊,某大明六品小官贷款上班是为哪般!

  等他白打完十年工,还要再干不知道多少年才能把贷款还完!

  这个老板不是人!

  现在还没继位就这样了,以后还得了?!

  到底是谁把他教得这么黑心的哟!

  总不会是他王十岁吧?绝对不是,绝对不可能!

  他,王十岁,可是天底下最善良最老实的小孩!

  文哥儿道:“本来不远千里带了几颗我亲自种的土豆回来,准备展露一下我在甘州锻炼出来的手艺给殿下烙土豆饼吃。既然殿下待我这般无情,那我还是收拾收拾回余姚老家去吧,以后再也不来东宫这伤心地了!”

  朱厚照一听文哥儿给他带回了亲自种的土豆,还要亲自烙饼给他吃,眼里的泪花一下子没了。他蹦起来说道:“不罚了,孤不罚你俸禄了!”

  文哥儿便领他一起去尚膳监借厨房,带他捣土豆泥玩,边动手还边给他引经据典地讲课打发等待的时间。

  既然是带太子下厨,讲的自然是诸如“治大国若烹小鲜”之类的道理。

  古人对这句话的解释是“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

  小鱼是最难煮的,你要是像大鱼那样去肠去鳞、反复翻面,那么小的鱼直接碎给你看。可你要是直接撒手不管,不好好把控火候,也可能把它煮坏了。

  听起来就很麻烦对不对?麻烦就对了,就是要记住这种“麻烦”,做起决定来不要那么轻率。一轻率,你鱼就煮坏了!

  朱厚照哼哼唧唧地跟着文哥儿把蒸熟的土豆片捣成泥玩,也不知道有没有把文哥儿讲的东西听进去。

  文哥儿也没有非要追着他问一句“听懂了没”,很随意地讲完了,又往土豆泥里添些调料和勾芡常用的团粉,没一会便轻轻松松把它揉成团。

  剩下的就简单了,只需要把它碾成一个个小圆饼,煎成两面金黄就可以出锅了!!

  由于后头的步骤着实简单,朱厚照积极抢走大半工作,俨然将“王十岁亲手做的土豆饼”变成了“朱七岁亲手做的土豆饼”!

  文哥儿也不和他抢,在边上看他哼哧哼哧地碾饼玩。

  尚膳监的人看得额头冒冷汗。

  王小状元带太子来尚膳监本来就不合规矩,没想到他居然还让太子亲自动手!

  只是太子玩得正欢,他们也没敢上前劝说。

  等到香喷喷的土豆饼出锅,朱厚照就趁热尝了两个,觉得格外香,决定拿去给他母后和他父皇尝尝。

  只是文哥儿去后宫有诸多不便,朱厚照又不想和许久没见的文哥儿分开行动,犹豫片刻后便命人分了一半送去给皇后她们尝尝,自己则兴冲冲捧着亲手做的饼去文华殿那边寻朱祐樘。

  作者有话说:

  文崽:这个黑心老板绝对不是我教出来的!

  猪崽:就是你!就是你!

  *

  更新啦!今天的更新,肥肥的!!

  昨天的小红包已经发了,陆陆续续应该会收到!全选发的,不知为啥比留言总数少了百来个,不知是不是没通过审核的不算数,如果没收到的话,下次庆祝四百章再来好了!

  *

  注:

  ①治大国若烹小鲜/烹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烹鱼则知治民:出自《老子道德经校释》

  很多古人认为它是,煎小鱼不能经常翻面,治理百姓不能朝令夕改天天变来变去的意思

  -

  ②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出自李商隐的《贾生》

  -

  ③李东阳和杨一清的通信内容:出自李东阳的《怀麓堂集》

  比如这样:

  【花带一条,仆得之于方石先生者,转以相奉,愿附吕防佩刀之义,物不足论,其人故可重也,幸麾顿,万万】

  -

  大意就是:

  我这里有条花腰带(bushi),当初方石先生(谢铎)给我的,现在转赠给你。

  当初吕防有把漂亮的佩刀,有个算命的说他这佩刀是“三公服”,带着它的人将来能位列三公,于是吕防把它送给自己的别驾,说是自家别驾有公辅之才。

  现在我把这条花腰带(bushi)送给你,也是这么个想法!

  虽然不是什么值钱东西,但这是我对你的心意!

  -

  文崽:噫,肉麻!

第378章

  朱祐樘正跟刘健他们议事来着听人说太子和文哥儿过来了,想了想便让他们一块进来。

  朱厚照见有旁人在,马上敛起兴致勃勃的模样,端起太子的样子给众人回了礼。

  朱祐樘让大家都不必拘着招呼文哥儿两人到近前来问道:“你手里拿的是什么?”

  朱厚照顿时又骄傲起来一脸得意地说道:“这是孤做的土豆饼!”

  他夸完自己是如何捣土豆泥、如何揉面团以及如何把土豆面团团碾成圆饼子的,才勉为其难地补充了几句说他小先生也有极大功劳这土豆是他小先生在河西走廊种出来的,可好吃了!!

  还有最后烙饼的活也是小先生干的,所以算下来这是他和小先生亲手做的土豆饼!!

  朱祐樘几人一听都觉得这饼颇不错,不管吃着怎么样至少是太子的一片孝心。

  朱祐樘便让大家都尝尝。

  李东阳没客气,拿了一块咬了一口,觉得咸香可口,味道着实很不错。

  想来河西走廊那边确实挺适合种土豆的。

  其他人也依着朱祐樘的意思取了块尝鲜。

  只一人没有动那就是兵部尚书马文升。他不甚赞同地开口说道:“太子乃国之储君岂能把心思花费在这等小事上头?”

  马文升一直都看文哥儿不太顺眼不是因为他和文哥儿有什么仇怨而是这小孩从闻名长安街开始就有些跳脱于规矩之外而他又是最重规矩之人。

  见文哥儿居然还带太子去做什么土豆饼,马文升满腹的话终于憋不住了开始引经据典地对他这种行为进行批判。

  朱祐樘听着这长篇大论的劝谏只觉儿子亲手做的土豆饼都不香了。

  说实话要是他们家孩子亲手做了好东西来孝敬他老人家他老人家难道不开怀吗?

  小孩子本来就不可能一天到晚坐在那儿读书,趁着玩耍的时间跑尚膳监做点土豆饼也不是什么大事,怎么就不行了?

  文哥儿本来听人说里头有别人就不想进来的,偏朱厚照不让他走,他只得一起进来了。这不,果然挨喷了!

  马文升都这么老了,又是官位比自己高那么多的官场前辈,文哥儿也不好反驳他,只能乖乖坐在朱厚照边上摆出一副“你说得都对”的虚心受教模样。

  朱厚照可不是不明不白挨骂的人,他一听马文升说自己不该干这事儿,顿时就不乐意了,跳起来说道:“孝敬父皇怎么能说是‘这种小事’,难道马尚书觉得孝道很小吗!”

  马文升噎住了。

  谁敢说孝道很小?

  你看哪个官员敢不给亲人守孝?朝野上下都要骂死你!

  不守足年限,乌纱帽都给你弹劾没了!

  不孝才是大罪!

  朱厚照见马文升被自己震住了,又开始启动自己的舌战群雄技能:“小先生刚给我讲了‘治大国若烹小鲜’的道理。可孤若是连烹小鲜是怎么回事都不晓得,如何能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就像这小小的土豆饼,若不先把土豆蒸好,就捣不成泥;若不先捣成泥,就揉不成团;若不先揉成团,就做不了饼!孤想要吃到这个饼,每一步都要做好!”

  马文升看着太子稚嫩无比却又锐气十足的脸庞,忽地感觉自己真的老了。

  他眼神复杂地看了眼文哥儿,没想到这小子连做个土豆饼还给太子讲课,而且太子还认真听进去了。

  文哥儿对上马尚书复杂的眼神,也十分复杂地看向满嘴“小先生说”的小猪崽子。

  你小子怎么回事,一开口还要带上我!

  而且咱讲“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时候你明明是“我不听我不听我只想捣土豆泥玩”的态度,结果居然是有听进去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