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明 第507章

作者:春溪笛晓 标签: 种田文 爽文 朝堂之上 穿越重生

  文哥儿向来是不怕朱厚照生气的从他入宫讲学的第一天开始就爱以看小猪崽子炸毛为乐。他略一思索,便知道朱厚照在气什么。

  文哥儿溜达去找朱厚照谈心。

  朱厚照已经知晓文哥儿一大早跑出去逛吃逛吃,接着还跑南京国子监蹭了顿饭。他这个太子还在上课,文哥儿居然在外面逍遥自在!

  朱厚照不满地瞪着优哉游哉过来见自己的文哥儿。

  文哥儿一本正经地给朱厚照解释起来,说自己是勤勤恳恳地出去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下回可以直接带他去尝鲜!这不,他已经跟南京国子监那边约好了,等到休沐日便去那边搞个新社聚会。

  文哥儿愉快地把高帽给朱厚照戴上:“殿下可是我们新社的中流砥柱,到时候肯定会去的吧?”

  朱厚照哼了一声,不是很信文哥儿说的话。这家伙就是撇下他自己跑出去玩,还说得这么冠冕堂皇!

  即便对文哥儿的行为很是不满,朱厚照还是很喜欢热闹的,最终还是应下了文哥儿的邀约,准备到时候跟文哥儿一起去南京国子监玩耍。

  文哥儿把早上打听来的金陵名胜和朱厚照分享:“下午我们去报恩寺那边逛逛。”

  他顺嘴和朱厚照介绍起报恩寺旁的雨花台,说是那雨花泉泡的茶,陆游喝了都说好。

  至今仍有不少人说起陆游在雨花台品茗的南宋往事!

  既然朱厚照这位太子都来了南京,肯定要多出去走走,了解一下江南特产和江南名胜古迹。最好能多留下点“太子来了都说好”的传奇故事,说不定几十上百年后江南就涌现许多御口夸赞的百年老店呢?

  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朱厚照这个太子为自家的东西代言一下很合理吧?

  像他三先生李东阳来南京可是一直从过长江写到登报恩塔上,兢兢业业地把去过的地方全夸一遍。瞧瞧人家这浓浓的文人责任感,他不成文坛领袖谁成文坛领袖?!

  朱厚照嘟囔:“孤不爱写诗。”

  文哥儿笑道:“殿下不爱写诗不要紧,不是有德涵他们在吗?”庶吉士们本来就是要交功课的,带上他们来南京就是要把他们的笔杆子用起来!文哥儿继续给朱厚照介绍,“听说那一带书船云集,我们可以买到江南各个书房刻印的各种新书。”

  朱厚照奇道:“书船是什么?”

  文哥儿道:“就是装着书到处售卖的船。”

  江南水乡这个称呼不是凭空得来的,江南水网之密集是其他地方难以想象的,所以江南各地舟船往来不断,不少书坊主把船只改造成流动的书肆沿着水路到处卖书。

  更重要的是,大明有三个刻书之风最盛的地方,吴、越、闽。

  也就是说除了隔壁疯狂印书的福建以外,刻书最多的就是江南一带。

  货源充足、水路又便捷,可不就让江南的书船文化十分繁盛吗?许多读书人都爱在买来的书上记录“某年某月购于某某书船”。

  连兜里没什么余钱的穷书生,遇上有书船到县里卖书的时候都会忍不住跑去逛一圈。哪怕买不起也能蹭着看上几页!

  朱厚照是没见过书船的,听文哥儿这么一说也期待不已,立刻说道:“那我们这就去看看!”

  文哥儿向来活力充沛,刚从外面回来也不嫌累,让朱厚照换上寻常百姓的衣着一起出宫溜达去。

  受邀同行的还有杨慎和何景明,他们年纪比较小,四人结伴同行就是最普通的同龄书生结伴出去逛书市。

  朱厚照第一次作小书生打扮,只觉新鲜得很。他甚至还带了把折扇出门,上头有张灵画的扇面以及文哥儿给他题的字,装备可以说是格外齐全了。

  眼下还是春末,天气不算太热,连下午都有徐徐凉风拂面而来,文哥儿觉得朱厚照拿折扇这种做法有点傻气。

  幸而这在江南倒也不算突兀,因为江南文人带折扇出门本来就不是为了扇风,而是为了秀一秀自家雅致的扇面。

  其中苏州书画之风最盛,甚至还会专门把扇面装订成册供人赏玩,像唐寅他们这些吴中才子画的扇面就颇受追捧,甚至有不少扇面佳作流传到后世。

  文哥儿也顺手取了把折扇拿在手头把玩,扇上的诗画都是他自己题画的,一看就不怎么值钱,不过他自己自我感觉良好。既然是微服出行,当然别整太贵重的行头!

  何况你要是弄什么象牙、白玉当扇骨,再配个价值连城的扇坠,别人只会笑你庸俗。真正的风雅读书人,就要用不值钱的毛竹扇子!

  四人相当低调地结伴出游。

  应天府中处处都能感受到繁荣的江南气象,一路上朱厚照都忍不住左顾右盼,叫人一看就知道他是个外来的。京师虽然也很热闹,可那与江南的热闹又不太一样,连街上的叫卖声都大不相同。

  朱厚照时常会被路上的杂耍和弹唱吸引。

  文哥儿也不催他快些走,还跟着他一起驻足观看,不时还买些零嘴解解馋。没办法,报恩寺远在聚宝门外,他们想去报恩寺就得穿过最繁华的十里秦淮!

  路过文庙一带,文哥儿兴致勃勃地说道:“听说秦淮这边每年端午都会有灯船看,到时候我们也可以来看看。”

  应天府这边的夜禁并不算特别严格,入夜后仍可以出门游玩,直至二更天才会有五城兵马司的人巡逻清场。到时候看完灯船正好可以回去睡觉!

  朱厚照自然乐滋滋地同意了,反正南京这边没人能管着他。连最爱对东宫指指点点的马文升马尚书都不在这儿,舒坦!

  一行人边走边讨论还有什么值得玩的好去处,不知不觉便走到了聚宝门外。外头就是外秦淮河了,比起商户林立的内秦淮河,城外的视野要开阔许多,远远便能瞧见舟来船往的报恩寺码头。

  既然都来到了目的地,当然要先登上著名的报恩寺塔看看秦淮全景。

  报恩塔乃是永乐年间建造的,塔中有数不清的金刚佛像金身,均以琉璃砖砌成。每逢天日高霁的好时节,塔顶常有异光出现,宛如祥烟缭绕、久久不散。

  据说明初各国使者来南京朝贡,都要相约去围观这座报恩塔,直夸这是别处没有的牛逼建筑!

  当年朱棣造塔时还命人把所有琉璃砖都烧了一式三份,每块琉璃砖都有两份备份被编号储藏起来,以确保任何一块砖石毁坏都能原样补上。

  可见朱棣造起奇观来是非常认真的!

  文哥儿仗着自己在南京国子监打听了许多金陵往事,现学现卖地给朱厚照介绍起他们太宗皇帝是如何造塔的,那语气听起来一点都不像刚知晓这些内容。

  行至报恩塔下,文哥儿才明白这座赫赫有名的九层高塔为什么屡现祥光。

  看看这塔上又是金子又是五色琉璃,阳光好的时候能不亮到晃眼吗?

  一行人登塔远眺,城里城外的热闹尽收眼底。

  登高望远总是特别有成就感!

  等他们快快活活地把报恩寺和雨花台都逛完了,日头都已经往西边走了。他们沿着河岸溜达,很快跟着几个读书人找到了停泊在附近的书船。

  那是艘苏州来的书船,当头摆着本月苏州各书坊印刷的新书,里头也有一些旧书可供翻阅和选购。可惜这些书船主人也是很精明的,真正的精品都会留给相熟的藏书家,每每寻到难得的孤本都会先把船开到这些人的家门口推销。

  毕竟比起来自己亲自逛书船的穷书生,还是这些藏书家出得起价!

  所以想要一睹真正的绝版好书,还是得去拜访各地藏书家。

  杨慎也是头一次见识江南的书船,只觉看什么都新鲜得紧,忍不住从摆着新书的书架看到摆着老书的书架。等发现这艘书船上竟还有文哥儿的《饮食诗话》,杨慎乐不可支地拿去给文哥儿看:“瞧瞧这是什么!”

  文哥儿转头一看,顿时有些沉默。

  怎么回事?

  这装帧,这排版,不太对劲啊!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盗印?!

  都说江南养着全国大半刻工,现在看起来还真是那么一回事。这不,人手都多到能干起盗版行业来了!

  朱厚照见他们师兄弟凑一起说话,也好奇地跑过来看他们在聊什么。得知文哥儿许多年前写的《饮食诗话》居然有人盗印,他乐滋滋地跑去取了一本准备买回去看看和正版有什么不同。

  文哥儿:“…………”

  当着作者本人的面支持盗印,你可真是个好学生!

  不过就如今这版权意识,真有人盗刻作者也无可奈何,文哥儿没太在意这事儿,也挑拣了几本感兴趣的新书准备买回去看看。

  见其他人都还在挑书,他还顺嘴和书船主人聊了起来。

  主要是想从行家嘴里了解一下金陵和苏州有什么有名的书坊以及藏书家,回头他们好去找书或借书。

  书船主人见他年纪小,谈吐与相貌又颇不凡,怎么看都不像是同行来打探消息的,便大方地把自己了解的情况都给文哥儿讲了。

  虽然金陵这边藏书、刻书的人家也不少,可不管数量还是品质都还有待提升,要找藏书家里真正的“巨富”还得是去苏州。

  那边有不少名家不仅搜罗了许多绝版好书,还会自己摹刻与编校,简直是精品遍地走!

  文哥儿全都记在小本本上。

  苏州他老熟悉了,当年他可是跟着吴宽在那边待了好久的,也跟着文徵明他们拜访过当地的藏书家。难怪那会儿他就觉得书多到看不完,敢情是一开始就掉书窝里了!

  绕着内外秦淮河逛了这么久,回去的时候所有人都走不动了,直接在码头雇了艘船走正阳门那边回宫去。

  不知是不是为了报复文哥儿早上呼朋唤友跑出去玩耍,朱厚照力邀杨慎与何景明一起坐到船头,就着夕阳下金灿灿的外秦淮河仔细品读文哥儿的童年巨作《饮食诗话》(还是盗刻版)。

  虽然他和杨慎早就读过了,但何景明不是没看过吗?他们应该好好跟何景明分享!

  文哥儿:?????

  这是什么可怕的场景!

  小猪崽子啊小猪崽子,扒拉出我的黑历史来鞭尸对你有什么好处吗?!

  怪只怪当年的王六七岁太不稳重,别人一怂恿就真的跑去写书!

  幸好他当时没写什么《五伦全备记》……

  作者有话说:

  老丘:你礼貌吗?!

  文崽:可恶,是太子先不礼貌的……

  *

  更新!

  今天的更新也肥肥的!

  谁会想到,有的人从早写到晚,也只写出一章呢!

  *

  注:

  ①报恩塔介绍:参考明末张岱的《陶庵梦忆》

  【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之。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燎绕,半日方散。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

  -

  ②李东阳游南京:参考李东阳文集《怀麓堂集》

  诗写成什么样不说,光看标题就知道他是怎么畅游南京的:《江上望金陵》《南京谒孝陵有述》《登报恩寺塔》《登雨花台》《逰灵应观》《逰鸡鸣寺》……

  走过的每个地方都要留诗一首,这就是文坛领袖的文化责任感(?)

  -

  ③书船介绍:参考论文《明清时期江南书船浅析》

第437章

  提到老丘的《五伦全备记》文哥儿便又把搜罗民间戏曲的事提上日程,真是越想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