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爹妈穿七零 第114章

作者:醉鱼仔 标签: 种田文 系统 年代文 轻松 穿越重生

  “不用扶!”摔倒的女同志浑身上下都是汗水,像是从水中出来一般,她的膝盖胳膊肘因摔倒摩擦出一片片红痕,但她还是手撑在地面上,慢慢站了起来,“我能行!”

  终点处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加油!”等待的人群纷纷喊道:“加油!加油!加油……”

  一声高过一声,女同志撑着一口气,周围的一切都渐渐模糊,眼中只剩下那一道鲜红的终点线。

  我能行,我能行,我能行,我能……行!

  在最后一秒到来前,她冲过红飘带,认识的不认识的同学纷纷抱住她,在锣鼓声中,发出一阵阵欢呼。

  锣鼓声响起,代表着比赛正式结束,早已做好准备的志愿者们齐齐蹬上自行车,他们负责通知沿途维持秩序的志愿者们、医疗队,顺便将还在赛道上的疲惫的参赛运动员们载回来。

  而此时,比赛结果也全部出来了。

  整个马拉松比赛参赛人员超过两千人,中途因各种原因退出比赛的占一大半,目前还在赛道上坚持的又超过剩下的一半,最终跑完全程的只有三百多人。

  这三百人跑的最快的是首都医科大学的一个学生,用时两小时五十六分三十二秒,他也是本次比赛的冠军。

  此外,本次比赛还选出了两个亚军,三个季军。

  苏长河他们宿舍除了郑东方,其余人全军覆没,郑东方当了十多年的兵,体能碾压他们系绝大多数人,没想到也只是季军

  可见这些大学生卧虎藏龙,不容小觑。

  苏长河他们宿舍里,又以任涛最羞愧,他半道上差点被医疗队救治,而首都医科大的那个冠军和他年纪差不多大,人家能跑第一,他竟然都没跑完一半路程,真是惭愧惭愧。

  其实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一般人本来就很难跑完全程,那可是四十多公里,不是四公里,也不是十公里,开个小汽车,都得开半个多小时。

  所以,能跑完全程的人已经很厉害了,组委会也为这些人准备了安慰奖。

  不过,先颁奖的肯定是冠亚季军。

  为了让这个比赛奖项的含金量更高,苏长河他们特地请了教育局、市政府的领导,以及京大经济系大佬庄教授作为颁奖嘉宾。

  本来他们还想请学校的领导,但考虑到这是京城所有大学的联合活动,请哪一个学校的领导都不太合适。庄教授是个例外,他在华国经济领域是开山祖师爷级别的人物,个人的成就已经超脱某个学校教授的身份。

  能请来这位大佬,还是苏长河死乞白赖求来的。

  下午两点整,颁奖仪式正式开始。

  首先颁奖的是三个季军,三个年轻人站在台上,一脸灿烂的朝台下挥手,等苏长河把三个颁奖嘉宾请上台,三个年轻人不由站直身体,昂首挺胸。

  市政府的领导颁发奖杯,教育局的领导颁发证书,最后是庄教授,老教授的眼神威慑力十足,扫了眼苏长河手里巨大的纸板。

  苏长河讨好地笑笑,一把把一块大大的纸牌塞庄教授手里,低声道:“嘿嘿,教授,辛苦您老人家啦!”

  庄教授动了动嘴,也压低声音,“回去记得就私营经济发展交一篇论文上来。”

  苏长河脸一垮,庄教授这才将纸牌颁发给三人。

  底下的围观群众好奇不已,“那是啥呀?”

  “前面发的是奖杯证书,纸牌是啥?咦,上面有字。”

  “哎别挤,别挤,我来看看——三等奖,免费喝相约奶茶三个月?!”

  啥?啥啥啥?

  台下的人比台上的人还激动,今天在比赛现场到处都是“相约奶茶”的字样,他们也知道这叫奶茶的饮料不便宜,据说一杯差不多就要一块钱。

  这牌子的意思难道是可以到店里免费喝三个月奶茶,一分钱不要?

  不能吧?

  苏长河双手下压,示意大家安静,他笑呵呵地表示,“没错,季军的奖品就是相约奶茶赞助的免费券,足足三个月,折合杯数九十三杯,只要拿着免费券去店里,店里所有的奶茶任选,不管价格多贵,统统免费!”

  台上郑东方三人满脸喜意,那个奶茶他们今天也喝过,味道很不错,九十三杯,一周喝一次,都能喝两年。

  其中一个人是京城人,早前他弟妹还提起过炸鸡店,说班里有同学买了鸡米花和奶茶,他弟妹没舍得买,只能眼巴巴看着同学吃喝。现在好了,有这张免费券,他回头就带弟弟妹妹一起去店里,去尝尝店里面最贵的奶茶。

  反正所有奶茶任选!

  台下的人更是“哇”一声叫出来,那个羡慕嫉妒恨呀,三个月的奶茶,算算得多少钱呀!

  有人懊恼:“早知道我再跑快点了!”这是跑完全程的三百多人中的一个,虽然听说跑完全程也有奖,但肯定不能和前几名相比。

  季军的奖品都这么丰厚了,也不知道冠亚军是什么奖品?

  赞助的钱是以相约奶茶的名义出的,冠亚军的奖品当然也和奶茶有关系,其中亚军两人,每人奖励免费奶茶券半年,冠军更是翻了一番,足足奖励一年的奶茶!

  冠军的奖品一公布,台下围观的人眼珠子都瞪大了,学生们更是嚎叫起来。

  “我去!一年,一年啊!三百六十五杯,这得喝到猴年马月去!”

  谁也不会天天喝奶茶,就算天天喝,也能喝一年,要是一周喝一次,能喝九十个月,也就是七年多!大学都上完了!

  还有去过炸鸡店的人算了一笔账,店里最贵的蛋糕奶茶一块六毛九,按一块五算,三百六十五杯就是五百多块钱。

  五百多块钱呀!

  一个普通的工人,一年的工资都没有五百,这学生跑跑步就挣了五百多?

  不怪学生们鬼哭狼嚎,就是大人们也忍不住想嚎,为什么是大学生马拉松?他们怎么就没机会参加?他们也是跑步健将啊。

  有五百块钱在前面吊着,别说跑步健将,飞毛腿都能出几个。

  冠军同学呲着一口大白牙,一挥手,“咱们班的兄弟姐妹们,明天我请大家喝奶茶!”

  “嗷嗷嗷!”他的同班同学兴奋地直接冲上台,一群人将冠军同学抛了起来。

  趁着大家高兴,苏长河宣布最后一项奖品,“所有跑完全程的同学们将获得荣誉证书,以及马记炸鸡店全家桶一份、奶茶任选一杯!”

  这下子,嗷嗷叫声更是此起彼伏,更多人冲上台,苏长河本来还笑呵呵地看他们狂欢,见众人朝他走来,意识到不对。

  “等下,等下,冲我来干啥?你们别过来啊——不要,不要啊!我恐高啊啊啊!!!”

  围观众人纷纷笑了起来,广场上一片欢声笑语。

  “咔嚓!”

  《人民日报》的两个记者一直蹲到了颁奖仪式,拍下了今天的最后一张照片。

  颁奖仪式结束后,大家各回各家,两个记者也赶回报社,两人一回来就找到主编,“主编,主编,大新闻,大新闻啊!”

  第一届大学生马拉松比赛结束了,但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谈资却远远没有结束。

  先是好几家报纸陆陆续续报道这场比赛——

  《青年报》:第一届大学生马拉松比赛圆满举办;

  《京城日报》:马拉松精神:坚持就是胜利;

  《生活时报》:第一届大学生马拉松昨日在京举行,数千大学生参加。

  还有广为人知的《人民日报》,足足用了一整个版面来报道这场马拉松比赛,从全体成员共唱国歌,到数千大学生争先奔跑,直至最后两个领导和庄教授给冠亚季军颁奖合照。

  其中还插叙了现场的安排,譬如白大褂的医疗队,红马甲的志愿者,以及苏长河和两个外国人边跑边说话的场景。

  报纸上盛赞当代大学生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堪为祖国之未来,必将承担起祖国发展的使命与责任。

  《人民日报》几乎是各大单位必备的报纸,这篇报道便随着《人民日报》传遍大江南北,整个华国都知道了京城的大学生们举办了一场长跑比赛,几千人参加,上万人围观,连外国人都参加了。

  要说这个消息,大家什么感受?京城以外的各个大学的学生们跟吃了柠檬似的。

  同样是大学生,你们也太秀了吧?我们还在学习,你们都上《人民日报》了!

  也有人说:“这就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要不是他们在首都,《人民日报》怎么会注意到他们搞什么活动?”

  有人不赞同,“得了吧,别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报纸上说的这个马拉松比赛也没见别人想到,看看人家这安排,你就说让你来办,能办成这样?”

  严教授还没进教室就听到学生们的争吵,他走进教室,放下课本,问道:“刚才你们在说什么?”

  一个学生站起来,“严教授,是《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报道,京城的大学生们联合举办了一场长跑比赛。”

  京城的大学生?严教授想到去京城上学的两人,有一种莫名的预感,这事应该和长河蕙兰有关。

  下课后,严教授从办公室找到这几天的报纸,一翻开《人民日报》,就看到正中间的一张相片,正是一帮学生排排站唱国歌的那张相片。

  苏长河就站在正中间。

  严教授又看了看其他几张照片,找到了穿着白大褂、已经有医生气势的蕙兰。

  他仔细地读起报纸,从头看到尾,眼神里溢出笑意,读到最后,眼角眉梢皆是笑意。

  他就知道他们有能力,果然,就像那句诗说的“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严教授看完报纸,将报纸叠好,塞进包里,带回去给老伴看,严师母高兴不已,“哎呀,他们怎么这么能干?这上面的苏同志就是说的长河吧?哎呦喂,这份报纸得收着,得好好收着!”

  前进大队也有人说起同样的话,“必须好好收起来!”

  一般来说,乡下人很少接触报纸,前进大队是个例外,他们有个加工厂,和外面好些厂子都有业务往来,队里的人也经常在外面跑。

  跑得多了,消息就灵通,更何况当初为了培养队里的年轻人,苏长河还在办公室置办了个阅览角,放的就是各种报纸,走之前他还叮嘱卫阳,记得及时买报纸。

  所以,前进大队的人看到报道并不比别人迟多少,马老爷子抓着报纸,叫队里的小子,“去公社买相框,这可是《人民日报》,必须得好好保存!”

  马七叔不满道:“你先让我们看看,我还没看仔细呢!”

  “你又不认识多少字……”

  “不认识字咋了?我还不能看看照片啊,马有正,快拿过来!这是咱队里的报纸……”

  “哎呦行行行,给你给你,你别弄坏了!”马老爷子不舍地把报纸递出去,心想,还是得多买几份,等会儿就找卫阳红兵他们说一声,下回进城可别忘了。

  马老爷子微微叹了一口气,老婆子他们在京城肯定方便多了,想买多少就能买多少。

  还真不是,这一期的报纸销量激增,就像严教授家、前进大队还有沪市老苏家,凡是和苏长河马蕙兰有关系的人家,看到报纸能不买吗?

  那报纸上可是有两人照片的!

  同样的道理,其他学生的家人亲戚朋友能不买一份报纸?第一张唱国歌的照片是从对角线位置拍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照片上,哪怕小了点,也是上报纸不是?

  更何况这可是他们家孩子举办/参加的活动啊,报纸上都夸他们孩子年轻有为,是祖国的未来。

  就说放谁家,谁能忍住不收藏?

  除了收藏,是不是还得向亲戚朋友宣传宣传?

  “没错,三姑婆/四舅奶……我们家三儿上报纸上啦!《人民日报》!”

  被夸奖的当事人们喜气洋洋,生动演绎了什么叫人逢喜事精神爽。这几天京城各大高校校园里气氛格外和谐,以往互相看不惯的人也不阴阳怪气了,还友好地打招呼,“哟,你也是来买报纸的吧?正好我这多买一份,喏,匀给你!”

  而各大高校颇有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他们啥也没干,这就被夸奖了?夸学生不就是夸他们嘛,没差!

  尤其是京大,他们才真是馅饼直直地往头上砸,要知道提议和主办这场活动的学生主要都是他们学校的,当初学生们向学校申请办活动,学校也很犹豫,有时候不干不错,干得越多错得越多。

  没想到这帮学生们不仅没出错,还得到了数家报纸的表扬,更甚者,上面的大领导也听说了这件事,在会议上还夸学生们敢想敢做。

  京大头一次体会到躺赢的感觉,真是做梦都能笑醒,校领导特别叮嘱,让老师们积极配合学生们办的《青年报》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