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零度冰川
“臣记得秦汉界面的皇帝有用过‘以工代赈’的之法。”房玄龄道。
其他人看过去,有些不明所以。
“《晏子春秋》中写到晏子请为民发粟,上悦乎游,民足乎食,确实是以工代赈之法。”李世民肯定房玄龄的说法,就是和徭役好似没有什么关系,因为这是赈灾之法。
但房玄龄可不是想说赈灾济贫之法,而是想说……
“若大唐行工业化之法,发展商业,机器开道,到时候可以免除徭役,以工代徭役。”房玄龄道,但因为觉得自己的说法太过于荒谬,所以声音尤其的轻。
不过他想的没错,确实身边不止一个人觉得他的说法荒谬。
连武将都知道房玄龄所言乃是无稽之谈。
秦琼面色一言难尽: “行工业化之法,发展商业可行。但若说到器开道,免除徭役,以工代徭役……”他摇头, “未免太过于天方夜谭。”
换言之,别想了,太荒谬了。
其他臣子该说不说,也觉得过于荒谬。
在一旁倾听臣子们对话的李世民也不得不承认这一个残忍的事实。
徭役多是建道路,疏通河道等基建工程,一个朝代若想要让民生发展,少不了年年月月基建,每年各个地方的基建工程数不胜数,免除徭役,以工代徭役?地方会不会炸不知道,但户部一定直接破产,然后国家财政定然崩垮。
在场君臣想象了下房玄龄说的那种程度。
那这个国家得发展到什么地步才可以啊,反正他们现在的贞观是不可以。
但不可否认,他们都期待那种国度。
一颗工业与商业化并存的强国种子,落在了他们心尖,静待时机,生根发芽。
方法和方向有了,目标和终点还远吗?
【贞观十三年,为了维护国家安稳,百姓付出良多,二次进攻高句丽,征发民众造船“州县督迫严急,民至卖田宅,瀚子女不能供。” 「1」
那时候东有辽海之军,西有昆丘之役,谷价踊贵,剑外骚然,士马疲于甲胄,舟车倦于转输。「1」
十室九空,数郡肖然,五年不复。】「1」
看到二次进攻高句丽所带来的影响,众人震惊。
仙幕方才的夸赞还萦绕耳边:以两千人的代价,斩首四万余级,攻占十座城,赢七万人,马五万匹,牛五万头…… 「1」
方才在夸赞中听得有多欢快,现在心就有多拔凉。
尉迟敬德缩头,众人缩头,因为他们都想到了隋炀帝三次大举进攻高句丽后引发的大规模农民起义。
这是多少荣耀都不能挽回的痛。
而现在仙幕说二攻高句丽民至卖田宅,十室九空……
许多文臣目光悠悠,看向李世民,一切尽在不言中。
尉迟敬德向自己亲爱的陛下投入自求多福的眼神。
李世民: “……”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语气尽量保持温和: “相信有火器加持,打下这些手脚不干净的边邦定然会比之前轻松许多。”
众人一想好像也是,若是有火器加持,高句丽算什么?算个球!
于是殿中再次恢复君臣相谈甚欢之景。
今天也是君友臣恭的一天。
【贞观十三年,魏征系统批评贞观,应该说批评唐太宗李世民走下坡路的奏章流传千古——《十渐不克终疏》。】「1」
君友臣恭场面结束,君臣一致看向被仙幕着重点名的某人。
这人批评皇帝的奏折名扬千古?
李世民: “!”他被批的奏折名流千古?
这是什么人间惨案?
李世民: “朕朕,朕贞观十三年是做了何事……”李世民颤抖着手,怎么就被批到传千古?
在场镇定的没几个人,这些人中就数魏征这个当事人看着最为淡定。
魏征淡然,看着仙幕上那篇奏折的名字,仿若心中已经有了成算,他猜到里面的内容是什么了。
就是他也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未来写给皇帝的劝谏奏折,不过他一点都不心虚。
忍陛下忍太久了,不吐不快,不利于身心健康,最重要的是——不利于国。
他现在更加开心于这个奏折提早这么久被皇帝看见,那得避免多少歪路啊。
【在贞观年间漫长的进谏与纳谏游戏中,李唐君臣民都想唐太宗变成一个真正的“内圣外王”。
嗯,是的,我们很爱面子的太宗陛下对自己的要求也很高,他想成为比肩尧舜禹的圣君。】
李。被说爱面子。世民: “!”
李世民微笑,怎么,想成为圣君不行吗?
高要求才有好结果!
【但不可否认,进谏与纳谏游戏还是走向形式主义。】
【魏征的这篇文核心观点是——太宗无法慎终如始。
他说就如很多帝王经历的那般,在太宗受命之初,皆遵之以成治,谨慎遵守前代君王成功治理之路,但稍安之后,多反之而败俗,反其道而行之,开始“叛逆”。「1」】
仙幕上直接把《十渐不克终疏》的原文拉了出来。
于是很荣幸的,还没有享受过的秦王李世民接收到了魏征刚柔并济的“毒打”。
秦王李世民目光沉着,虽然整篇文章尽量避免直白而是委婉含蓄,但也没有掩盖住其词正理直,有理有据,分析透彻入微,让他深觉词强理直,未来自己真会出现这些问题,也真得改。
秦王李世民的目光看向下首的魏征,更觉得此人当真是知己!竟然如此懂得劝谏,一时间有种见知己的兴奋感。
他在兴奋,但已经是个成熟帝王,也已经多次受过魏征毒打的唐太宗李世民却掩面,只觉得心有余悸。
“堕志迷恋财物,纵欲以劳人,塞谏,亲小远贤,奢靡,选人由心,自满「1」……”一个个念出来,在这篇文中,魏征甚至贴心的写出他前后的变化,写出他逐渐在向可怕的方面转变。
比如原先捐金抵璧,反朴还淳,但后面却好尚奇异;原先无为无欲清静之志,但后面耽于物质享受,劳弊兵民…… 「1」
可不就是这样子吗!
李世民一个拍大腿,让身边的人回过神。
李世民激动道: “此篇条分缕析,词旨剀切,气势雄骏,朕深觉词强理直!”
李世民可不是秦王时期的他,只能看着魏征这个贤相流口水,但却因为不是他阵营的人不敢多说。
李世民直接一个箭步走下阶梯,直接抱住魏征,一整个心中熨贴,扬声开怀道: “玄成敢明直,实乃朕之幸也!”
魏征似乎猜到李世民的反应。
魏征退后,拱手淡然道: “主明臣直,未来臣敢直言不讳,皆因陛下明故也。”
被夸为明主,李世民最近控制不住上扬,连说四五个好字: “好好好,玄成所书实在是肺腑之言,朕定然要抄写摆放在桌案上日夜观看,以警自身,慎终如始!”
他李世民要做就要做最好!仙幕所说的那些“不完美贞观”事迹他一个也不想要再犯!
他要做的比仙幕所预设的那个未来还要好!
治世治世,总归是治世,他也想成就秦始皇和汉武帝那样的盛世,甚至是超越他们这两个盛世的盛世。
【贞观虽不完美,但不可否认,贞观年间的政治风气和社会稳定状况举世少有,李世民在国策上做到了有始有终,这是他之幸,也是国之幸。
他的谥号为文皇帝,后加谥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对他,国内敬唐太宗,太宗一词既出,就知道直指李世民这个千古一帝。
各族恭为“天可汗”,即使后面的皇帝也继承了天可汗这个称呼,但世人皆知, “天可汗”历史认可的只有唐太宗李世民一人。
唐太宗李世民,他的文治武功到达一位帝王几乎能到达的极致。】「1」
【贞观二十三后,太宗回顾那浩瀚无边的功绩言仁爱下施,则人不凋弊;教令失度,则政有乖违。「1」
施行仁政,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贞观君臣的政治理想让贞观成为中国古代治国的样板,他们君臣民上下一心,他们齐心协力把一个破败的废墟经营成了世界上最文明的大帝国。
他们让贞观之治成为唐虞之道以后一个新的典范。
他们让重现贞观治世成为了后世治国者的崇高理想。】
【实际上,我们会发现一件事,贞观一直被称之为治世,而不是盛世,就是因为无论是《贞观政要》还是《资治通鉴》,他们对于贞观的描述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贞观之治的描述都着眼于良好的吏治所带来的政治风气和社会的稳定状况。「1」
他们很少去描绘经济和文化繁荣局面。
为什么?
不好意思,因为贞观并非李唐的全盛时期。】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篇乐章,那个时代是这篇乐章里的最强音。「1」
贞观治世是奠基,那个时代是汉民族最璀璨夺目的那颗星。
改革花开,加上博大的开放胸襟,终结出了这颗盛世之果,一个开放的,包容的,盛大的巨唐出现。】
————————
发现最近在周更…… (跪),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更
「1」贞观政要·政体:太宗即位之初“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但是,百姓虽东西逐食,未尝吃嗟怨莫不自安。缘以帝志在忧人,锐精为政,崇尚节俭,大布恩德:初之政敌,皆引近侍,心术豁然……
「1」汉代晁错《论贵粟疏》中说: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矣。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授田百亩,二十亩为永业田,八十亩为政府分田
「1」唐朝不限制商贾,无商业税,无榷盐之税,无榷酒之税,无茶税,无关禁。
「1」 “于是帝即位四年(贞观四年, 630年),米斗三钱。” (《新唐书·魏征传》)
“初,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则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斗值两钱。麟德三年,米每斗直五文。” (《通典·食货七》)
「1」自东晋以后废弃藉田仪式几百年,唐太宗恢复仪式。 “贞观三年亲祭先农,躬御耒稆,藉于千亩之甸。此礼久废,而今始行之,观者莫不骇跃。”
「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一篇乐章,那个时代是这篇乐章里的最强音。——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永平
改革花开,加上博大的开放胸襟,终结出了这颗盛世之果——着名经济史学家,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刘玉峰
「1」 “王者视四海如一家,封域之内,皆朕赤子!” “朕以天下为家!”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每日自变量百人于殿前教射,帝亲自临试;鼓箧而升讲筵者,八千余人。
备注「1」的段落及其上四个段落,以及大黑括号里面都是参考《新唐书》《资治通鉴》等书所写的备注
上一篇:开局流放,我在恶人谷当团宠
下一篇:大晋女匠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