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家子的科举路 第13章

作者:小桂花婆婆 标签: 种田文 市井生活 科举 穿越重生

  于是暖烘烘的炕加上暖乎乎的被窝,让林远秋一觉睡醒时,就已到了辰时末。

  原本以为自己已是这个家起床最迟的一个,可转头看去,发现同样还在炕上的便宜爹,依旧呼吸均匀,睡得正香呢。

  林三柱难得下大力气做活,更别说去码头扛麻袋了,是以昨日缓过劲来后,就全身酸痛的厉害。

  这也是吴氏没扛大扫把过来的原因,不然躺到这个时候还不见起床,挨扫把头都是轻的。

  林远秋坐起身,快速把衣裤穿好,虽王夫子给了两天的旬假,可留下的作业也不少。

  待会吃了早饭,他还有的忙呢。

  这时,就听门“吱呀”一声开了,紧接着,一个小脑袋探了进来,是春燕。

  小姑娘见爹爹还睡着,也没敢动静太大,只轻手轻脚走了进来,“哥哥,娘让我来喊你吃早饭。”

  林远秋肚子早就饿的咕咕响了,当下也没耽搁,下地套上棉鞋后,就牵着大妹的手往堂屋去。

  今日早饭吃的是黑面馒头和碎米粥,吴氏还破天荒的打了两个鸡蛋到粥里,虽每人碗里只飘了几片薄薄的蛋花,可那种今日我吃了鸡蛋的喜悦之情,都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林远秋也一样,穿到这里已快满月,他还是头一次接触到鸡蛋,虽只有点点几片,可他已经很满足了。

  加之肚子里的空城计不等人,于是,馒头和米粥很快下了肚。

  摸了摸吃得饱饱的肚子,林远秋想起,便宜爹还没吃呢。

  可他往桌上看去,除了桌子中间的一大碗腌萝卜,其他什么都没有了。

  林远秋抬脚往厨房去,想着他爹的那份早饭,会不会还在锅里温着。

  只是,等林远秋揭开锅盖,却见里头只有一大锅的水,该是温着准备待会儿洗碗的。

  所以,他爹的早饭呢,总不会因为没有起床,就不给饭吃吧。

  如今一天才吃两顿饭,要是错过了这顿,下一顿就得到酉时了,还有好几个时辰呢。

  看到小孙子四处晃荡,吴氏站起身,正想走过去瞧瞧,结果,就见小家伙捧着个大陶碗哼哧哼哧的过来了,“奶,我爹的早食哩?”

  刚刚林远秋也把碗橱打开看过了,里面除了几个空碗,其他能吃的东西,一样都没有。

  所以他就找吴氏来了。

  看到小孙子一副你们别想饿死我爹的表情,吴氏真是又气又好笑,不过更多的是欣慰。

  看来老三没白疼这个儿子,小小年纪就知道心疼爹,可算是歹竹出好笋了。

  再看老三媳妇,正一口米粥一筷子咸菜,吃得正欢呢,吴氏当下就一个大白眼翻了过去。

  冯氏委屈,她这不是还没吃饱嘛,再说昨日相公的早饭,不就是她端过去的吗。

  不过看到自家狗子这么懂事,冯氏觉得被婆婆白上几眼也没什么。

  而一旁的周氏和刘氏,此时心里的想法正和婆婆一样,那就是歹竹长出好笋来了。

  吴氏拿着大陶碗进了房,林远秋紧跟在后,只见他奶走到炕边,炕上有个大草箩,圆圆的,用稻草编成的那种,再看他奶把箩盖掀开,然后从里头拿出两个黑面馒头,接着是一小陶罐米粥,摸着还热乎乎的。

  林远秋纳闷,不就馒头和粥吗,他奶也太小心了,居然藏到了房里,这是怕被人偷吃?

  可等林远秋把早饭端到房里,再看到他爹熟门熟路从米粥底挖出两个去了壳的鸡蛋后,才明白吴氏为何要把粥放到自己屋里了,合着这是偷偷给三儿子弄好吃的,担心被人知道呢。

  林三柱把两个鸡蛋舀了出来,准备一个给自家儿子,另一个给两个闺女一人半个。

  “爹,您吃吧!”林远秋把鸡蛋重新放到米粥里。

  春燕和春草有些不舍,两双眼睛盯着白胖胖的鸡蛋,没舍得挪开,可两个小姑娘还是把鸡蛋往爹爹面前一推,“给爹爹吃!”

  最后林三柱把鸡蛋一分为二,跟几个孩子正好一人半个,这下都吃得乐滋滋的了。

  吃完了鸡蛋,林三柱再三叮嘱:“可不能往外说,知道了吗?”

  知道知道,春燕和春草乖乖点头,昨晚吃白面馒头的事,她们就没和外人说呢。

  把碗筷送回到厨房时,林远秋看到只有大伯母和二伯母在,两人,一个洗碗,一个刷锅,而他娘冯氏,不用多猜,肯定又跑出去串门了。

  林远秋不禁想起了吴氏对冯氏的评价,爱偷懒、馋嘴、还有爱与人闲话。

  许是现代人的思维,林远秋并不觉得馋嘴有多大问题,何况冯氏也是因为小时候爹娘偏心,加之家境不好,所以才会对吃的特别执着。

  至于爱偷懒,不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夫妻俩一起生活久了,自然全都跟着学了呗。

  这不,自从他爹去码头扛了一次麻袋后,林远秋发现,他娘冯氏就开始张罗绣鞋垫的事了,说是不能让相公一个人这么辛苦,她也要想法子挣银钱给儿子念书。

  相比起前头两样,林远秋觉得东家长西家短,爱与人闲话才是最要不得的,时间久了,邻里之间肯定会闹出矛盾来。

  就像前几日,族里就有人因着说嘴吵起了架,而他娘冯氏也涉及其中,好在事不是很大,最后争吵了几句就散了。

  自那日之后,林远秋就在心里想着,该怎样帮他娘把这个坏习惯给纠正过来。

  对于冯氏偷懒的事,周氏和刘氏早习以为常,起先还有些怨言,可时间久了,也就无所谓了。

  这不,接过林远秋手里的碗筷后,两人就让他快去和远槐远柏玩了。

  林远秋哪有玩的时间啊,两天的旬假,除了每日熟读三字经外,还需写上大字三张。

  以往像这种练写字的作业,林远秋是没有能力完成的,如今笔墨和纸都有了,自然不能再落下。

  是以回到房里后,林远秋就从书袋中拿出纸笔,准备趁着现在光线好,先把今日的三张大字给书写出来,不然等到了天黑,就啥都看不见了。

  至于点油灯,可不是想点就能点的,吴氏可卡着各房的灯油呢。

  说到底,还是穷闹的。

  林家有四盏油灯,老林头夫妻和三个儿子房里各一盏,只是在他们家,点油灯的时候不多,毕竟一斤灯油得花一百文,若非必要,谁舍得用。

  至于晚上起夜啥的,就像吴氏说的,那窗户纸不是透着光嘛。

  听到儿子要写字,这下可把林三柱激动坏了,原先儿子每日上下课在族学,林三柱还真没有自己儿子是个读书人的实质性概念。

  可这会儿,书纸笔墨往炕上一摊,给人的视觉冲突就不一样了,也就在此刻,林三柱才惊觉,自家也是有读书人的人家了。

  和其他不识字的农人一样,林三柱对能读会写的读书人向来崇拜,如今自家儿子也成了这样的人,能不让他兴奋吗。

  “乖娃,爹这就去拿大炕桌来!”

  话还没落音,人已经跑出房门三米远了。

  于是,正在房里搓着麻线的吴氏,就看到三儿子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接着一把抱起炕上的矮几,只匆匆留下一句,“爹,娘,我家狗子是读书人了!”

  然后“唰”的一下,跑没影了。

  吴氏:“他爹,老三刚刚说啥?”

  老林头敲了敲烟袋锅子:“他说狗子是读书人了。”

  吴氏发懵,小孙子不是早在半个月前就是读书人了吗?

  难道自己记差了?

  而这边,拿出白纸正准备开工的林远秋,突然发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他没有砚台!

  这可怎么办?

  没有磨墨的砚台,就没有墨汁,没有墨汁他还怎么写字啊。

  林三柱也傻眼,他是压根没想到还要买砚台的事。

  不过就算想到了,自己也拿不出银钱来买。

  “别急,你让爹爹好好想想!”

  林三柱虽不识字,可砚台长啥样,他还是知道的,族长家就有一个,前不久他刚见过呢。

  要林三柱说,其实砚台就跟装糕饼果子的盘子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那个盘子能让墨条打出墨汁来。

  林三柱在屋里转着圈,心里想着,到底什么东西既能装墨又能磨墨呢?

  盘子倒是能装墨,可磨不出墨来啊。

  对了,他想到了,林三柱一拍脑门,飞快往厨房跑去。

  没等林远秋下炕跟过去看看,很快林三柱又跑了回来,“狗子,你看看爹爹给你做的砚台!”

  说着,就把自制的“砚台”放到了矮几上。

  只见,一个巴掌大的陶碟,碟子里摆放着半块磨刀石。

  一起拿来的还有小半碗水和一个小汤勺。

  没等林远秋想明白关窍,林三柱就舀了两勺水在磨刀石上,然后拿起墨条一圈圈打起墨来。

  这一系列操作,直把林远秋看得一愣一愣的。

  正想着这样到底行不行呢,结果就看到磨刀石上的水渐渐变成了黑色,这是成功啦?

  看到墨色越来越浓,林三柱得意的不行,哈哈哈,自己可真是聪明啊。

  林远秋也挺高兴的,果然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肯动脑,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打开书,林远秋提笔蘸墨,准备从最开头的人之初开始写。

  其实写毛笔字对林远秋来说不是难事,前世自己所学的美术专业里,就包含了书法学这门课程,不管楷书,行书,篆书,隶书还是草书,林远秋都是会写的。

  虽然王夫子教的是他从未写过的馆阁体,可所用的笔法应该都是差不离的。

  所以,林远秋要担心的并不是字写不写的好的问题,而是该怎样写,才不会露出他已有书法基础的马脚。

  不过,这种担心,在林远秋笔尖碰到纸张的一刹那,就全都迎刃而解了。

  看到白纸上散开的大墨团,林远秋傻眼,这不会是生宣吧?

  他赶忙拿起白纸瞧了瞧,没有点点矾光,确认是生宣无疑了。

  林远秋忍不住想笑,前一刻他还在担心字写的太好会惹人怀疑,可这会儿,他却又发愁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在晕墨的生宣上写出工整的字来。

  好在他前世的书法基础还在,等练写了整整一大张后,林远秋已能很好的控墨了。

  见儿子一笔一划越写越认真,林三柱的嘴角也跟着越扬越高。

  心中更觉欣慰,也不枉他咬牙扛下的那些麻袋。

  正这样想着,就听屋外头传来林大柱的声音,“咦,咱家的磨刀石咋成这样了?”

  ……

第13章 老毛病又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