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鱼夫妻在逃荒 第23章

作者:三十六楼看风景 标签: 穿越重生

  与此同时,宁江府周边村落迎来了征兵启示。

  与鲁王的征兵不同的是,蜀王是征高质量兵,对兵丁的年龄、身高、体力都做了要求。

  最特别的是,如果选中,可以给兵丁家属提供一份工作。

  没有媳妇的兵丁,可以将机会留给自己指定家人(亲眷)。这份作坊工作,月钱500文起,要求年轻能干,勤快爱干净!

  宁江这个地界怎么都能赚点钱财抵兵役,不是强征的话,大家伙都能钱抵就钱抵。这次征兵一出来,众人议论纷纷,这鲁地换成蜀王后,花样还挺多呢!

  但是,一个媳妇子,一个月最少能赚500文,吸引力还是挺大的,而且现在南边都给蜀王统一了,也没啥大规模的仗要打不是?

  仅府城与周边,短短十天,报名者数万!

  这刚修的蚝油作坊,不够用啊!那接着修呗!可以有一坊、二坊呀!

  廖知府都笑得合不拢嘴了,精挑细选了一万人,个个年龄正当,体力充沛。还给这一万人的家属解决了工作问题,给蜀王刷了一大波赞。

  生蚝的大批量收购,还有蚝油坛子的定制,又给周围的渔民和工匠们带来不菲的收入,真是一举数得!

  连蚝油的销路都给做了规划,第一批蚝油生产出来后,由廖知府牵头,举办了一次宁江府美食节。专门给蚝油做了一个专柜,现场烹饪。三天的美食节还没结束,蚝油坊的订单已经暴涨,接单接得手软。

  打铁趁热,这一百个世仆,根据蜀王妃给的线路图,沿着海岸线奔去,赚钱要趁早,规模要搞大,技术要抓牢!

  袁大妹见青鸢半句没和翠花谈利润分配,不忿的问出来,翠花道:“我的大姐哟,现在是谈钱的时候嘛,都还没赚钱怎么谈分钱,而且王妃这样的人物,能贪你这点钱?”

  蜀王妃:等我去了京城,我要给翠花一个大奖励!

第五十一章 天花

  北境,年前小战不断,年后鞑靼更是没有下线。今年草原的雪灾很严重,牛羊十不存一,开春后,又有倒春寒,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了。

  邻居囤粮我囤枪,必要时候,邻居就是我粮仓啊!

  战争从点到面,一发不可收拾。仲春后还给北境来了一波投毒,让一群带着天花的志愿平民,潜入了大夏,这群人过境后,专往人多的地方流蹿。青楼、酒楼、还在驻军家属区晃荡。

  大面积的天花在蚕月爆发,人传人,家属传染驻军。不等鞑靼前来,边境的数县都有人感染上了天花。

  连徐家数位子孙都中招了,边境驻军大多没有家属,青楼可是小子们最爱的去处。

  徐尚书接到嫡子的密信,铁青着脸,找来数位御医探讨,天花的治疗方法。

  小皇帝也跟着太皇太后打转,这可是天花,哪怕扛过了,也是满脸麻子啊。这个死亡率极高的传染病,闻者色变。

  京城的四十万大军加强了防御,边境城市被大量封锁,消息也被隐瞒得密不透风,除了天家和太医院。

  太医院已经有一半的太医被太皇太后打包去了北境,那可是她娘家的根基。北境边防很长,徐家位于最边境最前沿的路段。

  在得知大夏徐家军感染天花后,草原游牧的,除了鞑靼还有众多少数民族,个个都活跃了起来。

  趁你病,要你命!

  北境其他边防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袭击,北境已经四处开花了。

  虽然一直也在关注北边,但是边境的信息反馈实在太慢,加上高密的信息封锁,蜀王只得到了,北境少数民族同时进攻大夏信息。

  他可是迟早要过江的人,也一样为此焦虑!不过,打仗真是费银子,还是要抓紧时间搞钱,练兵。

  这个征兵附带的解决家属工作问题简直太好用了,沿海这么开上数十坊,简直不敢想啊,这能征来多少人哟!

  不管蜀王暗搓搓怎么算账,翠花在美食节结束后,总算功成身退了。从生产到销售,包括产品的创新思路,都一一交予了青鸢,青鸢给她吃定心丸。

  王妃是想看所有蚝油坊利润后再给她算钱,翠花大方表示,不急,等蚝油赚上一年再说。

  不知不觉也在宁江府停留了两月,连两头都能熟练的用宁江话和本地人交流了。

  他们的启蒙书籍终于念完了,开始了四书五经,想着离开此地去到京城还得数月,翠花真想给这几个小子聘请一位住家老师。

  在这里最有读书人人脉,且最熟的人,不外乎就是廖知府了,求上门,询问,是否有适合的人介绍。

  廖知府这才知道,原来人家袁夫人,最终是要去京城发展,人家袁夫人还信心满满的说:“蜀王迟早要过江去,我家逃荒出来的亲朋故友都去京城了!”

  廖知府:我可没看出来,你这有半点逃荒人的模样!

  虽然在心里吐槽,但是廖知府还是得办事不是。人家帮了自家这么大的忙,这么点小事总不好推脱,让翠花稍等些天,他这就给家里人写信,让老家推荐合适的人来。

  这宁江府豪门世家一堆,也不清楚是谁的势力呀,还是知根知底的靠谱,况且,现在袁千总可是举足轻重的人,可不能给别人拉拢去了。

  翠花没想到,自家这么一个简单的要求,人家知府大人想得老远去了。

  蜀王短短时间内又收到小舅来信:这个媳妇子,怎么要求这么低啊?还只要求孩子能读能写,明其意即可,不要求科举!怎么就不科举了,爹娘是人才,儿子还能差吗?能者多劳不是?

  被蜀王鄙视的翠花,没料到,就因为对儿子们的住家老师要求太低,惹了蜀王不快,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位名师。

  华阳范家,也是蜀地的豪门世家,不过这个世家很识时务,在蜀王入蜀地后,分寸拿捏很到位,家里人才众多,早早来到蜀王府排队,任其选用。

  对于这种有眼力见,且也真有实干,在当地名声口碑俱佳的世家,他还是很喜欢的。

  蜀王想推荐的这位范先生,今年五十有二,文采斐然,且言之有物,是大夏朝某届的状元。

  但是,此人没有入仕,回了蜀地最大的书院岩北书院,一年教书数月,喜欢游山玩水,还是有名的好吃嘴。

  当蜀王相邀,并把学生及家庭情况给他做了介绍,范先生兴趣盎然,这么小就有这么多游历经历的学生,家长居然最擅长的是膳食。

  这个很可以有,至于要求住家且要远行,这有什么难度?咱孤家寡人一个,挥挥衣袖,说走咱就走。不到一个月,就出现在了翠花面前。

  听到廖知府滔滔不绝介绍范先生的背景,翠花数次张嘴,啊?这!给孩子打基础,不用这么厉害的老师吧?人家不会嫌弃咱儿子蠢笨?

  真的不是翠花自黑,自己家俩崽,真不是那种读书的料,什么举一反三,过目不忘,可别想了,书得读好些遍,才能明白个七七八八。

  翠花嗫嚅着,与范先生交代自己家两崽的底细:“先生,真的,他们不是那种读书很有灵气的娃,我觉得世事练达可能更适合他们!”

  范先生捋了捋胡须:“嗯,你这媳妇子还算有自知之明,而且活得明白,世事练达皆文章,多少读书人都读傻了,行,我知道你的意思了,交给我!真是的,哪有这么嫌弃自己儿子的娘!”

  被晚上一顿海鲜大餐俘获草心的范先生:太划算了,这手艺,一辈子也不能吃腻啊!我还能能活多少年?

  这几个学生先教着,两个女娃娃一起,这批学完,还要鼓励他们多生几个小的出来,接着教!

  翠花自己文化低,很是尊重高知,既然先生不嫌弃自己家孩子笨,连女孩子都愿意教,那还有什么说的?想尽办法都得让先生留下来,安心教孩子呀!好吃是多好的爱好啊!

  几天后,佛跳墙安排了出来,范先生喝了一口都被香迷糊了。这么重量级的糖衣炮弹,就是榆木他得给教出人样来。

  况且,他重点和两崽聊了几天,发现,人家哪有那么蠢笨,明明就是很聪明的孩子,尤其是小的这个,人情练达得很!他太有信心了,一定要给蜀王培养几个人才出来。

  来前,族长堂兄可是找他谈话了,眼下拥有半壁江山的蜀王,他们全族可是早早就下注了的,未来可期!

  两头:我娘说,只要能读会写就行,先生,你对我们的期望值太高了吧?

  小草和囡囡:女娃娃也需要读书认字?我们不是只需要学女红吗?

第五十二章 小孩们的日记本

  范先生最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在了解他的两个学生的过程中,有幸见到了他们所谓的日记本。

  这是据说他们娘提出的要求:读书认字要落到实处,既然我们逃荒经历了这么多的事和见了这么多的人,还走了这么远的路,总要记录下来吧?等以后去了京城,还可以整理出来,出个游记呢!

  两头对娘亲的说法没有意见,反正,不会的字先空着,等会写了再填上就是。

  有趣的是,他们的日记本,格式一致,基本以,时间,地理,人文,风俗,物价,教育,酒楼特色等组成。大头的日记比较偏向于经济,二头的日记在人和食物上描述最多。

  同样的一天,同样的经历,角度侧重点不同,看起来都很是有童趣,而,民生物价的,他们还会做统计表格,每处的粮价差异,一目了然。

  范先生以前在书院主要教的是秀才,还有些举子,皆为科举应试而来,所说策论也会考验学子门对时势问题的见解,但是大多还是以方法论为主,而这么聚焦在各地人口,粮价这等细节的,还是这么小孩子的,他还真是第一次遇到。

  他的学生最小也是十六七,两头这般年纪,这般接地气,他真要好好想想怎么教,这么好的苗子,不能白瞎了啊。

  最后,人家还给蜀王去信,附带上了两头的日记本,对两个学生高度赞扬,从小阅历丰富,比同龄在学堂读书的孩子接地气,未来可期。

  而且,他发现人家孩子还有最大一个优点:脸皮太厚了!不管多丢脸的问题,就没他们不好意思问的。干了蠢事,人家也不会害羞啥的,人家说:“我们还是孩子呢,不会就不会,有啥子不好意思的!”

  听听,多好的苗子!现在他在学识教导的同时,最重要的还是在给他们树立正确的认知,培养他们的积极进取心。可不能让他们娘给拖后腿了!

  蜀王收到唠叨了一堆废话的信件,还看到了两个孩子的日记本。从一开始,斗大的字迹,到后来的勉强工整和均匀,内容充满童趣。觉得独乐不过瘾,还带着王妃与世子共赏。

  世子端端正正的坐着,看着日记,眉毛扬起数次,仔细看的话,嘴角上扬的弧度也很明显。

  蜀王妃夸人就很直接:“人家翠花一个大字不识的农妇,能把孩子教的这么好,可见是个有真本事的!”

  蜀王世子:这一家人都是人才,敲重点,要搞好关系呀!

  不久后,范先生就接到族里“侄孙”的来信,听闻堂伯收了两位很优秀的学生,想要和他们交盆友,笔友要不要交一下呀?

  看着这“侄孙”的称呼,范先生都忍不住抽了自己一个嘴巴,让你得瑟!

  于是,两头莫名多了一个先生族亲侄孙的笔友。这位笔友对他们的游记很有兴趣,一个劲的恳求他们多写一些给他这个可怜巴巴,没有出过成都府的小伙伴看看,长长见识。

  那还有什么不好说的,先生的亲戚,还那么喜欢我们!必须分享啊!恨不得把一日三餐吃的什么菜都写一遍。

  于是,很快,蜀王世子就知道了宁江府有一个很知名的特色小吃:童子尿炖蛋!二头很详细的给他介绍了,怎样取尿,炖多长时间,鸡蛋的口感也做了描述,还和普通鸡蛋做了下对比。

  看得世子咂咂嘴,这谁要敢让他吃这个蛋,他指定让他回去吃屎!太恶心了!这地的特产怎么这样的怪异!

  等后续看到“活珠子”这个小吃的描述,他差点就吐了!这个可恶的家伙,绝对是故意的,不但从颜色到形状,还有爆浆这样的虎狼之词描述,他以后都不敢直视鸡蛋了!这个地方的人,怎么在鸡蛋上做这么多的文章

  又好气又好笑,边恶心还又忍不住想要接着往下看!这个二头他有毒!

  而大头的信件里面有一件事情他觉得很有意思,大头说:某天,他们几个在下学路上,吃了一大碗的汤圆路边摊,然后晚食就干不动了。大姑给他们盛了一大碗的稀饭,最后,还剩半碗实在吃不下。

  娘亲就让他们吊水井里面第二天早饭再吃,弟弟就不太高兴,嘟嘴。娘亲当时没说什么,等他们休沐日,由丁师傅带着他们出去赚钱。

  他和弟弟在城里转悠了半天,想要打工都没人要,最后他去摆摊给人写信,弟弟帮一个卖糖葫芦的小商贩拉客。他拿着糖葫芦,专跑人家小孩面前吃,馋得小孩哇哇大哭。然后大人只能给孩子买糖葫芦。

  他俩干了一天,才赚到七十文,这宁江府比蜀地粮价要便宜很多,够买一斤米,但是,他们一日三餐,一斤米都不够他们俩兄弟吃。况且,他们还是有狗子要养的人!

  兄弟俩蔫头搭脑的找娘亲认错,不敢浪费粮食了。娘亲让他们把逃荒饿肚子的日记找出来多回忆回忆。想想那会啃石头馍馍,早晚都梦想着喝碗酸菜稀饭的日子!

  看完大头的来信,小世子细细思索:一件小事上,这个母亲没有打骂孩子,用了另外一种教育方式,让孩子体会赚钱不易,珍惜粮食不忘苦难。

  有钱人家,谁会在意孩子剩点饭菜?他们娘亲这么能赚钱!大头都说了他娘教人家外地厨子做菜,100两一道呢!

  果然,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作为笔友,他也认真的给二人回信。讲他每天上学堂学了些了什么,家里小妹如何可爱,努力的和笔友拉家常。

  与南边如火如荼的基建不同,北境的总兵府,徐总兵低下了他高贵的头颅。他要成为徐家的罪人了。十万士兵啊,被天花灭了两万人人,与鞑靼数月的交锋,也损失了近万。

  憋屈到内伤,整个北境都被拖下了水。太医院那帮庸医,至今都没拿着有效的法子来。

  再次给老父亲去信,求医!这次不敢再隐瞒,实在不行,就发求贤榜。重金求方!

  等求贤榜全国发布后,翠花两口子在空间翻找医药书籍。虽然知道牛痘可以预防天花,但是治疗是目前最急需的。

上一篇:我有废物老婆光环

下一篇:鸿蒙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