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明君社死现场,给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送金手指 第118章

作者:零度冰川 标签: 宫廷侯爵 历史衍生 系统 直播 基建 穿越重生

  因为秋季汉朝丰收但草原青黄不接,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南移,小冰河期……等原因导致游牧民族无饭可吃而南下侵袭。

  他们的观点并没有什么错误的地方,游牧经济的单一脆弱决定了他们对中原农耕经济的依赖性,根本问题就是——衣食不足。

  这是游牧与农耕文明之间的冲突,也是……被单方面依存的一面,或者有种观点认为这是相互依存的一面,想用游牧入侵这种外部矛盾转移内部矛盾,或者推动内部的发展,虽然博主对其中会让人流血的部分表示极大的不满,但并不妨碍确实有这种观点存在。

  而且这种观点并不是痴人说梦,也不是空穴来风。

  明朝时期游牧民族就为了能够获得中原的衣食而搞出好几场‘武变’。

  游牧族想占中原便宜时有两种方式,一种武抢,一种文抢。

  其中有一场就是由想文抢转变成武抢,进化成文抢的一场武变。

  文抢也就是通过向中原王朝‘进贡’称臣,中王朝就大肆封赏对方,让对方满载而归,与汉朝让匈奴人叫‘爹’的和亲制度有异曲同工之……骚操作,但确实能够保证农牧之间的百年和平。

  那时蒙古族一首领俺答汗多次请求能进贡天皇上朝,想继续免费薅中原羊毛强行进贡,他很坦白的在《俺答贡表》写明: “臣等生长北番,生齿日多,衣服缺少。各边不许开市,衣用全无,毡裘不奈夏热。故入边作歹。”

  简明扼要点就是草原地区缺衣少粮,你们朝廷各关口不开互市也不许进贡,我们无法生活,只能入关来抢。

  还承诺说: “若能许贡,即约束其下,令边民垦田塞中,夷众牧马塞外,永不相犯。”如果你让我们进贡,以后就不打你们。

  虽然他说的有可能是实话,但这种强买强卖并不是每任皇帝都想当这个冤大头,汉武帝如是,明嘉靖帝也是。

  于是当中原人不想再单方面让游牧族占便宜时……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汗率军攻到明朝国都旁大肆焚掠骚扰。期间“残掠人畜二百万”,宣称“予我币,通我贡,即解围,不者一年打一次!”

  这场中原人无用的反抗以俺答强制进贡解决了。

  这正是明朝的庚戌之变的内容。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降低两者在粮食差别对立性,提高两者的依赖性和共存性。】

  仙幕寥寥几句话,却让汉朝人看得心惊,在他们打败游牧民族之后,他们依旧会卷土重来,并且能力不逊于高祖时期的战斗力。

  游牧民族果然是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就如长城并不是万里长而万里空,实际上真的很管用。但仍旧阻拦不了被缺衣少粮折磨的游牧部族,就是因为他们在缺衣少粮的刺激下拥有比大汉将士更为凶猛的打战劲头,那是对寻求生存,寻求社会发展的渴望。

  所以若想解决游牧民族,游牧改农耕,让他们不再靠天而是靠地吃饭是很重要的。就像入主中原的蒙古族和女真族一样,在中原住个短短十几年就能让他们对土地有依赖性,自然而然转入农耕的防守防御思维,而不再是没有吃食,就四处掠夺的野蛮人进攻模式。

  匈牙利的牧人,日耳曼的蛮子,维京的海盗,本是和匈奴这等游牧民族一样凶狠的他们,不正是因为粮食的充足才从张牙舞爪的入侵者变成老实本分的农民。

  所以解决草原的粮食问题对于彻底解决中原备受游牧侵袭有重要作用。黑麦这等作物的存在就是让他们学会种植以缓解其凶猛的劲头。

  就是这种难度非常高,汉朝的老祖宗们属于华夏认识游牧民族的第一梯队,基本上不会想到这点,在他们那时候,能够把匈奴驱逐就已经是非常厉害的存在了。】

  “仙幕说的还挺有道理。”建章宫的百官不是蠢货,本来对于黑麦在国内种植更为重视他们的第一次认真思考黑麦在解决游牧民族时起到的作用。

  “他们四处游走在水草丰美之地正是因为草被生长的速度跟不上被啃食的速度,竭泽而渔这词就像是为他们发明的,每个水草丰美之地在他们走后就像经过蝗灾一般寸草不生,他们只能继续四处奔走。”卫青想到这其中若是加上黑麦, “要是能够教会他们在水草丰美之地种植黑麦,若做牧草,那二十天他们就得回来一次,甚至因为黑麦会长麦种而需长久定居。”

  其他人也越想越兴奋,一则他们会如中原百姓一样安土重迁,二则也不用太担心他们四处乱晃,以至于找不到老窝了!

  当然也有不以为意的,作为坚定的主和派,主父偃和严安他们对现如今的汉朝占据漠北之地并没有信心。

  主父偃蹙眉道: “耗费人力物力不说,甚至游牧部族会积蓄粮食,以做后勤。到那时对我们中原更不利!”

  他的话在一众附和声中显得格外突出,也……很正确。

  真把黑麦交给游牧部族,最后带来的可能不是安土重迁的匈奴‘农民’,而是后勤粮食充足的匈奴‘骑兵’。

  但若是不教会游牧部族这些东西,依据仙幕透露的情况,即使再过两千年游牧部落烧杀抢掠的本质也不会改变。

  下一代若不是他们,而是文弱的帝王,恐会再现文景之痛,甚至百倍于文景之痛。

  当野蛮进入文明会发生什么?

  是想让本民族崛起,然后极尽所能的打压文明。

  是自卑情绪下的凶残屠杀。

  氛围,肉眼可见的焦灼。

  真的要教会游牧部族如何走向农耕吗?

  大汉帝国的核心成员们每个人闹钟都在思考这个问题——他们手中现在不仅仅拥有黑麦,他们还拥有土豆等神物。

  真的要交给草原吗?

  【努力解决游牧民族吧。毕竟不解决游牧民族是不可能的,华夏,不可能也不允许龟缩在400毫米降两线以内。

  汉武帝为何要去打河西走廊,并且要在河西走廊驻扎建郡,甚至后期还试图用贸易控制西域?因为没有控制住西域,中原就门户大开,住在长安的皇帝开门就是游牧民族这群饥饿到眼睛发红的野狼,相信那面面应该会美到秦始皇的棺材板都按不住。

  清皇帝为何前后几十年,倾全国之力也要平定大小金川叛乱?因为如果没有掌握这个入藏通道,丢弃世界屋脊,其他政权就会对我们形成居高临下的优势,直接对华夏内陆腹地虎视眈眈,唯有掌握大小金川这个入藏的关键通道,才能稳住中国内陆腹地。

  而内蒙更是不能不掌控的。

  蒙古作为一个华夏战略纵深的存在,若是没有蒙古的缓冲,当华夏百姓政权龟缩在中原这一亩三分地的时候,游牧民族强悍起来一夜之间就可以绕道而行兵临长安城下。就像庚戌之变皇帝不同意进贡的请求后游牧民族就打到皇帝家门口抢掠一个道理。

  秦始皇汉武帝历代有志帝王热衷于开疆扩土并不少开着玩的。

  君不见他们开的反反复复就那些土地吗?西至西藏新疆河西走廊,北至蒙古,西至朝鲜,南至百越,打来打去就是那些个地方,就是一定要把周边的百越,朝鲜等地都纳入统治区。

  所以啊,华夏不能把自己龟缩在400毫米降雨线以内,若是仅仅龟缩于一角落,那四面的敌人对华夏皆呈居高临下之势,北边的敌人只要跨过长城,西边的敌人直接俯冲,东边的敌人从朝鲜奔袭而来,南边的敌人度过长江黄河。

  中原将直面来自四面八方的军事压力

  四面楚歌将变成四面汉歌。

  汉人的悲歌。】

  仙幕上不知不觉出现一个新的视频,一些明显穿着外族服饰的异族侵袭中原后肆意残杀百姓。

  看服饰变化就可以知道这是多个朝代组合在一起的视频,在华夏后两千年,中原数次被异族的马蹄践踏,尸体横流。

  不能彻底解决外敌,拥有肥沃资产的中原就是一块暴露在山谷下的鲜肉,被践踏,被撕咬,被吞没。

  残忍,又现实。

  【汉唐时期西域都曾是我们的附属国,可是中央政权一旦衰落一给西域输血不足,它们就像喂不熟的白眼狼,会反噬主人。

  一个不能农耕的西域,不能农耕的漠北,造血能力真的薄弱到让人嫌弃。所有的资源都要从内地运输过去,对于农业社会而言,国力消耗非常惊人,就是一个吸血虫一般的存在。

  所以尽一个时代的农业技术之所,把草原和森林变成农田,让牧民和猎户变成安土重迁的农民,游牧问题自然可解。】

  “仙幕说的……还是有几分道理的,不完全改变游牧民族的种族习性,何来解决,不过是自欺欺人,求一时之安罢了。”

  说的容易,这件事情可不容易: “恐非吾这一世能解决的。”这是他们所有人的共识,并不是今朝就能完成的。

  刘彻背手而立: “但若想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百代皆安宁,此法势在必行。”他打漠北就是为了让长安有所缓冲,让汉朝不再受人虎视眈眈之痛。

  知道汉朝不会万世永昌,他刘彻还会继续做这些事情吗?

  刘彻扪心自问——会的,他还是会去做。

  身为这片华夏大地的子孙他不想让这片大地在游牧民族的铁骑下流血哀嚎。

  把野蛮凶残的游牧变成能受中原长久统治,无需中原供血饲养的农耕,或许这件事情他们这一代不能解决,下一代也不能解决,但如愚公移山三代四代呢?有贤明之君,大才只能的汉武朝不做那谁做?

  就像他倾全国之力驱逐匈奴被评为民不聊生,穷兵黩武,但总有人能说他功在千秋,乃千古一帝一般。

  当一件事没人敢做时,总得有人要去做。

  所以,漠北真的能够种植吗?

  刘彻的问题也是在场很多人的问题,甚至是中原人想问的。

  不是刘彻和汉武朝的百姓们瞧不上匈奴的耕种能力,是因为自他们有生以来就没有听过漠北能够种植的消息,所听到的就是他们随草而迁的不断游牧。

  刘彻看向仙幕,草原这玩意儿真的能种植?

  【在草原进行农耕,虽然难,但是历史证明这真的可行。】

  本不抱期待的汉朝人: “???”

  觉得草原不能种植,怕皇帝更加穷兵黩武而愈加反对的主父偃后严安: “?”

  这玩意儿真的可以种粮食?

  【漠北虽然是最温带大陆性气候,在我们的刻板印象中只会是游牧,但依据考古发现前苏联考古发现在西伯利亚有多处农业遗址,还有数座中国式古城。

  《乌桓鲜卑装》中“其土地宜穄及东墙。东墙似蓬草,实如穄子,至十月而熟。”的记载,东汉时游牧民族就有种植穄子和东墙。

  而游牧民族政权在入住中原后对草原的治理也是倾向于发展农耕事业,元世祖忽必烈鼓劢开垦屯田,制里社制度,设屯田机构,对漠北引进中原先进农耕技术,从而解决军民的食粮问题。

  《三国志?魏志》《钦定热河志》记载了清朝前的蒙古族‘昔种田,撒种委之去,谓日靠天收’也就是之前他们是凭感觉撒种子,不翻土,不施肥,没有百越的优越条件却想学百越的粗放农业——靠天收。这种佛系种地庄稼自然不会搭理他们,于是收成惨淡。而现在就变成了‘均习耘耨务,课雨与量睛’跟中原人学会了种田。

  所以草原真的可以种植,只不过在清朝之前的收成惨淡是真,毕竟他们那时候可没有红薯,玉米,土豆,黑麦这种旱地种植神物。】

  建章宫的众人看向刘彻,用眼神示意他:陛下,那什么劳什子的玉米,红薯您能够搞到?

  刘彻: “……”刘彻默默的点击系统商城,还真就看到了玉米和红薯,指尖轻点,两个比较大的袋子就往下坠,被眼疾手快的霍去病直接抱在了怀中。

  【现在的蒙古,也就是漠北地带的种植成绩其实非常喜人。

  外蒙自然禀赋不足且政府投入不足,所以他们生产的谷物和马铃薯只能够满足国内需求。

  而我们中国蒙古就不一样了,它的成绩不能说好,只能说非常优秀!农作物总播面积为1.32亿亩,年总产量768亿斤,整整十八年的丰收,在中国三十多个省中排名第六位,成功赶超江苏这种鱼米之乡。什么‘湖广熟’‘苏湖熟’‘天府之国’皆追不上它。

  当你坐着火车去内蒙古的时候你我以为是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实际上:玉米,小麦,大豆,谷子,油葵,土豆随处可见。

  而新作物也带来新气象,侵袭?有粮食了还侵袭个球!】

  仙幕一边说一边展示,让汉朝人像飞鸟俯瞰人间一样俯瞰整个草原。

  绿油油的草原确实在,但更多的还是各种格子状的粮田,仙幕贴心的标注出每个格子里农作物是什么。于是汉朝人就清晰的看到草原上果然玉米田,谷子田,土豆田随处可见,直接呈条状分布。

  草原一片丰收,草原原来是可以农耕于游牧并存的。

  汉朝人总觉得自己的脑中世界受到了冲击,这和他们认识中的草原真不一样,原来草原也有无数可能。

  手中捧着袋子的霍去病在刘彻的示意下打开手中的两个袋子,把里面颗粒状的玉米和根茎状的红薯一一拿出来给百官们传阅。

  这一次,百官们心中终于不再存疑打下大漠之后他们要怎么收回成本了,也不再存疑打下大漠的疆域后游牧民族会再死灰复燃了。

  在他们的心中此时匈奴不再是游牧民族,而是一个个可调教的耕作者。

  漠北的土地不再是无用的皇帝而是能够耕种的土地,或者说是蕴含丰富自然矿产,能让他们自由摸索那什么‘工业化’的仓库。

  “陛下,我们来打吧!”武将们率先忍不住,他们好想动手来实践仙幕所说的东西,想要去用仙幕介绍的草原水草分布图伏击匈奴,要去抢占仙幕上面所说的金银铁铜矿,想要让……游牧民族安静下来变成他们乖巧的农耕。

  刘彻也很想现在出兵,直接让霍去病和卫青等闪电出击攻打匈奴,但刘彻犹豫了,他心中想到仙幕展示的火枪,火炮。

  刘彻压下心中的急不可耐道: “大汉将士们的生命宝贵,你且在等上一等,看看仙幕还有什么话。”就这么去打匈奴像什么话,刘彻现在心心念念的就是仙幕所展示的武器,那绝美的武器世界上应该没有人能够抵抗它的诱惑吧?他们大汉的铁骑就应该装备着这些先进的武器一口气干翻匈奴!打到西伯利亚!

  刘彻还有这个闲情雅致在等,心急的武将们却受不住地左右转圈圈了。

  手好痒,好想杀匈奴。

  这仙幕不是已经讲完了,他们打一战,然后种耐旱作物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