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第一女官 第239章

作者:顾四木 标签: 宫廷侯爵 天作之合 轻松 穿越重生

  然后迅速被堵嘴,打包拖走,在流放前先行入住刑部。

  而皇后在朝上依旧气定神闲,甚至还就咸海此地,与皇帝和诸朝臣论起了史——

  汉时咸海畔曾有大宛国,盛产汗血宝马。汉武帝令汉使持千金往大宛国去买宝马。

  然而大宛国拒绝了,还道:“汉距我甚远,大军安能至此?”不但不肯卖马,甚至还贪图重金,把汉使给杀了,吞掉了大汉的金银。

  汉武帝是什么脾气,知此事当即大怒,令发兵伐国。

  大宛国速速被灭。

  朝臣便听皇后继续道:“可惜大宛国破后,也再未见汗血宝马。”

  皇帝则接口道:“若是李义府能够在咸海畔养出汗血宝马来,倒也可以将功折罪。”

  皇后便再次赞叹道:“陛下仁德宽和。李义府之罪,原该遇大赦天下也不能还京的。既然皇帝有此恩典——”

  “姜侍郎。”

  闻丹陛之上,皇后点名,姜沃出列。

  皇后声音温和:“姜侍郎于吏部考功属,那便在李义府的流放令上记一笔,若是他真的养出了汗血宝马,便按陛下恩典,遇赦可还。”

  姜沃抬笏板于面前:“臣领旨。”

  朝臣们:……

  何必绕弯子,帝后您两位直接说,李义府此生流放不还,不就完了?

  心声虽如此,面上还得附和皇后道:“陛下仁德宽宥之心,古今罕见!”

  *

  经此一事,敏锐的朝臣便体会到了皇后的政治手腕。

  《姓氏录》顺利修成,世家阀阅声望为之一折。

  而此番秉公处置李义府,又平了朝堂怨愤。世家朝臣除掉这个‘罪魁祸首’,倒也不好继续闹下去了。

  皇后这一番操作,相当于捡了把本就脏污的刀,捅了世家一刀,然后把刀一扔,自己身上都没溅上什么血!

  不少臣子不由想起,皇帝当日下旨时还提到过一句‘后性明敏,涉猎文史。’

  当时诸般朝臣是没有把这句话往心里去的——这就像各种册封诏书,说的自然是好话。皇帝当然要先夸一夸皇后的水准,才能委任政事。

  但朝臣们起初如何肯信?

  在他们眼里,皇后是一直深居宫闱之中的女子,所谓明敏,大约也是后宫事上的‘明’罢了。涉猎文史,大概就是指皇后颇喜诗文笔墨。

  然而皇后理政数月后,朝臣们不得不承认,皇帝这两句评价,并非虚词。

  若说皇后大事上的明断,朝臣们还觉得是皇帝养病之余,将圣意传给皇后,她只是代为执行。

  那么许多突发的庶务朝事上,皇后的明敏果决,也让朝臣们渐渐看清了,皇后,确是能代政的。

  而在皇后干脆利落处置了一位中书省侍郎后,朝臣们越发意识到,这朝堂上,从此只怕是二圣并立了。

  亦有朝臣想起《王莽传》中那句‘显奏免之,权与人主侔矣’——

  侔,相等之意。

  如此决断三省六部重臣任免事,皇后之权,已经几乎等同于皇帝了。

  **

  显庆五年七月。

  新任熊津都督刘仁轨上奏,禀明一事。

  百济义慈王一脉子孙,已然尽数点清。只待苏定方大将军还朝时带回京中。

  大唐灭国战打多了,都已经有了经验——灭一国后,官员可以依旧用当地人,但根深蒂固的王族最好挪走。

  免得等大唐军队一撤,余留的王室血脉,便以血脉重新自立为王,招揽旧臣形成叛军反唐。

  过去也有过类似的经验教训。

  百济又山高皇帝远,只怕更易生叛乱。

  因此这回,苏定方是准备把所有百济王族都带回长安,从此吃大唐公粮的。

  然而对着名单一点,发现义慈王还有一子,名为扶余丰,幼年就被送到倭国为质子。

  苏定方和刘仁轨的看法都是,这个王子一定更得带走!

  毕竟倭国之前就跟百济勾连,一起打新罗。

  这回因大唐大军压境,速战速决,倭国都没来得及过来帮百济,战斗就结束了。

  可若是倭国还留着这个百济王子,说不定就会以此生事。

  于是刘仁轨以熊津都督的身份,派出了一队使者前往倭国,要求倭国交出扶余丰。

  然而,倭国拒绝了。

  不但拒绝交还百济王子,更以怀疑大唐使者旨在刺探军情为由,拒绝了刘仁轨派出的一队使者登岸!

  直接把使者船拦在‘对马’港口。

  甚至在对马、壹岐等几个港口,开始屯兵。

  而刘仁轨一次要人不成,便再也不派人去倭国交涉了——

  他的性情就是如此。

  你不肯开门交人是吧,好,那我自己过来开门带走人。

  故而一封奏疏递于长安。

  就倭国力保百济王子,备兵于对马、壹岐等港口,兼之拒大唐使节登岸三事,上奏皇帝,倭国必有助百济复国,不利于我朝之心,应早做防范。

  *

  姜沃闻此战报,忽然就想起了朝上媚娘讲的大宛国故事。

  这简直是送上门来的‘汗血宝马’事端啊。

  而刘仁轨上书的最后一句,便是请战:“臣欲扫平东夷,颁大唐正朔于海表!”[3]

第136章 ‘统’与‘治’

  显庆五年七月。

  朝上就熊津都督刘仁轨所上‘请征倭国事’,展开了激烈讨论。

  讨论的议题倒不是打不打——拒不交出大唐的人(没错,百济王子已经拥有大唐户口了),以及阻拦大唐使者登岸两件事叠加——打肯定是要打的,否则正如刘都督所奏,倭国强保百济王子,必会给辽东局势留下后患。

  争论点也不在能不能打赢,朝臣们没有一个觉得这是个问题。

  分歧之处,主要在于此番作战规模——是要打到倭国俯首称臣,从此成为大唐属国?还是就打一场警告战,逼令倭国交出百济王子?

  朝臣们各执一词,都有理有据。

  事关军国大事,皇帝也很慎重,令三省宰辅详议后,再各自报上最终的意见与详奏。

  *

  尚书省下辖六部。

  于是在刚刚返回京城的,尚书省左仆射李勣大将军主持下,六部内五品以上官员,全体集合开了一场大会,来统一尚书省的观点。

  虽说六部齐聚,但与此战事有关的,主要还是兵部、吏部、户部三部。

  工部管造器事,也算有一半牵连。

  而刑部和礼部的官员们,都自觉都坐到远一点的地方去了——专业不对口,纯纯来旁听。

  姜沃是习惯了什么会议,都要做会议记录的。

  自李勣大将军开口,她就提笔,准备开记。

  李勣叩了叩桌子,神色一如既往肃然:“首先,先说说诸位疑惑的问题——”

  “何为倭国?”

  姜沃:……

  然她抬头环顾屋内,就发现许多朝臣都在认同地点头。

  之后带着一脸求知,等着刚从辽东回来的李勣大将军,讲解下倭国到底是什么国家。

  她重新调整了心态:是啊,此时的大唐朝臣,又怎么会关注、了解倭国呢?

  就像此时向大唐朝贡的数十个西域国家一样,若是随意拎出来一个,姜沃对其国的了解,也只会停留在‘这个名字有印象’的层面。

  倭国在大唐朝臣心中,就是如此。

  *

  于是姜沃摆正心态,认真做笔记:她也要站在此时大唐朝臣的角度,来看问题。

  李勣大将军简短介绍了倭国——

  “倭国,处于新罗之南的海上,依山岛居。冠服颇似新罗人。”

  没了。

  姜沃:……真的,好简短啊。

  而且全都以新罗作为对照组,倭国听了不得破防啊。

  好在,李勣大将军想了想,又补了一句:“据灭百济时所得的军报,倭国的国力,应当与百济新罗仿佛,甚至略差。”据说当地军械很落后。

  听到这儿,便有朝臣不解发问:“既如此,倭国如何敢扣下百济王子,截我朝使臣?”原以为倭国面对大唐这么刚强,多少得跟吐蕃、当年突厥等一个体量呢。合着还不如新罗啊?那为什么这么猖狂呢?

  李勣大将军摇头表示不清楚。只是他也并不在意——无论原因是什么,问题解决了就行。

  说来,若说此时满屋朝臣,对倭国最了解的,真无过于姜沃。

  她起身要求发言。

  今日,她不光想让在座六部朝臣们了解倭国,去开发下倭国银矿,心里还有另外一个更要紧的构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