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零度冰川
军事上平定营州等内乱,还有吐蕃,突厥等也先后臣服,归降武周。收龟兹,疏勒,于阗,碎叶等安西四镇,安西直到唐玄宗时再无反复。「1」】
“……尚可。”
李世民矜持道。
他的那个坑爹三儿子应该也可以做到。
其他臣子看李世民这么反应了,立刻附和道: “就……合格。”
他们别扭但不得不承认,此女子确实做到了一个皇帝应该做的一切。
不过……
“也只是尚可罢了。”
在场的臣子们惋惜,有种期待值被拉到天上,但却不上不下之感。
平平无奇,不足为奇,华夏历史将近五百位皇帝,一半都能做到这些事情,所以周皇确实是一个合格的皇帝,但称不上优秀。
“不过……”好像也不是半数的皇帝都能够做到。
萧瑀觉得不对: “备受称赞的文景二帝,中兴宣帝所做的也差不多就是这样了。并非尚可。”
萧瑀觉得自己的同僚们真爱自欺欺人,直接掀开同僚们的鹌鹑布。
“实际上这些要是全部都能做到, ‘明君’这个称赞,也是当得起的。”
被这么一说,臣子们心中更不是滋味了。
李世民申请加入掀鹌鹑布行列,毕竟他这只是矜持所言,实际上这人还是做的不错的。
李世民: “许多君主可做不到让吐蕃,突厥臣服归降,所以这周皇,确实可撑得上治国之才名头。”
就是他很不爽,吐蕃,突厥到周朝竟然再次叛变壮大,安西甚至一度流入外邦之手。
一群叛逆仔。
不过他也能理解,吐蕃在高宗时反叛,突厥趁李唐改朝换代之时独立,再正常不过了。
皇帝都亲自掀起鹌鹑布了,臣子们自然不会再觉得这个皇帝的功绩不足。
不过,实际上他们还是想说……
还真的是尚可,称不上惊艳绝绝。
如果此女皇只有这点本事的话,他们深觉遗憾。
【当然,武皇最令人交口称赞的不是上面这些,毕竟上面这些很多皇帝都能够做到。
武皇真正被人称赞,并且令人敬佩的是:
整顿吏治,严惩贪吏,拔擢贤才。
她与太宗一样敬重直言敢谏的臣民,如魏征那种人在的治下定能活得如鱼得水。
广开言路,随时接纳天下表疏。
面对臣子的进谏,武皇能采则采,不能采也无虞。
即使谏官们有时情绪激动,偶有言语冒犯,有容人之量的武皇也是加以宽容,免予追究。
不似李治这个皇帝在位期间无人敢谏,在武周一朝,直言敢谏在朝中蔚然成风,使下情得以上达。「1」】
仙幕展示出在武皇时期的一件事情,一个叫骆宾王的人写了一则《讨武曌檄》。
众人凝眼看去,第一眼就皱紧眉头了,因为上面的话皆非好话。
其中伪临朝,秽乱春宫,人神同嫉,天地不容。他们自己代入一下就想生气了。「1」
然后他们就见仙幕展示出来的武则天见了却毫无怒气,果然如仙幕一开始所言那般加以宽容,只夸这人所写之言有如贯珠,事昭理辨,甚至当着众人的面惋惜这人有如此大才,却流落不遇。
在场的臣子: “……”
????这熟悉的画风是怎么回事???
众人的视线默默地看向李世民。
萧瑀幽幽: “陛下,这难道就是您流落在外的正统继承人。”
这行为熟悉到他们觉得这人就是另一个太宗,一比一复刻他们陛下的纳谏之策。
李世民: “……”
好巧啊,诸位爱卿,吾也有这种感觉。
进谏可改革弊政,促进政治清明,明君手下定然多谏言,但他的亲儿子一朝在抱怨‘无人进谏’亲儿媳一朝直言敢谏蔚然成风。
这是怎么回事!
【 “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遣“使者以六条察州县” 「1」
再接下来的执政生涯,她学起了圣君优秀模板李世民用实践证明正确的治吏之策。
执法必严,严格考核州县官吏。
违法必究,不论官位高低,贪官王枉法者一律严惩不贷。】
听着这些话的臣子一阵头晕目眩,只觉得更加熟悉了。
这是透彻灵魂的熟悉感啊!
众臣子: “不止纳谏风格像陛下,就连治吏之策也像陛下!”
李世民嘴角上扬,只觉得对这个之周皇又多满意了一分。
他们这些先辈不怕后代学,就怕后代不学!这人善于学习并能实践出来,实在优秀!
李世民在开心的同时有些可惜,可惜这人不是他李家的种啊,要不然冲这份学习能力,这继承人,他满意!
【甚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武皇陛下在治吏方面可不是一比一复制粘贴贞观一朝的治吏之策,她有自己独特的发明,还不止一项。
纳谏方式有创新。
制最早的铜匦,这个集未来检举箱,报冤盒,意见盒为一体的东西,武皇陛下早早的就做出来了。
这个铜匦,谋求仕途者可投之,言朝政得失者可投之,有冤抑者可投之,言天象灾变及军机秘计者可投之。「1」
集求职,意见,报冤,检举为一体。
广纳贤才的进贤机制有所创新
旧的臣子不满她武皇又如何,她自己寻找人才。
创殿试,武举,自举,试官,糊名等制选才,许内外九品以上官员和百姓向朝廷自荐才能,重贤爱能「1」。】
【 “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黜之,或加刑诛。挟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 「1」
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有勇有谋,多智略,精于内政。
广纳贤能,整顿吏治,赏罚严明,赏其当赏,罚所当罚,广开言路,明察善断,有容人之量,有知人之明。
当政四十余年的时代,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可以说是盛唐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
“吾错了。”要不是将军的尊严在,尉迟敬德可以当场表演一个滑跪。
李世民: “……朕也觉得错了。”
方才是谁说此人与他李唐的君王不像的???是谁???
这人于内政上的所作所为,明显才是他李世民的正统继承人!
广纳贤能,整顿吏治,明察善断,广开言路,有容人之量,有知人之明。
短短的几句话,他看到了一个于踩在贞观肩膀上的明日之星袅袅升起。
和高宗一朝的后期对比有点惨烈,这是什么儿媳!这是天上掉下来的亲闺女!
李世民惆怅,悲伤:怎么就不是李家人呢。
魏征怕气不死李世民,幽幽道: “周帝的许多政策,吾朝也有可借鉴之处!”
李世民: “……”呜呜呜,是的。
造铜匦,殿试,武举,自举,试官,糊名等制,哪样不是他们可以学习的?
魏征: “糊名防止营私舞弊,破门阀,让寒门学子更有机会登天子之堂;殿试帝王亲躬策士,天下学子真以天子为座师。周皇此举可谓是完善了科举之法。”
让寒门子弟有更多机会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魏征好似看到许多寒门学习在科举中冒头的。
长孙无忌思索了良久,赞同道: “臣思索良久,其中的‘试官’之法,也适用于吾朝!”
“召集全国搜罗人才,进可被动选举,退可内外文武九品以上及百姓自举。辅之殿试糊名,皇帝亲自制举,策问。”长孙无忌越想越觉得此女大才。
成绩优异者,破格录用,任以要职试官,试官,多好的一个东西啊。
“虽然存在范围过广,人数过多,不免有滥竽充数之辈浑水摸鱼之险,但瑕不掩瑜,大体是绝佳之策,能寻找出许多才识之士与治国能臣。”
甚至其所创的武举制也可借鉴。
仙幕上就列举出周皇在其中所找到的治国能臣,像什么狄仁杰,张柬之,裴行俭,他们虽然并不知道这些人做了什么,但也知道这人名能够出现在史料中,定然也不是什么无名小卒,定然也是治国能臣。
李世民肯定道: “此人确实可说是治国大才,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善用人之术。”
李世民看得更远,他看出仅仙幕表面说的那般。
门阀无需这些进贤途径,所以周皇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人才,不惜爵位,以笼络四方豪杰自为助所扶植起来的多是寒门和庶族地主官僚,是能够与门阀打对台的势力,是被她这个伯乐提拔起来的千里马,忠于她的千里马。
这人在打击门阀。
这不是李世民瞎想,而是他在仙幕介绍这些史料的时候在这其中还看到一些周朝的骚操作,
修订《氏族志》,诏‘皇朝得五品者皆升士流’。
虽然史料中记载的这点他也在进行,但终归是完没有还全做到。
不过并不妨碍李世民觉得这法子很好。
他都已经可以想象到一堆庶族官僚升士族,未来的门阀士族冠冕皂隶,混为一谈。
到那时,旧门阀士族与新士族为利益相斗,互相制衡,朝廷渔翁得利。
“果然是个聪明的孩子。”李世民暗想。
李世民想到这更痛苦了,想直接给自家嫡三子换脑子了。
上一篇:开局流放,我在恶人谷当团宠
下一篇:大晋女匠师